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造型设计》力求体现工业设计专业特色以及产品设计实践的基础特性与实践特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旨在对产品造
型的基本理念、产品造型的价值、产品造型与形态的关系、产品造型与形态设计构成法则、产品造型与形态的设计
方法、产品造型与形态的形式美学、产品形态外在表现以及产品语义等知识进行全面讲解。从产品造型与形态设计
基础进行概述,逐步展开,形成由平面到立体创造的完整体系,系统讲解了产品造型设计基础的各项知识,全面将
产品造型的基本要素纳入学习领域,使读者认识和领悟产品造型的要素,如造型、形态、功能、结构、机能、材料、
语义等关系,并使学生真正掌握产品造型设计的内涵与方法。
《产品造型设计》强调用案例讲解理论观念,结合每一个理论观点,引入国内外经典优秀设计作品进行解析。笔者针对每一
件作品都进行了详细解读,使读者在丰富精彩的案例解析中领悟产品造型设计基础的相关知识点,轻松掌握产品造
型设计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巧,以此了解产品设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素养,从而为成为一名优秀的
产品设计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品造型设计》结构合理,内容丰富,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的教材使用,而且可供其他相关专
业及广大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人员阅读参考。
目 录
第1章 产品造型基础概述 1
1.1 造型与造型艺术的概念 1
1.1.1 造型的概念 1
1.1.2 造型艺术的概念 1
1.2 产品造型设计的概念 3
1.3 产品造型基础构成要素 4
1.3.1 功能要素 5
1.3.2 形态要素 5
1.3.3 结构要素 7
1.3.4 色彩要素 8
1.3.5 人机要素 9
1.3.6 技术要素 10
1.4 产品造型设计的价值 11
1.4.1 产品造型设计的实用价值 11
1.4.2 产品造型设计的美学价值 17
1.4.3 产品造型设计的经济价值 19
1.4.4 产品造型设计的人文价值 20
1.4.5 产品造型设计的情感价值 22
1.5 本章总结与思考 24
1.5.1 本章总结 24
1.5.2 思考题 24
第2章 产品造型中的形态基础 25
2.1 形态的认知 25
2.1.1 形态的定义 25
2.1.2 形态的相关概念 26
2.1.3 形态的生成 28
2.2 形态的固有属性 28
2.2.1 力感 28
2.2.2 量感 29
2.2.3 动感 29
2.2.4 空间感 30
2.2.5 质感 30
2.3 形态的分类 30
2.3.1 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 30
2.3.2 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 41
2.4 形态对人的心理感知 47
2.5 形态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48
2.5.1 产品形态 48
2.5.2 产品形态的作用 49
2.6 本章总结与思考 55
2.6.1 本章总结 55
2.6.2 思考题 55
第 3 章 产品形态构成要素 56
3.1 产品形态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56
3.2 点元素特征与运用 57
3.2.1 点的特征 57
3.2.2 点元素的作用 61
3.2.3 点元素的材料 64
3.2.4 产品造型中点的表现 67
3.3 线元素特征与作用 70
3.3.1 线的特征 70
3.3.2 线的种类 71
3.3.3 线元素的作用 72
3.3.4 线的材料 75
3.3.5 产品形态中的线 77
3.4 面元素特征与作用 83
3.4.1 面元素的特征 83
3.4.2 面元素的作用 84
3.4.3 面的材料 85
3.4.4 产品形态中的面 86
3.5 体元素 87
3.5.1 体的特征 87
3.5.2 体的材料 88
3.5.3 产品形态中的体 89
3.6 本章总结与思考 93
3.6.1 本章总结 93
3.6.2 思考题 93
第4章 产品造型设计美学法则 94
4.1 变化与统一 94
4.1.1 变化 94
4.1.2 统一 96
4.1.3 产品造型中的变化与统一 97
4.2 对比与协调 102
4.2.1 对比 102
4.2.2 协调 102
4.2.3 产品造型中的对比与协调 104
4.3 对称与均衡 107
4.3.1 对称 107
4.3.2 均衡 108
4.3.3 产品造型中的对称与均衡 109
4.4 节奏与韵律 110
4.4.1 节奏 110
4.4.2 韵律 111
4.4.3 产品造型中的节奏与韵律 112
4.5 比例与尺度 114
4.5.1 比例 114
4.5.2 尺度 116
4.5.3 产品造型中的比例与尺度 116
4.6 本章总结与思考 117
4.6.1 本章总结 117
4.6.2 思考题 118
第5章 产品造型与材料 119
5.1 材料在产品造型中的作用 119
5.1.1 材料是产品造型的物质基础 119
5.1.2 材料为产品造型表达情感 119
5.2 材料与产品造型的关系 120
5.3 材料的固有性能 121
5.3.1 材料的物理性能 121
5.3.2 材料的化学性能 121
5.4 材料的美学特性 122
5.4.1 材料的色彩美 122
