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之美

和服之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泷泽静江 著,杜贺裕 译
图书标签:
  • 和服
  • 日本文化
  • 传统服饰
  • 服饰艺术
  • 时尚
  • 历史
  • 文化艺术
  • 服饰设计
  • 日本
  • 风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鹭江出版社
ISBN:978754591458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0104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6-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用多彩的图案展现独特的个性,用独特的质感恪守高雅的品位。

精细的织纹里渗透着手工艺者的匠心,雅致的图案里蕴含着日式美学的精髓,认真的保养过程里,展现着一个精致女子用心生活的态度。

和服的选择与搭配,体现了穿衣人的格调,可发挥自己的灵感自由搭配。

不过,和服的各种元素与四季息息相关,在一些材料与图案的使用上也有相应的规矩。即便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搭配,也要知道这些固定的原则。

从制作工艺到穿着建议,本书为您揭开和服里隐藏已久的秘密……


内容简介

日本和服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日本人独有的细腻孕育出和服独特的美。

日本各地都创造了具有本土特点的衣料。每一匹布料都是匠人精心纺织的杰作,每一次印染都是匠人精心付出的成果。由于在仪式庆典、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定场合需要穿着特定的服装,和服便应运而生。

本书对和服进行了简洁明了的归纳,从印染和服与绢织和服中选取几种代表和服,按产地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喜爱和服的人更详细地了解和服,发现和服里更多的不动声色的美。


作者简介

泷泽静江,泷泽静江和服学院校长。日本着装文化传承协会会长。NHK 学园讲师(开放式学校)。和服研究专家,从事服饰史、纺织、染色研究、穿着技巧的指导工作。在卡内基音乐厅(纽约)、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巴黎歌剧院(巴黎)、国立剧场(日本)等世界各国的剧院举办过“和服绘卷衣舞”的演出。同时也负责组织向来自世界各国的重要访日来宾介绍和服文化的演出。在海外的多所大学、地区进行演讲、参加电视节目等,活跃在各种演出活动中。著有《简单易懂的和服穿衣法和腰带系结法》(金园社)、《和服的花园》(每日新闻社)等。

目录

第一章 绢织和服......9

大岛绸......10

大岛绸制作流程......12

结城绸......14

盐泽绸......16

牛首绸......18

郡上绸......19

信州绸......20

久米岛绸......22

本场黄八丈......24

久留米絣......26

不同地区的絣纹样......29

琉球絣......30

西阵御召......32

十日町御召......34

盐泽御召......35

铭仙......36

米泽织物......38

棉窄布......40

花织......41

芭蕉布......42

宫古上布......44

八重山上布......45

近江上布......46

能登上布......47

越后上布......48

明石绉绸......49

小千谷绉绸......50

阿波縬纺织品......52

第二章 和服等级和搭配......53

和服等级和搭配......54

四季与和服......62

腰带小常识......64

配饰的选择......68

第三章 印染和服......71

京友禅......72

手绘友禅制作工序......74

加贺友禅......76

型友禅......78

江户小纹......80

琉球红型......82

辻花......84

扎染......86

茶屋辻......88

有松·鸣海扎染......89

多彩的鸣海扎染......91

江户中型......92

南部印染......94

蜡染......96

第四章 和服的基础知识......97

和服的保养方法......98

和服的组成部分......102

和服及腰带的叠法......103

和服家纹......106

纹样......108

大全......108


精彩书摘

大岛绸((产地:鹿儿岛县大岛郡))

大岛绸的魅力在于鲜亮的黑色与柔软的触感。

用生丝纺织的大岛绸比结城绸的颜色更加鲜亮。大岛绸以前用于制作普通居家和服,后来升级为制作外出和服的布料,最近人们甚至也开始用大岛绸缝制付下和服与访问和服

精心打造的泥染布料

大岛绸与结城绸虽然同属茧绸,然而大岛绸使用的是生丝,并非丝绵捻成的丝线。大岛绸除了有色彩明艳、布料轻快、穿着清爽的特点之外,还因泥染的特殊工艺而格外结实。

大岛绸的花纹既有简单的十字絣,也有精巧的复杂图案,这些花纹都是通过絣表现出来的。据说这些花纹意在展现凤尾蕉等海岛的自然景物。絣丝以前称为束絣。过去是手工扎染束线,现在则用缔织机按照图案扎染束线,进行编织。将缔织机纺织的布料(该布料被称作絣筵)先进行染色,拆解扎线后,再按照花纹纹路纺织。

大岛绸分为泥大岛、泥蓝大岛、草木染大岛、白大岛等。自从开始使用化学染料后,色大岛也能够得以纺织。


前言/序言

同一种和服有多种不同的名称。有的名称是根据染色技术取的,有的名称是根据布料质地取的。

举例来说,人们口中的友禅、小纹,都是根据染色方法所取的名字;绉绸就是按照制作和服所用的布料名称来称呼和服的。留袖、访问和服、付下、振袖等名称,则是结合TPO 着装原则,按照出席场合的重要程度所取的。

