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全套精装共4册 国学典藏版 带注释)

王阳明全集(全套精装共4册 国学典藏版 带注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王守仁 著 著
图书标签:
  • 王阳明
  • 心学
  • 国学
  • 哲学
  • 明朝
  • 思想
  • 经典
  • 注释
  • 精装
  • 全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三读书馆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黄山书社
ISBN:9787546146171
商品编码:1342980111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93
套装数量:4
字数:950000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王阳明全集(套装共4册 精装 国学典藏版)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2014-08-01
作者: (明)王守仁 著 开本: 16开 印刷时间:2014-08-01
定价: 699 页数: 1493 版次印次:第1版第1次
ISBN号: 9787546146171 纸张: 胶版纸 字数:950000

内容简介

王阳明的学说、著作在其生前就已由门人结集刊行,如《传习录》等。自其作古之后,门生钱德洪、王畿等人一直致力于王阳明著作的搜集工作。隆庆六年壬申(1572年),侍御谢廷杰巡按浙江,“首修公祠……已而阅公文,见所谓录若集各自为书,惧夫四方正学者或弗克尽读也,遂汇而寿诸梓,名曰《全书》”(徐阶《王文成公全书序》)。

谢廷杰所刻《全书》,凡38卷,分为语录(3卷)、文录(5卷)、别录(10卷)、外集(7卷)、续编(6卷)、年谱(3卷)、年谱附录(2卷)、世德纪(1卷)、世德纪附录(1卷)几个部分。此本刻成,遂成经典版本,其后行世的有关王阳明的全集的刻本,多以此本为底本。本书即以民国万有文库版《王文成公全书》(本书内文注释中若无特别说明,“旧本”悉指此本。——编者案)为底本,并参考旧刊其他各种版本,吸收学界多年来新收集的王阳明遗稿、资料,对旧本作了大量补充整理工作,具体如下:

1.将旧本几部分整合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和《补录》七大卷,其中《附录》包括《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和《世德纪附录》,《补录》为新增补的部分内容,独立成卷;

2.将新增补的王阳明门人、友及历代文人学者撰写的有关王阳明本人及著作的序跋添至各卷之首,这些文章中不乏对王阳明行事、学说的中肯评价,也是阳明心学对自明朝中后期至今的中国和日本等地区产生深远影响的直观体现;

3.至于新收录的王阳明本人的著作遗稿,则根据体例的不同,分别添至各卷之后,并作注说明,如旧本《语录》包括《传习录》及附录《朱子晚年定论》,本书在此卷添加了《稽山承语》等四篇,合为《语录补遗》一章,列于《传习录》之后。其余各卷类同,不一一。

本版《王阳明全集》为简体横排版,凡百十余万字,采用现行的标点断句标示,并添加了较为详细的注释,以便读者阅读理解。本书共分四册,册收录有《语录》、《文录》,第二册为《别录》,考虑到各册篇幅的均衡性,将卷五《续编》拆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与卷四《外集》合并为第三册,后半部分与卷六《附录》、卷七《补录》组成第四册。

目 录

册语录·文录

诰命

明史·王守仁传

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传

王守仁传

明儒王子阳明先生传

《王文成公全书》序

卷一 语录

传习录上

传习录中

传习录下

语录补遗

附:朱子晚年定论

卷二 文录

书一始正德己巳至庚辰

书二始正德辛巳至嘉靖乙酉

书三始嘉靖丙戌至戊子

序记说

杂著

书劄补遗

第二册别录

卷三 别录

奏疏一

奏疏二

奏疏三

奏疏四

奏疏五

奏疏六

奏疏七

公移一提督南赣军务,征横水、桶冈、三浰

公移二巡抚江西,征宁藩

公移三总督两广,平定思田,征剿八寨

公移补遗一巡抚南赣,征剿横水、桶冈等巢贼始末

公移补遗二征剿浰头巢贼始末

公移补遗三钦奉敕谕查处福州叛军

公移补遗四平宁藩叛乱

公移补遗五提督军务,兼理巡抚批行事宜

公移补遗六留处江西事宜

公移补遗七总督两广,平定思田始末

公移补遗八征剿八寨断藤峡

第三册外集·续编

卷四 外集

外集一

赋 骚 诗

赋骚七首

归越诗三十五首

山东诗六首

京师诗八首

狱中诗十四首

赴谪诗五十五首

居夷诗

外集二

庐陵诗六首

京师诗二十四首

归越诗五首

滁州诗三十六首

南都诗四十七首

赣州诗三十六首

江西诗一百二十首

居越诗三十四首

两广诗二十一首

外集三

外集四

外集五

外集六

说 杂著

外集七

墓志铭 墓表 墓碑 传 碑刻 赞 箴 祭文

外集补遗一

外集补遗二

序 题跋

外集补遗三

赋 记 说 像赞

卷五 续编

续编一

《大学》问

教条示龙场诸生

《五经臆说》十三条

与滁阳诸生书并问答语

家书墨迹四首

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又与克彰太叔

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续编二

续编三

杂著

续编四

第四册续编·附录·补录

续编五

三征公移逸稿

南赣公移

思田公移

续编六

征藩公移上

征藩公移下

续编补遗一

《大学古本》原序

《大学古本》原序末尾题

《大学古本》傍释百陵学山本.

