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

GB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GB50171-2012
  • 电气装置安装
  • 盘柜安装
  • 二次回路
  • 接线施工
  • 施工验收
  • 电气工程
  • 规范标准
  • 安装工程
  • 电力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建筑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17792805
商品编码:1257630699

具体描述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与验收 第一章 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中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的施工、检验和验收等技术要求。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各种电压等级的成套盘柜(如配电盘、控制盘、仪表盘、动力配电柜、开关柜、电缆分支箱、电容器柜等)的安装、二次回路(包括控制、信号、测量、保护、通信等回路)的接线,以及相关的检测、调试和验收工作。 本标准旨在规范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的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保证电气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并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1.1 适用范围 盘、柜设备: 包括但不限于各类金属铠装式、金属封闭式、箱式等结构的成套配电盘、控制盘、仪表盘、动力配电柜、开关柜、电缆分支箱、电容器柜、高压封闭母线槽、低压抽出式开关柜以及其他专业控制柜、操作台等。 二次回路接线: 涵盖了由主电路、控制电路、信号电路、测量电路、保护回路、通信回路、遥控、遥信、遥测等组成的各种电气控制和监视系统的接线。 工程阶段: 适用于设计、施工、安装、调试、检查及验收等各个阶段。 1.2 引用标准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参照执行下列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定: GB 50054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 50059 《高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93 《试验发电机组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4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4 《工业设备及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045 《高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572 《高压电气设备试验规程》 以及其他与电气工程、机械安装、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 1.3 术语定义 成套盘柜: 指由一个或多个功能单元组合而成,并具有完整壳体、内部安装有一次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等)、二次设备(如仪表、继电器、控制器等)、母线、电缆联接等部件,并按照特定电气方案设计和制造的成套设备。 二次回路: 指控制、信号、测量、保护、通信等功能的回路,不直接承载主电力负荷,但对主设备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监视和保护作用。 接线: 指将设备内部或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外部的电气导线、电缆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连接的过程。 施工: 指根据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要求,对盘、柜设备及其二次回路进行安装、连接、固定、布线、绝缘处理、标识等一系列现场操作。 检验: 指对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对盘、柜设备安装质量、接线准确性、电气性能、安全性等进行检查和测试的过程。 验收: 指工程项目完成后,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依据设计文件、本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和功能进行的最终评定。 第二章 一般规定 2.1 工程准备 2.1.1 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详细会审,明确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材料规格、施工工艺等。设计单位应就图纸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特殊要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1.2 材料与设备进场验收: 所有进场盘、柜设备及配套材料(电线、电缆、端子、绝缘子、接线柱、管材、附件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进场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有条件的应对关键材料进行抽样复验。 2.1.3 施工场地准备: 施工场地应具备必要的起重、运输、照明、通风、安全防护等条件。确保场地清洁、干燥,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2.1.4 人员资质与培训: 参与施工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和安全操作资格。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1.5 工具与设备检查: 施工所用的工具、量具、测试仪器(如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接地电阻测试仪、信号发生器等)和专用设备(如压线钳、剥线钳、电缆剪、电缆剥皮机、压接工具等)必须齐全、完好、经过计量检定或校准。 