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设计手绘完全自学教程

时装设计手绘完全自学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教育中心 著,设计手 绘
图书标签:
  • 时装设计
  • 服装手绘
  • 绘画教程
  • 设计入门
  • 自学教程
  • 时尚
  • 服装设计
  • 手绘技巧
  • 艺术
  • 零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095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992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从时装画入门知识、绘画工具,到人体的表现及时装面料、款式的手绘表现,由浅入深、全面讲解时装画手绘技法。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服装款式,通过实例案例的绘制步骤,让读者详细了解手绘的具体细节表现,并学习色彩搭配。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帮助时装手绘初学者有效地掌握时装画的表现技法、提高人物造型表现能力的教程。全书采用步骤说明和细节讲解的方式来介绍绘画技法。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掌握时装手绘的基本技法,并使用手绘进行商业插画等的创作。
本书共分为8章,从讲解时装画的基础知识和人体结构、动态及局部表现开始,然后深入解析服装款式、面料、局部、配饰等的表现,并对各类服装风格进行了赏析。全书结构清晰,深入浅出,实战性强。随书附赠26集教学视频,时长580分钟,读者可以通过扫描封底“资源下载”二维码获得下载方法,配合图书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本书适合时装手绘初学者、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及广大时装手绘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服装院校及相关培训机构的教材。

作者简介

设计手绘教育中心的作者团队专业,绘画风格多样,情感表达细腻,注重细节的展示,力图通过手绘将设计者的想法完美地展示出来,让作品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其编著的图书讲解细致,图书质量较高。

