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问题(干部读本 修订版) 9787510834653

中国台湾问题(干部读本 修订版) 978751083465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 著
图书标签:
  • 台湾问题
  • 两岸关系
  • 中国政治
  • 时事政治
  • 干部培训
  • 政策研究
  • 历史
  • 国台办
  • 政治
  • 修訂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小马奔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34653
商品编码:1232510693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台湾问题(干部读本 修订版)

定价:46.00元

作者: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10834653

字数:

页码:1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台湾问题(干部读本 修订版)》是1998年《中国台湾问题(干部读本)》的修订版,与前版保持基本观点和内容的一致性、连贯性,也作了必要的充实、提炼和修订。《中国台湾问题(干部读本 修订版)》增写了2006年以来的新内容,主要在于:一是论述2006年以来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和政策主张的丰富发展,尤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中共十八大关于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理念和新主张。二是专门新列'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一章,比较系统地概述1949年至2014年两岸关系历史脉络和关键节点。三是增写了2006年至2014年6月各项对台工作、涉台事务和两岸交往的新情况,尤其是2008年5月以来各项对台工作的重要举措、两岸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等。

目录


前言

章 台湾基本情况
节 地理与历史
第二节 社会结构
第三节 政制与政党
第四节 经济与科技
第五节 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
第六节 军事

第二章 中央对台方针政策
节 解放台湾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第三节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新发展
第五节 《反分裂国家法》
第六节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
第七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主张新要求

第三章 两岸关系发展历程
节 两岸对峙与隔绝(1949年-1978年)
第二节 打破两岸隔绝状态(1979年-1987年)
第三节 两岸关系发展与反对李登辉分裂祖国的斗争(1988年-2000年)
第四节 反对陈水扁当局“台独”分裂活动的斗争(2000年-2008年)
第五节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2008年5月-2014年)

第四章 对台工作与涉台事务
节 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
第二节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 对台宣传
第四节 涉台法治工作
第五节 台湾同胞合法权益保护

第五章 两岸协商与谈判
节 两岸公开接触与商谈的开始
第二节 两岸协商谈判的政治基础
第三节 汪辜会谈与汪辜会晤
第四节 重启协商取得系列成果

第六章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涉台事务
节 中央人民政府处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涉台事务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策
第三节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的港台、澳台关系
第四节 香港、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对解决台湾问题的示范作用

第七章 国际事务中的涉台问题
节 中国政府以一个中国原则对待台湾对外交往活动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外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 国际社会对台湾问题的态度

结束语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为您构思的、与您提供的书目《中国台湾问题(干部读本 修订版) 9787510834653》内容完全无关的图书简介。 --- 图书名称:《大航海时代的隐秘航路:中世纪欧洲的贸易网络与文化嬗变》 作者: 艾莉森·维克多(Alison Victor) 译者: 李明哲 ISBN: 978-1-85630-998-7 出版社: 环球史学出版社 装帧: 精装 页数: 680页 --- 内容简介: 一幅被遗忘的贸易全景图,一段关于全球化初期的深刻反思。 本书并非聚焦于文艺复兴的辉煌,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个常常被简单概括为“黑暗时代”后期的中世纪(约公元1000年至1500年),一个欧洲大陆在内部整合与外部扩张之间进行复杂互动的关键时期。历史学家艾莉森·维克多教授以其多年在欧洲及近东地区档案和考古现场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彻底重塑了我们对中世纪贸易网络的理解。 超越“十字军东征”的刻板印象 传统的历史叙事往往将中世纪贸易的爆发点定格于十字军东征及其带来的直接冲击。然而,维克多教授指出,早在十一世纪初,跨越地中海、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商业网络已然形成。她通过细致入微地分析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城邦的航运记录、汉萨同盟的贸易章程,以及甚至来自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的商业信函,揭示了一个比我们想象中更加紧密、更加专业化的经济生态系统。 隐秘的航路与未知的货物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对“隐秘航路”的探索。它不仅仅关注香料、丝绸等奢侈品的流通,更深入挖掘了中世纪经济的“毛细血管”——例如,来自不列颠岛的锡和羊毛如何通过复杂的内陆河流系统和沿海航线,抵达意大利北部的纺织作坊;而来自波罗的海沿岸的琥珀、皮毛以及粮食,又是如何影响着莱茵河下游地区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权力分配的。 维克多教授利用最新的同位素分析技术,追踪了特定批次盐、铁矿石的地理来源,精确描绘了不同地区对关键资源的依赖性。她详尽展示了北欧“铁三角”的形成过程,以及这条生命线如何超越政治边界,成为维系封建领主和新兴城市阶层共存的基础。 贸易如何重塑信仰与文化认同 本书的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贸易网络对中世纪欧洲文化、宗教和社会身份的深刻影响。贸易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更是观念、技术和人员的流动。 技术传播: 维克多教授详细考证了阿拉伯世界先进的航海技术(如星盘和三角帆)如何通过西班牙和西西里岛的贸易中心逐步向西欧扩散,为后来的大发现时代奠定了技术基础。 金融创新: 她细致描述了汇票、复式记账法和早期银行体系的萌芽,这些金融工具如何在中世纪晚期的佛罗伦萨和布鲁日发展起来,并最终挑战了教会对高利贷的传统禁令。 文化杂糅: 通过分析贸易港口城市(如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的外滩区)的语言碎片和艺术风格,作者展示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商人如何在共同的商业利益下,形成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文化共存状态,这种状态远比同期教堂内的教义冲突更为普遍和持久。 重新定义“全球化”的起源 《大航海时代的隐秘航路》挑战了将中世纪视为停滞不前的时代观。作者认为,中世纪的贸易网络虽然缺乏中央集权,但其跨区域性、对风险的精妙管理以及对新市场的开拓精神,已经具备了早期全球化的一些核心特征。它为我们理解现代世界经济体系的根基,提供了清晰而扎实的早期案例。 本书适合谁阅读? 本书不仅是中世纪史、经济史和商业史研究者的必备参考书,对于所有对欧洲文明的深层动力、全球贸易的起源以及不同文化之间复杂互动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部引人入胜、极具启发性的著作。它要求读者放下对宏大叙事的迷恋,转而关注那些在历史的暗流中穿梭往来的商人和水手,正是他们,在无意间编织了欧洲的未来。 --- (本书配有大量地图、商业契约复刻件及贸易路线图表,增强了阅读的直观性和学术严谨性。)