5.4.2 材料的肌理美 122
5.4.3 材料的光泽美 126
5.4.4 材料的质感美 128
5.5 设计材料的主要感觉特性 130
5.5.1 材料的视觉特性 130
5.5.2 材料的触觉特性 130
5.6 金属的特性及其在产品造型中的应用 131
5.6.1 金属材料属性 131
5.6.2 金属材料视觉特性 131
5.7 塑料的特性及其在产品造型中的应用 133
5.7.1 塑料特性 133
5.7.2 塑料的视觉特性 133
5.8 木材特性及其在产品造型中的应用 136
5.8.1 木材特性 136
5.8.2 木材的视觉特性 136
5.9 玻璃的情感特性及其在产品造型中的应用 138
5.9.1 玻璃特性 138
5.9.2 玻璃的视觉特性 138
5.10 本章总结与思考 140
5.10.1 本章总结 140
5.10.2 思考题 140
第6章 产品造型与色彩 141
6.1 色彩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作用 141
6.1.1 表达产品造型主题 141
6.1.2 塑造产品造型风格 142
6.2 色彩的基本知识 143
6.2.1 色彩成型原理 143
6.2.2 色彩的基本属性 144
6.2.3 色彩之间的关系 145
6.3 色彩对人的影响 147
6.3.1 色彩对人的生理影响 147
6.3.2 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 149
6.4 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150
6.4.1 产品色彩的冷暖感 150
6.4.2 产品色彩的距离感 151
6.4.3 产品色彩的轻重感 151
6.4.4 产品色彩的情绪感 154
6.5 产品造型中的色彩运用原则 155
6.5.1 生活产品颜色选用原则 155
6.5.2 机器设备和工作台面的色彩调节 157
6.6 不同国家的人们对色彩的使用习惯 158
6.7 本章总结与思考 159
6.7.1 本章总结 159
6.7.2 思考题 159
第7章 产品造型的语义 160
7.1 产品造型的语义 160
7.1.1 语义的理解 160
7.1.2 产品语义的定义 160
7.2 产品造型语义的任务 160
7.3 产品造型语义的作用 161
7.3.1 树立产品形象 162
7.3.2 沟通感情 162
7.3.3 传递信息 162
7.3.4 营造气氛 163
7.4 产品造型语义的设计方法 163
7.4.1 引导功能 163
7.4.2 分析用户 164
7.4.3 运用符号 164
7.5 产品造型语义的设计原则 164
7.5.1 产品造型语义的指示性原则 164
7.5.2 产品造型语义的说明性原则 165
7.6 本章总结与思考 169
7.6.1 本章总结 169
7.6.2 思考题 169
参考文献 170
3. 产品造型与材料
材料是产品造型与形态设计的物质基础,也是完成人与产品进行感情交流的媒介。设计师要赋予材
料以人文含义和组合特性,并将其运用到产品造型与形态设计中,使产品通过材料的表现完成其功能属
性,最终体现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如图1-44 至图1-49 所示。
产品造型与材料案例1——不锈钢产品设计
如图1-44 所示是一款不锈钢产品设计。运用不锈钢材料,使原本软质的物体呈现出硬朗的形态效果,
巧妙地利用不锈钢材料的表面特性,再进行表面处理,呈现出亮丽的表面效果。
(1) 运用不锈钢材料, 使原本软质的物体呈现出硬朗的形态效果。
(2) 巧妙地利用不锈钢材料的特性, 再进行表面处理, 呈现出亮丽的表面效果。
产品造型与材料案例2——树脂艺术灯具设计与分析
如图1-45 至图1-48 所示,这款灯具选用树脂材料进行浇注,形成透明的视觉效果。再通过制作
岩石的肌理效果与其形成对比,产生平面与起伏的反差,富有视觉冲击力。并用抽象形态表现两条游动
的鱼儿,使整体产品更加富有情趣。
前 言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更是一项创造性的智慧活动。其涉及领域十分广泛,它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为导向,以保护自然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宗旨,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为目标,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体系与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围绕产品的形态、材料、构造、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而赋予特定产品以新的品质。产品设计是企业创新与发展的途径与方向,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是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是树立产品品牌形象并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重要策略。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支持工业设计中心建设”以及“设立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多项举措,这是“工业设计”第三次被写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表明工业设计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关键作用。
