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京剧谭门(卷一):一代宗师谭鑫培
:120.00元
作者:陈本豪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010174549
字数:
页码:44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京剧一代宗师谭鑫培出生于武汉江夏,学艺于天津,唱红于古都,成名于上海。谭鑫培以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的戏曲艺术,从他开始,老生艺术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了,基本确立了京剧的格局;他在60余年的演艺生活中,上至宫廷王府,下至乡镇村野,风靡当时中国各种样式的舞台,赢得了各种层次观众的喜爱。他创造的谭派艺术多方面地代表了我国戏曲的传统风范,使京剧逐渐趋入精美的境界,是流传*广、对后世影响大、枝叶*为繁茂的一个艺术流派。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在京剧历史上,谭派始终被认定为老生行当中的主流派,谭鑫培也被公认为一代宗师。
目录
序言 谭元寿
1 汉上源流
谭门幸事
九朝之庆
米业与捕快
逆训中追梦
定向与发展
含泪别故土
2 天津岁月
北漂路上
风尘卖艺
抵达天津
入科深造
智闯侯府
粥班正气
进京前夜
3 挺进都城
南城戏苑
被踏离京
夜奔激将法
护院捉贼
北京戏界的年前年后
城乡之间
4 三庆前后
拜师大老板
《同光十三绝》
倒仓跑帘外
失符遇劫
三胜意外收鑫培
初演老生《战北原》
长庚病托新班主
5 皇宫艺海
次进宫
五天德和大戏楼
宴客李莲英
夜宿总管府
无常西太后
戏场误卯
伶界恩遇人
6 红墙内外
南府精忠庙
那相下跪
中西文化观
晚清的政局与戏曲
京剧之外
红豆馆主学戏
大家之家
7 艺德佛心
戒台寺进香
谭梅合演((汾河湾》
设计前推杨小楼
善心德艺
又进戒台寺
兰芳眼中的谭大王
8 成名上海
神秘的女人
提前辞沪返京
两异戏园
与牛相同台
《盗魂铃》风波
第六次赴上海
七张半唱片
9 一派风流
使命与担当
锐意改革的典范
部无声电影
红花与绿叶
乡音犹在
琴声悠远
谭派的创律与发展
10 霜露无声
叔岩用心观谭戏
虔诚以进
春阳友会
精妙绝伦的刀法
谭余渊源
总统府禁戏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陈本豪,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作协主席团委员,江夏区文联驻会副主席。区政协常委,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无党派民主人士。
自20世纪末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尤以散文见长,兼写诗歌、评论、小说、寓言、报告文学等。作品曾在《芳草》《长江文艺》《读者》《散文》等30多家省市和国家刊物发表两百余万字。多篇散文入编《长江文艺60年散文卷》《2005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读者十年精华文丛》《散文海外版》《南方文鉴》《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等多种国内外名家经典文集。已出版《沃野》《秋声》两本散文集、《与教育约定今生》一本长篇报告文学集。曾荣获2006年武汉具突出贡献作家奖、小说《长尾巴的小姑娘》获《中国作家》二等奖。在建国六十周年时,入编湖北百位名家展系列。
文摘
《京剧谭门(卷一):一代宗师谭鑫培》:
仲春时节,风清雨润,整个江城润湿在迷蒙的雨丝里。
临近八埠街头的谭家,夜半三更,漆黑如墨。突然!天地间一片霞光,谭宅内院里屋间传来接生婆响亮的报喜声。“生了!生了!是个儿子哎!”守伴在堂候妻待产的谭志道,忽从打盹中惊醒,耳旁传来声声令人振奋的婴儿啼哭。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农历丁未三月初九,一个让中国戏曲史熠熠生辉的日子,京剧一代宗师——谭鑫培,降生在繁华的武昌城里。
江南三月,草木中兴,花香盈城,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谭家打破了往日的清静,鞭炮声彻夜齐鸣!清晨,登门道贺的人群不绝如缕,欣喜晋升为爷爷的谭成奎,那双恭敬还礼的手一直高抬,无暇放下。
谭鑫培的父亲——谭志道,38岁成家,在十九世纪中叶的华夏大地,实属罕见的晚婚。39岁开枝散叶,诞下一棵中兴谭家香火的晚春独苗!莫大的惊喜无与伦比。一个新生命的降临,经历了太久的孕育与煎熬。生命传承,家国振兴,一切都在于人。有人就有希望,有人就有世界,有人就有未来……
孙子一出生,爷爷谭成奎就开始忙着谋划九朝之庆,特别是置办酒席的地点。他想移城回乡,在谭左湾老屋举行,以此热络乡里、光耀祖宗。他感恩那块养育了谭家世代儿孙的凤凰宝地,还有那风靡四里八乡的五栋连体走马转楼。宽敞的屋宇,足以容纳市绅乡民共贺喜事与共同庆祝;雕梁画栋的装饰,可给稀客们以豪华的观瞻和艺术享受。虽说不免有些劳师动众,但这样的稀罕,人生能得几回?值得!谭成奎在武昌城里算得上响的一号人物,但与回乡时每每被人仰止的那种荣耀相比,却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那份与乡亲们共享的谭门愿望与祝福令其心潮澎湃。于是,他坚定了回乡办酒的方案,并想好了说服内人和儿子接受的理由。
令谭成奎没想到的是,当他次试探着提出为孙子回乡办酒的打算时,儿子谭志道未假思索就爽口应承,这使他打算和盘托出的满腹理由一泄而空。他不由得瞪大双眼望着儿子,既有些惊讶又有一丝欣慰。他感受到父子间从未有过的契合,这才是我谭成奎的儿子嘛!谭家父子之间因为迥异的事业观与人生观,长期冲突的纠结,顷刻间化为乌有。
谭志道打心里清楚,从小就没少让父亲为他操心,无论为家、为业,他都不遂父亲所愿。虽说言语上他尽量控制,但内心的自我主张不改,依然我行我素。通常是父亲说父亲的,儿子做儿子的,谭成奎拿他这个独生子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回孙子出世,谭志道正想趁此温暖一下久经严寒的父子亲情,对于父亲九朝乡庆的提议,让他暗揣一分内心的窃喜。虽说父母已从谭左湾迁居武昌城内二十年之久,但自己除了唱戏回城之外,十之八九常居故里,在城里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极少。他的戏班、他的戏友、儿时的玩伴,还有一分隐秘于婚前的甜蜜之爱,都在乡间故里。因此,父亲回乡给孙子办酒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三月初九晚上,谭宅里屋,一阵呱呱的婴儿啼哭,使守候在外堂的谭家父子心花怒放。只听产婆扯着嗓子恭贺谭家喜得贵子时,谭志道不由自主地一跳老高,双手一拍,抬脚就朝里屋奔去,不觉被内扣的房门挡住,不好意思地回头冲着父亲傻笑。待产婆收拾与交代好一切出门时,谭成奎特封了一分厚赏,连声不迭地道谢,双手将产婆扶送出大门。
