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区块链开发 其他编程语言 计算机网络 区块连产品货币加密技术 计算机

Node.js区块链开发 其他编程语言 计算机网络 区块连产品货币加密技术 计算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志文 著
图书标签:
  • Node
  • js
  • 区块链
  • 开发
  • 加密技术
  • 计算机网络
  • 编程语言
  • 数字货币
  • 区块链产品
  • 计算机
  • 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布克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66953
商品编码:12716914065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Node.js区块链开发
            定价 59.00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开本 16开
作者 朱志文
装帧 平装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787111566953


内容介绍

本书力求用少的篇幅来向读者阐释Node.js区块链开发的相关内容。本书共五部分:第壹部分详细讲述了区块链产品——加密货币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Node.js入门知识,并通过一个具体项目,完成对Node.js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调查和描述;第三部分从架构设计的角度层层剖析区块链的设计原理,深刻解读相关概念和技术;第四部分仍然以亿书项目中涉及的实际项目为主,包含多个完整独立的小项目。



目录

第壹部分 了解区块链

第1章加密货币就是货币  2

1.1加密货币简史  2

1.2什么是加密货币  3

1.3加密货币就是货币  4

1.4加密货币可靠吗  4

1.5总结  6

1.6参考  6

第2章区块链,承载人类信用的基石  7

2.1利益,现实世界的内在驱动力  7

2.2信用,决定着利益转移的方向  7

2.3未来趋势  9

2.4应用场景  9

2.5风险提示  11

2.6总结  12

2.7参考  12

第3章共识机制,可编程的利益转移规则  13

3.1机制,左右产品走向的根源  13

第4章区块链架构设计  19

4.1基本概念  19

4.2架构图  20

4.3协议层  20

4.4扩展层  22

4.5应用层  22

4.6编程实现  23

4.7知识图谱  25

4.8总结  26

4.9参考  27

第二部分 Node.js入门指南

第5章Node.js在币圈流行么  30

5.1Node.js在开源社区很流行  30

5.2Node.js在币圈也同样流行  32

5.2.1Github自带搜索  32

5.2.2自制查询工具  32

5.3Github上前10个应用的简介  34

5.4结论  36

5.5总结  36

5.6参考  36

第6章Node.js让前端开发像子弹飞一样  37

6.1项目需求  37

6.2技术选型  37

6.3Node.js简介  38

6.4开发步骤  39

6.4.1搭建环境  39

6.4.2新建工程  40

6.4.3前端组件  40

6.4.4前端流程  42

6.4.5学习API  43

6.4.6数据整理  44

6.4.7D3.js渲染  46

6.4.8代码调试  48

6.4.9部署发布  48

6.5总结  51

6.6参考  51

第7章Node.js让后台开发像前端一样简单  53

7.1需求  53

7.2开发  54

7.2.1安装Express  54

7.2.2创建简单应用  54

7.2.3使用模板引擎  55

7.2.4使用静态文件服务  55

7.2.5后台请求Github API  56

7.2.6模块化重构  57

7.2.7测试和部署  61

7.3总结  61

7.4参考  62

第8章你必须知道的几个Node.js编码习惯  63

8.1一切都是数据流  63

8.2事事皆回调  65

8.3异常要捕捉  67

8.4总结  72

8.5参考  73

第三部分 源码解读

第9章亿书,一个面向未来的自出版平台  76

9.1亿书是什么  76

9.2使用场景  76

9.3主要特点  77

9.4核心功能  77

9.5技术架构  78

9.6总结  79

9.7参考  79

第10章入口程序app.js解读  80

10.1源码与类图  80

10.2解读  80

10.2.1配置处理  80

10.2.2异常捕捉  82

10.2.3模块加载  83

10.3总结  86

第11章一个精巧的P2P网络实现  88

11.1源码、类图与流程图  88

11.2解读  89

11.2.1路由扩展  89

11.2.2节点路由  92

11.2.3节点保存  94

11.3总结  98

11.4参考  98

第12章加密和验证  99

12.1源码、类图与流程图  99

12.2概念  101

12.2.1私钥和公钥  101

12.2.2加密货币地址  101

12.2.3加密过程  101

12.2.4验证过程  102

12.3实践  102

12.4总结  104

12.5参考  104

第13章地址  105

13.1源码、类图与流程图  105

13.2解读  105

13.2.1公共API  107

13.2.2Hash地址  109

13.2.3别名地址  110

13.2.4注册用户名  111

13.2.5联系人列表  113

13.3总结  115

13.4参考  115

第14章签名和多重签名  116

14.1源码  116

14.2解读  116

14.2.1签名  116

14.2.2多重签名  120

14.3总结  125

第15章交易  126

15.1源码与类图  126

15.2解读  128

15.2.1交易的本质  128

15.2.2交易的生命周期  129

15.2.3亿书的交易类型  129

15.2.4交易的基本流程  130

15.2.5转账交易分析  136

15.3总结  141

15.4参考  141

第16章区块链  142

16.1源码、类图与流程图  142

16.2解读  143

16.2.1区块链是什么  143

16.2.2区块链的特点  147

16.2.3区块链开发应该解决的问题  148

16.2.4亿书区块链数据库设计  148

16.2.5亿书区块链的实现  149

16.3总结  162

16.4参考  163

..........