面对我国工业设计高速发展的机遇,工业设计教育显得更加重要。优秀的工业设计教育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提高专业技能,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起到重要作用。立志成为工业设计师的学子们要全面学习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的课程知识,以此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今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向产品设计教学与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者需要将技术与文化、环境、美学、市场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考量,产品不仅在功能和性能上要满足用户的需要,更要在产品的形态、肌理以及情感表达上满足用户的需求。可以说产品造型设计是一项更加系统与复杂的工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编写了这本《产品造型设计》。该书是工业设计以及产品设计教学中重要的必修课程,它具有基础性、过渡性、衔接性的特点,将发现性、创新性、表现性与实践性充分结合。
《产品造型设计》力求体现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特色以及设计实践的基础特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包含笔者在工业设计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的思考与感悟,也结合了产品设计实践中的优秀成果,强调利用案例讲解理论观念。笔者结合每一个理论观点,并引入国内外经典优秀设计作品进行解析。这些作品都是笔者精心挑选出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既有国际大师的作品,也有国产自主品牌和本土优秀设计,还有优秀学子的毕业创作等。笔者针对每一件作品都进行了详细解读,使读者在丰富精彩的案例解析中领悟产品造型设计的相关知识点,轻松掌握产品造型设计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巧,了解产品设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素养,从而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设计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品造型设计》共分7章,每一章都以基础理论为线索详细展开,利用框架图说明,使读者能够全面掌握所讲知识点。
第1 章为产品造型基础概述,本章从产品造型的基本定义讲起,阐述了产品造型的构成要素、重要作用与价值体现,并利用案例充分解析。
第2 章为产品造型中的形态基础,本章主要讲解产品形态的定义、生成方式、产品形态种类以及不同种类的形态设计方法,并引用大量案例分析。
第3 章为产品形态构成要素,本章从形态中的点、线、面、体元素进行全面讲解,并讲解点、线、面、体元素在产品造型中的应用和表现,同时利用案例分析,使读者领悟产品的形态构成法则。
第4 章为产品造型设计美学法则,本章主要讲解了各种美学形式以及其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并结合大量产品设计案例进行充分解析。
第5 章与第6 章分别为产品造型与材料、产品造型与色彩。这两章主要讲解了各种材料的属性在产品造型中的应用与表现,以及色彩在产品造型中的应用与表现,并结合大量产品设计案例进行充分解析。
第7 章为产品造型的语义,本章主要讲解产品造型的符号基础与信息传达功能。
《产品造型设计》由曹祥哲编著,兰玉琪、邓碧波、马彧、陈永超、李巨韬、汪海溟、寇开元、吕太锋、谭周、周旭、龙泉等也参与了《产品造型设计》的编写工作。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坦白说,并没有达到一本高等院校教材应有的水准。虽然内容是学习的重点,但一本优秀的教材也应该在视觉呈现上给人以专业和舒适的阅读体验。书中插图的清晰度和精美度有待提高,有些案例的配图模糊不清,无法清晰地展示造型的细节和特点。同时,排版设计也显得比较朴素,缺乏现代感和设计感,没有充分利用版式设计来突出重点、引导阅读。我期望书中能够采用更高质量的图片和更具吸引力的版式设计,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愉悦和高效。此外,书中对于一些重要概念的解释,也可以通过更直观的图示或模型示意图来辅助理解,而不是仅仅依赖文字描述。最后,虽然书名中包含了“系列教材”的字样,但就这一本的独立内容而言,其结构和逻辑性在某些章节的衔接上还可以进一步打磨,让整体的知识体系更加连贯和紧凑。
