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忽必烈的挑战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5-01 |
| 作者:杉山正明 | 译者:周俊宇 | 开本: 32开 |
| 定价: 45.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20106184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杉山正明的这部作品,为我们展现了对世界史崭新的思考方式。
n——山内昌之(东京大学教授),三得利学艺奖评审感言
n历史研究常令人想到“如果”、“可能”的发展,这本书呈现了蒙古历史耐人寻味的一面,相当有趣。
n——日本“读书志”
n它其实是一本视野广阔的政治经济史,他在书中试图把一直为世人刻意曲解,蒙受甚于事实的指责的蒙古帝国的真实面貌,大白于天下。
n——台湾“读书笔记”网站读者评论
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猝死在征服南宋的前线上,皇弟忽必烈突然有了争夺大汗位的机会,同时忽必烈也面临着威胁与挑战。他面临着什么挑战?他不只要击败竞争者登上大汗之位,还得创造不世之功与巨大财富才能给蒙古共同体带来繁荣与安定。忽必烈不只要克服地形天险才能在军事上打败南宋,还要尽可能减少双方损伤,才能顺利达成接收江南财富的目标。而且,忽必烈面临如何建构世界国家和经济体系——地跨欧亚陆上海上的军事与通商帝国的难题。
n杉山正明这部1995年三得利学艺奖获奖作品,有别以西欧、中国为主体的观点,描绘出别开生面的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将蒙古的“野蛮入侵者”或“军事破坏者的形象”彻底颠覆;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莫卧儿帝国、明清帝国这几个在近代西欧列强兴起之前的世界强国,在杉山正明看来,也与蒙古帝国有着内在的联系。
杉山正明,1952年生,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欧亚史学者。曾参与日本NHK“大蒙古”系列纪录片制作。专攻蒙古史、中亚游牧民族史。2003年获第六届司马辽太郎奖,2007年获日本学士院奖,代表作有《蒙古帝国的兴亡》《忽必烈的挑战》等。
**部 追寻世界史的新面貌
n1 蒙古及其时代
n2 蒙古是中国文明的破坏者吗?
n3 中亚、伊朗被破坏了吗?
n4 俄罗斯的不幸是真的吗?
n5 元代中国是悲惨的吗?
n6 责难与称赞
n7 世界史与蒙古时代
n第二部 世界史的大转向
n8 改变世界史的那一年
n9 忽必烈营帐
n10 忽必烈与他的策士
n11 夺权的过程
n第三部 忽必烈的军事与通商帝国
n12 大建设的时代
n13 系统化的战争
n14 一跃成为海上帝国
n15 重商主义与自由经济
n16 为何未尽全功?
n后记
n学术文库版后记
蒙古大军进入杭州城的实际情况
n一二七六年初,曾为南宋首都的杭州,在伯颜(Bayan)所率的蒙古军队前不战而降。灭亡的南宋当时的年号为德祐二年,用使其灭亡的蒙古忽必烈政权的年号来说则是至元十三年。
n和一般的印象不同,蒙古军队实际上完全没有掠夺杭州市街。其中少数的流血,是南宋士兵造成的。在杭州城内外,有总计达四十万人的军队驻守,面对南宋政府决定无条件投降的方针,一部分担心日后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南宋将士引发了暴动。他们对于蒙古军进驻一事既软弱又无能,对南宋政府却态度强势。暴动的主力是下级士兵。军中将领和赞成尽快投降的高层官僚一样,热衷于保全自身性命。而在“征服者”蒙古兵临城下之际,想尽办法要在和平中献城的那些人,与对此主张抱持不满的人之间产生了冲突,也就是发生了内讧。
n反叛的一方遭到镇压,另一方带着被称为少帝及恭宗的南宋幼主赵昺兄弟——两位幼童——逃出杭州,企图前往南方东山再起。在这场混乱当中,南宋士兵中有某些人擅自闯入杭州市内的民宅,放肆地进行强抢、掠夺等暴行。
n本应是征服者的蒙古军队,反而是纪律井然地入城的。蒙古军为了维持治安,令杭州市内家家户户在门前贴上家族全部成员的姓名,并禁止夜间外出。
n有中国史研究者认为,蒙古军队的行为更让人记恨。但是,我们不难想象,若蒙古军队不慎重地维护秩序,管理杭州内外,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南宋成立已有一百五十年,若自北宋建国起算的话则已逾三百年,这样的国家与政权消失毁灭,却几乎什么暴动都没有发生,这或许才真的令人吃惊。
n当时蒙古军队如此漂亮地控制住了局势,即使在历史上几个类似事例中也是相当突出的。虽然这是因为有大汗忽必烈的严格指示,但从此事也可窥知蒙古进驻军中以伯颜为首的将官们的能力非比寻常。
n在中国史上,这样的和平过渡是非常特殊的案例。一般来说,中国史上的政权更替若是以某个王朝或政权以武力消灭另一个的形式进行,一定会演变成非常惨烈的事态。我们虽然很容易误以为前近代的中国史是以士大夫或读书人为中心、软实力占优势地位的,但若与日本列岛或朝鲜半岛的历史比较即可知,在中国史上治乱兴亡异常激烈,硬实力才是至高无上的。
n与此点相关,谢和耐在前引书中指出:“与一般所相信的相反,中国历史在人类历史中是其他国家或区域无可比拟的冲击性事件之连续,是*沾染血腥的历史。”这是难以否定的。与此不同,一二七六年蒙古对杭州的占领,与其说是“征服”,不如说近似于“接收”的这种温和的印象。并且,在此前后,蒙古极为和平地收服了南宋旧领江南(中国本土长江以南之地)全境,情况也可以说是大致一样的。
n但是,这样一来千篇一律的“历史”就不成立了。因为蒙古是“蛮族”,所以不破坏“文明”的话就于理不合。因此游牧民从一开始就被视作恶徒。
n或许读者们无法相信,但一二七六年蒙古军来临之后,杭州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什么变了,又有什么没有变?确切的情况几乎不清楚。首都杭州既然如此,那么其他江南各地的情况也可以由此推知。
n就目前而言,除去几个特殊的话题及事件外,专门研究者从事的有关蒙古治下的杭州与中国南方的确切的实证研究极少。这是今后务必要持续进行的课题之一。
n然而,明明没有根据,“杭州遭受蒙古打击”这种说法却被大肆宣扬。这就是“结论先行”“信者不疑”等心理在作祟。
n说实话,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忽必烈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那些简略的介绍,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蒙古君主,建立了元朝。但“挑战”这个词,在书名中引发了我强烈的好奇。我不禁思考,这位征服了广袤疆域的君主,在他看似无敌的征途上,究竟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是来自内部的反对势力?是不同文化间的融合难题?还是来自外部的潜在威胁?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挑战的根源,以及忽必烈是如何以他的智慧和手腕来应对这些困难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政治博弈的复杂性,军事决策的权衡,以及在那个时代,统治者所需要承受的巨大压力。如果作者能够将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内心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那么这本书无疑会更加引人入胜。我希望能看到一个不只是冷酷征服者形象的忽必烈,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自己的困惑、挣扎和决断的真实个体。这本书的书名,就像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推开它,去探索那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时代。
