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花艺手绘从入门到精通

插花花艺手绘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设地手绘教育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插花
  • 花艺
  • 手绘
  • 绘画
  • 艺术
  • 设计
  • 教程
  • 入门
  • 进阶
  • 植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625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918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9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全面的知识讲解,丰富的案例教学 /
本书内容全面,包括线稿训练、透视关系、色彩搭配等知识性内容等,同时注重案例练习,从插花花艺线稿训练到上色训练,介绍了插花常用的花材、绿植、花器等的绘制,根据市场需求,安排了节日插花、礼仪插花、家居插花、婚礼花艺等内容。zui后,安排创意插花作品赏析,方便读临摹练习。

/ 多种手绘工具,详实的技法表现 /
书中实例利用不同手绘工具绘制,讲解多种表现技法,既有利用铅笔、针管笔表现黑白线稿实例,也有利用马克笔、彩色铅笔、水彩等绘制色彩丰富的插花花艺实例,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需求。

/配套教学视频,提高学习效率/
随书配套提供手绘教学视频,共6大部分,包括手绘基础知识、插花花艺线稿训练、插花花艺着色训练、节日插花花艺着色训练、婚礼花艺手绘表现、创意插花花艺表现等,读者可以与书中内容相互结合来进行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以插花花艺设计为核心,从介绍插花花艺的相关知识和手绘基础知识开始,结合色彩的运用及材质表现等,系统全面地讲解了插花花艺手绘各方面的知识。
本书共8章,* 1章介绍插花花艺的入门常识;* 2章介绍插花花艺手绘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插花花艺线稿训练;第4章介绍插花花艺着色训练;第5章进行节日插花花艺效果图实例分析;第6章介绍插花花艺的创作;第7章介绍婚礼花艺的手绘表现;第8章为创意插花作品赏析。
本书附赠教学视频,,其内容与图书相辅相成,读者可以结合视频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本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集专业性、实用性、系统性于一体,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用于园林园艺、艺术设计、9店、文秘、护理、家政、师范等专业教学,同时,可作为花艺设计、婚庆设计、会场布置、商务橱窗设计、陈设艺术、家庭软装修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设计手绘教育中心的作者团队擅长马克笔手绘,绘画风格多样,情感表达细腻,注重细节的展示,力图通过手绘将设计者的想法展示出来,让作品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其编著的图书讲解细致,图书质量较高。