《现代软件工程实践精要》 引言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技术浪潮中,软件开发早已不再是孤立的代码编写过程,而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技术栈、高度协作的复杂工程。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现代软件工程实践指南,涵盖从项目启动到部署维护的各个环节,强调效率、质量、安全与可扩展性。我们将跳出单一技术或编程语言的局限,从更宏观、更系统化的视角审视软件开发的本质,帮助开发者和团队构建出健壮、可靠且能适应未来变化的软件系统。 第一章:软件生命周期与敏捷开发 任何成功的软件项目都遵循一个清晰的生命周期。本书将首先梳理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如瀑布模型、迭代模型等,并深入剖析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介绍当前主流的敏捷开发方法论,包括Scrum、Kanban、XP(极限编程)等。读者将学习如何理解敏捷宣言的精髓,掌握用户故事、冲刺(Sprint)、每日站会(Daily Stand-up)、回顾会议(Retrospective)等敏捷实践的核心要素。 我们还将探讨如何将敏捷原则融入到团队协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需求管理和优先级排序,以及如何利用敏捷工具(如Jira、Trello)来提升项目透明度和可预测性。敏捷开发不仅仅是一种流程,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如何拥抱变化、持续交付价值,并最终构建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软件产品。 第二章:架构设计原则与模式 优秀的软件架构是项目成功的基石。本章将深入探讨各种软件架构风格,包括但不限于: 分层架构(Layered Architecture):理解不同层次(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职责划分,以及其带来的模块化和可维护性优势。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探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机制、请求-响应模式,以及其在Web应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深入分析微服务的设计理念,如何将大型应用拆分成独立、可部署的服务,以及其带来的弹性、可伸缩性和技术多样性。我们将讨论服务发现、API网关、服务间通信(RESTful API, gRPC, 消息队列)等关键技术。 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理解事件作为系统通信的中心,以及发布-订阅模式(Publish-Subscribe)如何实现松耦合和异步处理。我们将探讨消息队列(如Kafka, RabbitMQ)在事件驱动架构中的作用。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Driven Design, DDD):学习如何围绕业务领域构建软件,强调核心领域、通用语言、限界上下文等概念,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复杂业务场景。 此外,本章还将介绍一些经典的架构设计模式,如MVC(Model-View-Controller)、MVVM(Model-View-ViewModel)、CQRS(Command Query Responsibility Segregation)、事件溯源(Event Sourcing)等,帮助读者在实际项目中做出明智的架构决策。 第三章:高质量代码的实践 “代码是活的”,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软件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本章将聚焦于编写高质量代码的各项实践: 可读性与可维护性:强调命名规范、代码注释、代码风格的一致性,以及如何编写清晰、易于理解的代码。我们将讨论如何遵循SonarQube等静态分析工具的规则。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系统学习面向对象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模式,如单例模式(Singleton)、工厂模式(Factory)、策略模式(Strategy)、观察者模式(Observer)、装饰器模式(Decorator)等。理解它们在解决常见设计问题时的作用,以及如何避免代码的重复和冗余。 重构(Refactoring):学习如何安全、有效地改进现有代码的内部结构,而不改变其外部行为。我们将介绍各种重构技术,如提取方法(Extract Method)、移动字段(Move Field)、内联类(Inline Class)等,以及重构的原则和时机。 代码评审(Code Review):深入探讨代码评审在发现潜在问题、提升代码质量、促进团队知识共享方面的重要性。我们将介绍有效的代码评审流程和技巧。 单元测试(Unit Testing):强调编写单元测试是保证代码质量的基石。