……
序言
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谭门”二字 immediately 抓住了我的眼球。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流派众多,而“谭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一直对京剧名家谭鑫培先生充满好奇,这位被誉为“一代宗师”的艺术家,究竟是如何在那个时代脱颖而出,开创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我非常渴望了解他坎坷而辉煌的艺术人生,他在京剧表演上的独特造诣,以及他对唱腔、身段、扮相等方面的革新。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一位艺术家的传记,更是一扇窗口,让我能够窥探到京剧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我想知道,他所开创的“谭派”艺术,其精髓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一代代传承下去,并最终形成如此强大的影响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希望能更深刻地理解京剧艺术的魅力,感受那位传奇人物留给后世的宝贵艺术遗产。
评分初次接触京剧,就被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深深吸引,尤其是“谭门”这个名字,总觉得它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和传奇。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这本书,但仅仅是翻阅它的目录和一些零散的介绍,就已经让我对京剧名家谭鑫培先生的生平充满了好奇。想象一下,在那个年代,一位艺术家如何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在京剧舞台上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并且能够传承下去,形成一个影响深远的“谭门”,这本身就是一出跌宕起伏的戏剧。我特别想了解他作为“一代宗师”的真正含义,他的艺术造诣体现在哪些方面?他的唱腔、表演、对京剧的创新之处究竟是怎样的?是否有什么经典的剧目或演出,能够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到他当年的风采?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像我这样想要了解京剧发展脉络、特别是谭派艺术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入门指南。我期待着在字里行间,去感受那位传奇人物的艺术生命,以及他留给京剧界的宝贵财富。
评分不得不说,我一直对那些在特定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人物充满敬意,特别是那些能够创立流派、影响后世的大家。谭鑫培先生的名字,对于京剧爱好者来说,绝不是一个陌生的符号,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辉煌。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这本书,但从书名中“一代宗师”的称谓,以及“谭门”这一承载了历史和艺术传承的标签,就足以勾起我浓厚的兴趣。我非常想知道,这位宗师的艺术生涯究竟是怎样的跌宕起伏?他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崛起,又如何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努力,在京剧艺术的殿堂里铸就了自己的辉煌?书中的内容是否会详细描绘他独特的唱腔、表演风格,以及他对京剧艺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我尤其关注的是,他如何将自己的艺术精髓传承下去,形成“谭门”这一强大的艺术流派,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教育理念和传承方式?对我而言,了解这些,不仅仅是认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更是去窥探京剧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篇章。
评分对于京剧,我一直怀有一种既敬畏又好奇的心情。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拥有着不可忽视的生命力,而“谭门”这个名字,更是京剧界的一个响亮符号,承载着一段辉煌的历史。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这本书,但仅仅是“一代宗师谭鑫培”这几个字,就足以让我产生无限的遐想。我想象着,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艺术巅峰的?他的艺术成就在哪个时代最为瞩目?他对京剧的唱腔、念白、表演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创新?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他的代表作品,以及这些作品如何在当时引起轰动,又如何对后世的京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更希望了解的是,他作为一个“宗师”,是如何在艺术上不断探索,又如何培养出众多杰出的传人,最终形成“谭门”这一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一位伟大艺术家的纪念,更是对一段京剧艺术发展史的生动展现,是我想要深入了解京剧艺术绕不开的一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