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混凝土
  • 结构
  • 试验方法
  • GB/T50152-2012
  • 工程标准
  • 建筑工程
  • 质量检测
  • 规范标准
  • 土木工程
  • 建筑材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1511211995
商品编码:1253997648

具体描述

款   号:20005103
专柜价:¥169
颜   色:印花混色
面   料:100%聚酯纤维
里   料:100%聚酯纤维 (花边除外)
配   料:无
长度指数:

短款常规中长款加长款

弹力指数:

无弹微弹中弹高弹

柔软指数:

柔软适中偏硬

版型指数:

休闲修身宽松宽大造型

身高:174cm

体重:51kg

三围:84/61/88

上衣:M码

裤子:27

注:模特所展示配

注:模特所展示配饰均为搭配参考 除指定说明外,均不属于本产品。

                 
尺码 前档 腰围 臀围 内裤长 大腿围 膝围 脚口  
S 35.4 64 /99   38.5     74.8  
M 36 68 /103   39.5     77  
L 36.6 72 /107   40.5     79.2  
                 
平铺尺寸参考(单位:cm),考虑部分产品版型特殊及手工测量方式不同,存在1-3cm误差属于正常。
 


《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指南》 概述 本书是一本聚焦于现代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综合性指南,旨在为工程师、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技术指导。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精确可靠的力学性能测试是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和耐久性的基石。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各类常用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砂浆、砌体、木材、高分子材料等)的关键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涵盖了从宏观力学特性到微观结构分析的多个层面。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阐述了测试的科学原理和理论基础,又提供了详细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和结果分析方法,使读者能够准确、高效地开展相关测试,并正确解读测试数据。 内容详述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首先阐述了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重要性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地位,强调了测试数据对材料选择、设计计算、质量控制和工程评估的关键作用。接着,简要回顾了材料力学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智能化、无损化和多场耦合测试等。最后,介绍了本书的组织结构和阅读方法,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 第二章 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混凝土作为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测试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抗压强度测试: 详细介绍了不同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圆柱体抗压强度的试件制备、养护、试验设备要求、加载方式、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以及强度值的计算与评定方法。特别强调了试件尺寸、表面光洁度、加载速率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抗拉强度测试: 阐述了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直接抗拉强度的试验方法,包括试件形状、尺寸、加载装置和测量方法。分析了混凝土抗拉强度低的原因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抗折强度测试: 介绍了混凝土梁式试件在弯曲作用下的抗折强度的测定方法,重点讲解了跨度、加载点位置、加载速率以及弯曲应力计算公式。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测试: 详细阐述了通过单轴抗压试验测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静弹性模量和动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方法,包括应变仪的选用、安装以及数据采集与处理。 耐久性性能测试: 介绍了与力学性能密切相关的耐久性指标,如抗冻性(冻融循环试验)、抗侵蚀性(如硫酸盐侵蚀、碳化试验)以及抗渗性等,这些性能的衰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长期力学性能。 混凝土特殊性能测试: 包含对混凝土徐变、收缩等长期变形性能的测试方法,以及对混凝土早期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混凝土等特殊品种的力学性能测试要点。 第三章 钢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关键受力构件,其力学性能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测试: 详细介绍了不同规格、不同牌号钢筋的拉伸试验方法,包括试件的取样、制备、试验设备、加载过程、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值的确定,以及断后伸长率和面积收缩率的测量。 冷弯性能测试: 阐述了钢筋的冷弯试验,包括弯曲角度、弯心直径的选取,以及弯曲后钢筋表面出现裂纹的判定标准。 钢筋焊接性能测试: 介绍了对钢筋焊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以评估焊接质量。 钢筋表面处理与性能: 讨论了螺纹钢、带肋钢筋等表面带有肋纹或螺纹的钢筋,其表面形态对力学性能(如粘结锚固性能)的影响。 第四章 砂浆与砌体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砂浆和砌体是砖混结构和砌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试: 介绍了砂浆试块的制备、养护和强度测试方法,包括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地面砂浆等不同用途砂浆的性能要求。 砌块抗压强度测试: 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砖、砌块(如烧结普通砖、混凝土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的抗压强度测试方法,包括试件的准备、砂浆垫层、加载方式和强度值的计算。 砌体结构抗剪强度测试: 介绍了对砌体墙体进行抗剪强度测试的方法,如整体砌体剪切试验,用于评估砌体的整体抗剪性能。 砌体耐久性: 提及与力学性能相关的耐久性测试,如吸水率、泛霜性等。 第五章 木材与木结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木材作为一种天然的可再生建筑材料,在特定结构中有重要应用。 木材基本力学性能测试: 介绍了木材顺纹抗压、抗拉、抗弯强度以及横纹抗剪强度的测试方法,并讨论了试件的方向、含水率、年轮、节子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胶合木、单板层积材等工程木制品性能测试: 涵盖了对这些复合木制品进行力学性能评估的测试方法。 木结构连接性能测试: 介绍了对木结构中常见的连接方式(如钉连接、螺栓连接)进行承载能力测试的方法。 第六章 建筑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各类高分子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高分子防水材料测试: 介绍了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耐老化性等力学性能测试。 密封材料测试: 包含对建筑密封胶的拉伸粘结性能、位移能力、弹性恢复率等测试。 保温隔热材料测试: 介绍了如聚苯板、挤塑板等保温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弯曲强度等。 塑料管材、板材等测试: 针对建筑中使用的各类塑料制品,介绍其环向应力、抗冲击性等力学性能测试。 