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193-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50193-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GB50193-93
  •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 消防规范
  • 设计规范
  • 灭火系统
  • 安全工程
  • 建筑工程
  • 消防安全
  • 规范标准
  • 2010年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17737301
商品编码:1257531263

具体描述

       
《现代建筑消防设计与实践》 引言 建筑消防安全是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石。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物的规模、复杂性和使用功能日益多样化,对消防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消防设计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完全适应现代建筑的特点和不断涌现的火灾风险。因此,深入研究现代建筑消防设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规范,并将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当前建筑消防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书《现代建筑消防设计与实践》旨在为从事建筑设计、消防设计、工程施工、消防监督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一本全面、深入、实用的参考指南。本书不仅梳理了当前主流的建筑消防设计理论和技术,更注重与最新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对接,并结合大量工程实践案例,分析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性强,可操作性高。 第一部分:建筑消防设计基础理论与发展趋势 1.1 建筑火灾科学与危险评估 1.1.1 火灾的发生、发展与蔓延规律: 详细阐述物质的燃烧机理、火灾的形成条件(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火灾的生长阶段(初起、发展、成熟、衰退),以及火灾烟气、火焰、热辐射等传播途径对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的影响。 1.1.2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介绍基于风险评估的消防设计理念,包括火灾危险性分析、风险等级划分、潜在损失评估等。探讨如何根据建筑的功能、规模、人员密度、疏散条件等因素,系统性地识别和量化火灾风险。 1.1.3 新型火灾风险: 分析现代建筑中出现的特殊火灾风险,例如: 电气火灾: 探讨短路、过载、漏电、接触不良等电气故障引发火灾的机理,以及对策。 新能源相关火灾: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储能系统等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及其消防安全要求进行探讨。 信息化系统火灾: 分析数据中心、通信机房等区域火灾的特殊性,包括对设备的影响、扑救难度等,以及相应的防火、灭火措施。 地下空间、高层、超高层建筑火灾: 探讨其独特的火灾蔓延条件、排烟困难、疏散挑战等,并提出针对性的设计考量。 1.2 消防设计基本原则与理念 1.2.1 以人为本的疏散优先原则: 强调消防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详细阐述疏散距离、疏散宽度、疏散楼梯、防烟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关键要素的设计要求,以及时间-距离模型在疏散设计中的应用。 1.2.2 防火分区与分隔: 阐述防火分区的作用,即限制火灾蔓延,为人员疏散和灭火争取时间。详细介绍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耐火极限等防火分隔措施的设计要点,以及不同建筑类型防火分区划分的原则。 1.2.3 灭火系统配置原则: 介绍按规定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喷水灭火、气体灭火、泡沫灭火等)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系统适用的场所和防火类别。 1.2.4 报警与应急照明: 强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在火灾早期报警、指引疏散中的关键作用,并阐述其设计要求。 1.3 现代建筑消防设计发展趋势 1.3.1 智能化消防系统: 探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消防系统中的应用,例如: 智慧消防平台: 集成火灾报警、监控、视频、传感器等数据,实现火灾预警、故障诊断、应急联动等功能。 智能灭火系统: 例如,基于AI识别的精准灭火,无人机消防侦察与灭火。 物联网传感器应用: 如烟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等,实现对火灾早期征兆的实时监测。 1.3.2 绿色建筑与消防安全: 分析绿色建材、节能设计对消防设计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建筑的绿色化。例如,绿色建材的燃烧性能、防火涂料的应用等。 1.3.3 综合风险管理与全过程消防设计: 强调消防设计应贯穿于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到建成使用和维护管理,都应进行系统的消防风险管理。 