读者将学习如何使用各种测试框架(如JUnit, NUnit, Pytest)编写有效的单元测试,理解测试驱动开发(TDD)的理念,以及如何编写可测试的代码。 第四章:构建与部署自动化(CI/CD) 持续集成(CI)与持续部署/交付(CD)是现代软件开发的核心实践,能够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和发布频率。本章将全面讲解CI/CD的理念与实践: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讲解如何通过频繁地将开发者的代码集成到共享仓库,并自动运行构建和测试,来尽早发现集成问题。我们将介绍版本控制系统(如Git)的最佳实践,以及CI服务器(如Jenkins, GitLab CI, GitHub Actions)的配置与使用。 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讲解如何确保软件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部署,实现手动触发的发布。 持续部署(Continuous Deployment):讲解如何进一步自动化部署过程,实现代码提交后自动部署到生产环境。 自动化构建工具:介绍Maven, Gradle, Webpack等常用自动化构建工具,以及它们在依赖管理、编译、打包过程中的作用。 容器化技术(Containerization):深入介绍Docker,理解容器的概念、镜像构建、容器编排(Docker Compose)。学习如何利用容器化技术实现环境的一致性,简化部署过程。 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 as Code, IaC):介绍Terraform, Ansible等工具,将基础设施的管理通过代码进行自动化,实现可重复、可控的基础设施部署。 第五章:现代开发运维(DevOps) DevOps文化融合了开发(Development)和运维(Operations),旨在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软件交付。本章将探讨DevOps的核心理念: 协作与沟通:强调开发团队与运维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建立共享责任感。 自动化:贯穿于CI/CD、测试、部署、监控等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减少人工干预。 反馈循环:利用监控、日志、度量等手段,快速获取系统运行状态,并及时反馈给开发团队进行改进。 持续监控与日志分析:介绍Prometheus, Grafana, ELK Stac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等监控与日志管理工具,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故障排除与恢复:学习如何制定应急预案,快速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系统。 第六章:安全开发实践 安全性是软件产品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章将引导读者从开发初期就融入安全考虑: OWASP Top 10:详细介绍OWASP(Open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Project)发布的十大Web应用安全风险,如注入(Injection)、失效的身份认证(Broken Authentication)、敏感数据泄露(Sensitive Data Exposure)、跨站脚本(XSS)等,并提供相应的防御策略。 输入验证与输出编码:讲解如何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校验,以及如何对输出到前端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编码,以防止注入攻击。 身份验证与授权:介绍JWT(JSON Web Token)、OAuth 2.0等身份验证与授权机制,以及如何安全地管理用户凭证。 加密技术在应用中的使用:探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函数等加密技术在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中的应用,但不涉及区块链、加密货币的具体实现或底层原理,而是侧重于如何在应用程序中恰当使用这些安全工具。 安全编码规范:强调编写安全代码的原则,避免常见的安全漏洞。 安全测试:介绍静态应用安全测试(SAST)、动态应用安全测试(DAST)等安全测试方法。 第七章:性能优化与可扩展性 随着用户量的增长和业务复杂度的提升,软件系统的性能与可扩展性成为关键挑战。本章将深入探讨: 性能瓶颈识别:学习如何使用性能分析工具(如profilers)来定位应用程序中的性能瓶颈。 数据库性能优化:包括索引设计、查询优化、连接池管理、缓存策略等。 缓存技术:深入讲解Redis, Memcached等分布式缓存的应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缓存来提升响应速度。 异步处理与消息队列:利用消息队列(如RabbitMQ, Kafka)来实现异步任务处理,解耦系统,提高吞吐量。 