本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每一个讲解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每一个知识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考生得到的将不仅仅是托福备考的策略,更是一个可以准确、有效、轻松提分的备考神器。本书所有的讲解全部按照考试的流程讲解,即本书学习的顺序是按照考试的顺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还原真实的考试流程。本书搜集了大量的写作和口语的语料和素材,把历年常考的写作和口语题目进行梳理后,总结出了“十大万能理由”。这“十大万能理由”在本书中以完整的段落体现,辅以实际的题目进行演练,全面覆盖托福写作和口语题目,帮助考生轻松应对托福写作和口语。
本书囊括300余道托福写作和口语题目,对独立题目和综合题目逐一解析,详细呈现解题步骤和答题思路;浓缩10大常用理由可应对近400道写作题目和600道口语题目,精选50余道题目进行演练,讲解深入浅出;写作语料通过精简和改变语言组织方式转化为口语语料,减轻语料记忆压力;新增35个口语语料,构建口语常考语料包;写作提供6步解题法:审题、列提纲、开头段、结尾段、提纲扩展和检查;口语总结6大题型答题要点和要求,提供语音技巧和练习方法;精心录制配套视频,详细讲解本书主要内容,通过视频和文字演示指导不同程度的考生学习掌握。
徐铮:北京新东方学校托福教师,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学硕士,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授课逻辑清晰、直入重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邢淇治:北京新东方学校托福教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硕士毕业后在对外经贸大学攻读同声传译硕士项目,获有欧盟口译司高级同声传译证书和国家人事部二级口译(CATTI)证书。
第一章 写作总览 1
第一节 写作流程分析 2
1. 综合写作流程 2
2. 独立写作流程 4
第二节 写作要求概览及长期规划 5
第二章 独立写作 13
第一节 独立写作技巧与模板 14
1. 审题 14
2. 列提纲 25
3. 开头段 35
4. 结尾段 42
5. 提纲扩展 45
6. 检查 104
第二节 独立写作“十大万能理由” 106
1. 花钱 110
2. 教育 116
3. 健康 135
4. 环境 144
5. 安全 153
6. 科技 156
7. 名人 162
8. 人脉 168
9. 亲情 171
10.工作 174
第三节 独立写作语言提升 183
1. 用词多样 183
2. 句型多样 185
第四节 独立写作提纲解析和范文 193
第三章 综合写作 207
1. 综合写作概述 208
2. 综合写作模板 212
前 言
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积,更是笔者用实践积淀下来的经验,用心浇灌出来的成果,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当你认真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个环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每一个讲解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每一个知识都是经过千锤百炼。你得到的将不仅仅是托福备考的策略,更是一本可以准确、高效、轻松提分的备考神器。只要你跟着笔者每日坚持学习,你会感受到学习其实可以很轻松;只要你能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其实备考路上并不孤单;只要你按照本书的学习方法去备考,你最终会知道考取高分不再只是梦想!
本书的4大语言揭秘将成为你备考路上的指明灯:
语言大揭秘1之“碰到好写的作文可以’滔滔不绝’,碰到不好写的作文’哑口无言’!因为,你没有做到始终如一,反复练习”。
试想一下,当别人问你姓名时你的反应。你会不假思索地告诉对方你的名字,并且每次都准确无误。为什么?因为你做到了始终如一,反复练习。你每次脱口而出的是同样的名字,并且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反复练习。但是,假设你有400个名字,我的问题是:你今天叫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会思考,犹豫,也许还会出现一些错误。那现在谈论托福作文你就会明白了,为何有些你不会写,甚至写过的也会出现不如上次写的好的情况。就是因为你每次写得都不一样,找的理由各不相同,每次都是现场发挥,从而导致语言水平参差不齐。
笔者经过7年的潜心研究,对官方题库和历年考题中共计400余篇文章进行了梳理,总结归纳出适应大部分题目的解题思路、写作流程及万能理由。只要熟记、多写,你将不再因为找不出理由而惊慌,不再因为发挥失常而沮丧。
语言大揭秘2之“这么多年的语法都白学了,在作文中始终写不出从句!因为,语言是逻辑的推导,而不是语法的堆积”。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问你今天怎么迟到了,你会怎么回答?你会说“我起晚了”或“路上堵车了”。这些答案都很好,并且非常有逻辑。但是,如果让你用状语从句回答同样的问题,或者用主语从句回答这个问题,你又会做出什么样的答复呢?你会感到无言以对,甚至在考虑如何使用从句的时候忘记了刚才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语言的串联靠逻辑,而不是靠语法。这样的话,你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逼着自己在接下来的一句话里套用从句。
笔者为大家带来了一套全新的讲法,不谈语法、从句,只用逻辑推导就可以让作文既有逻辑,又有从句!