目录

时装画基础
第 1 章
1.1 时装画简介 ................................7
1.2 时装画的分类............................8
1.2.1 设计草图 .......................8
1.2.2 服装款式图 ...................8
1.2.3 服装效果图 ...................9
1.2.4 时装插画 ......................9
1.3 马克笔与其他绘画工具 ...........10
1.3.1 马克笔 .........................10
1.3.2 其他辅助工具 .............13
1.4 马克笔的用笔表现 ...................17
1.4.1 马克笔的笔触表现 ........17
1.4.2 绘画工具混合使用的效果 ...19
时装画人体
第 2 章
2.1 人体骨骼 .................................21
2.2 人体的结构与比例..................21
2.2.1 女性人体 .....................21
2.2.2 男性人体 ....................22
2.3 人体动态 ................................23
2.3.1 人体动态规律 .............23
2.3.2 人体重心 ....................24
2.3.3 正面动态表现 ............25
2.3.4 侧面动态表现 ............28
2.4 人体上色 ................................31
2.4.1 光源变化的表现 ..........31
2.4.2 上色技法 ....................32
2.5 时装画常用人体动态 ..............33
2.5.1 站姿表现 ....................33
2.5.2 走姿表现 ....................34
2.5.3 坐姿表现 ....................35
时装画人体的局部表现
第 3 章
3.1 头部结构 .................................37
3.1.1 头部形体与结构 ..........37
3.1.2 头部骨骼与肌肉结构 ..37
3.1.3 头部的空间透视表现 ..38
3.1.4 头像的表现 .................39
3.2 五官的表现 ............................41
3.2.1 眼睛 ............................41
3.2.2 鼻子 ...........................43
3.2.3 耳朵 ...........................45
3.2.4 嘴巴 ...........................46
3.3 面部上色 ................................48
3.3.1 头部上色表现 .............48
3.3.2 多角度的面部上色表现 49
3.4 发型的表现 ............................50
3.4.1 发型的绘制 .................50
3.4.2 多角度发型的表现 .....51
3.5 手臂 .......................................52
3.5.1 手臂形态的表现 ..........52
3.5.2 手臂上色表现 ............53
3.6 手部 .......................................54
3.6.1 手部形态的表现 ..........54
3.6.2 手部上色表现 ............55
3.7 腿部 .......................................55
3.7.1 腿部形态的表现 ..........56
3.7.2 腿部上色表现 .............57
3.8 足部 .......................................58
3.8.1 足部形态的表现 ..........58
3.8.2 足部上色表现 ............59
配饰的表现
第 4 章
4.1 帽子 ........................................61
4.1.1 帽子的绘制表现 ..........61
4.1.2 多款帽子上色欣赏 ......62
4.2 包 ...........................................63
4.2.1 包的绘制表现 .............63
4.2.2 多款女包上色欣赏 .....64
4.3 首饰 .......................................65
4.3.1 首饰的绘制表现 ..........65
4.3.2 多款首饰上色欣赏 .....66
4.4 围巾 .......................................67
4.4.1 围巾的绘制表现 ..........67
4.4.2 多款围巾上色欣赏 .....68
4.5 腰带 .......................................69
4.5.1 腰带的绘制表现 ..........69
4.5.2 多款腰带上色欣赏 .....70
4.6 鞋子 .......................................70
4.6.1 鞋子的绘制表现 ..........70
4.6.2 多款鞋子上色欣赏 .....72
服装局部的表现
第 5 章
5.1 服装效果图的局部表现 ...........74
5.1.1 领子 ............................74
5.1.2 袖子 ............................75
5.1.3 口袋 ............................77
5.1.4 门襟 ............................78
5.1.5 腰部 ............................79
5.1.6 裤腿 ............................80
5.2 服装效果图细节的表现 ..........81
5.2.1 钉珠 ............................81
5.2.2 蕾丝 ...........................83
5.2.3 线迹 ...........................84
5.2.4 纽扣 ...........................85
5.3 服装褶皱的表现 .....................86
5.3.1 抽褶 ............................86
5.3.2 压褶 ...........................87
5.3.3 垂褶 ...........................88
5.3.4 层叠褶 .......................89
5.3.5 缠绕褶 .......................90
时装绘制技法的综合表现
第 7 章
7.1 时尚女装技法表现.................163
7.1.1 吊带 ...........................163
7.1.2 T恤 ............................165
7.1.3 针织衫 ......................168
7.1.4 纱裙 ...........................171
7.1.5 连衣裙 ......................174
7.1.6 短裙 ..........................177
7.1.7 鱼尾裙 ......................180
7.1.8 蛋糕裙 ......................183
7.1.9 热裤 ..........................186
7.1.10 休闲裤 .....................189
7.1.11 牛仔外套 ..................192
7.1.12 风衣 ........................195
7.1.13 斗篷外套 .................198
7.1.14 皮草大衣 .................201
7.1.15 晚礼服 ....................204
7.2 时尚男装技法表现 ...............207
7.2.1 印花T恤 ...................207
7.2.2 衬衫 .........................210
服装面料的表现
第 6 章
6.1 图案面料的表现 ......................92
6.1.1 格纹图案面料 ..............92
6.1.2 条纹图案面料 .............97
6.1.3 印花图案面料 ...........102
6.1.4 点图案面料 ...............107
6.1.5 豹纹图案面料 ............112
6.1.6 斑马纹图案面料 .........117
6.2 服装面料质感的表现 ............122