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介绍不同的负载均衡算法(如轮询、最少连接),以及Nginx, HAProxy等负载均衡器的配置与使用。 水平扩展(Horizontal Scaling)与垂直扩展(Vertical Scaling):理解如何通过增加更多服务器(水平扩展)或提升单台服务器性能(垂直扩展)来应对流量增长。 微服务扩展性考量:在微服务架构下,如何独立地扩展各个服务以适应不同的负载需求。 第八章:分布式系统基础 现代软件系统往往构建在分布式环境之上,理解分布式系统的基本原理至关重要。本章将: 分布式一致性问题:探讨CAP定理(Consistency, Availability, Partition Tolerance),以及如何在分布式环境中做出权衡。 共识算法:介绍Paxos, Raft等经典的共识算法(不涉及区块链的共识机制),理解它们如何保证分布式系统中多个节点的数据一致性。 分布式事务:探讨分布式事务的挑战,以及两阶段提交(2PC)等解决方案(及其局限性)。 服务治理:在微服务环境中,如何进行服务的注册、发现、配置管理和容错。 消息队列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作用:再次强调消息队列在解耦、异步通信、削峰填谷等方面的核心作用。 第九章:云原生技术与实践 云原生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弹性、可扩展应用程序的主流范式。本章将聚焦于: 容器编排(Container Orchestration):深入学习Kubernetes(K8s),理解其核心概念,如Pod, Service, Deployment, StatefulSet, Namespace等,以及如何利用Kubernetes进行大规模容器应用的部署、管理与扩展。 服务网格(Service Mesh):介绍Istio, Linkerd等服务网格技术,理解它们如何在微服务架构中提供流量管理、安全、可观察性等能力,而无需修改业务代码。 云原生存储与数据库:探讨云环境下的持久化存储方案,以及云原生数据库的特点。 无服务器计算(Serverless Computing):介绍AWS Lambda, Azure Functions等无服务器计算服务,理解其按需付费、自动扩展的优势。 DevOps与云原生:探讨DevOps文化如何与云原生技术相结合,实现更敏捷、更高效的软件交付。 第十章: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技术固然重要,但有效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本章将: 项目管理方法论:回顾敏捷方法论,并探讨更广泛的项目管理概念,如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 沟通工具与协作平台:介绍Slack, Microsoft Teams, Confluence等工具,以及它们在促进团队沟通和知识共享方面的作用。 版本控制系统(Git)进阶:深入讲解Git的分支策略(如Gitflow)、合并请求(Merge Request)/拉取请求(Pull Request)的工作流程。 知识管理与文档:强调技术文档、设计文档、用户手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沉淀和共享。 构建高效团队:探讨团队建设、角色分工、冲突解决等团队管理方面的内容。 结论 《现代软件工程实践精要》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扎实、全面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不仅掌握各种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方法论,更能培养出系统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团队高效协作的素养。在瞬息万变的科技领域,持续学习和适应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本书将为您提供一个坚实的起点,助您在软件工程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是一本典型的“Node.js+区块链”的缝合怪,但实际阅读体验却远超预期。它的叙事风格非常严谨且富有逻辑性,不同于那种堆砌新名词的浮躁之作。最吸引我的是,作者对于底层数据结构的阐释丝毫不含糊。例如,在讲解UTXO模型时,对比了其与账户模型的优劣,并详细描述了如何用Node.js来高效地管理和查询这些复杂的结构化数据。这种对基础原理的扎实掌握,使得我们在构建自己的区块链应用时,能够拥有极强的自我调试和优化能力,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上层的框架。书中关于数据持久化和索引的讨论,特别是如何利用成熟的NoSQL数据库来辅助区块链数据的查询,展示了作者平衡前沿技术与现有成熟工具的智慧。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高效率、低心智负担的入门路径,同时又在关键的技术节点上提供了足够深入的洞察力,确保读者能建立起一个稳固且深入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层的API调用上。

