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典》自1998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至今已经过去了15年,有必要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把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此次修订,在释义和书证以及书写体例等方面做了大量查漏补缺的工作,从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收集了古代正统书面语写作中的大量单字与词汇。
第2版收录单字约14200个(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复音词约28000条。第1版收单字10000个,复音词24000条。
商品参数
书 名:古代汉语词典(精装)(第2版)
作 者: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著
I S B N :9787100099806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4年3月第2版
印刷时间:2014年3月第33次印刷
字 数:
页 数:1990页
开 本:32开
包 装:精装
重 量:1400克
原 价:119.90元
编辑推荐
释疑解惑 融通古今
北京大学张双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殷国光教授主持修订
语文教师、中学生、文字工作者案头必备
品牌辞书,读者认同。荣获第三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
其主要修订工作:
1. 释义和书证是本次修订的重点,释义不妥或有硬伤的改正之,书证有误或年代较晚的更换之。更换书证,其时代按以下分期: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及以下。
2. 增加了一些有文献用例的单字,相应删去一些仅见于字书而没有书证的生僻字。复音词也做了某些调整,有所增删。
3. 通假音读本字的读音,不单立音项;凡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者,在通某之后,用括号标出所读本字的读音,如锡,通“赐”(cì)。
4. 异体字从严掌握,凡音义有别者,不做异体处理,如“修”“脩”,“雕”“琱”“彫”“鵰”等皆单立字头。
5. 引书体例略作修改,如《楚辞离骚》改为屈原《离骚》,不出《楚辞》;《文选东京赋》改为张衡《东京赋》,不出《文选》。
6. 根据《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重新编制了《部首检字表》。基本采纳《通用规范汉字表》,表外字不做类推简化。
内容推荐
《古代汉语词典》自1998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至今已经过去了15年,有必要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把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此次修订,在释义和书证以及书写体例等方面做了大量查漏补缺的工作,从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收集了古代正统书面语写作中的大量单字与词汇。
第2版收录单字约14200个(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复音词约28000条。第1版收单字10000个,复音词24000条。
目录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词典正文
这部精装本的装帧设计,也体现出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印刷字体,以及耐用的精装封面,都意味着这是一部可以伴随我未来数十年学习生涯的“传家宝”级别的工具书。我个人对于工具书的物理形态有特殊的情结,因为频繁的翻阅和查找,要求它必须足够坚固。很多薄装的词典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散页、掉胶的情况,但这部书明显是按照“重度使用”的标准来制作的。更重要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它的检索效率非常高。很多时候,我只是模糊地记得一个词的发音或者某个部件的形态,依靠它相对科学的部首和难检字处理系统,我总能快速锁定目标。它减少了查阅时的挫败感,从而变相地鼓励我更频繁地去阅读那些“有挑战性”的文本。这种物理层面的优良设计,完美地支撑了它在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了一种正向的反馈循环,让学习过程本身也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与其他一些侧重于文学鉴赏或语感培养的读物不同,这本书的“技术性”极强,它更像是工程师的蓝图而非诗人的随笔。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精确度极高的“语言框架”。很多时候,我们阅读古文感到晦涩,并非因为我们缺乏想象力,而是因为我们缺乏对当时“语言规则”的理解。这部词典就像一个精密的度量衡工具箱,它帮助我校准了对每一个词语的理解刻度。比如,在理解某些古代的哲学论述或律法条文时,一个词的细微差别可能导致对整个逻辑链条的误判。这部词典提供的释义,常常会带有法学或哲学上的特定指向,这对于需要进行严肃学术阅读的读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保障。它提供的是一种“精确的语境嵌入能力”,而不是泛泛而谈的“意境描述”。这份严谨和专业,使得它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无可替代的、最高层级的学术工具位置,是所有严肃的古文学习者案头必备的基石。
评分这部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那精装的质感就让人觉得它不是一本普通的工具书。我最看重的是它在收录和释义上的严谨性。作为一名对古典文学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时常在阅读古籍时遭遇那些看似熟悉却又难以精准把握的词汇。不同时代的语义流变,使得许多看似简单的字词,在特定的语境下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内涵。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给出了一个或几个现代汉语的对译,更重要的是,它常常会追溯该词的词源,引证不同的古籍例句,将语义的演变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尤其是对于那些一词多义、异形异义的复杂情况,它的处理方式堪称教科书级别。例如,对某些常用动词在先秦、汉魏、唐宋不同时期的用法的梳理,就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这种细致入微的考证,使得我在查阅时,不是在做简单的“翻译”,而是在进行一场微型的“文献学探究”。可以说,它为我们这些“半吊子”的古文爱好者,提供了一把直抵文本核心的钥匙。光是翻阅那些详尽的注释和引文,就足以让人领略到古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的厚重感,绝非市面上那些肤浅的“速查手册”可以比拟。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古文爱好者,我购买工具书时最怕的就是“版本陷阱”。市面上很多工具书,尤其是在追求速度和低成本的今天,往往会用大量陈旧甚至错误的释义来凑数,或者为了追求篇幅而牺牲准确性。但这一版《古代汉语词典》所展现出来的学术水准,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可以感受到编纂者们对“求真”的执着。我曾经尝试用它来校对一本我正在整理的宋代笔记小说中的疑难词句,发现它对那些在后世已经发生语义漂移的词汇,处理得极为审慎。它会清晰地区分“旧义”和“新义”,并注明出处,这对于进行文本比对和研究历史语境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这种对历史细节的尊重,使得它不仅是一本查阅工具,更是一部微型的语言史参考书。它没有急于给出“最流行”的解释,而是耐心地铺陈出所有可能的解释路径,并将最有可能符合当时语境的解释置于首位,这种“学术审慎”的态度,是衡量一部工具书是否可靠的黄金标准。
评分我通常习惯于带着某种特定的阅读目标去使用词典的,比如在攻克某一朝代的诗赋或者史传文本时。这本书的排版和检索系统,对于这种“目的性阅读”显得尤为友好。它的编排逻辑似乎是高度契合了古文阅读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单纯按照现代汉字的笔画或拼音顺序来组织。这种设计上的体贴,在实际使用中节省了大量时间。例如,当我遇到一个生僻的固定搭配或者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时,这本书往往能迅速定位,并且在解释中关联到其他相关的概念。我注意到,它对于那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比如祭祀用语、官职名称,甚至是古代的度量衡,都有相当详尽的补充说明。这对于提升阅读的“沉浸感”至关重要。阅读古文,如果连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基本符号都无法理解,那读到的永远只是文字的皮毛。这部词典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仅是词汇的“解码器”,更是古代文化场景的“背景板”。每当我在一个词条下看到那清晰标注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指向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位古人当时是用怎样一种心态和认知去使用这个词的,这种深层次的连接,是任何网络搜索都难以替代的。
评分书很好快递也快
评分东西很好,非常实用
评分质量很好,应该是正版
评分不错?
评分还可以
评分这本书词典很好关键是三家服务态度好
评分装订线有两处松脱,书皮后期有可能因承重脱落,适合在校学校学生使用,商务印书馆出品,不适合古文言文阅读首选工具书,很多词条并未收录
评分正品,老师要求买的
评分货物发到,速度很快,包装也很不错,好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