评分作为一名对用户体验设计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我在这本书中并没有找到太多与用户体验直接相关的深入探讨。它更多地关注了造型本身的视觉美学和形式构成,例如比例、韵律、对比等,这些固然是造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我而言,造型设计最终是为了解决用户问题,提升用户满意度。书中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转化在造型设计中的体现,以及如何通过造型来传递情感、引导行为等方面的论述略显不足。我期待书中能有更多的案例研究,展示设计师如何通过对用户痛点的洞察,将抽象的需求转化为具象的、富有情感连接的造型,例如,如何通过圆润的线条来传递亲和力,如何通过硬朗的棱角来塑造科技感,这些在书中都只是点到为止。此外,书中关于设计伦理和人文关怀的内容也十分薄弱,产品造型设计不仅仅是美学上的追求,更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考虑其对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更侧重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将用户体验的研究方法更紧密地融入到造型设计的教学中。
评分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内容过于偏向理论的阐述,而对于学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指导性不强。例如,在讲解造型的草图绘制、模型制作、以及数字建模等方面,书中提供的技巧和步骤比较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示范和详细的流程指导。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更多关于不同设计软件(如Rhino, SolidWorks, Alias等)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技巧,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工具来辅助造型的推敲和优化。另外,书中在讲解设计评审和修改过程时,也显得不够细致。如何有效地收集反馈,如何理性分析评审意见,如何将反馈转化为实际的设计调整,这些都是初学者非常需要学习的经验。书中对于设计流程的描述也比较理想化,没有充分展现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瓶颈和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性的思维和方法去突破它们。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太过于基础了,几乎是工业设计入门的入门,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或者希望深入了解产品造型背后的逻辑和理论的学生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有限。我期望能看到更多关于设计趋势分析、用户研究方法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不同材料和工艺对造型的影响、以及可持续设计理念如何融入造型设计等更深层次的内容。书中虽然提到了造型的几个基本原则,但这些原则的阐述和案例分析都显得比较浅显,缺乏深度和启发性,更像是对概念的简单罗列,而非深入的理论探讨。我希望作者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剖析造型设计在整个产品开发流程中的战略意义,以及如何通过造型设计来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书中对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也比较片面,没有深入挖掘其成功背后的造型语言和设计哲学,让人感觉只是在“看图说话”,而没有get到设计的精髓。对于那些渴望在产品造型设计领域有所建树的学生来说,这本书可能只是一个起点,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来弥补其内容的不足。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框架显得有些陈旧,没有跟上当前设计领域快速发展的步伐。在信息爆炸和技术迭代飞快的今天,产品造型设计已经不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前沿科技(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材料、跨界设计等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书中对这些新兴趋势的提及非常有限,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造型理论和实践范畴。我期望书中能够出现更多关于参数化设计、生成式设计、以及如何利用数据驱动造型的案例和方法论。同时,书中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产品的造型设计案例分析,也显得不够多元化,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家居用品等领域,对于医疗器械、交通工具、工业装备等其他专业性更强、对造型要求也更严苛的领域,探讨得不够深入。此外,书中在案例分析中,对于设计过程中的技术挑战、成本控制、生产制造的考量等方面,也着墨不多,而这些都是现实工业设计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