6.2.1 丹宁面料 ..................122
6.2.2 雪纺面料 ..................127
6.2.3 蕾丝面料 ..................132
6.2.4 亚麻面料 ..................137
6.2.5 针织面料 ..................142
6.2.6 毛呢面料 ..................147
6.2.7 皮革面料 ..................152
6.2.8 皮草面料 ..................157
时装风格赏析
第 8 章
8.1 通勤装 .................................230
8.2 休闲装 ................................233
8.3 淑女装 ................................236
8.4 街头装 ................................239
8.5 学院装 ................................242
8.6 度假装 ................................245
8.7 宴会装 .................................248
另辟蹊径:精通服装结构与面料的未来趋势解析 本书聚焦于服装设计领域中,那些鲜少被基础教程深入探讨,但对专业设计师至关重要的高级议题。它旨在搭建起从“会画图”到“懂设计”的桥梁,深入剖析服装的内在骨骼、材料的未来走向,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具有市场前瞻性的作品。 第一部分:超越表面——服装结构力学的深度解构 本部分将彻底颠覆您对服装“版型”的传统认知,从结构力学的角度审视每一件成衣。我们不关注基础的省道和分割线画法,而是深入研究服装在人体动态下的受力分析与形态变化。 1.1 动态平衡与服装的内在骨架: 零重力下的结构支撑: 分析高定服装(如巴洛克风格的紧身胸衣、维多利亚时代的裙撑)在非自然站姿下如何维持形态。探讨现代面料与内部骨架材料(如碳纤维、新型树脂)在轻量化结构中的应用。 褶皱的物理学原理: 深入研究不同面料(从硬挺的塔夫绸到柔软的真丝乔其纱)在自然重力、机械拉伸力作用下形成的动态褶皱类型。讲解如何精确控制褶皱的“张角”与“垂度”,以达成特定的视觉效果,而非简单的模仿。 缝线作为结构连接件: 探讨缝线本身的张力与弹性如何影响成衣的耐久性和穿着舒适度。比较不同针迹密度和线材(如棉线、涤纶线、弹力线)在功能性服装(如运动服、防护服)中的关键作用。 1.2 服装与人体工程学的交叉研究: 非标准体型下的适应性设计: 针对残障人士、老年群体以及特定职业人群(如宇航员、潜水员)的需求,设计服装的“自适应”系统。探讨如何利用智能材料和机械结构实现自动调节松紧、保暖或散热功能。 服装的空气动力学考量: 研究高速运动(如赛车服、滑雪服)中服装表面张力对气流的影响。讲解如何通过面料的微观纹理和立体剪裁来优化空气阻力,这对于功能性时装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材料的未来:从纤维到智能织物的前沿探索 本章是本书的核心创新点,它将设计视角从“现有面料”转向“未来材料”,预判未来五年内时尚界可能迎来革命性的材料变革。 2.1 生物基与可降解材料的产业化挑战: 菌丝体与藻类纤维的成熟度分析: 详细评估当前从蘑菇菌丝体培育的皮革替代品、以及从海藻中提取的纤维的商业化瓶颈,包括成本控制、染色稳定性和耐用性测试数据。 “闭环”纺织系统的构建: 探讨化学回收与物理回收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实际应用。如何设计一件从诞生之初就考虑分解和再生的“一物两用”服装。 2.2 电子纺织与功能集成(E-Textiles): 无缝集成传感器的嵌入技术: 介绍如何将微型传感器、柔性电路板直接编织进纱线或面料中,实现对心率、体温甚至情绪的实时监测,并探讨这些数据流如何反哺设计决策。 相变材料(PCM)在温控服装中的应用深度解析: 不仅停留在“保温”层面,而是精确计算不同PCM微胶囊的封装技术、释放温度阈值与面料的结合方式,以实现对复杂气候的精准调节。 光致变色与电致变色面料的艺术表达: 分析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创造出随环境或指令改变颜色的动态服装,并讨论其在舞台服装与概念设计中的应用限制。 第三部分:可持续性下的供应链重塑与设计伦理 本部分侧重于将前沿材料知识与全球供应链管理、商业伦理相结合,培养设计师的系统思维能力。 3.1 数字化双生(Digital Twin)在设计流程中的应用: 虚拟试衣的物理仿真精度: 探讨如何利用高精度3D扫描与有限元分析(FEA)软件,在虚拟环境中模拟面料的悬垂性、磨损点和褶皱形成,从而减少物理样衣制作的浪费。 区块链技术对原材料溯源的革新: 分析如何通过去中心化账本技术,为每一米面料建立不可篡改的“身份证明”,确保其可持续认证的真实性。 3.2 设计伦理与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的边界: 全球化设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装设计中的引用规范。如何与原住民社群建立公平的合作模式,避免陷入“挪用”的争议,并确保利益共享。 慢时尚的商业化路径: 研究如何通过限量、定制化生产,以及高昂的材料成本,合理构建支撑“慢时尚”商业模式的定价策略,而非仅仅依靠营销噱头。 本书特点: 本书面向已掌握基础制版和手绘技能的设计师、面料研发人员以及品牌策略师。它摒弃了基础的“如何画裙子”或“如何剪T恤”的教学内容,转而提供一个高度专业化、面向未来的设计思维框架,帮助读者建立对服装的深层理解,从而在技术迭代与市场变革中保持领先地位。全书配有大量来自尖端实验室和专业工坊的实景案例与技术图解,是进入国际一流设计院所必备的进阶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讲解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摒弃了传统教材的刻板说教,更像是一位知心前辈在分享自己的“独门秘籍”。它的语气是鼓励性的,同时又带着一种对专业严谨的坚持。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一些容易出错的技巧时,会用一种非常口语化但精准的描述来提醒我们“避坑”。例如,在表现针织面料的拉伸感时,它没有直接说“画出拉伸感”,而是用“想象布料被无形的双手轻轻拉扯,在骨骼突出的地方形成细密的波浪”这样充满画面感的语言来引导。这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不是在接受命令式的指导,而是在进行一场愉快的、充满启发性的对话。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厚度适中,触感温润,这对于需要反复翻阅和临摹的教程来说至关重要。色彩的还原度也做得相当出色,无论是面料的质感模拟,还是不同光影下的阴影处理,都清晰锐利,没有出现廉价的偏色或模糊现象。装帧上,我尤其欣赏它采用的平摊式设计,完全不用担心书脊断裂的问题,即便是复杂的跨页图解也能轻松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极大地便利了学习过程中的操作。封面设计也很有品味,简约而不失专业感,摆在书架上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物品。我甚至注意到,在某些关键的透视讲解部分,作者特意使用了哑光处理,以更好地避免反光干扰读者的视线,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度,足见出版方和作者对读者的尊重。整体来说,这本书从物理形态上就传递出一种高端和耐用的信号,让人在开始学习之前就已经充满了期待和积极性。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是为零基础的自学者量身定做的心血之作。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立体结构或人体解剖,而是极其耐心地从最基础的线条控制、比例尺的建立开始讲起,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手把手带着你。最让我觉得实用的是,它将“动态”与“静态”的服装表现区分开来,先建立稳定的人体骨架,再过渡到行走、旋转等姿态下的服装褶皱变化。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逻辑递进,就像搭积木一样,层层递进,每完成一章,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能力获得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关于服装“量感”和“垂坠感”的讲解部分,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对比图示,将厚重面料与轻薄面料在同一个姿态下如何“落地”进行了直观的对比,这种清晰的辨析方式,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有效率高出百倍。