用户评价

评分

《两岸和平发展论》 《两岸和平发展论》这本书,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前瞻性的著作。它不仅仅是对当前两岸关系现状的梳理,更是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深刻探索。作者以严谨的逻辑和清晰的论证,系统阐述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可行性。书中对于“和平发展”理念的解读,并非简单的口号,而是落脚于具体的政策建议和实践路径。例如,作者详细分析了在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社会融合等方面,两岸可以深化合作的领域,并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和应对之策。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以通促融,以融促信”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剖析,强调了通过持续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从而为最终的和平统一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作者也对一些可能阻碍和平发展的因素,如外部势力干涉、岛内政治格局变化等,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化解之道。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对平实,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理性思考和对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却能深深触动人心。

评分

《海峡的潮声:两岸民间交流实录》 《海峡的潮声:两岸民间交流实录》这本书,读起来格外亲切,它就像一本流水账,却记录着海峡两岸无数普通人的故事,汇聚成一股暖流。本书并未着重于政治博弈或宏大叙事,而是将笔墨聚焦于那些发生在寻常百姓之间的点点滴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第一批台湾老兵跨越海峡回到大陆探亲,到如今两岸学者、艺术家、青年之间频繁而深入的交流,本书用鲜活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血脉相连的同胞情谊如何在一次次的握手、一次次的倾谈中得到升华。书中收录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访谈,有大陆的父母终于见到多年未见的台湾儿女,有台湾的子女带着父母的嘱托回到大陆寻根问祖,还有两岸的青年在创业、学习中结下深厚友谊。这些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宏大的背景,却以最真实、最朴素的方式,触动着读者的心弦,让人深刻体会到“两岸一家亲”并非一句空话,而是流淌在无数中国人血液中的共同情感。

评分

《台湾政治变迁与发展》 《台湾政治变迁与发展》这本书,以一种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为我打开了一个理解台湾内部政治运作的窗口。作者对国民党、民进党等主要政党的发展历程、政策主张、以及其在台湾政治舞台上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书中对台湾民主化进程的分析,尤其让我受益匪浅,从戒严时期的压抑,到解严后的开放,再到不同时期执政党的更迭,本书展现了台湾政治格局的演变轨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复杂社会力量。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不同时期台湾社会运动的解读,这些运动在推动政治改革、影响政策走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本书也对台湾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内外挑战,例如经济转型、两岸关系、国际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分析了台湾当局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尽管书中涉及一些专业的政治术语,但作者的论述条理清晰,引证充分,使得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这本书让我对台湾政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有了更客观、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台湾历史钩沉》 读罢《台湾历史钩沉》,我仿佛穿越了数百年时光,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台湾近代史之中。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史料考证。作者并未局限于宏大的政治叙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被主流历史叙事所忽略的细节,例如早期移民社会的形成、不同族群的互动、以及在殖民统治下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变迁。书中对于日据时期台湾经济发展的分析,既肯定了其在客观上带来的某些进步,也揭露了殖民者对台湾资源的掠夺和对台湾本土文化的压制,形成了一种比较客观和多维度的评价。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台湾近代民族意识萌芽的探讨感到好奇,作者通过梳理一些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的评论,展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台湾知识分子如何思考自身的身份认同和未来走向。此外,本书对一些被遗忘的历史人物的重新发掘,也令人耳目一新,他们或默默耕耘,或奋起反抗,共同构成了台湾历史画卷中不可或缺的色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仿佛在与历史进行一场深度的对话。

评分

《海峡两岸关系史话》 最近终于有时间翻阅这本《海峡两岸关系史话》,这本书的篇幅不算太长,但内容却相当详实,从历史的纵深角度梳理了海峡两岸从分裂到走向缓和的漫长历程。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深入分析了每一个历史节点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特别是对一些关键人物的解读,让人印象深刻。例如,书中对蒋介石先生在国共内战后如何退守台湾,以及在台湾如何推行土地改革、发展经济的详细描述,都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复杂性。同时,作者也花费了大量笔墨来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方面在不同时期对台湾问题的政策演变,从最初的解放台湾的决心,到后来的和平统一倡议,再到“一国两制”的构想,每一步都反映了时代背景和战略考量的变化。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两岸民间交流的关注,从早期有限的接触,到后来探亲访友、经贸合作的蓬勃发展,这些点滴的进步,最终汇聚成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力量。读完这本书,我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深的思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