评分

我必须承认,最初购买这本书时,我对其中涉及的“加密技术”部分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它能揭示出比特币和以太坊背后的数学魔法。读完后,我的期待得到了超乎预期的满足,但方式却出乎意料的“实用派”。它没有过多纠缠于椭圆曲线的纯数学推导,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哈希函数在数据完整性验证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公私钥对进行数字签名,确保交易的不可否认性。书中对Merkle树的讲解非常到位,特别是它如何有效地压缩区块头信息,提升了我们对区块链性能瓶颈的理解。我特别喜欢作者在穿插讲解时,总能将这些技术点与实际的网络拓扑结构联系起来,比如P2P网络的节点发现和信息广播机制,这让原本抽象的加密概念有了具象的网络传输场景。相比市面上许多只停留在概念的教材,这本书更像是给一个想成为架构师的人准备的工具箱,里面的每一个工具(无论是加密算法还是网络协议适配)都是可以直接拿来解决生产问题的。对那些对底层安全和数据结构有执着追求的读者,这本书绝对值得反复研读其中的安全实践章节。

评分

作为一名有多年经验的后端工程师,我对市面上充斥着大量“Node.js速成”或“区块链入门”的浅尝辄止类书籍感到厌倦。但这本书在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的运用上,展现出了罕见的深度。很多区块链教程会轻描淡写地带过节点间的通信,仿佛它们是理所当然存在的。然而,这本书却用了整整两章的篇幅来深入探讨TCP/UDP、RPC(远程过程调用)以及如何针对区块链的特殊需求(如 Gossip 协议的应用)来定制网络层策略。作者对网络延迟、数据包丢失等实际问题在共识达成上的影响分析得入木三分,这直接解释了为什么某些公链的性能会受到地域和带宽的限制。通过Node.js的`net`或`dgram`模块,作者指导我们如何模拟和测试不同网络条件下的节点行为,这种实战导向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整个去中心化系统稳定性的认知高度。它让我明白,区块链的挑战不仅仅在于代码的正确性,更在于其在复杂、不可信的网络环境中的健壮性。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产品化思维的融入。许多技术书籍只关注“如何实现”,但这本书却花了相当的篇幅来讨论“为何要实现”以及“如何面向用户”。在探讨智能合约设计时,作者不仅展示了Solidity(虽然是附带章节,但结合Node.js后端调用的逻辑很清晰),更重要的是,他引导我们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既安全又用户友好的DApp(去中心化应用)交互界面。例如,书中关于Gas费用的预估和用户体验的权衡、以及如何优雅地处理交易失败的回滚逻辑,这些都是传统应用开发中不常被强调的区块链特定挑战。这种从技术实现到应用落地的完整闭环思考,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创业蓝图的参考资料。它清晰地勾勒出从底层协议到最终用户界面的完整技术栈和思考路径,对于想要将区块链技术转化为实际商业价值的读者来说,这种宏观视角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抓人眼球,那深邃的蓝色背景上跳跃着的代码片段,仿佛预示着即将踏入的数字世界。我原本对“区块链”这个词汇还停留在科幻小说的层面,但一翻开目录,那种系统性的知识结构立刻让我放下了戒心。作者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晦涩难懂的加密算法,而是非常巧妙地从构建一个最小可行性应用的角度切入,用Node.js的简洁和高效作为桥梁,将复杂的分布式账本概念拆解得如同搭积木一般。书中对于异步处理和事件驱动模型的讲解尤为深入,这对于习惯了传统同步编程范式的开发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共识机制的章节,作者没有止步于理论描述,而是提供了数个不同复杂度的代码实现示例,从最基础的PoW到更具现代感的PoS变体,每一步的逻辑推演都清晰可见,让人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更别提在部署和测试环节,作者详尽地介绍了Docker和Kubernetes在区块链环境中的应用,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明白现代开发流程与底层技术如何无缝对接。对于想要从Web后端开发转型到Web3领域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实战指南,它不玩虚的,直接教你如何亲手搭建起一个稳固的数字基石。

评分

这本书很一般

评分

实在不敢恭维

评分

就是快递太慢了

评分

这本书很一般

评分

这本书很一般

评分

据说是目前比较权威的书

评分

正版

评分

实在不敢恭维

评分

正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