1.3.4 适应性消防设计: 探讨如何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改变、内部装修的变化以及潜在风险的演变,对消防设计进行动态评估和调整,以保持消防设施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主要建筑类型消防设计要点与案例分析 2.1 住宅建筑消防设计 2.1.1 分户门、疏散走道、楼梯间的设计: 重点分析住宅建筑中常见的火灾类型、烟气蔓延途径,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疏散设计(门洞尺寸、防火门耐火极限、楼梯间形式、防烟设计)来保障居民安全。 2.1.2 阳台、露台的消防安全: 探讨阳台作为疏散逃生通道的潜力,以及如何避免因堆放易燃物等因素带来的火灾隐患。 2.1.3 高层、超高层住宅的特殊消防设计: 详细分析高层住宅的消防水源、消防电梯、避难层/间、防排烟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2.1.4 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住宅火灾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并对照规范要求,指出设计中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2.2 公共建筑消防设计(办公、商业、展览、交通枢纽等) 2.2.1 人员疏散设计: 重点关注大空间、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流线组织、疏散宽度计算、疏散指示的清晰性与有效性。 2.2.2 消防控制室、配电室、设备用房的防火设计: 分析这些关键区域的火灾风险,以及如何通过防火分隔、装修材料、灭火系统等进行重点防护。 2.2.3 商业综合体、大型商场、影剧院的消防挑战: 探讨其复杂的空间结构、多样化的功能组合带来的消防设计难点,如不同区域的防火分区划分、自动消防设施的联动、消防通道的保障等。 2.2.4 交通枢纽(机场、车站)的消防设计: 强调其疏散的复杂性、人员流动性大、火灾蔓延速度快等特点,以及对火灾报警、排烟、消防水等系统的特殊要求。 2.2.5 案例分析: 选取商业综合体或办公楼的火灾案例,深入剖析事故原因,并结合规范,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2.3 工业建筑消防设计 2.3.1 厂房、仓库的火灾危险性: 分析不同类型工业建筑(例如:轻工业厂房、重工业厂房、易燃易爆品仓库)的火灾危险等级划分,以及相应的防火间距、防火分区、装修要求。 2.3.2 特种设备用房、危险品储存区域的防火对策: 详细介绍针对特定风险源(如高温设备、易燃溶剂、危险化学品)的防火、防爆、泄压、局部灭火等设计。 2.3.3 消防水源与灭火系统配置: 强调工业建筑对消防水源的可靠性要求,以及根据物料特性和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灭火系统(例如: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 2.3.4 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的工业火灾案例,分析其事故原因,并阐述如何通过合理设计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2.4 特殊建筑消防设计 2.4.1 医院、养老院、学校等人员密集且特殊人群场所的消防设计: 重点关注伤病员、老人、儿童的疏散便利性、避难场所的设置、医疗气体的安全防护。 2.4.2 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大型公共聚集场所的消防设计: 探讨大空间、高容量、复杂观众疏散等特点下的消防设计要求,例如:疏散宽度、紧急广播、舞台区域的防火安全。 2.4.3 历史建筑、文物建筑的消防保护: 分析其特殊的建筑结构、材质以及消防改造的限制性,提出如何在保护文物价值的同时,兼顾消防安全。 2.4.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铁、隧道)的消防安全: 详细阐述地铁车站、区间隧道、车辆段等区域的火灾风险,以及火灾蔓延、排烟、人员疏散、消防通信等方面的特殊设计要求。 第三部分:消防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 3.1 防火材料与装修防火 3.1.1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 详细介绍常见的建筑装修材料(如:墙体材料、吊顶材料、地面材料、门窗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A级、B1、B2、B3),以及在不同建筑部位的使用限制。 3.1.2 防火涂料、防火板材的应用: 阐述钢结构防火涂料、木材防火涂料、饰面防火板等材料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和施工要点。 3.1.3 装修防火设计审查要点: 分析在装修设计中,如何有效控制易燃易爆装修材料的使用,以及检查装修防火设计的规范性。 3.2 消防给水与灭火系统设计 3.2.1 消防水源与消防水池: 讲解消防水源的种类、要求、水量计算,以及消防水池的容积、设置形式、防冻措施等。 3.2.2 消防给水系统(市政给水、消防水泵、增压稳压设备): 详细阐述不同消防给水系统方案的设计计算,包括水泵选型、管网布置、水压维持等。 3.2.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湿式、干式、预作用、雨淋系统的适用性: 分析不同喷水灭火系统的特点、工作原理、适用场所及设计计算。 喷头类型、布置密度、水力计算: 讲解喷头选型、布置规则,以及管网水力计算方法。 水流指示器、报警阀组、水泵接合器的设计: 阐述这些组件的功能和安装要求。 3.2.4 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七氟丙烷、惰性气体等): 系统适用范围与选择: 介绍不同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适用场所(例如:机房、档案馆、图书馆、配电室等)以及选择原则。 系统设计计算: 详细讲解灭火剂充注量计算、系统管路设计、喷嘴布置、泄压装置设计等。 