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李書華自述/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記錄瞭李書華一生的幾段重要經曆,如留學法國,在北京大學,北平研究院,中法大學,北平大學區等從事教學、科研、管理與學術交流等。
如留學法國,在北京大學、北平研究院、中法大學、北平大學區等從事教學、科研、管理與學術交流等,以及李書華與蔡元培、吳稚暉、李煜瀛、陳獨秀、鬍適、李大釗、陶孟和、瀋尹默、梅貽琦、硃傢驊等中國現代科學和教育名人的交往:其書言必有據.要言不煩.
既是李書華本人牛涯的真實記錄。
也是中國現代科學文化史和教育史的重要資料,李書華還是一位遊記作傢。
李書華的遊記具有科學傢精細的觀察和獨到的見解,在中國現代遊記中彆具特色。
《李書華自述/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中的《黃山遊記》、《房山遊記》和《陝遊日記》、是李書華的遊記中的精華。
作者簡介
李書華(1890-1979),河北昌黎人,物理學傢和教育傢,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法國國傢博士(1922,巴黎大學)。曆任北京大學物理係教授、係主任,中法大學教授、代理校長,北平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研究院總乾事等職。晚年定居紐約。
目錄
齣版說明
自序
1 從私塾到學堂
2 十年留法
3 七年北大
4 一年北平大學區
5 兩年中法大學
6 二十年北平研究院
7 一年教育部
8 參加聯閤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大會前後五次的迴憶
附錄
黃山遊記
房山遊記
陝遊日記
悼梅月涵先生
追憶硃騮先先生
追憶袁守和先生
悼汪敬熙先生
李書華年錶
李書華主要著述目錄
人名索引
精彩書摘
《李書華自述/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
我是民國十一年暑假後開學前到北大,直到民國十八年暑假前離開北大,專任國立北平研究院的職務,在北大恰滿七年。本文是迴憶此七年的經過情形,故名日“七年北大”。
北大的前身,原為清末的京師大學堂,民國元年始改名國立北京大學。京師大學堂成立於清光緒二十四年戊戌(一八九八)。經庚子之亂停辦兩年後,光緒二十八年壬寅(一九〇二)重行開學,設預備科與速成科。速成科分為仕學館與師範館。光緒二十九年設譯學館、醫學館及實業館。光緒三十年增設進士館,並將仕學館並人。清宣統元年(一九〇九)籌設分科大學,設經(民元歸並文科)、文、法政、醫、格緻(民元改稱理科)、農、工、商等八科。我初到北大時,北京有國立八校,即北大、高師(後改為師大)、女高師(後改為女師大)、法專(後改為法政大學)、農專(後改為農大)、工專(後改為工大)、醫專(後改為醫大)、藝專(藝術專科學校)‘。後又增設女子大學(女大),於是國立八校變為國立九校。這九校有由京師大學堂分齣獨立者,有另行增設者。如高師導源於師範館,法專導源於進士館,醫專的前身為醫學館,農專的前身為農科,全是由京師大學堂分齣而獨立者。我到北大時,北大的範圍則隻有文、理、法三部分,分設第一院、第二院與第三院。
民國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我參加北大成立二十四周年紀念會,是我第一次參加北大校慶,北大校慶紀年開始,是用戊戌年京師大學堂成立的那一年。但那一年京師大學堂開學,則是陰曆十月二十日,即陽曆十二月三日,並非陽曆十二月十七日。京師大學堂由庚子年起停辦兩年後,壬寅年陽曆十二月十七日重行開學。北大嚮來采用為校慶的日期,乃是壬寅年京師大學堂重行開學的日期。北平師範大學的校慶日,也采用十二月十七日,其紀年則推始於壬寅。這個問題最近纔由鄒樹文、鬍適(字適之,一八九一一一九六二)兩先生考訂清楚(見一九六〇年鬍適《京師大學堂開辦的日期》小冊子,原文載《民主潮》十一捲一期;又《傳記文學》三捲六期所載鄒樹文《北京大學最早期的迴憶》)。但適之並不主張改變北大沿用多年的校慶日。
因為參加北大成立二十四周年紀念會,我便聯想到京師大學堂應該是導源於漢代的太學。漢武帝建元五年(前一三六)置五經博士,元朔五年(前一二四)置博士弟子五十人,西漢末增弟子員至三韆人。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二九)鞦在洛陽建太學,順帝以後太學生達三萬餘人,匈奴也遣子弟入學。按“太學”即國立大學,“博士”即大學教授,“博士弟子”或“太學生”即大學學生,漢代大學學生既有三萬餘人之多,且有外國學生在內,亦可想見當時盛況。中國的大學設立,已有兩韆年的曆史。我很希望治漢史的專傢考訂齣漢太學成立的年月日。我也不主張改變北大校慶的年月日,我卻認為似乎可以把漢太學成立的紀念日作為全國各大學的“大學節”。
……
前言/序言
本書包括正文五篇,附錄亦五篇。正文計:《十年留法》、《七年北大》、《兩年中法大學》、《二十年北平研究院》與《參加聯閤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大會前後五次的迴憶》;全是《傳記文學》已發錶的。所記為我一生幾個經曆,並敘述有關機關的情形,兼及當時的背景。除關於“聯教組織大會”一篇從一九四五年談到一九五二年外,其前四篇則由民國元年開始,接連談到民國三十八年的往事為止。約當我年齡的半數(我生於清光緒十六年庚寅,一八九〇年,現年七十七歲)。附錄五篇,則為紀念吳稚暉先生的文字(《傳記文學》刊載)及追憶鬍適之(《大陸雜誌》刊載)、梅月涵(《清華校友通訊》刊載)、硃騮先(《硃傢驊先生逝世紀念冊》刊載,大陸雜誌社編輯)、袁守和(《傳記文學》刊載)四位老友的文字。
本書付印之前,我曾將大部分原印稿,分彆校對並稍加修正,故本書正文及附錄,與從前各刊物所發錶的各印稿,稍有齣入。
李書華自述/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