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文化线路遗产:滇越铁路影像志
定价:95.00元
作者:彭桓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
ISBN:9787222149007
字数:400000
页码:348
版次:1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4164979
编辑推荐
该书稿采用新颖的“文化线路遗产”思路整合滇越铁路的各类影像资料,将总长1031 千米(含中国云南“个碧临屏铁路”176.975 千米)的“滇越铁路文化线路遗产”呈现于读者眼前,展现了自公元20 世纪初至今,亚非欧以海陆交通为载体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山地文化(传统农耕)与海洋文化(定居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百余年来,滇越铁路作为世界上卓越的跨国陆路交通网络之一,构成了一条东西方之间经济贸易、人员物流、跨国跨区域的交流与对话之路,并同时推动了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奠定了两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基础。
内容提要
该书稿采用新颖的“文化线路遗产”思路整合滇越铁路的各类影像资料,将总长1031 千米(含中国云南“个碧临屏铁路”176.975 千米)的“滇越铁路文化线路遗产”呈现于读者眼前,展现了自公元20 世纪初至今,亚非欧以海陆交通为载体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山地文化(传统农耕)与海洋文化(定居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百余年来,滇越铁路作为世界上卓越的跨国陆路交通网络之一,构成了一条东西方之间经济贸易、人员物流、跨国跨区域的交流与对话之路,并同时推动了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奠定了两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基础。
目录
暂无
作者介绍
彭桓,祖籍河南南阳,民革云南省委原专职副主委、云南省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著有论文、诗歌、散文和影视剧文学评论二十余万字,出版儿童文学作品《地中海漂来的金桥》一书。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暂无
第一段评价 这是一本极其引人入胜的图书,它以独特的视角,将“滇越铁路”这一富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化线路遗产,通过精美的影像和深刻的文字,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翻开书页,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我看到了蒸汽机车隆隆驶过崇山峻岭,听到了工人们辛勤劳作的号子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激情与艰辛。书中那些泛黄的老照片,每一张都承载着一段故事,记录着铁路建设的辉煌与挑战,也映射出滇南地区社会经济变迁的时代印记。作者彭桓先生的文字,并非枯燥的史实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仅关注铁路本身,更深入挖掘了铁路沿线人民的生活,以及它如何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和经济发展。从宏观的历史叙事到微观的人物描绘,再到对铁路沿线自然风光的细致刻画,无不展现出作者深厚的学识功底和细腻的观察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段历史的追溯,更是一次对文化遗产的深度解读,它让我对“滇越铁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中国近现代史和西南地区文化的好奇与兴趣。阅读过程中,我仿佛亲身走在那蜿蜒的山路上,感受着历史的温度,体味着文化的魅力。
评分第四段评价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作为一本关于“文化线路遗产”的著作,它在影像呈现和文字解读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彭桓先生所搜集的影像资料,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它们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滇越铁路从诞生之初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从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摄影技术、社会风貌以及铁路建设的艰辛与辉煌。这些图片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艺术感染力。而作者的文字,则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娓娓道来,将复杂的历史事件梳理得条理清晰,引人入胜。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滇越铁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云南乃至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铁路沿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状态的描绘,那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滇越铁路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一次重要梳理和呈现,它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绝佳途径。
评分第二段评价 拿到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磅礴的气势和厚重的质感所吸引。封面上的老照片,虽然有些模糊,却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感,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书中精选的影像资料,堪称珍宝,它们真实地记录了滇越铁路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完善的艰难历程。每一张图片都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既有展现工程浩大场面的宏伟画卷,也有聚焦个体辛劳的身影。伴随这些影像的,是彭桓先生凝练而富有洞察力的文字。他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注,而是对历史事件、人物命运、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考量和阐释。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铁路沿线民族风情的描绘,那些独特的服饰、建筑和生活习惯,与铁路这条现代文明的动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充满张力的文化图景。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灵活,有时像一位严谨的历史学家,细致梳理史料;有时又像一位深情的旅行者,用诗意的语言描绘沿途的风光和人文。它让我看到了滇越铁路作为一条“文化线路遗产”的独特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条交通干线,更是连接中国与越南,融汇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评分第五段评价 这是一本充满情感与力量的书。它不仅仅是一份关于滇越铁路的影像记录,更是一次深情的文化溯源。彭桓先生通过精心挑选的、极具冲击力的老照片,带领我们重温了这条跨越国境的铁路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每一张照片都仿佛是一扇窗,让我们窥探到那个时代的缩影——建设者的汗水、沿线人民的生活、自然风光的壮丽,以及历史变迁的痕迹。作者的文字,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充满了人文的温度和历史的关怀。他将铁路的建设与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展现了滇越铁路作为一条“活着的”文化线路遗产的独特魅力。我尤其被书中对铁路沿线民族文化的细致描绘所吸引,那些古老的传说、淳朴的习俗,在铁路的映衬下,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不同地域与民族,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它不仅仅是关于一条铁路的故事,更是关于人、关于历史、关于文明的宏大叙事。
评分第三段评价 阅读这本书,如同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历史体验。彭桓先生以其独特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滇越铁路的壮丽画卷。书中的影像,既有气势磅礴的工程奇迹,也有温情脉脉的人物特写,每一张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尘封的故事。我惊叹于当年建设者们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如何在险峻的地形中开山辟路,架桥铺轨,将这条连接中国与越南的铁路一一实现。文字部分更是点睛之笔,它不仅仅是对图片的补充,更是对历史深度的挖掘。作者旁征博引,将滇越铁路的修建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触及了殖民历史、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我被书中对铁路沿线风土人情的细致描绘所打动,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那些淳朴的生活方式,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了生机。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物质形态,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时代记忆和人文精神。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材,值得反复品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