联动控制要求: 阐述气体灭火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风空调系统的联动控制逻辑。 3.2.5 泡沫灭火系统: 介绍泡沫灭火系统的类型(液面上泡沫、液下泡沫、中倍、低倍、高倍等)、适用范围(如油类火灾),以及系统设计要点。 3.2.6 其他灭火系统(细水雾、干粉等): 简述细水雾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等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 3.3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应急照明 3.3.1 火灾探测器选型与布置: 详细介绍点型感烟探测器、点型感温探测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线型感温探测器等各类探测器的性能特点、探测原理、适用场所及布置要求。 3.3.2 手报、声光警报器的设计: 阐述手动报警按钮、声光警报器的设置位置、数量及技术要求。 3.3.3 火灾报警控制器与联动逻辑: 讲解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以及如何设计复杂的火灾报警联动逻辑(例如:联动排烟、关闭防火卷帘、启动灭火系统)。 3.3.4 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详细阐述应急照明灯具、疏散指示标志的类型、设置间距、照度要求、电源要求,以及指示方向的清晰性。 3.4 建筑通风与防排烟设计 3.4.1 防烟与排烟的目的与原理: 阐述防烟(阻止烟气蔓延)与排烟(排出烟气)的设计目标,以及热烟气动力学原理在设计中的应用。 3.4.2 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 介绍自然排烟(利用烟气热浮力)和机械排烟(利用风机)的设计方法、适用条件和计算要点。 3.4.3 防烟分区划分与相关构件: 讲解防烟分区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常闭型防火门、常开型防火门、挡烟垂壁、排烟口、送风口等构件实现防烟效果。 3.4.4 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 详细阐述排烟风机选型、排烟风道设计、送风系统设计、联动控制要求等。 3.4.5 疏散楼梯间的防烟设计: 重点分析防烟楼梯间前室、联动送风等关键设计。 3.5 消防电梯、消防水源及其他系统 3.5.1 消防电梯的设计要求: 讲解消防电梯的设置标准、轿厢尺寸、运行速度、防火能力、消防控制等。 3.5.2 消防水源要求: 进一步细化消防水源的可靠性、可用性、压力、流量等要求,以及市政消火栓、消防水池、天然水源等选项的评估。 3.5.3 消防电源(应急电源): 强调消防设备的可靠电源保障,包括消防电源、应急电源的切换要求、容量计算、电池容量计算等。 3.5.4 消防通信与报警系统: 讲解消防电话、消防广播、消防信息传输等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第四部分:消防设计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 4.1 设计变更与消防审查: 分析设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更,以及如何进行合规的消防设计变更审查。 4.2 消防设施的验收与维护: 强调消防设施验收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的维护保养如何保障消防系统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4.3 消防技术标准解读与应用: 深入解读与建筑消防设计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指导如何在实际设计中准确应用。 4.4 应对特殊建筑消防设计挑战: 针对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建筑、超高层建筑等新型建筑形式的消防设计,提出专门的解决方案。 4.5 消防设计中的跨专业协调: 强调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等各专业在消防设计中的紧密配合与协调。 结语 建筑消防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设计、施工、管理等各环节的共同努力。本书《现代建筑消防设计与实践》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易于理解的视角,帮助专业人士掌握现代建筑消防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设计质量,有效防范和控制火灾风险,最终实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愿本书能够成为您在建筑消防设计领域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图示和表格的处理上展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功能至上”的美学。它摒弃了所有花哨的渲染图或三维模型,通篇充斥着二维的、黑白分明的技术剖面图和性能参数表。这些图示,比如管道的最小坡度示意图,或者灭火阀组的安装爆炸图,它们不追求艺术性,而是将所有关键尺寸、连接方式和操作流程以最直观、最不含糊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留意了附录中的几个表格,它们清晰地列出了不同保护体积下所需的充装量和喷放时间范围,数据单元格的对齐堪称完美,没有任何模糊不清的数字或遗漏的单位。这种对数据和图形的纯粹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我在快速查找和交叉核对信息时的效率。它就像一本功能强大的瑞士军刀,每一个组件都为了一个单一的目的——准确传递技术信息——而存在,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元素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是真正的技术工具书典范。