评分

我过去尝试过好几本设计手绘书,但大多都陷于“美观但不实用”的怪圈,大量的艺术化渲染,却很少涉及服装设计领域最核心的——技术图例的绘制。然而,这本教程在展示艺术效果的同时,非常扎实地融入了成衣制版师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比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用简化线条表现领口、袖窿等关键部位的缝份和加放,以及如何标注面料的纹理方向,这对于想要从手绘过渡到实际打版和沟通的设计师来说,价值无法估量。它巧妙地平衡了“艺术表现力”与“工程准确性”之间的关系,让你画出来的图不仅好看,而且能被工厂的打版师傅理解。书中关于不同类型裙装(如A字裙、鱼尾裙)的平面展开图与立体效果图之间的逻辑转换演示,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让人豁然开朗。

评分

从工具使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覆盖面非常全面,但又不会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它没有强迫读者必须使用昂贵的进口马克笔,而是深入讲解了最基础的铅笔、针管笔以及水溶性彩铅在服装手绘中的不同应用场景和效果。特别是关于“材质表现”那一章节,作者展示了如何仅仅通过调整笔触的疏密和压力变化,就能区分出皮革、丝绸、粗花呢等截然不同的面料质感,这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我们对昂贵材料的依赖,强调了基础功的重要性。更贴心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一小节,探讨如何在数位板上模拟传统手绘的笔触纹理,这显示出作者紧跟时代步伐,为既偏爱传统又希望拥抱数码的学员考虑周全。这本教程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可迁移的视觉语言体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