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不仅是对《2018指南针法规》的增补,而且是在对比2017年和2018年大纲的基础上,收录了全部2018年大纲新增和修订法规。《2018指南针法规》已经收录的新增和修订法规,也在本书中全部重新收录,便于考生查阅和复习。
因此,本书不仅是《指南针法规》的增补资料,而且可以作为其他法规汇编的增补资料,以及新大纲和相关法考复习用书的配套用书。
收录《2018法考大纲》全部新增和修订法规,共个35件。
1.新增法规和全面修订的法规,附全文,便于查阅全文。
2.修订量很小的法规(只修改几条),附修正案,便于明确修订内容(修订内容往往是考查重点)。
3.重点法条和题眼标注。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18)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2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26)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29)
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2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 (29)
【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 (3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35)
【民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37)
【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38)
【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4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43)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43)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处罚法 (4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5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 (50)
【商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68)
【经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69)
【环境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7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76)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 (80)
【国际法 国际私法 国际经济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仲裁司法审查案件报核问题的有关规定 (8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仲裁司法审查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84)
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婚姻家庭民事案件判决的安排 (86)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坦白说,显得有些粗糙,缺乏专业法律出版物的严谨感。但撇开外表不谈,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其内容的选择逻辑。增补本的核心价值在于“增补”,即补充那些正本中尚未涵盖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最新规定。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比对,试图找出它到底“增补”了哪些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条文,而不是一些过期的会议纪要或者不具普遍约束力的部门通知。但令人费解的是,其中有些内容似乎早在我年初的资料收集时就已经公开发布,似乎并非“新”到需要单独成册增补的地步。这不禁让我怀疑,编写者是否对“增补”的定义存在理解偏差,或者更糟,只是为了赶在考试季前夕推出一本“新书”来吸引眼球。一本法律增补材料,其生命力在于其绝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一旦这两点受到质疑,它的剩余价值便大打折扣。我需要的是权威的法律原文,而不是一份需要我耗费大量精力去甄别真伪的“疑似法规摘要”。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松散,内容似乎是随意堆砌而成,缺乏一个清晰的、以法律部门或时间顺序为逻辑主线的组织架构。作为一本增补材料,它本应肩负起“梳理和提炼”最新法规脉络的重任,让考生能够迅速掌握2018年法律体系的“新面貌”。但实际情况是,你很难在其中找到一种连续性和系统性。某条新规可能被夹在了某个不相干的部门规章后面,而另一条重要的立法解释却被处理得轻描淡写。我试图通过目录快速定位某一特定修改,却发现目录本身也未能体现出应有的专业性,很多关键的法律名称被简化或误用。在我需要高度依赖资料的精确度和检索效率的关键时刻,这本书的“反人类”设计让我的查找过程变得异常繁琐和低效。我需要的不是一本散乱的法律条文剪贴簿,而是一部经过专业整理、能引导我快速掌握核心变动的“立法更新报告”,很遗憾,它距离这个标准相去甚远。
评分拿到这本厚度适中的增补手册时,我心里是怀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期待的。毕竟,法规的变动是法律考试的“活水”,而老旧的法条堆砌再多,也不如一条新出炉的司法解释来得关键。我翻阅的重点,自然放在了那些在考试大纲中有所暗示,但在我现有资料中缺失的特定领域,比如最新的行政诉讼法细则或者刑法修正案的配套实施规定。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次蜻蜓点水式的“巡礼”,而不是深入骨髓的“补漏”。它似乎涵盖了某些领域,但深度和广度都远不及预期。很多我急需确认的最新司法解释的条文细节,它只是简单地列出了名称,而没有提供核心的文本内容,这对于需要逐字逐句记忆的考生来说,简直是形同虚设。它就像一个只告诉你“哪里有宝藏”的地图,却不告诉你宝藏具体埋在哪一米的地图。如果你只是想快速浏览一下2018年有哪些法律动过,也许它能勉强应付,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像我一样,想用它来精准填补知识体系的漏洞,那么你很可能会失望而归,发现它带来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安慰,而非实质性的知识增益。
评分这本所谓的“指南针”增补本,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我本是冲着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最新动态和那些漏网之鱼去的,希望能在这本汇编里找到那些新修的、新解释的、或者是在其他主流教材里还没来得及收录的“热乎乎”的法律条文。结果呢?翻来覆去,感觉就像是作者在整理旧文件时,随手抓了几张似乎沾点边的A4纸,然后用一个极其正式的书名包装了一下。我拿着它和我的官方教材对比,那种失落感简直像是买到了一个空壳子。对于一个备考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每一条法律的增删改动都可能决定考试的走向。我期待的是精准、及时、可靠的增补内容,而不是这种模棱两可、好像“凑数”的边角料。如果它真的包含了那些关键的、新增的司法解释或者部门规章的变动,我绝对不会吝啬我的赞美,但事实是,我花费的心思和购买的成本,似乎只换来了一堆“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实际上屁用没有”的安慰剂。这种对考生需求的漠视,对信息时效性的轻慢,简直是对我们备考压力的二次伤害。我宁愿自己去最高法官网慢慢扒拉,也强过被这种半吊子的“增补”误导。
评分对于一个志在通过法考的考生而言,我们对法规汇编的诉求是极度功利且精准的——它必须是考试的“弹药库”,而不是“参考资料夹”。我购买此“增补本”的目的,是希望它能提供那些在正规教材的“闭关修炼”期间新增的、至关重要的法律条文变动。比如,那些影响民事诉讼程序中的新举措,或者在公司法领域出现的针对特定情形的最新批复。然而,当我将这本书与考试前夕爆出的几个热点法律争议点进行对照时,发现它在这方面的覆盖率低得惊人。就好比一场重要的足球赛,你期待买到最新的战术分析手册,结果拿到手的却是一本关于上赛季球员个人传球失误统计的陈旧资料。这种错位感,使得这本书在我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几乎处于被束之高阁的状态。它没有成为我信赖的“指南针”,反而更像是一个迷失在旧地图里找不到方向的符号,白白占用了我宝贵的复习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