第七章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章重点讲解如何对试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准确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记录与整理: 强调了试验原始记录的完整性、规范性,以及数据录入和校验的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介绍了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基本统计量在材料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误差分析与控制: 讲解了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以及如何进行误差分析和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结果解释与报告撰写: 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试验结果,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准确的评价,并撰写规范、详实的试验报告。 第八章 试验室管理与安全 本章关注试验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 试验设备校准与维护: 强调了试验设备定期校准、维护保养的重要性,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环境控制: 阐述了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环境控制。 试验操作安全规程: 详细列举了在进行各种力学性能测试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个人防护、设备操作安全、防火防爆等,以保障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论 《建筑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指南》是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于一体的专业书籍。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掌握各类建筑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更能提升其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管理。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和实践,读者将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材料的内在性能,有效评估材料的适用性,为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的建筑工程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在引用其他相关标准的交叉引用方面做得还算不错,显示了其在整个工程标准体系中的定位。然而,在国际接轨方面,我感觉略有不足。面对全球化的工程项目和材料技术的快速迭代,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篇幅来探讨国际上主流的试验方法,比如ASTM或者Eurocode中与本标准有差异的部分?这种对比分析,对于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或者希望将国内技术推向世界的工程师来说,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如果能提供一个简短的附录,专门对比分析几个核心试验指标(如强度评定、试件尺寸效应)在不同国际标准下的差异和采用的科学逻辑,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和前瞻性就会大大增强。当前的版本,给我的感觉是“立足国内”,但似乎错失了提供更广阔视野的机会。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在理论基础的阐述上,显得有些过于“教科书式”和抽象了。它更多地侧重于“应该怎么做”的规定性描述,而不是“为什么需要这样做”的逻辑推导。对于一些资深的工程师来说,这或许是效率最高的查阅方式,但对于正在进行毕业设计或者需要深入理解试验背后的力学机理的研究生来说,可能就显得略微单薄了。例如,在介绍抗压试验的加载速率控制时,标准通常会给出一个明确的范围,但很少会深入探讨不同加载速率对混凝土脆性断裂模式的影响机制,或者在不同龄期混凝土中,速率变化的敏感度差异。我更期待看到一些关于试验不确定性分析的章节,如何量化和减小由于操作误差带来的系统性偏差,这才是真正体现标准高阶价值的地方。目前的版本,更像是操作手册的升级版,而非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典范。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说实话,感觉像是十年前的技术文档风格,略显陈旧。虽然内容本身是行业规范,严肃性是必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感必须完全缺位。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将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数据图表呈现出来,让读者在长时间阅读后不至于产生视觉疲劳,也是一门学问。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复杂试验装置的示意图,如果能采用更清晰的3D渲染或者更具层次感的剖面图来替代一些传统的二维简化图,对于理解试验装置的相对位置和作用将有极大的帮助。此外,全书检索的便利性也是一个可以提升的点。作为一个工具书,我希望能够有更详尽的索引,让我能快速定位到某个特定参数的定义或某个试验步骤的引用序号,而不是依赖于目录的层级结构进行反复翻找。效率,在技术标准的使用中,与准确性同等重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简洁明了的,黑白灰为主色调,很符合技术标准的调性。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翻阅了一下目录,感觉内容结构划分得相当清晰,从试件制作到各种力学性能的测试步骤,都有明确的章节来对应。这对于一个初次接触混凝土结构试验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很好的引导。不过,我个人比较好奇的是,在实际操作层面,标准里对一些细节的描述是否足够“手把手”?比如,仪器校准的频率、环境温湿度的精确控制范围,以及数据记录的规范性,这些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是让人头疼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在讲解原理的同时,能更深入地探讨试验过程中的“陷阱”与“最佳实践”,这样对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会大有裨益。毕竟,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灵活运用和精准执行之间的平衡点,才是衡量一个试验人员水平的关键。如果内容能多一些图例和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的侧重描述,那就更完美了。

评分

关于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的部分,这本书的详尽程度尚可,基本涵盖了原始数据记录的要求。但如果能更进一步,探讨一下现代数据分析工具(如专业的统计软件或有限元分析前处理软件)如何直接读取和解析这些标准格式的数据,那就更贴合当前工程实践了。现在的描述,更多停留在手工计算和表格填写阶段。例如,在进行弹性模量等拟合性参数的确定时,标准给出的线性回归区间选择标准,其实在不同操作者手中容易产生差异。如果能引入一些关于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敏感度分析方法,或者推荐使用特定的软件算法来进行数据平滑和异常值剔除的流程建议(当然,这可能需要突破纯粹“标准”的范畴),那么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将从基础指导提升到高级数据质量控制层面,帮助我们避免因数据解读不当而导致的工程失误。

评分

嗯,不错

评分

绝对正版,质量好,买了四本书还送了个工作笔记。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单位必备,本店很专业,以后需要都会从这里购买。

评分

嗯,不错

评分

嗯,不错

评分

嗯,不错

评分

混凝土结构基本上是试验的科学,这本书做试验是不可缺的。

评分

绝对正版,质量好,买了四本书还送了个工作笔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