评分

作为一名负责项目验收的质检工程师,我发现这本规范在“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很多规范标准仅仅停留在“应该怎么做”的理论层面,但这本书的许多条款似乎是直接从施工和验收流程中提炼出来的。比如,它对CO2释放后人员疏散时间的计算模型,给出的参数是可被现场测试验证的;再比如,对自动切断阀的联动逻辑描述,清晰地界定了“何时必须动作”和“允许存在延迟的边界条件”。这种编写的视角,显然是深度植根于工程实践的,它仿佛在说:“我们不仅告诉你标准是什么,我们还告诉你如何确保这个标准在现实世界中被严格执行。”这使得我们在制定验收检查表时,能够有据可依,每一个检查点都对应着规范中的一个具体要求,极大地简化了合规性审计的复杂性,体现出制定者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深刻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称得上是一股清流,不同于那些动辄烫金、覆膜的工业标准手册,它的封面采用了略带磨砂质感的米白色纸张,触感温润而朴实,让人拿在手里就有种沉静下来的感觉。封面的排版极简,唯一的装饰元素似乎就是那一行低调的字体——“GB50193-93”,字体略微拉长,带着一种上世纪末特有的严谨与内敛。我特意翻阅了目录,虽然是对灭火系统的规范性文件,但内部的章节划分却出乎意料地逻辑清晰,图表的绘制标准也保持了国家标准一贯的精细度,线条干净利落,标注的字体大小和间距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技术文件的人,也不会感到信息过载的压迫感。特别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的装订工艺非常扎实,采用的是骑马钉或无线胶装,但内页的平展性极佳,无论你翻到哪个角落,书页都能平稳地停留在你需要的位置,这对于需要在施工现场或绘图台上频繁查阅的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便利。整体而言,它散发着一种沉稳、可靠的气息,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不事张扬,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专业和对质量的坚持。

评分

从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规范更像是一部历史文献,而非一本时时更新的电子手册。它的价值在于其作为“基准”的稳定性。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能够坚持使用并参考一个带有明确年份标记的经典规范,本身就是一种对工程严谨性的尊重。它的纸张厚度适中,即便是多次翻阅,页边也不会轻易出现磨损或卷曲的迹象,这保证了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能够作为特定历史时期项目设计和审查的权威参考。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技术要求,更是一种关于早期消防设计哲学和安全理念的物化体现。对于那些研究建筑消防历史沿革,或是需要处理历史遗留建筑合规问题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作为操作指南的本身,它是一扇通往过去工程智慧的窗口,其厚重感和时代烙印是任何电子文档无法替代的。

评分

我最近在负责一个老旧厂房的消防改造项目,手头堆积了不少不同年代的规范资料,而这本《GB50193-93》的文字表达方式,简直是一股带着历史感的清风。它的措辞极为凝练,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条款都像是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指核心问题。例如,在关于二氧化碳储罐选型和间距的描述部分,它没有使用过多口头化的解释或市场导向的词汇,而是直接给出了基于体积和压力等级的明确量化要求,这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反而极大地减轻了设计人员的揣测成本。我对比了几个其他年份的版本,发现这个特定版本的语言风格在保持技术严谨性的同时,似乎在某些安全冗余度的表述上显得更为审慎和保守,这可能反映了其颁布时期对系统可靠性的极致追求。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设计院老一辈图纸会审时那种不带感情色彩、只认标准的专业对话,字里行间弥漫着对“万无一失”的执着,对于希望打下坚实规范基础的新手来说,这种直给式的文本风格是最好的敲门砖。

评分

不错的规范,应该是正版

评分

看着还是正版的。。以后会常来。

评分

虽然没过 但是书还可以

评分

书是正版的,很满意。

评分

好书

评分

书是正版的,很满意。

评分

正版!!!!!!!!!

评分

不错,下次有机会再来

评分

正版,满意,速度快,省时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