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海》是以字帶詞,集字典、語文詞典和百科詞典主要功能於一體,而以百科知識為主的國內**的大型綜閤性詞典,是我國的原創性精品文化工程。自1915年由著名齣版傢、辭書編纂傢陸費逵動議編纂以來,《辭海》已走過瞭近百年的路程。這一百年來,《辭海》經曆瞭五次修訂,經曆瞭中國近現代曆史的變遷,它的足跡幾乎與近現代中國的發展同步。
《辭海》誕生於戰火之中,新中國的成立為它帶來瞭新的生機。1957年,*主席和黨中央交給上海市委修訂舊《辭海》,齣版新《辭海》的任務,辭海編輯委員會在曆屆上海市委領導下,於1965年齣版瞭《辭海》第二版(未定稿版),之後於新中國成立30周年、40周年、50周年、60周年前夕齣版瞭《辭海》第三版(1979年版)、第四版(1989年版)、第五版(1999年版)和第六版(2009年版)。按照《辭海》常務副主編巢峰先生的話來概括這幾次修訂的特點:**次修訂即1965年版(第二版)可謂“脫胎換骨”,第二次修訂即1979年版(第三版)謂之“撥亂反正”,第三次修訂即1989年版(第四版)為“精益求精”;第四次修訂即1999年版(第五版)為“與時俱進”,第五次修訂即2009年版(第六版),可稱得上“繼往開來”。
曆次《辭海》的修訂,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絲不苟,字斟句酌,從而使之真正成為瞭一位“無聲的老師”,一座“無牆的大學”,對我國當代社會生活影響非凡,不僅取得瞭突齣的社會與經濟效益,而且已經成為展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標誌性齣版物。
《辭海》(第六版)由夏徵農、陳至立擔任主編。其篇幅較第五版略增,總字數約2200萬字,比1999年第五版增加約10%;總條目近12.7萬條,比第五版增8%;其中新增1萬多條,詞條改動幅度超過全書的三分之一;刪去條目約7000條。除瞭新增條目,在原有條目中,也大量援引新的提法,作齣新的解釋,反映新的情況,執行新的規範,運用新的數據。在增補以前遺漏的詞目、音項、義項和釋文內容,改正解釋、資料、文字、符號等差錯,精簡不必要的詞目和不閤適的釋文等方麵亦著力甚多。
《辭海》(第六版)的收詞反映瞭進入新世紀後,世界形式和格局、科學技術、社會生活等發生的重大變化,特彆是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綜閤國力進一步增強,呈現齣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動力,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辭海》(第六版)及時收錄瞭馬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係列。
《辭海》(第六版)是對時代發展的定格,充分反映瞭新中國成立六十年,特彆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新事物、新成果,內容涵蓋常用的單字、語詞和百科詞語,包括重要名詞、概念、術語、成語、國名、人名、地名、組織、機構、事件、會議、著作、文件、決議等等。
百年的曆史積澱,百年的文化傳承,百年的精心磨礪,《辭海》在讀者心目中地位將會越來越高,其品牌價值和市場影響力也將會越來越大。
內容簡介《辭海》是當代中國一的極具的大型綜閤性辭典。“對不對,查《辭海》”,已成為廣大讀者的口頭禪。一書在手,常用的單字、語詞和百科詞語,包括重要的名詞、概念、術語、成語、國名、人名、地名、組織、機構、事件、會議、著作、文件、決議等等,均可查到。坦率地說,對於初學者來說,這套書的體量和專業性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閱讀壓力”,它不是那種可以輕鬆讀完的小說。但正因為這份“壓力”,它纔配得上“辭海”二字。我欣賞的是它對於“演化”的記錄。翻閱不同版本的工具書,就能看到人類認知邊界的拓展和學科重心的轉移。這套第六版,在收錄新材料和新技術名詞上做到瞭相當的及時性,同時,對於那些經典概念的闡釋,又保持瞭足夠的曆史厚度,沒有為瞭追求“新”而犧牲瞭“深”。我喜歡對比一些經典的哲學或文學術語,看看現代編纂者是如何在保持傳統精髓的同時,融入新的時代解讀的。這種對比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寶貴的學術訓練。它要求讀者必須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閱讀,去思考,去吸收,而不是被動接受,這纔是工具書的最高價值所在。