目录

* 1章 插花花艺入门常识
1.1 插花艺术的概念 9
1.2 插花的类型 9
1.3 插花设计制作流程 12
1.3.1 设计方案 12
1.3.2 材料准备 12
1.3.3 操作步骤 13
1.4 花卉的护理及保鲜技巧 14
1.5 插花作品陈设技巧 14
1.6 品评插花艺术作品的考核标准 14
1.7 赠花的礼仪及花语 15
* 2章 插花花艺手绘基础
2.1 常用工具与材料 17
2.1.1 绘图铅笔 17
2.1.2 自动铅笔 17
2.1.3 针管笔 18
2.1.4 马克笔 19
2.1.5 彩色铅笔 22
2.1.6 水彩画笔 23
2.1.7 水彩颜料 25
2.1.8 数位板 26
2.1.9 绘图纸 28
2.1.10 橡皮 28
2.2 实用花艺色彩 29
2.2.1 色彩的属性 29
2.2.2 色彩的三种类型 30
2.2.3 色彩的特性 32
2.3 透视关系 33
2.3.1 透视原理 33
2.3.2 一点透视 34
2.3.3 两点透视 35
2.3.4 三点透视 35
2.4 插花的构图造型 36
2.4.1 直立式 36
2.4.2 横卧式 37
2.4.3 三角式 38
2.4.4 辐射式 38
2.5 插花常用花材 39
2.5.1 玫瑰 39
2.5.2 百合 39
2.5.3 铁兰花 40
2.5.4 千日红 41
2.5.5 非洲菊 41
2.5.6 三色堇 42
2.5.7 鸢尾花 42
2.5.8 满天星 43
2.5.9 桔梗花 43
2.5.10 红掌 44
2.5.11 山茶花 44
2.5.12 火龙珠 45
2.5.13 丁香花 45
2.5.14 马蹄莲 46
2.6 插花时不可或缺的绿色 46
2.6.1 萱草 46
2.6.2 散尾叶 47
2.6.3 巴西叶 48
2.6.4 龟背叶 48
2.6.5 芒叶 49
2.6.6 狐尾天门冬 49
2.6.7 蓬莱松 50
2.6.8 蒲棒叶 51
2.6.9 钢草 51
2.6.10 尤加利 52
2.6.11 柠檬叶 52
2.7 插花花器与工具 53
2.7.1 瓶类花器 53
2.7.2 盘类花器 54
2.7.3 篮类花器 55
2.7.4 钵类花器 55
2.7.5 筒类花器 56
2.7.6 正方形花盒 57
2.7.7 丝带 57
2.7.8 剪刀 58
2.7.9 花泥 58
2.8 手绘姿势 59
2.8.1 握笔姿势 59
2.8.2 坐姿 60
第3章 插花花艺线稿训练
3.1 线条的基本画法 62
3.2 单体线稿表现 67
3.2.1 花器 67
3.2.2 绣球花卉 69
3.2.3 蝴蝶兰花卉 70
3.3 组合线稿表现 73
3.3.1 绣球餐桌花 73
3.3.2 大花蕙兰杯花 75
3.3.3 复活节花篮 76
3.3.4 母亲节花盒 78
第4章 插花花艺着色训练
4.1 彩色铅笔着色技法 82
4.2 花卉单体彩铅着色 84
4.3 花束效果图彩铅着色 85
4.4 马克笔着色技法 88
4.4.1 马克笔运笔笔触 88
4.4.2 马克笔的渲染技法 89
4.4.3 马克笔的用色规律 89
4.5 异形花器马克笔着色 90
4.6 效果图马克笔着色 92
4.7 水彩着色技法 95
4.7.1 水彩颜料及水分的用量变化 95
4.7.2 叠色法 96
4.7.3 喷溅法 97
4.7.4 手动留白法 98
4.8 效果图水彩着色 99
4.9 花盆单体电脑着色 103
4.10 枝叶单体电脑着色 106
4.11 效果图电脑着色 109
第5章 节日插花花艺效果图实例分析
5.1 情人节 113
5.2 母亲节 118
5.3 父亲节 123
5.4 儿童节 129
5.5 教师节 134
第6章 插花花艺创作
6.1 社会生活礼仪插花 140
6.1.1 礼仪插花的要点 140
6.1.2 造型形式 140
6.1.3 材料的选择 141
6.1.4 色彩的配置 142
6.1.5 花言花语 142
6.1.6 养护说明 143
6.1.7 设计构思 143
6.1.8 常见社会生活礼仪插花作品范例 145
6.2 家居环境插花 146
6.2.1 家居环境插花注意事项 146
6.2.2 居家插花色彩的搭配 147
6.2.3 插制技巧 148
6.2.4 设计元素 149
6.3 商务工作礼仪插花 152
6.3.1 陈设场景 152
6.3.2 设计目标 152
6.3.3 设计方案 153
第7章 婚礼花艺手绘表现
7.1 婚礼花艺常用花材 158
7.2 婚礼花艺色彩搭配 161
7.3 婚礼花艺设计要点 162
7.4 婚礼插花注意事项 164
7.5 新娘手捧花 164
7.6 胸花花艺 169
7.7 新娘腕花 173
7.8 婚礼花环 177
7.9 甜品区花艺 181
7.10 花艺拱门 185
第8章 创意插花作品赏析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插花花艺手绘从入门到精通》一书的图书简介,力求详尽且自然流畅,不涉及该书具体内容: --- 《自然之笔:东方园林与现代花卉的意境表达》 探索花卉的生命律动与艺术形态的完美交融 在现代生活的喧嚣中,我们渴望寻觅一处静谧的角落,与自然进行深层次的对话。《自然之笔:东方园林与现代花卉的意境表达》并非一本关于技艺操作的工具书,而是一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植物美学、理解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在花卉艺术中体现的深度美学著作。本书聚焦于如何通过观察、理解和提炼自然界的元素,将植物的生命力转化为具有持久感染力的视觉艺术。 第一部分:观物取象——东方美学的根基与花卉精神 本部分将读者引向一个更宏大的视角:从古老的东方哲学中探寻花卉艺术的灵魂。