附:《大学古本》序跋

武经七书评

附:《武经七书评》序跋

续编补遗二

祭文

墓志铭

楹联

应试凡四篇

散曲二首

杂著

卷六 附录

年谱一自成化壬辰始生至正德戊寅征赣

年谱二自正德己卯在江西至正德辛巳归越

年谱三自嘉靖壬午在越至嘉靖己丑丧归越

年谱附录一自嘉靖庚寅建精舍于天真山至隆庆丁卯复伯爵

年谱附录二年谱旧序至论年谱书

世德纪

传 墓志铭 行状

祭文 讣告 哀感 书 丧纪

世德纪附录

疏 征启 记

卷七 补录

补录一

祭文

补录二

奏疏 碑 记

序 跋

作者简介

王阳明,初名云,后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今浙江宁波余姚市)人,号阳明山人、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10月31日)出生,弘治十二年(1499年)登进士第,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卒于江西南安,同年底归葬山阴洪溪乡(今浙江绍兴县兰亭镇)。隆庆元年(1567 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孔庙,称 “先儒王子”。

内页插图




《王阳明全集》:一部浸润千年哲思的文化瑰宝 浩瀚的中华文明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璀璨的智慧之星。其中,王阳明(王守仁)无疑是明代思想史上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一位深刻的哲学家、教育家,其“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后人的精神世界,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全集》(全套精装共4册 国学典藏版 带注释)并非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文集,它是一扇通往明代思想巅峰的窗口,是一次与伟大灵魂深度对话的机会,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套精装典藏版,以其严谨的校勘、详实的注释和精美的装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沉浸式地理解阳明学说及其时代背景的绝佳平台。 一、 思想的源流与时代的烙印:认识王阳明与他的时代 要真正理解《王阳明全集》,首先需要将其置于其所处的历史语境中。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活力但也充满矛盾的时期,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思想领域也呈现出多元与碰撞的局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程朱理学虽占据统治地位,但其僵化和脱离实际的弊端也逐渐显露,为更具创新精神的思想流派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子,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出身名门,早年曾深受程朱理学影响,但经过一系列的人生历练,特别是“龙场悟道”的经历,他深刻反思,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阳明心学”。“心即理”认为,心是万物之理的根源,不必向外寻求;“致良知”则强调,人人内心都存在天赋的道德判断能力,只需将其发扬光大;“知行合一”更是将认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认为真知必能体现于行动,行动亦能深化认识。这些思想,是对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理学的一种超越与革新,将中国传统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王阳明全集》便是阳明先生一生思想与实践的集中体现。它记录了他的哲学论著、日常讲学、书信往来、平定叛乱的奏疏,以及他关于治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方面面。阅读全集,不仅是学习阳明先生的哲学体系,更是触摸那个时代的脉搏,理解一个伟大灵魂如何在复杂的现实中践行他的理想。 二、 全集之精要:内容结构与价值解析 这套《王阳明全集》以其精装四册的形式,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阳明思想体系。通常而言,《王阳明全集》会包含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1. 《传习录》: 这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著作,也是阳明学派最重要、最直接的文献。它以语录体和杂记的形式,记录了王阳明与其弟子间的问答、论辩、以及他讲解心学要义的内容。《传习录》分为上、中、下三卷,内容涵盖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核心概念的阐释,以及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方法、道德修养的实践途径等方面的论述。其中,“龙场悟道”后的许多重要论述都集中在《传习录》中。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阳明心学的读者来说,《传习录》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读物。 2. 《年谱》与《事略》: 这部分内容对于理解阳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年谱通常会按照时间顺序,梳理王阳明一生的重要事迹,包括他的生平经历、为官宦旅、军事活动、以及思想演变的关键节点。事略则可能更加侧重于对其主要事迹的概述和评价。通过这些记录,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阳明先生的哲学思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其丰富而传奇的人生实践之中。他的平定宸濠之乱、镇压宁王叛乱的军事才能,以及在各地为官时所展现出的政治智慧和清廉品德,都与其哲学思想相互印证,展现了一个“文武兼备”、“知行合一”的典范形象。 3. 奏疏、书信、杂著: 这部分内容则更为贴近王阳明的实践生活。奏疏是他作为官员向朝廷上呈的报告和建议,往往涉及具体的国家治理、军事策略等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其政治抱负和对国家民生的关怀。书信则是他与亲友、弟子、同僚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联系,往往更加生活化、个性化,从中可以窥见其人格魅力和人际交往的智慧。杂著则可能包括一些零散的文稿、诗文等,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王阳明及其时代的认识。 三、 典藏之意义:为何是“国学典藏版”? “国学典藏版”的定位,意味着这套《王阳明全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意义。 1. 精校细注,化繁为简: 历代古籍的传抄和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讹误和脱漏。一本优秀的典藏版,必然经过严谨的校勘,力求还原原文的真实面貌。同时,“带注释”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古代经典往往语言古朴,涵义深邃,对于现代读者而言,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障碍。详实的注释,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生僻字词、典故出处、以及重要概念的阐释,如同为读者配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迷雾,直抵思想的核心。这些注释,可能是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也可能是对原文的引申解读,能够极大地降低阅读门槛,提升阅读体验。 2. 精装典雅,历久弥新: 精装的装帧,不仅体现了对经典文献的尊重,也使其更具收藏价值。优质的纸张、精美的排版、牢固的装订,使得这套书籍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成为家中珍贵的文化遗产。典雅的外观,也彰显了阅读者的品味,使其在书架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 传承之载体,智慧之源泉: 《王阳明全集》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套精装典藏版,我们得以重新连接古圣先贤的精神世界,汲取中华民族千年积淀的智慧。在当下社会,重读阳明,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能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提供精神的指引和内心的安宁。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鼓励我们回归本心,坚守良知,这对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四、 谁适合阅读《王阳明全集》? 这套《王阳明全集》适合广泛的读者群体: 国学爱好者: 对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有浓厚兴趣的读者,这套书是深入了解明代思想史、特别是阳明学派的必读之作。 哲学与历史研究者: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文献考证,这套精校细注的全集都能提供可靠的文本支持。 对人生哲学、修身养性感兴趣的读者: 阳明心学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安顿身心、实现自我价值,有着重要的启示。 希望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对当下社会影响的读者: 阳明学说至今仍有影响力,理解其思想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及一些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精神生活富足的读者: 阅读经典,与伟大的思想家对话,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滋养。 五、 结语 《王阳明全集》(全套精装共4册 国学典藏版 带注释)是一套集学术性、思想性和收藏性于一身的珍贵文献。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王阳明思想的权威版本,更是一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对话的宝贵机会。翻开这套书,您将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更是在跨越时空的界限,与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心灵的交流,在浩瀚的哲学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启明星。它将带您领略阳明心学的博大精深,体验“知行合一”的实践魅力,感受中华智慧的永恒光芒。这套书,值得您珍藏,更值得您细细品读,用心感悟。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著作,作者梳理得非常有条理,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直讲到近现代的演变,脉络清晰,逻辑严密。与其他晦涩难懂的哲学书籍不同,这套书采用了非常生动的叙事方式,把那些抽象的理论概念,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串联起来,读起来完全没有枯燥感。比如,讲解“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争辩时,作者引用的例子非常贴切,让人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思想。更难得的是,它没有陷入纯粹的西方哲学框架来评判中国思想,而是坚持用自身的语境去阐释和发展。对于我这种哲学基础比较薄弱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架起了一座通往深奥学问的桥梁,让人由浅入深,逐步建立起对中国思想体系的整体认知。

