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基本信息
书名:毛泽东手书真迹(插盒 全3册 精装)
原jia:995.00元
作者:毛泽东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7-01
ISBN:9787801081445
字数:
页码:全2册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毛泽东各类手书真迹近500幅,1000余页,其中自作诗词35幅,书信152幅,文稿70幅,题词题字115幅,手书古诗词98幅。长的洋洋数万字,短的寥寥三两字,zui早的有1915年毛泽东的行书便笺,zui晚为1966年给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的题词,这些字的基本规律是从临摹晋唐楷书、魏碑开始,向行书和草书发展,zui后狂草进军,形成自成一体的书法风格。
内容提要
毛泽东在奋斗求索一生中的墨迹与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承载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丰富内容。毛泽东的手书,既是一部思想史、革命史、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
本书旨在从一个重要的侧面,重现中国二十世纪的风云历程,领略一代伟人独具特色的书法魅力。本书收入毛泽东手书真迹五百余幅一千多页珍贵墨迹,又以手书的内容分为书信、文稿、题词题字、自作题词、手书古诗文五卷,计九册,各卷以时间为序,以展现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
本书还就毛泽东书法起源、执笔、用笔方法、稿纸选择、墨法、章法、题款、印章和如何赏析、临摹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这对于毛泽东书法爱好者的学习是大有指导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杨宪金,山东省肥城市人,1946年生。1964年进入中南海警卫团,1980年被任命为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1992年受命筹建西苑出版社,任社长兼总编。现为中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长。
本书收入毛泽东各类手书真迹近500幅,1000余页,其中自作诗词35幅,书信152幅,文稿70幅,题词题字115幅,手书古诗词98幅。长的洋洋数万字,短的寥寥三两字,zui早的有1915年毛泽东的行书便笺,zui晚为1966年给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人员的题词,这些字的基本规律是从临摹晋唐楷书、魏碑开始,向行书和草书发展,zui后狂草进军,形成自成一体的书法风格。
毛泽东在奋斗求索一生中的墨迹与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承载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丰富内容。毛泽东的手书,既是一部思想史、革命史、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
本书旨在从一个重要的侧面,重现中国二十世纪的风云历程,领略一代伟人独具特色的书法魅力。本书收入毛泽东手书真迹五百余幅一千多页珍贵墨迹,又以手书的内容分为书信、文稿、题词题字、自作题词、手书古诗文五卷,计九册,各卷以时间为序,以展现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
本书还就毛泽东书法起源、执笔、用笔方法、稿纸选择、墨法、章法、题款、印章和如何赏析、临摹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这对于毛泽东书法爱好者的学习是大有指导意义。
出版说明
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演进特点
毛泽东书法艺术赏析
上册
手书古诗文
屈原 离骚(部分)
项羽 垓下歌
枚乘 七发(部分)
傅毅 舞赋(部分)
曹操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曹操 龟虽寿
佚名 敕勒歌
左思 咏史(八首之一)
王羲之 兰亭集序(部分)
谢庄 月斌(部分)
宋之问 灵隐寺
……
中册
下册
杨宪金,山东省肥城市人,1946年生。1964年进入中南海警卫团,1980年被任命为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1992年受命筹建西苑出版社,任社长兼总编。现为中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长。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在我看来,是一种兼顾了学术严谨性与读者可读性的平衡艺术。它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年代罗列法,而是似乎构建了一个探索书法“心法”的路径图。每一册的主题划分都非常精妙,好像是引导读者逐步深入到不同历史时期书家内心的世界。例如,第一册可能侧重于“形体结构”的构建与规范,而后续的册页则逐渐转向“意境表达”和“情感注入”。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得即便是面对一些看似晦涩难懂的草书或行书,读者也能找到一个切入点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更难得的是,在解读部分,语言风格保持了一种克制而又富有洞察力的文风,既没有过度阐释,也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点到为止地指出了关键的笔法要领和风格特征,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去自行体悟和消化,这种“授人以渔”的编辑手法,着实令人赞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能感受到那种精心制作的诚意。我尤其喜欢那个插盒,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保护套,更像是一个小小的展示柜,把三本书的精华巧妙地衬托出来。精装的书脊摸上去质感极佳,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担心很快就出现磨损的痕迹。我一直觉得,对于艺术类的书籍,尤其是关于书法这种讲究“气韵”的学问,外在的呈现方式和内在的内容同等重要。这套书在视觉上就已经给我带来了一种庄重和肃穆的感觉,很适合放在书房里作为一种装饰,每次看到它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想要静下心来研究一番的冲动。书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那种略微偏哑光的质地,使得印刷出来的墨色层次感非常丰富,即便是临摹时,也能清晰地分辨出枯笔、涨墨等微妙的变化,这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光是捧着它,就仿佛已经踏入了一场对传统美学的朝圣之旅,这种从触感到视觉的全面体验,是很多普通印刷品难以比拟的。
评分从一个长期关注艺术出版的收藏者的角度来看,这套《手书真迹》在市场上的定位是相当精准和成功的。它没有走大众普及化的路线,而是瞄准了对品质有极高要求的进阶学习者和收藏群体。精装本的耐用性和典藏价值毋庸置疑,它更像是一部可以伴随终生的案头工具书,而非昙花一现的畅销品。我将其与其他几套知名的书法字帖对比过,在墨色还原的准确性和排版的留白舒适度上,这套书明显更胜一筹。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学习和研究的效率提升。每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养分,提醒我书法之道,贵在持之以恒的揣摩与体悟。这套书,称得上是近年来书法出版领域中一部值得被严肃对待的佳作。
评分我对这本书内容本身的期待值非常高,毕竟是关于“真迹”的呈现,核心自然在于那些历代名家的墨宝是否能得到高质量的再现。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对比了书中不同章节的范例,发现选取的作品角度非常刁钻且富有新意。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常见的“入门大全”,而是更侧重于那些在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又相对小众、不易寻觅的珍贵手稿。从魏晋风骨的清逸,到唐楷的法度森严,再到宋人意趣的酣畅淋漓,作者或编者在选取作品时,显然是下了深功夫去梳理脉络的。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放大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清晰地展示了笔锋的提按顿挫、转折处的筋骨,这些都是在普通影印本中很难捕捉到的微妙之处。对于一个已经有一定基础,渴望在技法上寻求突破的书法爱好者来说,这种深度和广度兼备的选材,无疑提供了极佳的研习素材和灵感源泉。
评分我特别关注到西苑出版社在这个系列中对“细节”的处理,这让我感受到了出版方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在某些极度精细的局部特写中,我甚至能“看”到纸张的纤维纹理和墨迹在纤维中洇开的痕迹,这种还原度,几乎可以媲美亲眼目睹原作时的那种震撼感。他们似乎没有满足于仅仅“复制”图像,而是力图“转译”原作的物质存在感。对于我们这些无法经常前往各大博物馆和藏家处观摩原件的普通学习者而言,这种高保真度的呈现无疑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成本,使得我们能更真切地去感受那些跨越了时空的艺术对话。此外,书中对于一些罕见书体的收录,也体现了编纂者的广博学识,拓宽了我对书法艺术边界的认知,让我意识到这门艺术远比我原先想象的要丰富和多元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