我们不谈具体的插花步骤,而是深入剖析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如“借景”、“对景”等造园手法如何映射到花卉布局之中。 气的流动与形体的张力: 探讨宋代文人对花卉“气韵”的追求,分析不同花材(如松、竹、梅、兰)在精神象征上的差异及其在构图中应如何平衡。重点阐述“虚实相生”的哲学概念,理解留白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意境的承载。 季节的隐喻与时间的雕刻: 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四季的独特感知。春的生发、夏的繁茂、秋的沉静、冬的坚韧,如何通过特定的花材组合与容器的选择得以含蓄地表达。这部分着重于引导读者体会季节更迭中花卉的“内在时间”。 器物与载体的对话: 传统的陶瓷、青铜、竹编等器皿,如何因其材质、釉色和造型,与花卉产生共鸣?我们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文人雅士对花器的偏好,以及器物如何成为烘托花卉精神的主体,而非单纯的容器。 第二部分:色彩的交响——光影、质感与情感的编织 本书的第二核心在于对色彩和光影的精微捕捉与运用。我们旨在超越简单的色彩搭配理论,进入到色彩对人类情感影响的深度研究。 自然光下的色温变化: 探讨清晨、正午、黄昏不同光线下,花卉色彩的微妙变化,以及如何通过模拟这些光影效果来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生命力。这部分借鉴了西方印象派画家对光线的处理手法,将其融入对自然花卉的研究中。 质感的碰撞与和谐: 花瓣的丝绒感、叶片的蜡质、枝条的粗粝,这些触觉上的差异如何影响视觉的感知?本章通过对材质的细致描述与分析,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对比或融合不同质感的植物材料,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 色彩的心理投射: 详细阐述了不同色彩组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引发的情感联想。例如,冷色调的克制与暖色调的奔放,如何在花卉设计中被巧妙地平衡,以传达出特定的氛围,无论是宁静致远还是热烈奔放。 第三部分:空间构建——从二维平面到三维意境的跨越 本部分将视角从单个花材转移到整体的布局和空间处理上,关注如何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视觉叙事空间。 线性的张力与导向性: 剖析线条在花卉结构中的重要性,如线条的曲直、粗细、动势。如何利用枝条的延伸方向来引导观者的视线,创造出向上、向下、横向或螺旋上升的动态美感。这部分借鉴了建筑学的空间组织原理。 群体构图的韵律: 研究群体花卉配置中,如何实现疏密有致、主次分明的布局。分析“群而不乱,聚而不塞”的原则,确保即便是大量花材的组合,也依然能保持呼吸感和清晰的结构。 环境的融入与对话: 花卉艺术的最高境界之一,是使其成为环境的一部分,而非突兀的装饰。本书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室内陈设、建筑风格,乃至窗外的景色,来调整花卉的形态和尺度,实现“景随人动,花随境变”的境界。 超越技法,直抵心灵的深度阅读 《自然之笔》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自然、追求生活美学深度思考者的读物。它不提供“一招鲜”的速成秘籍,而是致力于培养读者对植物生命、光影变化和东方哲学意境的敏锐洞察力。通过对这些深层美学原理的探讨,读者将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更具人文关怀的视角去欣赏、去构思,最终实现对自然生命最真诚、最有深度的艺术化表达。它引导你从“如何做”转向“为何美”,从而在每一次的观赏与创作中,都能体会到超越物质表象的宁静与喜悦。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大的感触是,这本书的实用性极强,它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院派架子,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关注到了读者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的所有“坑”。例如,它详细分析了不同光线下花朵阴影的变化规律,这在实际绘画中至关重要,也常常是新手最容易忽略的一点。书中关于“工具选择”的部分也写得非常中肯,没有盲目推销昂贵材料,而是根据不同预算和效果需求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并且对如何保养画笔和颜料也做了细致的提醒。更让我惊喜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基于不同花卉主题的“快速写生练习”,这些练习强度适中,时间可控,非常适合忙碌的都市人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巩固训练。每完成一组练习,都能立刻看到自己手眼协调能力的提升,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可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随身携带的绘画工作室,随时可以打开来解决实际操作中的疑惑。

