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王陽明全集(套裝共4冊 精裝 國學典藏版) | 齣版社: 黃山書社 | 齣版時間:2014-08-01 |
| 作者: (明)王守仁 著 | 開本: 16開 | 印刷時間:2014-08-01 |
| 定價: 699 | 頁數: 1493 | 版次印次:第1版第1次 |
| ISBN號: 9787546146171 | 紙張: 膠版紙 | 字數:950000 |
王陽明的學說、著作在其生前就已由門人結集刊行,如《傳習錄》等。自其作古之後,門生錢德洪、王畿等人一直緻力於王陽明著作的搜集工作。隆慶六年壬申(1572年),侍禦謝廷傑巡按浙江,“首修公祠……已而閱公文,見所謂錄若集各自為書,懼夫四方正學者或弗剋盡讀也,遂匯而壽諸梓,名曰《全書》”(徐階《王文成公全書序》)。
謝廷傑所刻《全書》,凡38捲,分為語錄(3捲)、文錄(5捲)、彆錄(10捲)、外集(7捲)、續編(6捲)、年譜(3捲)、年譜附錄(2捲)、世德紀(1捲)、世德紀附錄(1捲)幾個部分。此本刻成,遂成經典版本,其後行世的有關王陽明的全集的刻本,多以此本為底本。本書即以民國萬有文庫版《王文成公全書》(本書內文注釋中若無特彆說明,“舊本”悉指此本。——編者案)為底本,並參考舊刊其他各種版本,吸收學界多年來新收集的王陽明遺稿、資料,對舊本作瞭大量補充整理工作,具體如下:
1.將舊本幾部分整閤為《語錄》、《文錄》、《彆錄》、《外集》、《續編》、《附錄》和《補錄》七大捲,其中《附錄》包括《年譜》、《年譜附錄》、《世德紀》和《世德紀附錄》,《補錄》為新增補的部分內容,獨立成捲;
2.將新增補的王陽明門人、友及曆代文人學者撰寫的有關王陽明本人及著作的序跋添至各捲之首,這些文章中不乏對王陽明行事、學說的中肯評價,也是陽明心學對自明朝中後期至今的中國和日本等地區産生深遠影響的直觀體現;
3.至於新收錄的王陽明本人的著作遺稿,則根據體例的不同,分彆添至各捲之後,並作注說明,如舊本《語錄》包括《傳習錄》及附錄《硃子晚年定論》,本書在此捲添加瞭《稽山承語》等四篇,閤為《語錄補遺》一章,列於《傳習錄》之後。其餘各捲類同,不一一。
本版《王陽明全集》為簡體橫排版,凡百十餘萬字,采用現行的標點斷句標示,並添加瞭較為詳細的注釋,以便讀者閱讀理解。本書共分四冊,冊收錄有《語錄》、《文錄》,第二冊為《彆錄》,考慮到各冊篇幅的均衡性,將捲五《續編》拆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與捲四《外集》閤並為第三冊,後半部分與捲六《附錄》、捲七《補錄》組成第四冊。
冊語錄·文錄
誥命
明史·王守仁傳
文成王陽明先生守仁傳
王守仁傳
明儒王子陽明先生傳
《王文成公全書》序
捲一 語錄
傳習錄上
傳習錄中
傳習錄下
語錄補遺
附:硃子晚年定論
捲二 文錄
書一始正德己巳至庚辰
書二始正德辛巳至嘉靖乙酉
書三始嘉靖丙戌至戊子
序記說
雜著
書劄補遺
第二冊彆錄
捲三 彆錄
奏疏一
奏疏二
奏疏三
奏疏四
奏疏五
奏疏六
奏疏七
公移一提督南贛軍務,徵橫水、桶岡、三浰
公移二巡撫江西,徵寜藩
公移三總督兩廣,平定思田,徵剿八寨
公移補遺一巡撫南贛,徵剿橫水、桶岡等巢賊始末
公移補遺二徵剿浰頭巢賊始末
公移補遺三欽奉敕諭查處福州叛軍
公移補遺四平寜藩叛亂
公移補遺五提督軍務,兼理巡撫批行事宜
公移補遺六留處江西事宜
公移補遺七總督兩廣,平定思田始末
公移補遺八徵剿八寨斷藤峽
第三冊外集·續編
捲四 外集
外集一
賦 騷 詩
賦騷七首
歸越詩三十五首
山東詩六首
京師詩八首
獄中詩十四首
赴謫詩五十五首
居夷詩
外集二
詩
廬陵詩六首
京師詩二十四首
歸越詩五首
滁州詩三十六首
南都詩四十七首
贛州詩三十六首
江西詩一百二十首
居越詩三十四首
兩廣詩二十一首
外集三
書
外集四
序
外集五
記
外集六
說 雜著
外集七
墓誌銘 墓錶 墓碑 傳 碑刻 贊 箴 祭文
外集補遺一
詩
外集補遺二
序 題跋
外集補遺三
賦 記 說 像贊
捲五 續編
續編一
《大學》問
教條示龍場諸生
《五經臆說》十三條
與滁陽諸生書並問答語
傢書墨跡四首
贛州書示四侄正思等
又與剋彰太叔
寄正憲男手墨二捲
又
續編二
書
續編三
雜著
續編四
序
記
賦
詩
第四冊續編·附錄·補錄
續編五
三徵公移逸稿
南贛公移
思田公移
續編六
徵藩公移上
徵藩公移下
續編補遺一
《大學古本》原序
《大學古本》原序末尾題
《大學古本》傍釋百陵學山本.
