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担保制度与担保方法(第四版)
作者:曹士兵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书号:9787509384718
出版时间:2017年5月
开本:16
字数:387千字
页码:452
定价:88元
内容简介:
资本的运行与担保的运用一直具有共生性,两者的发展也是同步的,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一部好的担保法能够大力促进金融的繁荣,是为不辩之理。随着经济交往的日益发达,担保已经从单纯的债权保障工具,演变为兼有债权保障功能和金融产品特性的混合工具,与金融创新密不可分,许多新型金融产品即以创新担保方式为核心,担保越发显示出独特的价值。本书结合生动案例剖析解决担保实践难题,全面详解中国担保制度与法律规则,深入探讨运用担保方法助力资本创新。第四版结合《民法总则》等zui新公布的法律、司法解释进行了修订,回应了新规范、新形势的相应要求。
编辑推荐:
第四版结合《民法总则》等zui新公布的法律、司法解释进行了修订,回应了新规范、新形势的相应要求。
作者简介
曹士兵
guo家法官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zui高人民法院审判员,高级法官。曾任zui高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长、zui高法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
参加起草的法律和司法解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zui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读者对象:
民商事审判法官、律师、企业法务、资本金融从业者等实务工作人员及法学院校师生相关研究人员。法院培训推荐用书。
目录
导论 中国担保法律环境评论
一、中国担保立法评论
二、与担保相关的司法环境评论
三、与担保相关的执法环境评论
四、未来担保立法应予关注的问题
di一章 总则
di一节担保法的调整对象
一、担保法的调整对象——以典型担保方式为核心
二、非典型担保形式与法律适用
三、司法程序中担保的性质与法律适用
第二节担保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一、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33条的规定
二、《zui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及担保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的适用和保证责任方式认定问题的批复》的规定
第三节担保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类型
一、担保责任
二、赔偿责任
三、违约责任
四、缔约过失责任
第四节独立担保
一、担保行为的基本特性——从属性和附随性
二、担保合同与主合同的特殊关系——独立担保
三、独立担保在我国的实践
四、独立担保案件的裁判方法——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第五节共同担保
一、共同保证
二、共同抵押、质押
三、混合共同担保
第六节对外担保
一、何为对外担保——对外担保范围的认定
二、对外担保的法律适用
三、对外担保批准与登记的区别
四、对外担保与标的涉外担保的区别
五、关于适用外国法和国际惯例
第七节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提供的担保
一、法人分类与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法人的规定
二、民事诉讼法上的其他组织
三、无权利能力社团
四、机关、社团法人、事业单位提供的担保
五、其他组织、无权利能力社团及其执行机构提供的担保
第八节公司担保
一、2005年修订前的公司法关于公司担保的规定与zui高人民法院“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的裁判背景
二、“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的裁判思路
三、现行公司法关于公司担保能力的规定
四、现行公司法相关规定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五、如何看待zui高人民法院2006年“光彩集团担保案”
第九节无效担保的法律责任
一、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自身无效,担保人的责任
二、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的责任
三、主合同与担保合同均无效,担保人的责任
四、无效担保人承担责任的前提——对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理解
五、担保人承担赔偿责任后的追偿权
第十节主合同解除与担保人的法律责任
一、主合同法定解除与担保人的法律责任
二、担保人在主合同解除后承担担保责任的要件
三、合同解除后担保人的责任范围
第十一节越权行为与担保责任
一、代表人责任——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越权与担保责任
二、表见代理——一般行为人越权与担保责任
第二章 保证
di一节保证人的资格
一、保证人的基本资格要求——代为清偿能力
二、提供保证的合格主体和禁止主体
三、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代表处作保证人的情形
第二节保证合同的形式
一、主从合同的形式
二、主从条款的形式
三、以保证人身份在合同上承保的形式
四、保证人单方面出具的保证承诺书形式
五、口头保证合同
六、安慰函
第三节共同保证
一、按份共同保证
二、连带共同保证
三、保证人的追偿权
第四节特殊保证
一、对注册资金提供保证
二、保证监督专款专用
第五节zui高额保证
一、zui高额保证的特征
二、zui高额保证的决算期与清偿期
三、zui高额保证的保证期间
第六节保证责任与抗辩权
一、先诉抗辩权与保证责任
二、债权债务转移、主合同变更与保证责任
三、保证期间与保证责任
四、诉讼时效与保证责任
五、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与保证责任
六、保证人死亡与保证责任
第七节保证关系中的欺诈
一、债权人欺诈保证人
二、债务人欺诈保证人
三、债权人、债务人恶意串通欺骗保证人
四、债务人、保证人共同欺诈债权人
五、以贷还贷
第八节企业破产与保证责任
一、债权人破产
二、债务人破产
三、保证人破产
第九节企业出售、改制、分立、合并与保证责任
一、债务人发生企业出售、改制、分立、合并情况
二、保证人发生企业出售、改制、分立、合并情况
第十节保证保险
一、zui高人民法院关于保证保险的裁判和答复
二、zui高人民法院对保证保险性质的不同认识
三、保证保险的性质——信用保险
四、审理保证保险案件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 抵押
di一节抵押合同
一、抵押合同的生效
二、抵押合同的无效
三、抵押合同不成立与不生效
四、关于独立抵押合同
第二节抵押物
一、房地产项目抵押与预售房屋抵押(未来财产的抵押)
二、建筑物与在建工程抵押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和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
四、林木、林地使用权抵押与草地使用权、农作物抵押
五、准物权——海域使用权与探矿权抵押
六、车辆、船舶、航空器抵押
七、一般动产抵押
八、共有财产抵押
九、限制流通财产的抵押
十、即将取得的财产抵押
十一、不得抵押的财产
第三节抵押权的取得
一、依登记取得抵押权
二、依抵押合同取得抵押权
三、依法律规定取得抵押权
四、依继承、遗赠取得抵押权
五、依转让取得抵押权
六、抵押权的善意取得
第四节抵押登记的效力
一、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
二、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
第五节抵押权的效力
一、抵押权所涉抵押标的物的范围
二、抵押权对一般债权人的效力——优先受偿效力
三、抵押权对第三人的效力——对抗效力(含追及效力)
四、抵押权对侵害抵押物行为的效力
五、未办理抵押登记的动产抵押权的效力
第六节抵押权的次序
一、抵押权与留置权
二、抵押权与质权
三、抵押权与租赁权
四、抵押权与抵押权
五、抵押权与优先权
六、抵押权与非典型担保
第七节无效抵押与部分无效的抵押
一、抵押权因主债权无效、被撤销而无效
二、抵押权因抵押人主体资格原因而无效
