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文学 书籍 (晚清民国启蒙读物的发轫之作,胡适等一代人的启蒙读物;原版修复,原汁原味呈现。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 
| 作者: | 无 | 
| 市场价: | 880元 | 
| ISBN号: | 9787513311205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盒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3-11-01 | 版次:1 | 页数: | 
| 印刷时间:2014-01-29 | 印次:1 | 字数:500.00千字 | 
| 温馨提示:出版时间过3年的图书,因长时间储存可能会产生纸张缺陷,敬请谅解! | ||
| 主编 | |
| 晚清民国启蒙读物的发轫之作; 胡适等一代人的启蒙读物; 陈丹青题写书名、胡赳赳作序; 原版修复,原汁原味呈现。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 
| 内容简介 | |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于1901年,即清光绪二十七年。全书四卷(八册),共SHOU*选三千二百九十一个汉字,插图七百六十二幅。**册为凡例、目录和检字索引;第二册为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知识、地方小志等;第三、四册为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第五、六册为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虫豸动物、野生植物等;第七、八卷为卷四,也是*后一卷,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DANG*当时,本书以石版印刷流通,随即广为仿效和普及,成为各小学学堂通行教材。几十年间,其扩印之多、流布之广、版本之杂,一时无二。本书作为有史以来**部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其精神传承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国民字课图说》(1915年),还影响了同时代的《共和国教科书》(1912年)。从晚清到民国,这种隐性线索还存在着,可谓是近现代中华语文课本的典范,一路灿烂光华、自强不息。及至DANG*当代,此书却寂寂无闻。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虽为工匠所制,但却意外地创造了一座峰,体现了民间书法艺术与绘图艺术的结合。书中所绘图画多为《点石斋画报》风格,人物、花鸟、建筑、器物,大者半框,小者半框六幅。至今仍为收藏家视若拱璧。在版式上,该书也打破了线装书的通常格式,大胆采用“六宫格”,使图文合参、学养并重。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处在线装书从木版印刷向石版印刷的过渡时期,也处在西学东渐、思想杂出的旧学、新学接壤之际,这,皆在书中留下了特殊的记号,如:卷一中印有五十一幅和中国地图的插绘。又如:对于电的解释,就很有意思 ...... | 
| 作者简介 | |
| 刘树屏(1857年-1917年),字葆良。江苏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晚清政治人物,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第三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1]。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甲午战争后,提倡教育改革。调任安徽候补道,创办皖南中学。不久,代理南洋公学监督。清光绪二十八年冬南洋公学发生“墨水瓶事件”后,刘出任公学*。他根据盛宣怀的指示和自己办学的经验,公布了《整顿学堂条陈十则》,同时又改监院为斋务长,下设监学官、检查官,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经盛宣怀保荐,任津浦铁路南段总办。民国后隐居不出。民国六年(1917年)卒。工诗。 | 
| 目录 | |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壹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贰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叁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肆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伍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陆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柒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捌 | 
| 书摘插图 | |
坦白说,我一开始拿到这套书时,还担心它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古董”,毕竟“蒙学堂”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没想到,它的装帧和排版设计得非常考究,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体验。色彩的运用很柔和,图画的风格既有古籍的典雅,又不失清晰度,这一点对于需要大量视觉辅助的识字过程来说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平衡了“知识的深度”和“可读性”。它不会用过于学究的语言来让你望而却步,而是用一种温和、循循善诱的口吻,引导你一步步深入。我发现,我不再仅仅是把这些字当作一个个独立的符号来记忆,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对于希望给孩子进行传统文化启蒙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极佳的选择,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扎实的文化底色和审美训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贴合学习的自然规律,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字汇,而是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讲解每一个字的时候,都会穿插一些相关的文化典故或者生活场景的描述。这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历史、文学、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举个例子,学习与“五行”相关的字时,书中不仅解释了字形,还简略地介绍了古代的哲学思想,让你对这个字的理解一下子就立体起来了。这种“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记忆持久度。我周围很多朋友抱怨现在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但我觉得,如果学习材料本身足够有趣、足够有内涵,孩子自然会被吸引。这本书就做到了这一点,它用故事和图像的力量,治愈了学习中的枯燥感,让阅读本身成了一种享受。它更像是一本“可读、可看、可思”的综合性文化读物。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的感觉是,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现代读者与传统蒙学教育之间的桥梁。现在的教育体系里,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英语、数学这些所谓的“硬技能”上,反而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母语的根基——汉字——的探究有些浅尝辄止。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用一种近乎“慢工出细活”的态度,去重塑我们对文字的认知。它不是那种追求效率的快餐式学习资料,而是更倾向于一种“涵养”的过程。我特别欣赏它在解释字源时的那种严谨又不失趣味性的笔调,让你在了解“为什么这个字长这样”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对我个人而言,它不仅帮我纠正了一些长期以来模糊的字形概念,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日常交流中那些习以为常的词汇,发现每一个字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微型的世界观。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比单纯多认了几个字要有价值得多,它提升的是一种文化自信和对母语的敬畏之心。
评分作为一个成年读者,重新翻阅这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我最大的感触是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中那种“重德行、精文字”的精神内核。现代的许多教材往往只关注功能性,而忽略了文字背后所蕴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本书则不然,它在教你认识字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你的品格。比如,对一些涉及伦理道德的字,书中的解读往往会引申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上去,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教育方式。它没有说教,却字字珠玑。我发现,通过细读这些字,我对自己过去的一些认知和理解也进行了一次梳理和校正。它迫使你去慢下来,去体会每一个笔画的来之不易,去尊重每一个文字的古老渊源。与其说我是在“学”字,不如说我是在通过文字“学做人”。对于任何一个希望深入了解汉字文化精髓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值得珍藏和反复研读的宝典。
评分这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对于那些希望在浩如烟海的汉字世界里找到清晰指引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及时雨”。我一直觉得,学习汉字,光靠死记硬背那些笔画和结构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演变逻辑。这本书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一本字典或字帖,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人思维方式的窗户。比如,书中对一些常用字的“图说”,不是那种生硬的解释,而是通过形象的描摹和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字形结构变得易于理解。我记得我小时候学“山”和“水”这两个字的时候,感觉就是两个毫无关联的符号,但在这本书里,它们被赋予了生命力,仿佛能看到古人是如何观察自然,并将这种观察转化为文字的智慧。这种结合了图像学和文化解读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汉字的好奇心,让原本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充满探索的乐趣。这本书的编排也显得很有条理,从基础的偏旁部首到复杂的合体字,层层递进,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不会感到压力过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