2.2 施工环境要求 温度与湿度: 施工环境应符合设备和材料的储存及安装要求,避免在极端温度或高湿度条件下作业,尤其是在进行绝缘处理和连接时。 洁净度: 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防止灰尘、油污、潮气等进入盘柜内部,影响接触可靠性和绝缘性能。 安全防护: 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鞋、安全帽、安全带等)。在进行带电作业或高处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2.3 施工工艺总则 遵循设计文件: 所有施工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图纸、技术说明、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的技术规范执行。 标准化操作: 采用标准化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 安全第一: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文明施工: 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做好环境保护和降噪工作。 第三章 盘、柜设备安装 3.1 设备就位与固定 3.1.1 运输与搬运: 盘、柜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潮、防震、防倾斜措施。搬运时应使用合适的起重设备,避免对设备造成损伤。 3.1.2 基础与预埋件: 盘、柜设备的安装基础应牢固、平整,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1.3 设备就位: 将盘、柜设备按照设计图纸的位置就位。对于多列柜或需要拼装的柜体,应逐列或逐件进行安装。 3.1.4 找正与调平: 利用水平尺、直尺等工具,对盘、柜设备进行垂直度、平整度、前后错位等指标的调整,确保其安装到位。 3.1.5 固定: 将盘、柜设备牢固地固定在基础上。固定方式应根据设备类型、安装环境和设计要求选择,如采用螺栓固定、焊接固定等。对于需要防震的设备,应安装减震装置。 3.1.6 柜间连接: 对于多列柜或需要拼装的柜体,应按照设计要求将相邻的柜体进行连接,确保柜间缝隙均匀、连接牢固,并形成有效的整体。柜门应能灵活开关,门锁应能正常锁闭。 3.2 母线安装 母线槽连接: 母线槽的连接应采用专用连接件,并按照设计要求的扭矩紧固。连接处应做好绝缘处理。 母线排安装: 母线排的安装应平直、整齐,并按照设计要求的相序和间距布置。母线排与支架、绝缘子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母线绝缘: 母线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绝缘处理,如采用绝缘套管、绝缘漆涂覆等。 母线标识: 母线应根据其用途和相序进行清晰的标识。 3.3 附件安装 3.3.1 端子排安装: 端子排应安装牢固,排列整齐,便于接线。端子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 3.3.2 指示灯、按钮、开关安装: 指示灯、按钮、开关等元件的安装孔应齐全、准确,元件应安装平稳、牢固,操作灵活。 3.3.3 仪表安装: 仪表应安装在便于观察和操作的位置,安装精度应符合仪表说明书的要求。 3.3.4 电缆引入装置安装: 电缆引入装置(如电缆夹、格兰头等)应安装牢固,密封良好,能够承受电缆的拉力和扭矩,并保证良好的接地。 接地扁钢/铜带安装: 接地扁钢或铜带的安装应平直、顺畅,连接可靠,并与设备接地端子连接牢固。 第四章 二次回路接线 4.1 接线材料选择与准备 4.1.1 导线选择: 二次回路导线应根据电流大小、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绝缘类型和颜色。导线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1.2 端子选择: 端子应根据导线截面、连接方式(压接、螺钉连接等)和工作环境选择。端子应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可靠的连接性能。 4.1.3 绝缘材料: 导线绝缘、连接处的绝缘等应采用符合要求的绝缘材料。 4.1.4 标识: 所有导线、端子、接线柱、回路等均应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清晰、准确的标识。标识内容应易于识别,不易脱落。 4.2 导线敷设与连接 4.2.1 穿管与绑扎: 导线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穿管(如金属软管、PVC管等)或绑扎(如使用扎带、绑绳等)。穿管时应注意保护导线绝缘,避免损伤。绑扎时应整齐、牢固。 4.2.2 端接: 剥线: 剥线长度应适中,不得损伤导线导体。 压接: 使用专用压接工具,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压接。压接端子应紧固、可靠,导线不应松动。 螺钉连接: 导线应与螺钉形成良好的接触,并用螺母或弹簧垫圈等固定,防止松动。 焊接(如需要): 采用正确的焊接方法,保证焊点牢固、光滑,无虚焊、假焊。 4.2.3 回路连接: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回路编号和连接关系进行接线。同一回路的导线应保持连接一致性。 4.2.4 接地线连接: 所有接地线应连接到指定的接地端子,连接应牢固可靠。 4.2.5 绝缘处理: 所有裸露的导体或可能引起短路的部位,均应进行可靠的绝缘处理。 4.2.6 导线余量: 导线应留有适当的余量,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和更换。 4.3 控制回路接线 顺序控制: 按照控制逻辑图进行接线,确保各控制元件(如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限位开关等)之间的控制关系正确。 联锁与互锁: 按照设计要求连接机械或电气联锁、互锁回路,保证设备操作的安全性。 信号回路: 连接指示灯、报警器、显示仪表等信号回路,确保信号指示的准确性。 测量回路: 连接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频率表等测量仪表,保证测量值的准确传递。 4.4 保护回路接线 继电保护: 按照保护原理图连接各种保护继电器、操作回路,确保保护动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故障指示: 连接故障指示装置,用于指示设备发生的故障类型和位置。 4.5 通信与监控回路接线 通信接口: 连接RS232、RS485、以太网等通信接口,确保数据通信的畅通。 传感器信号: 连接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信号线。 