三、抵押权因抵押财产原因无效
四、抵押权因抵押人属于无权处分人而无效
五、抵押权因抵押行为未经共有人同意而无效
六、抵押物未能现实存在导致抵押权不生效力
七、因恶意抵押导致抵押权无效
八、流质抵押无效
九、抵押期间的约定无效
第八节抵押权的实现
一、实现抵押权的条件
二、实现抵押权的程序
三、实现抵押权的方式
四、恶意实现抵押权
五、抵押权人对债务人其他财产的求偿
第九节抵押权的消灭
一、抵押权因所担保的债权消灭而消灭
二、抵押权因抵押物的灭失而消灭
三、抵押权因司法保护期届满而实际消灭
四、抵押权因实现而消灭
五、抵押权因放弃而消灭
六、抵押权因债权人未经抵押人同意转让债务而消灭
第十节非典型抵押
一、财团抵押
二、浮动抵押
三、中国式按揭
四、zui高额抵押
第四章 质押
di一节质押合同
一、质押合同的生效
二、质押合同不成立、不生效
三、质押合同的无效
四、对出质人不履行出质义务的违约救济
第二节质物与动产质权的取得
一、质物的范围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图饰,直接点出了书名、作者和出版社信息,这本身就透露出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态度,让人感觉内容一定扎实。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排版和字体选择上,就能感受到出版方的用心,文字清晰易读,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别期待它在理论上的深度和实务中的应用价值。据我所知,曹士兵教授在担保法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的身份更是其专业能力的有力证明。因此,我对这本书在解释复杂的担保法律条文、梳理担保制度的演进以及分析经典案例方面的表现充满信心。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系统、深入的学习框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担保法律体系,尤其是那些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我听说第四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更加期待,相信它能跟上最新的法律发展和司法解释,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评分我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出于对该领域专业性和权威性的考量。中国的担保法律体系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在不断发展的领域,对于从业者和学习者来说,能够获得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同时又能紧跟司法实践的著作至关重要。我了解到本书作者曹士兵教授是国家法官学院的副院长兼教授,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学术的高度和实践的深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地阐述中国担保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其历史沿革、基本原则、主要构成要素以及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同时,对于各种具体的担保方法,例如抵押、质押、保证、留置等等,我希望能够看到详细的解释,包括其设立的条件、法律效力、权利义务的划分、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争议焦点和解决方式。第四版的更新,意味着书中内容很可能已经吸收了最新的法律修订和重要的司法解释,能够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法律信息和操作指南。
评分我关注这本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主要原因是它所涵盖的主题——“中国担保制度与担保方法”。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担保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交易的安全性、金融的稳定性以及债权的实现。然而,担保法的条文往往比较抽象,理解和应用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司法实践中,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判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为我提供一套清晰、易懂的理论框架,并且能够结合大量的司法案例,深入剖析担保法律在实际运行中的各种情况,包括抵押、质押、保证等不同担保方式的具体适用、效力以及争议解决。我尤其看重作者曹士兵教授在国家法官学院的任职经历,这意味着他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更在司法实践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对于法律条文的解读和案例的分析,很可能更贴近真实情况,更具指导意义。这本书的“第四版”更新,也意味着它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内容的迭代,应该能够反映最新的法律发展和司法实践趋势。
评分对于这本书我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因为我一直对中国担保法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与担保相关的法律问题,但有时候会觉得现有的教材或者资料不够系统,或者在案例分析方面不够深入。听闻曹士兵教授的这部著作,并且是经过了第四版的修订,让我觉得这本书很可能是一本集大成之作。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梳理出中国担保制度的演变脉络,并且对各种担保方式的设立、效力、实现以及担保物权、担保债权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讲解。同时,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司法实践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解读抽象的法律条文,分析在不同情况下,法院是如何适用法律的,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法律风险和应对策略。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的身份,也让我相信作者在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方面都拥有极高的声誉和丰富的经验,他对于法律的理解和应用,一定是非常深刻和独到的。
评分坦白说,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更多的是它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指导作用。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担保纠纷,这些纠纷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多方的利益博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清晰的分析思路和解决框架,帮助我理解这些案件背后的法律逻辑,并且能够找到有效的法律依据来支持我的观点。我特别关注书中对担保法律条文的解读,以及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现法律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操作建议,例如如何规避风险,如何有效地实现债权,以及如何处理担保合同无效、担保物权灭失等特殊情况。作为国家法官学院的副院长,曹士兵教授的理论功底和司法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我期待他能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融入书中,为我们提供一份既有学术高度又具实践价值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