语言大揭秘3之“模板只能解燃眉之急,但却无法考取写作高分!因为,理由是万能的,而模板却是一潭死水”。
试想一下,如果小明问你今天早上为何迟到,你可以回答 “因为早晨路上堵车了”。如果小芳问你春游为何7点到学校集合,你依然可以回答 “因为老师怕7点后堵车,同学不能按时集合” 。如果小王问你地铁那么挤,为何还坐,你依然可以说 “因为地铁不堵车”。通过刚才三个回答,你会发现“堵车”这个理由可以在三个不同的题目里反复出现,这也就证明了笔者说的“理由是万能的”。相反,当小明问你今天早上为何迟到,你的回答是“经过我缜密的思考,成熟冷静的观察,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今天早上堵车了”。别人就会感觉你说话十分啰嗦,废话成篇。可想而知,你在聊天的过程中违背了语言的沟通性和简洁性。你误以为模板高效,但实际上只会让你的语言变得搞笑。
语言大揭秘4之“写作不是突击战,作文写完反复看!因为,人脑的记忆分为暂时记忆和长期记忆,而只有长期记忆才能在考场中发挥作用”。
说起来轻巧,坚持下来却十分困难,很多考生坚持背诵一两天便丧失了最初的动力和激情。因此,为了重新点燃大家的热情,笔者为大家带来了打卡群,每日带领大家一起坚持学习,让所有考生都有一种归属感。在群里大家相互比拼,相互鼓励,相互督促,相互提高!一起做到:每天学习一点点,成绩提高多一点。
最后,感谢为本书的创作及出版花费了大量心血的老师和同事,感谢曹璐璐老师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辛勤的付出。祝愿每位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从实战训练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练习安排可谓是煞费苦心。它并没有简单地堆砌几百道题让你做,而是巧妙地设置了“限时模仿训练营”和“主题素材库搭建”两大板块。前者要求你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仅使用书中提供的特定词汇和句型框架,快速完成一篇特定类型的文章,这极大地锻炼了“机器化输出”的能力,也就是在考试压力下,思维不乱的能力。后者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素材活化”系统,它把时下最常考的教育、科技、环境三大主题,细分到三十个小方向,每个小方向都提供了至少三个不同类型的论据(统计类、历史类、专家观点类),并且标注了如何将其巧妙地融入到独立写作或综合写作的结构中。这种“即插即用”的素材组织方式,极大地缩短了考生从“积累素材”到“实际运用”之间的冗长过程,让背诵和运用真正地结合起来了,真正达到了“学完就能用”的效果。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仔细研读了这本书的目录结构和前言部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逻辑链条的构建异常清晰且层层递进,完全没有市面上许多应试材料那种零散、碎片化的感觉。它似乎不是简单地罗列模板和高频话题,而是将整个托福写作的应试体系解构成了几个核心的、可操作的模块。从最基础的句子结构梳理,到段落内部的主题句、支撑句、结论句的“黄金三角”构建法,再到篇章宏观层面的逻辑衔接词和论证深度的把握,每一步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可量化的反馈机制。特别是它介绍的“论证展开的‘四维模型’”,这个提法非常新颖,它引导你思考如何从“普遍性”快速过渡到“特殊案例支撑”,再到“反面论证的预设与反驳”,最后落实到“结论的升华”。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面对复杂议论文时的恐惧感,让人感觉掌握了核心的“写作思维骨架”,而不是仅仅背诵了几句漂亮的“花架子”套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太用心了,封面采用了一种磨砂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很有分量,那种低调的米白色调配上醒目的红色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印刷清晰锐利,墨色浓郁而不反光,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章节的过渡页和一些重点提示的地方,使用了不同深浅的配色作为背景,这种微妙的视觉变化,让厚厚一本备考书读起来不再枯燥乏味,反而多了一种探索的乐趣。书本的开本适中,既方便携带到咖啡馆或图书馆,摊开时又能保证足够的书写空间,这对于需要边看边做笔记的我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即便是经常翻动和用力按压进行标记,书脊也没有出现松动或脱页的迹象,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环节上是下了大功夫的,这让人在学习之初就对这本书的专业度和耐用性充满了信心。整体而言,光是翻阅这本书的物理体验,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多了一份期待和仪式感,非常赏心悦目的一本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我认为在于它对“批判性思维”在托福写作中的实际应用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方针。很多考生的问题不是词汇量不够,而是论证停留在“表面化陈述”,即“我认为A很好,因为A好”,缺乏深度挖掘。这本书却用了大量篇幅去剖析“论题的隐藏假设”,并教授如何识别这些假设,进而构造出更具穿透力的反驳或深入论证。例如,在分析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时,它会列出三种不同角度的“深度切入点”,每一种都对应着不同的复杂句式和论据类型,这远远超出了传统教材仅仅停留在“列举优缺点”的层面。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提供的范文解析,其细致程度令人叹服。它不仅仅标注了语法错误,更重要的是,它会用不同颜色的笔触高亮出“逻辑跳跃点”、“论据的弱关联性”以及“可替换的更高阶转折词”,这种深度剖析简直就像是请了一位资深考官在旁边进行一对一的批改辅导,让你清晰地看到“好文章”和“普通文章”之间的那道隐形分数线究竟在哪里。
评分使用这本书的感受,有一种被“引导者”而非“说教者”对待的感觉。作者的语气非常鼓励人心,但又保持着必要的学术严谨性。在讲解一些容易混淆的写作技巧时,书中穿插了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分享,比如“当你卡壳时,可以尝试在脑海中快速构建一个三层的‘比喻链’来拯救论证”,这些来自一线实战的“小窍门”比任何复杂的理论都来得管用和亲切。我特别欣赏它在“如何修改和打磨草稿”这一环节的细致程度,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检查语法”,而是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自查清单”,清单上的项目涵盖了从“主谓一致”这种基础问题,到“复杂从句的嵌套是否清晰”,再到“全文的语气是否保持一致”等高级层面的自我审视标准。这份清单我直接打印出来贴在书桌前,每次完成写作后都会对照着严格检查一遍,这已经成为了我写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私人导师,陪伴我系统性地突破写作瓶颈。
评分书很不错包装给力快递牛掰
评分蛮好蛮好(?▽?)托福考试加油(?>?<?)
评分这本书一般吧,句子分析有点粗,没有提炼句子主干,分析句子成分,例句都是真题还是很不错的,如果能多一些托福考过的词汇题就好了,很多应该是阅读里面的摘抄
评分还没有看,但是相信通过这套书能顺利考过。喜欢京东次日到达,风雨不误!
评分挺好……挺好
评分还没看,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评分书已经收到了,质量挺好的。
评分希望考高分希望考高分希望考高分希望考高分
评分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