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正版特价)重获企业精神(原书第2版)|211689 |
| 图书定价: | 46元 |
| 图书作者: | (美)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07-04-0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208419 |
| 开本: | 16 |
| 页数: | 261 |
| 版次: | 2-1 |
| 作者简介 |
| 乔治·吉尔德,当今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经济学家,被称为“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他是供应学派经济学的代表人物;90年代,成为新经济的倡导者。几本影响极大的著作是《企业之魂》、《财富与贫困》、《通信革命》。他还是《福布斯》、《哈佛商业评论》等著名杂志的撰稿人。 |
| 内容简介 |
| 每个企业对企业家来说都是一个想法的试验与检测。如果这个想法成功了,它将带来双重收益:增加了资金,增长了知识。只有当利润与企业家知识共同增长时,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重获企业精神》是作者的经典之作《企业之魂》的修订版,根据现实的新情况,增加了4个章节。作者描述了一批敢于挑战传统、发明新产品,点燃经济增长之火的企业家,描绘了他们如何摆脱那些阻碍商业英雄出现、挫伤他们士气的政府和大企业内的特权阶层。企业精神不是表现在经济学家的理论里,而是[zui]充分地体现在企业家的生活中,正是他们的生活故事引导着企业不断从旧领域走向新领域。全书饱含激情地阐述了一个观点:企业家必须获得自由,从事只有他们才能做的事情一为每个人创造新财富。 |
| 目录 |
译者序 序言 致谢 [第0一]部分 英雄的经济 第1章 企业之谜 第2章 一片沙地 第3章 真正的经济 第4章 探寻者 第5章 志在净化水的人 第6章 古巴移民的奇迹 第二部分 企业家的安乐死 第7章 私人飞机里一颗忧伤的心 第8章 外来者的贸易丑闻 第9章 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 第10章 20世纪90年代的财富 第三部分 大转型 第11章 增长曲线 第12章 日本企业家 第13章 美国数字革命 第14章 迈克朗公司的崛起 第15章 创业的动力 结语 注释 |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从冰冷的财务报表和市场份额入手,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看不见的、但却至关重要的“企业精神”上。作者巧妙地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融为一体,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关于企业生命力的完整图景。我特别喜欢他对“自由”与“秩序”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他认为,一个过于僵化的企业,会扼杀创新和活力;而一个过于混乱的企业,则会失控并走向衰败。真正优秀的企业,能够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既允许个体有足够的自由去发挥创造力,又能维持必要的秩序来保证整体的运转。这种思考方式,让我对“管理”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管理不再是简单的指令和控制,而是一种艺术,一种引导和赋能。书中对于“风险”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并非一味地规避风险,而是鼓励企业在可控的范围内拥抱风险,将其视为成长的契机。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思考企业发展的深层逻辑。
评分我是一位已经退休多年的企业管理者,在职期间经历过许多起起伏伏,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理解。偶然翻到这本书,没想到,它里面的很多观点,竟然与我多年的实践经验不谋而合,让我感到十分惊喜。作者对“企业家精神”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商业上的精打细算,更包含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创新的不懈探索,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这正是我当年带领团队时所一直信奉的。书中对那些“隐形冠军”企业的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了那些在细分领域默默耕耘,却能做到极致的企业,它们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匠心”和“专业精神”。这种精神,是许多浮躁的市场所难以企及的。我尤其欣赏作者的文笔,他能够将复杂的商业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充满了智慧和感染力。读这本书,仿佛是与一位老友在交流,共同回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也对未来的企业发展有了新的感悟。
评分我最近在找一些关于如何让企业保持活力,避免落入“大公司病”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创新”和“适应性”的解读。他强调,真正的创新并非来自灵光一闪,而是源于企业内部对变化保持警觉,以及愿意不断尝试和冒险的文化。而适应性,则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能够快速调整自身战略和运营模式的能力。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那些曾经辉煌的企业是如何因为固步自封、拒绝改变而走向衰落的,同时也歌颂了那些敢于打破常规、勇于革新的企业是如何在新时代屹立不倒的。这种对比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对“维持现状”这个概念产生了深深的质疑。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稳定”,其实是一种慢性死亡。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它不再仅仅是市场份额或利润,而是企业内部的生命力。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场关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宏大辩论之中,而作者的观点,总是能引起我强烈的共鸣和思考。
评分我是一名创业公司的早期员工,每天都在为公司的成长殚精竭虑。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一直在追逐的“成功”,有时候只是表面的繁荣,而那些真正让企业基业长青的东西,恰恰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书中最让我触动的是关于“人才”和“文化”的部分。作者认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而一种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则是激发人才潜能,让他们愿意为公司付出一切的土壤。他举了很多例子,说明了那些拥有强大内在凝聚力的企业,即使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也能凭借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这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作为一家初创公司,我们在追求市场和技术突破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构建一个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CEO看的,对于我们每一个基层员工来说,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它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在企业的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的付出和成长,都在为企业的“精神”添砖加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颠覆了我对商业和管理的固有认知!我一直以为企业成功的秘诀在于精密的计划、严格的控制和高效的流程,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真正驱动一家企业穿越周期、实现飞跃的,是那种早已被遗忘,却又至关重要的“精神”——一种内在的、不屈不挠的、充满创造力的能量。作者的论述层层深入,从宏观的经济趋势到微观的企业实践,都展现出其深刻的洞察力。他并非简单地罗列成功案例,而是深入剖析了那些伟大企业在面对困境时,是如何重拾初心,凝聚力量,最终浴火重生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它不仅仅是一种经营策略,更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信仰。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重拾这种精神,或许是每个企业走出迷茫、拥抱未来的关键。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让我能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得到印证的,也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的一些管理误区。虽然我还没读完,但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的一些理念应用到我自己的工作中了。这本书绝对值得每一个有志于企业发展的人认真研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