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48.00
著 译 者: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8-01
版 次: 第一版
标准书号: 1511214762
页 数: 317
开 本: 32开
装 帧: 平装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有:基本设计规定、桩基构造、桩基计算、灌注桩施工、混凝土预制桩与钢桩施工、承台施工、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有关附录。 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公告第18号批准、发布,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同时废止。
1 总则;2 术语、符号;3 基本设计规定;4 桩基构造;5 桩基计算;6 灌注桩施工;7 混凝土预制桩与钢桩的施工;8 承台施工;9 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附录A 成桩工艺选择参考表;附录B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基本参数;附录C 考虑承台(包括地下墙体)、基桩协同工作和土的弹性抗力作用计算受水平荷载的桩基;附录D Boussinesq(布辛奈斯克)解的附加应力系数、平均附加应力系数;附录E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计算参数;附录F 参考桩径影响的Mindlin(明德林)解应力;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附录G 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墙下条形桩基承台梁;附录H 锤击沉桩锤重的选用。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如果说市面上的技术书籍大多是“知其然”,那么这本书则力求“知其所以然”。它不仅仅是在告诉我们“怎么做”,更是在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书中对桩基设计理念的探讨,对各种规范条文背后原理的追溯,以及对工程事故案例的分析,都极具启发性。这使得读者在学习技术规范的同时,能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程思维体系。例如,在讲解桩身混凝土强度要求时,书中不仅给出了具体的强度等级,还详细分析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如水灰比、外加剂的使用、养护条件等,并强调了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对于一些争议性的技术问题,书中也提供了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鼓励读者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开放的学术视野,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优秀著作,对于提升工程师的专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评分坦白说,初次翻阅这本书时,我曾被其厚重的篇幅和密集的专业术语所震撼,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其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实践内容所吸引。这本书就像一个百科全书,将建筑桩基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其中。书中对不同类型桩基的适用性分析,对桩基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对桩基的长期性能预测,都展现了其科学性和前沿性。在施工细节方面,书中对施工设备的选择、施工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都有详细的阐述,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涉及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这体现了现代工程技术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部集理论、实践、创新于一体的杰作,对于任何希望在建筑桩基领域深耕的专业人士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评分对于像我这样刚刚接触建筑行业,尤其是对地下工程感到有些陌生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它的语言虽然专业,但逻辑清晰,结构严谨,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桩基技术的世界。一开始,我曾担心会因为专业术语过多而感到吃力,但书中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示,成功地将复杂的概念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大大降低了学习门槛。尤其是在介绍不同桩基类型时,书中不仅给出了清晰的结构图,还详细说明了每种桩型的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施工时的关键技术环节,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需要全面了解不同选项的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质量控制和安全问题的重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反复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这对于未来实际工作中严谨的态度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是非专业背景,只要肯花心思去钻研,也能逐渐掌握这些看似高深的工程技术。
评分一本非常详实的技术指导书籍,即使是对建筑桩基领域稍有了解的工程师来说,也可能感到眼界大开。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技术规范和条文,更深入地阐述了这些规范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工程实践经验。书中对桩基设计、施工、检测等各个环节都做了详尽的分析,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图表和案例,使得抽象的技术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例如,在关于承载力计算的部分,作者不仅给出了计算公式,还详细解释了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桩型对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计算方法。在施工工艺方面,书中对多种桩基施工技术,如钻孔灌注桩、预制桩、桩板复合基础等,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包括施工步骤、注意事项、质量控制要点等,为一线施工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融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使得规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前瞻性。读完这本书,感觉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了深度交流,对桩基工程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深度和广度,它不仅是技术人员的案头必备,也是学术研究的宝贵参考。书中对于桩基变形、沉降、抗震性能等复杂问题的分析,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探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设计时,书中提出的多种解决方案和风险评估方法,对于应对实际工程中的挑战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例如,在遇到软弱土层或含水量高的地层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桩型,如何进行桩身加固,如何控制桩侧摩阻力损失等问题,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论述和具体的计算实例。同时,书中对于桩基检测技术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包括静载试验、动力试验、声波透射法等,并阐述了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和结果判别,为保证桩基工程的安全可靠提供了技术支撑。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做好一项基础工程,需要多么精密的计算、严谨的设计和细致的施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