評分這套書的精裝版本,在細節處理上,看得齣是下瞭大功夫的。無論是書脊的燙金工藝,還是封麵紋理的觸感,都散發齣一種經久耐用的氣息。我將它們並排放置在我的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和學術態度的宣示。對我而言,這不僅僅是查閱工具,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夥伴。在構思復雜論述結構時,我常常會走到書架前,抽齣其中一冊,不是為瞭查找某個特定詞匯,而是為瞭讓那些宏大而紮實的知識體係重新“布陣”於我的腦海之中。它像是一個無形的智囊團,為我的思維提供堅實的基座。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對基礎知識的無可替代的構建能力,它讓我們明白,真正的創新,從來都建立在對既有知識體係的深刻掌握之上。
評分我對這套書的使用頻率,可能比一些人想象的要高得多,但絕不是用來查閱那些三分鍾就能在網上搜到的常識。我的主要用途在於對某一專業領域進行縱深挖掘時的“定錨”。當我在進行跨學科研究,比如涉及古代醫學典籍的文字校勘時,這套工具書提供的標準釋義和曆史沿革,就成瞭我判斷引文準確性的最高準則。有一段時間我沉迷於研究某個特定的宋代官職體係,網絡資料往往相互矛盾,信息源頭晦暗不清。最終是這套精裝本中關於“官製”部分的詳盡梳理,通過其嚴格的引文注釋和時間脈絡的梳理,幫我撥開瞭層層迷霧。這套書給我的感覺是,它在你需要它的時候,總能提供一個可靠的、經過多方專傢反復推敲的答案,讓你免於陷入信息繭房的危險。它的存在,是對浮躁學術風氣的一種無聲的抵抗。
評分這套《辭海》精裝五捲F0616,當我第一次將它抱迴傢時,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就讓我對手頭的學術工作充滿瞭信心。我不是一個輕易滿足於網絡搜索結果的人,對於知識的渴求,我更傾嚮於一種係統而權威的指引。這套書的裝幀無疑是頂級的,每一冊的紙張厚度、油墨的清晰度都體現瞭齣版社對這套“文化長城”的敬畏。它不僅僅是一部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我尤其欣賞它在收錄現代科學術語時的嚴謹態度,很多我原本模糊不清的概念,通過查閱這套書,立刻清晰起來。比如在研究某個曆史事件的地理背景時,書中對古代地名的考證和今地對照,細緻入微,那種踏實的學術積纍,是任何碎片化的信息源都無法替代的。翻閱它,仿佛是在與幾代中國頂尖學者對話,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凝結於這方寸之間,讓人肅然起敬。雖然厚重,但正是這種厚重,賦予瞭它無可撼動的權威性,是我書房中不可或缺的鎮石。
評分說實話,我主要購買這套精裝本是為瞭那種儀式感和手感,電子版的便利性在快節奏的工作中確實誘人,但麵對《辭海》,我拒絕“快餐式”的閱讀。這套書的版式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密密麻麻的文字,卻因為恰到好處的留白和清晰的索引係統,讀起來竟然毫不費力。我常常在深夜裏,泡上一壺茶,就著颱燈的光,隨意翻開其中一捲,從一個條目跳到另一個毫不相乾的詞匯,像是在一個巨大的知識迷宮裏漫步,卻總能找到齣口。它的內容覆蓋麵之廣,令人咋舌,從深奧的哲學思辨到具體的生物物種名稱,無所不包,而且每一個條目都力求做到“賅博而不失精要”。這種在廣度與深度之間取得完美平衡的能力,是《辭海》係列代代相傳的絕學。我甚至注意到,不同學科領域的術語在排版風格上會略有側重,體現瞭編纂者對不同知識體係的理解和尊重,這是一種隻有細細品味纔能體會到的匠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