评分“忽必烈的挑战”,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就足以勾起我对一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好奇心。我一直对蒙古帝国及其扩张的历史深感兴趣,而忽必烈作为其中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领袖,他的故事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书名中的“挑战”二字,更是让我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跳出单纯的史实堆砌,而是能够深入剖析忽必烈在统治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危机,无论是来自内部的权力斗争、经济压力,还是外部的文化冲突、军事威胁。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细腻且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展现出忽必烈如何运用他的智慧、勇气和策略来应对这些挑战,最终巩固他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一个鲜活的忽必烈,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决断的领导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符号。这本书的书名,为我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悬念和智慧的故事框架,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寻其中隐藏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着实吸引人,光是“忽必烈”三个字,就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一个由强大的蒙古帝国统治的时代。我一直对那个时期的历史充满好奇,特别是忽必烈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征服,他的统治,他所面临的挑战,无不让我神往。这本书的标题暗示着故事的核心是围绕着忽必烈所遭遇的困境和他如何应对,这让我非常期待能够深入了解这位历史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叙述,更能展现出忽必烈作为一个决策者,在面对内忧外患时,是如何权衡利弊,如何做出影响深远的决定的。作者是否能将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军事策略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碰撞,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关注作者在塑造忽必烈这个人物时,是否能赋予他真实的情感和复杂的人性,而不是一个冰冷的符号。那些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是否能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君主,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犹豫不决,他的坚定信念?这本书的书名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谜题,让我渴望去揭开它隐藏的答案,去探索那个遥远而又充满魅力的时代。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简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对历史的无尽想象。忽必烈,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磅礴的气势,而“挑战”二字,更是为这个名字增添了神秘感和张力。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展现这位伟大君主心路历程的书,而这本书似乎正是我的理想之选。我希望作者能够不仅仅是描绘他宏大的征服史,更能挖掘出他作为一位统治者,在面对复杂局面时的深思熟虑和艰难抉择。我想知道,在他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时,他是否也曾感到孤独?他如何平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诉求?他又是如何应对那些意想不到的变故和反对的声音?这本书的书名,让我预感到它将是一部充满智慧和策略的作品,它会带领我深入了解一个伟大帝国的崛起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所经历的种种考验。我期待着,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体会到一位君主,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厚实的体积和精美的封面所吸引。那是一种沉甸甸的分量,仿佛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封面设计简洁却充满力量,几笔勾勒出的轮廓,似乎就能勾勒出那个恢弘时代的壮丽图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序章,期待着作者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亲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忽必烈,不仅仅是关于他的赫赫战功,更关于他如何在一个庞大而多元的帝国中,平衡各方势力,维系统一,并推动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我对作者对历史细节的考究程度有着很高的期望,期待能读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些在宏大叙事中被忽略的片段。当然,我也希望作者的文笔能够如行云流水,将那些枯燥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有趣,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呼吸,一同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这本书对我来说,不只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次穿越历史的探险,一次对伟大帝王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