因此,若要准确地称呼一件和服,可能是“用友禅染色法染色的绉绸缝制的访问和服”。也有按照产地取名的和服,例如结城绸、大岛绸等。

由于在仪式庆典、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定场合需要穿着特定的服装,和服便应运而生,至今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每种和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称呼。传承下来的和服名称是沿袭了人们的称呼习惯,既没有按照学术体系进行归纳,也没有进行分类整理,所以才会出现同一种和服对应多种名称的情况。

然而到了现代,和服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一代代将和服传承下去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现在的年轻人可能经常会听到和服的各种名称却不知所云。因此,我认为通过这本书将和服进行简洁明了的归纳整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制作和服的布料总体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色织布,一种是匹染。

色织布是用染色的纱线织成的反物,代表种类有茧绸、御召、棉絣等。

匹染是先织布再染色,匹染布料有小纹染、红型染、友禅染等。

用白线纺织的反物称为白生地,代表种类有绉绸、绫、羽缎等。

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匹染和服也可叫作印染和服,色织布和服与之相对,可叫作绢织和服。

虽然两种和服布料的制作都需要染色与纺织,但是一个是先染后织,一个是先织后染,因此名称也有所不同。

本书从印染和服与绢织和服中选取几种代表和服,按产地进行介绍,希望能够让喜爱和服的人更加了解和服。

泷泽静江



史诗巨著:《龙渊剑录》 一部横跨千年,描绘气运流转与个体抗争的宏大史诗。 《龙渊剑录》并非仅仅是一部武侠小说,它是一幅用血与火、忠诚与背叛、宿命与抉择精心绘制而成的东方史诗画卷。本书以中国古代一个虚构的“九州大陆”为背景,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讲述了“龙渊剑”——这柄蕴含着上古神力与天下气运的至宝——在不同历史阶段引发的波澜壮阔的故事。 一、鸿蒙初开:神祇的遗产与剑的诞生 故事的开端追溯至九州大陆的混沌之初。天地初分,有九天神祇遗留下的力量融入凡间,铸就了三柄镇世神兵,其中之一便是龙渊剑。本书的第一卷,聚焦于远古的“轩辕之战”,描述了第一代执剑者——被称为“烛龙”的部落首领,如何运用龙渊剑的力量平息了洪荒肆虐,建立了第一个相对稳定的文明。此卷深入探讨了“天命”的概念,以及神器对持有者心性的考验。龙渊剑的力量并非绝对的赐予,它如同双刃剑,能放大持有者的雄心壮志,亦能吞噬其良知。 二、王朝更迭:权力的游戏与剑的流转 在接下来的数千年间,九州大陆经历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本书的主体部分,精细地刻画了七个主要王朝的兴衰史,而龙渊剑始终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因素。 燕氏王朝的崛起与衰落: 描述了雄才大略的燕王如何凭借龙渊剑的“天佑”之威,统一了七国之地。然而,随着燕王晚年的昏聩与猜忌,龙渊剑的力量开始反噬王室血脉,最终导致了血腥的“白玉门之变”。 隐忍与等待: 历史进入低谷,龙渊剑一度失踪于江湖。本书细致描写了在武林中隐匿的“青莲教”如何致力于寻找并镇压这股过于强大的力量。他们不是追求力量,而是追求平衡,这一时期的江湖描写充满了哲思和隐忍的艺术。 铁血帝国的铁蹄: 描述了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瀚海帝国”如何跨越长城,试图用武力彻底掌控龙渊剑。这一部分侧重于大规模的军事谋略和边塞的残酷生存法则,展现了剑在战争机器中的恐怖作用。 三、江湖风云:侠义精神的坚守与迷失 《龙渊剑录》的魅力不仅在于庙堂之高,更在于江湖之远。在王朝的阴影下,一代代习武之人以各自的方式解读和运用着对“剑”的理解。 “无招胜有招”的哲学辩论: 书中塑造了“剑痴”柳无涯,他穷尽一生研究龙渊剑的奥秘,最终领悟到“至强之剑,在于无形”。他的故事线是一段对武学本质的深刻探讨,挑战了传统意义上对“神兵”的依赖。 反派的塑造: 最大的反派并非是简单的邪恶势力,而是对力量的极度渴望者。例如,前朝遗臣“阎罗手”谢不归,他并非想统治天下,只想利用龙渊剑的力量“重启”历史,抹去所有他认为的“污点”。他的悲剧在于,他自以为掌控了力量,却成为了力量的奴隶。 草莽英雄的崛起: 穿插着大量底层人物的故事,他们可能从未见过龙渊剑,却在剑气影响下的时代中,凭着朴素的正义感维护着一方安宁。例如,以“九指神医”闻名的苏杏,她用精湛的医术救治了无数因战乱而伤残的人,她的存在象征着生命力的坚韧。 四、终极之问:气运的回归与人性的救赎 故事的高潮部分,聚焦于末代王朝即将倾覆之时。龙渊剑重现于世,引发了各方势力最后的争夺。 主角团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天选之子,他们是历史洪流中被命运推到风口浪尖的普通人。他们之中有背负血海深仇的复仇者,有对权力嗤之以鼻的隐士,也有渴望和平的学者。 最终的对决,并非是简单的武力碰撞,而是对龙渊剑本质的彻底理解。当主角终于接触到龙渊剑的核心奥秘时,他发现这柄神兵的最终目的并非是征服,而是引导持有者做出最终的选择:是继续扮演“天命的执行者”,还是选择“打破天命,重塑自我”。 全书以主角最终的抉择收尾——他没有选择占有龙渊剑,也没有选择摧毁它,而是将其封印于一处无人能触及的“虚空之境”。此举象征着对绝对力量的敬畏与放弃,将天命的舞台交还给真正的人间烟火。 《龙渊剑录》以其恢弘的叙事结构、复杂的人物群像和深刻的历史哲学思考,构建了一个令人信服且充满张力的东方幻想世界。它探讨了权力、命运、以及在宏大历史背景下,个体良知所能爆发出的最终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作品的叙事如同夏日午后的一场忽如其来的雷阵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成长。作者对于环境细致入微的描摹,让读者仿佛能亲手触摸到那些古老建筑的斑驳墙面,耳边萦绕着历史的回声。情节的推进张弛有度,关键转折点处理得巧妙而自然,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情感纠葛时的笔力,那种克制而又汹涌的暗流,比直白的宣泄更具震撼力。主角的形象塑造得极为立体丰满,他/她的每一个决定,无论是英明的还是愚昧的,都深深植根于其独特的成长背景和时代洪流之中。阅读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甚至会为了某个角色的不幸遭遇而感到揪心,这无疑是文学作品成功的标志。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实生活中那些我们不愿正视却又真实存在的幽微人性。整体而言,这是一部需要细细品味、值得反复咀嚼的佳作,其文字的力量足以穿透时间,直抵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评分