第五章 检验与测试 5.1 外观检查 盘柜安装: 检查盘柜的垂直度、平整度、柜间缝隙、门框密闭性等是否符合要求。 内部布局: 检查内部元件的安装位置、固定情况、导线敷设、绑扎是否整齐、牢固。 标识清晰: 检查所有标识(设备名称、回路编号、元件符号等)是否清晰、准确、不易脱落。 清洁度: 检查盘柜内部是否清洁,无灰尘、油污、杂物。 5.2 接线检查 图纸核对: 逐条对照设计图纸,检查每一根导线的连接是否准确无误。 端子连接: 检查所有端子连接是否紧固可靠,无虚接、松动现象。 导线颜色: 检查导线颜色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设计要求,用于区分不同回路。 绝缘处理: 检查所有裸露导电部分是否已进行可靠的绝缘处理。 5.3 电气性能测试 5.3.1 绝缘电阻测试: 使用兆欧表对主电路、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值。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5.3.2 接地电阻测试: 测试盘柜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之间的接地电阻,确保接地可靠。 5.3.3 回路连通性测试: 使用万用表或导通测试仪,检查所有回路是否连通,无断路、短路现象。 5.3.4 耐压测试(如需要): 对盘柜的一次设备和部分二次回路进行工频耐压或冲击耐压测试,以检验其绝缘强度。 5.3.5 功能测试: 模拟操作: 对控制回路进行模拟操作,检查各控制元件(接触器、继电器、按钮等)的动作是否正确。 信号显示: 检查指示灯、报警器、显示仪表等是否按要求工作。 保护功能: 对继电保护回路进行模拟测试,验证保护动作的准确性。 通信测试: 测试通信接口的连通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5.4 调试 空载调试: 在设备不带负荷的情况下,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检查各回路的工作状态、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带负荷调试: 在设备带负荷运行时,对系统进行进一步调试,观察运行参数,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参数整定: 对保护、控制、计量等设备的参数进行整定,使其满足运行要求。 第六章 验收 6.1 验收准备 提交验收资料: 施工单位应整理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工程资料,包括: 竣工图纸 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材料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各类测试记录和调试报告 质保书 设计变更证明文件(如有) 组成验收小组: 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方组成联合验收小组。 6.2 验收内容 资料审查: 审查提交的各项工程资料是否齐全、规范,是否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 现场检查: 外观与安装检查: 对盘柜设备的安装质量、内部布局、标识等进行现场核查。 接线检查: 重点抽查关键回路的接线准确性、可靠性。 功能试验: 对主要电气回路进行功能试验,验证其工作性能。 试验结果复核: 复核施工单位进行的各项测试和调试结果,必要时可进行抽样复试。 6.3 验收评定 合格: 工程项目各项技术指标、质量要求、安全性能均符合设计文件和本标准要求,功能正常,资料齐全。 基本合格: 工程项目个别非关键性项目存在轻微缺陷,但不影响主要功能和安全运行,且已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得到认可。 不合格: 工程项目存在严重缺陷,影响主要功能或安全运行,或资料不齐全,不符合验收要求。 6.4 验收程序 初验: 施工单位完成施工并自检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出初验申请。 联合验收: 联合验收小组对工程进行现场检查和资料审查。 提出问题和整改: 对发现的问题,验收小组提出整改意见。 复验: 施工单位完成整改后,进行复验。 正式验收: 复验合格后,各方签署正式的工程验收证明文件。 第七章 质量记录与文件归档 所有与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检验、测试、调试相关的原始记录、测试报告、验收文件等,均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整理、编号、装订,并按工程档案要求进行归档。 竣工图应准确反映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并经相关方签字确认。 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各类记录,应作为工程质量的重要证明。 本标准旨在为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中的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作提供一套系统、详细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确保工程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关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以为电气安装就是把电线接好,开关装对位置,但翻开这本书才发现,里面的学问可深了。比如,关于盘柜的安装,它详细阐述了从基础的预埋件定位到柜体本身的起吊、校正、紧固的全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点。特别是在二次回路的接线部分,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不同类型信号线、控制线的敷设标准、端子排的编号规则,以及如何避免电磁干扰。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防松动的处理措施,书中不仅提到了螺栓的扭矩控制,还介绍了弹簧垫圈、锁紧螺母的使用时机和要求,这对于确保长期运行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刚接触这个领域的工程师,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手把手教学的师傅,把我从理论的云端拉回了实操的地面,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经验的沉淀,读起来让人踏实。

