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 笔译篇(第二版)
定价:32元
作者:武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301280188
字数:230000
页码:171
版次: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天 突破英文中定语从句的翻译(一) 1
一、定语从句的翻译 1
二、总结的内容 15
练习 16
第二天 突破英文中定语从句的翻译(二) 17
一、继续讲讲定语从句的翻译 17
二、总结的内容 29
练习 29
第三天 突破英文中非谓语动词的翻译 32
一、简单说说非谓语动词和翻译的关系 32
二、非谓语动词的翻译 33
三、分词的翻译 34
四、长难句中分词的翻译 41
五、总结的内容 44
练习 44
第四天 突破英文中被动语态的翻译(一) 47
一、简单说说被动语态和翻译 47
二、被动语态的翻译 49
三、总结的内容 56
练习 57
第五天 突破英文中被动语态的翻译(二) 59
一、被动语态长难句的分析和翻译 59
二、总结的内容 67
练习 68
第六天 突破英文中代词的翻译 70
一、简单说说代词和翻译 70
二、代词在句子中的翻译 72
三、长难句中代词的翻译 78
四、总结的内容 81
练习 81
第七天 突破英文中形容词和副词的翻译 83
一、简单说说形容词、副词和翻译 83
二、形容词和副词的翻译方法 84
三、形容词修饰名词时的翻译 90
四、总结的内容 92
五、总结英译汉和断句 92
练习 94
第八天 突破增词与减词(一) 96
一、简单说说增词与减词 96
二、增词与减词的种类 96
三、总结的内容 106
练习 107
第九天 突破增词与减词(二) 108
一、继续说说增词与减词 108
二、总结昨天和的内容 119
练习 119
第十天 突破汉译英的换主语 121
一、简单说说中英文主谓搭配问题 121
二、换主语的翻译 122
三、总结的内容 132
练习 132
第十 突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翻译 134
一、简单说说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34
二、习语的使用 134
三、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41
四、总结的内容 146
练习 146
第十二天 总结非文学翻译的要点 148
一、总结非文学翻译的要点 148
二、再次遇见长难句 151
三、结束语 154
练习 155
参考译文 158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译篇(第二版)》是作者在多年翻译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主要针对英语高年级学生和意在通过国家各类翻译考试的非英语学生。本书共安排十二天内容:前七天主要讲解英译汉,后面五天主要讲解汉译英。整本书以简单句和长难句分析相结合,并在课后配有少量的练习,让广大学生可以在短期之内对英汉笔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初翻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所吸引,特别是对于那些看似简单却在实际翻译中容易失误的“陷阱句式”,作者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很多翻译书往往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罗列规则,但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非常注重实操层面,将抽象的语法点落地到具体的语境之中进行剖析。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小词汇时所展现出的洞察力,很多时候,一个介词或一个副词的细微差别,就能决定整个句子的神韵是否到位。作者仿佛拥有一个显微镜,能将句子结构中最细微的纤维都拆开来让你观察,然后用清晰易懂的语言重建理解的桥梁。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极大地增强了我对英语思维逻辑的感知能力,不再是简单地进行词汇的替换,而是真正开始学习如何“重构”信息,让译文自然流畅地融入目标语言的语境,这对于我长期以来在翻译速度和准确性上的困扰,无疑是一剂良方。
评分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对不同语境下翻译策略的探讨极为深入且富有层次感。它并非推崇“一招鲜吃遍天”的万能公式,而是鼓励译者根据文本的类型、目的和目标读者群来灵活调整翻译的侧重点。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既要处理学术性较强的专业文本,又需要应对日常商务邮件的译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指导性。书中对某些特定领域(比如法律或科技文本)的翻译风格差异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这些对比不是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关于“适切性”的探讨,这种成熟的视角让我对翻译的“艺术性”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教会我的不只是如何“译对”,更是如何“译好”,如何让译文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这超越了一般入门书籍的范畴,更像是一部中高级译者的进阶指南,对提升译文的“地道感”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种沉稳中又不失现代感的封面风格,让人立刻感受到它内容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从拿在手里的分量和纸张的质感来看,就知道作者在出版的每一个细节上都下了不少功夫,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它在视觉呈现上的克制与得体,没有过度花哨的装饰,一切都以服务于学习和查阅的便利性为最高原则。比如目录的编排就非常清晰,章节的划分逻辑性很强,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翻译技巧书籍的人,也能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或需要加强的部分。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实际上也反映了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精心布局,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它不是那种只追求时髦概念堆砌的“快餐式”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耐心地为你梳理知识脉络,引导你一步步深入。这种设计语言的背后,传达的是一种对读者时间尊重的态度,让人感觉物有所值。
评分从我个人的学习体验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翻译的“术”,更是翻译的“道”。在许多关键的章节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语言的敬畏和对准确传达思想的执着。它在引导我们提高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译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它让我明白了,优秀的翻译工作,本质上是一种深度阅读和文化转译的过程,需要译者具备的不仅仅是双语能力,更是一种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敏锐的文化感知力。这本书就像一个高明的教练,它不断地激发你对更高标准的追求,挑战你固有的思维定势。阅读完后,我感到自己的翻译视角被拓宽了,对于处理复杂信息流时的信心也大大增强了,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维升级”,而非简单的技能习得。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尤其体现在对练习和理论结合的把握上,显得张弛有度,非常人性化。理论讲解部分详实而精准,但绝不冗长,总是在关键节点处戛然而止,留下一个清晰的切入点,引导读者进入实践环节。而随后的练习设置,更是恰到好处地起到了“固化”所学知识的作用。这些练习的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巧妙,从一开始的模仿性练习,到后期的开放性、挑战性问题,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有效避免了初学者可能产生的畏难情绪。我个人认为,这种“学一点,练一点,巩固一下”的节奏,是最高效的学习模式。它强迫我必须立刻将刚刚学到的抽象技巧应用到具体的句子中去检验效果,这比单纯读完一章理论再集中练习要有效得多,它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让学习过程充满了即时反馈的成就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