这部作品的语言运用简直是一场文字的盛宴,充满了古典韵味和现代节奏感的完美结合。作者的句法多变,时而长句如江河奔流,一泻千里,将浩大的场面描摹得气势磅礴;时而短句如利剑出鞘,简洁有力,直击情感核心。我特别留意到作者在描述自然景物时所采用的比喻,新颖别致,完全跳脱了陈词滥调的窠臼,使人耳目一新。例如,他对“风”的描绘,就赋予了它超越物理现象的象征意义。故事的节奏把握得像一位技艺精湛的指挥家,知道何时该激昂澎湃,何时该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和回味空间。如果说故事吸引人是基础,那么这部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在探讨“讲述”本身的力量与局限。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词汇量和对语言的敏感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是一次纯粹的文学滋养。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如今快节奏的阅读市场中,能遇到如此沉得住气、专注于“构建世界”的作者实属难得。这本书的世界观构建极其扎实,每一个规则、每一个地理概念、每一个社会阶层,都经过了严谨的逻辑推敲,让人深信不疑。作者没有急于解释一切,而是通过角色的日常体验和逐步揭露的线索,引导我们进入这个陌生的领域。这种“慢热”的叙事方式,虽然对读者的耐心提出了一定要求,但一旦适应,便会发现其回报是无比丰厚的——你得到的不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一个可以真实“生活”其中的平行宇宙。书中对不同群体之间权力动态的描写尤其精彩,那些微妙的眼神交汇、不被言明的界限,比任何公开的宣言都更具说服力。这部书无疑是献给那些热爱深度探索、对细节有着近乎苛求的读者的最佳礼物。

评分

坦白说,初捧此书时,我略微有些担忧,担心它会落入某些同类题材的俗套之中,但随后的阅读体验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作者的文字风格极其鲜明,犹如一幅色彩浓烈却又层次分明的油画,光影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她似乎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剖析有着近乎病态的精准,将那些潜藏在文明表象下的原始冲动,刻画得淋漓尽致,毫不留情。书中对于特定历史时期氛围的还原,更是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程度,那些衣着、习俗、乃至气味,都仿佛被重新注入了生命。我欣赏作者在塑造女性角色时所展现出的力量感和复杂性,她们不再是依附于男性的附属品,而是拥有完整内在宇宙的个体,她们的抗争与妥协都充满了宿命的悲剧美感。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压迫感的,但这种压迫感正是源于其真实得令人心悸的刻画。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精巧得像一个复杂的迷宫,每一次转折都导向了新的谜团,引人入胜。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重视角叙事,使得原本可能平铺直叙的事件变得扑朔迷离,充满了悬念感。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对话中埋下的伏笔,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只言片语,在后续章节中往往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构建起一个庞大而自洽的世界观。阅读的快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种“抽丝剥茧”的过程,读者必须全神贯注,才能跟上作者跳跃的思维和层层递进的逻辑链条。虽然篇幅不短,但阅读体验却异常流畅,文字风格犀利而富有洞察力,绝无拖沓之感。它探讨的主题宏大而深刻,涉及权力、命运与个体抗争,但作者的处理方式却极其细腻,没有陷入说教的窠臼。读完后,脑海中仍旧回荡着那些哲思性的诘问,久久不能平息,这证明了其思想深度远超一般娱乐消遣之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