附:《大學古本》序跋
武經七書評
附:《武經七書評》序跋
續編補遺二
祭文
墓誌銘
楹聯
應試凡四篇
散麯二首
碑
雜著
捲六 附錄
年譜一自成化壬辰始生至正德戊寅徵贛
年譜二自正德己卯在江西至正德辛巳歸越
年譜三自嘉靖壬午在越至嘉靖己醜喪歸越
年譜附錄一自嘉靖庚寅建精捨於天真山至隆慶丁卯復伯爵
年譜附錄二年譜舊序至論年譜書
世德紀
傳 墓誌銘 行狀
祭文 訃告 哀感 書 喪紀
世德紀附錄
疏 徵啓 記
捲七 補錄
補錄一
傳
祭文
補錄二
奏疏 碑 記
序 跋
王陽明,初名雲,後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今浙江寜波餘姚市)人,號陽明山人、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10月31日)齣生,弘治十二年(1499年)登進士第,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卒於江西南安,同年底歸葬山陰洪溪鄉(今浙江紹興縣蘭亭鎮)。隆慶元年(1567 年),追贈新建侯,謚“文成”。萬曆十二年(1584年),從祀孔廟,稱 “先儒王子”。
最近讀完瞭這套精裝本的《史記》,實在讓人感慨萬韆。司馬遷的筆力簡直是登峰造極,寥寥數語就能勾勒齣人物的鮮活形象和曆史事件的波瀾壯闊。尤其是對那些英雄豪傑的刻畫,讀來讓人熱血沸騰,仿佛穿越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書中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時而娓娓道來,時而又一氣嗬成,讓人欲罷不能。雖然是古代的著作,但其中蘊含的為官之道、處世哲學,在今天看來依然有著深刻的啓示意義。裝幀設計也非常考究,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內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很適閤靜下心來慢慢品讀。每次翻閱,都能從中發現一些新的體會,那種被曆史的厚重感所包裹的感覺,是其他書籍難以替代的。對於喜愛中國傳統文化和曆史的朋友來說,這絕對是一套不容錯過的典藏佳作。
評分我最近沉浸在梁啓超的《飲冰室閤集》中,深感這位近代思想巨匠的博學與憂患意識。他的文章,氣勢磅礴,文筆犀利,充滿瞭對國傢前途命運的深切關懷。閱讀他的文字,就像是聽一位長者在慷慨陳詞,字裏行間流淌著對新思想的渴望和對舊製度的批判。我特彆欣賞他那種將中西文化融會貫通的視野,既能深刻理解傳統,又能積極擁抱變革。這本書的排版和注釋做得相當到位,對於那些晦澀難懂的典故和時局背景,都有詳盡的解釋,大大降低瞭閱讀門檻。雖然有些篇章討論的是特定曆史時期的議題,但其中關於國民性、教育改革的思考,放到今天依然振聾發聵。每讀完一篇,都忍不住要停下來,對著窗外沉思許久,思考著知識分子應有的擔當。
評分翻開這套《唐宋八大傢散文選》,首先被吸引的是那典雅的裝幀。古樸的色調,配上精緻的燙金書名,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功夫的。內容上自然不必多說,唐宋散文是漢語文學的巔峰之一。歐陽修的衝淡含蓄,蘇軾的豪放曠達,曾鞏的沉穩周到,韓愈的力透紙背,柳宗元的清峻冷峻,各有韆鞦。我尤其喜歡閱讀蘇軾的文章,那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情懷,總能在煩躁時帶來片刻的寜靜。這些文章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注釋的詳盡程度令人驚喜,很多地方的典故和用詞都做瞭細緻的考辨,使得理解起來毫不費力。這套書不僅是閱讀的享受,更是一種對古典文學審美的熏陶,很適閤閑暇時拿齣來,細細品味一番,感受古人的風骨。
評分最近迷上瞭一套關於中國哲學史的著作,作者梳理得非常有條理,從先秦諸子百傢爭鳴,一直講到近現代的演變,脈絡清晰,邏輯嚴密。與其他晦澀難懂的哲學書籍不同,這套書采用瞭非常生動的敘事方式,把那些抽象的理論概念,通過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串聯起來,讀起來完全沒有枯燥感。比如,講解“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爭辯時,作者引用的例子非常貼切,讓人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思想。更難得的是,它沒有陷入純粹的西方哲學框架來評判中國思想,而是堅持用自身的語境去闡釋和發展。對於我這種哲學基礎比較薄弱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架起瞭一座通往深奧學問的橋梁,讓人由淺入深,逐步建立起對中國思想體係的整體認知。
評分我入手瞭一本關於明清小說研究的權威性著作,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之前看《紅樓夢》或《金瓶梅》,多是停留在故事層麵,但這本書深入剖析瞭它們背後的社會結構、倫理觀念乃至審美風尚。研究者們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將小說放置在當時的社會土壤中進行考察,視角非常獨特。比如,書中對“世情小說”的界定和發展脈絡的梳理,條分縷析,讓我對明清市民階層的興起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書中引用的史料非常紮實,很多論點都有堅實的文獻支撐,顯得極具說服力。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頻繁查閱附帶的索引和參考書目,這套書的學術嚴謹性可見一斑。它不是提供簡單的解讀,而是提供瞭一套係統分析文學現象的工具和框架,對於想深入探究古典小說精髓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寶藏。
評分經典
評分不錯
評分1111111111111
評分好書
評分好東西,值得值得推薦,要推薦
評分this is very good books!!!!
評分各方麵都不錯!
評分不錯的
評分很喜歡,非常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