评分

我欣赏这本书中对“变化”和“自由度”的强调。很多入门书籍都会过度强调精确模仿,一旦画得不像就会让人产生挫败感。然而,这本书却非常鼓励读者去发展自己的个人风格,它提供的模板和范例更像是提供了一个思维框架,而不是需要严格遵守的教条。书中有一章专门探讨了如何将传统国画的写意笔法融入到西式花卉的写实描绘中,创造出一种跨界融合的视觉效果,这个部分的探讨非常前卫和有启发性。它让我意识到,手绘的乐趣在于创作,而非复刻。通过书中的案例,我尝试跳脱出对细节的过度纠结,开始学着用更概括、更具概括性的笔触去捕捉花朵的神韵。这种解放束缚的教学理念,对于那些希望在绘画中融入更多个性和创意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宝藏。这本书成功地平衡了基础的严谨性和创作的无限可能。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柔和的米白色调,搭配着几笔写意的花卉线条插图,透着一股宁静淡雅的气息。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页时的触感非常舒服,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的排版风格,大量留白的处理使得画面呼吸感十足,不会让人感到拥挤和信息过载。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清晰明了的布局简直是福音,每一个步骤的图示都配上了简洁扼要的文字说明,即便是第一次接触花艺手绘的朋友,也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切入点。书中对不同花材的结构和形态的观察角度非常细致,从最基础的线条勾勒到后期的光影渲染,循序渐进的讲解体系,让人感觉学习过程既扎实又充满乐趣。我甚至愿意把它当作一本赏心悦目的艺术画册来收藏,偶尔翻阅一下,都能从中汲取到宁静和美感的力量。它不仅仅是本教程,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默默地引导你进入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世界。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读起来不像教科书,更像是一次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画家的私密对话。作者的文字中透露出一种对自然近乎虔诚的热爱,这种情感透过笔墨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感染着每一个读者。在讲解某些复杂的花束结构时,作者并非采用冰冷的分解步骤,而是融入了许多关于花艺设计理念的个人感悟,比如“如何捕捉玫瑰盛放的瞬间美感”或是“如何平衡不同材质花材的视觉重量”。这种将艺术哲思与技法传授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和趣味性。它引导我思考的不再仅仅是“怎么画”,而是“为什么要这样画”,以及“我希望我的画能传达什么情绪”。这种深层次的引导,让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让我从一个单纯的绘画技巧学习者,逐渐向一个有自己独特视角的艺术表达者转变。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只停留在表面描摹的绘画书,而是真正深入到了“花艺”与“手绘”结合的哲学层面。作者在开篇就花了大篇幅探讨了如何用画笔去理解花卉的生命力,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它的外形。书中对于色彩理论的讲解非常精妙,特别是如何利用水彩或彩铅的特性去模拟花瓣的透明感和微妙的渐变色,那一章节的示范让我醍醐灌顶。我过去总觉得自己的画作缺少“灵气”,总感觉是僵硬的复制品,但这本书教了我如何通过笔触的轻重缓急来表达季节的更迭和植物的呼吸感。此外,它还涉及了一些高级的构图技巧,比如如何将花卉与背景环境进行巧妙的融合,创造出具有叙事性的画面。这对于想将手绘作品用于商业设计或个人艺术创作的读者来说,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宝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