评分

我主要关注的是验收章节,因为完工后的验收环节往往是扯皮和返工的高发区。这本书在验收标准上的严谨程度,让我这个“老油条”都感到震撼。它细化到了连线头压接的深度、线号标识的清晰度和耐久性都有具体指标。例如,对于控制回路中经常使用的多股软导线,书中明确要求必须使用冷压端子或专用压接管,并且对压接后导线的拉拔力提出了测试要求。这远超我以往工作中常规检查的范围。通过对照书中的验收清单逐条核对,我发现我们过去很多基于经验的“差不多就行”的做法,其实都存在潜在的质量隐患。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客观、量化的标准,让验收工作从主观判断转变为科学验证,极大地提升了工程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爆棚,特别适合那些在实际工程中摸爬滚打,但缺少系统理论支撑的技术骨干。它没有太多高深的数学推导,而是聚焦于如何“做对”。比如,在处理盘柜内走线时,书中详细比较了绑扎法、桥架法和波纹管保护法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并且给出了不同电流等级和不同电压等级导线间的最小净距要求。这些都是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端子排的合理分配”的章节,它不是教你简单地按功能分区,而是从维护和检修的角度出发,教你如何预留空间、如何划分逻辑区域,这体现了设计者对未来可维护性的深度思考。读完后,感觉自己对一次、二次回路的布线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能通电”升级到了“安全高效运行”。

评分

说实话,我对国家标准规范类书籍一向敬而远之,总觉得枯燥乏味,充满了教条式的语言。然而,这本书在讲解“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与验收”时,却展现出一种令人意外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它并没有单纯地罗列条文,而是将施工流程与验收标准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描述屏蔽层的处理时,书中不仅指明了屏蔽层应单点接地,还解释了为什么必须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地线环路引起干扰。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典型的施工错误案例分析,配上对比鲜明的图示,让人一看便知“什么不能做”,比单纯看规范条文要直观有效得多。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在现场指导工人施工的技术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排雷手册”。

评分

从一个侧面来看,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电气安装的“文化”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行业历史的缩影。通过对历年标准演变的脉络梳理(虽然没有直接写出历史,但其规范的选择倾向体现了这一点),我们可以体会到国家对电气安全和可靠性要求的步步升级。例如,对防鼠咬、防潮、防火方面的特殊要求,都对应着过去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训。书中对设备安装的抗震性能也有所提及,这在一些特殊区域的工程中是必须考虑的。总而言之,阅读此书,不单单是学习如何拧紧螺丝、剥开电线皮,更是在学习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心——敬畏电力系统的复杂性,敬畏每一个微小连接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

不错不错哈~~~~~~~~~~~~~

评分

不错不错哈~~~~~~~~~~~~~

评分

公司采购的,感觉一般吧

评分

好薄

评分

发货送货很快,很给力!

评分

发货送货很快,很给力!

评分

价格便宜,送货速度快。

评分

好薄

评分

发货送货很快,很给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