评分

最近读完了这套精装本的《史记》,实在让人感慨万千。司马迁的笔力简直是登峰造极,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人物的鲜活形象和历史事件的波澜壮阔。尤其是对那些英雄豪杰的刻画,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书中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又一气呵成,让人欲罢不能。虽然是古代的著作,但其中蕴含的为官之道、处世哲学,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装帧设计也非常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很适合静下心来慢慢品读。每次翻阅,都能从中发现一些新的体会,那种被历史的厚重感所包裹的感觉,是其他书籍难以替代的。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套不容错过的典藏佳作。

评分

翻开这套《唐宋八大家散文选》,首先被吸引的是那典雅的装帧。古朴的色调,配上精致的烫金书名,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内容上自然不必多说,唐宋散文是汉语文学的巅峰之一。欧阳修的冲淡含蓄,苏轼的豪放旷达,曾巩的沉稳周到,韩愈的力透纸背,柳宗元的清峻冷峻,各有千秋。我尤其喜欢阅读苏轼的文章,那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总能在烦躁时带来片刻的宁静。这些文章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注释的详尽程度令人惊喜,很多地方的典故和用词都做了细致的考辨,使得理解起来毫不费力。这套书不仅是阅读的享受,更是一种对古典文学审美的熏陶,很适合闲暇时拿出来,细细品味一番,感受古人的风骨。

评分

我入手了一本关于明清小说研究的权威性著作,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之前看《红楼梦》或《金瓶梅》,多是停留在故事层面,但这本书深入剖析了它们背后的社会结构、伦理观念乃至审美风尚。研究者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小说放置在当时的社会土壤中进行考察,视角非常独特。比如,书中对“世情小说”的界定和发展脉络的梳理,条分缕析,让我对明清市民阶层的兴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书中引用的史料非常扎实,很多论点都有坚实的文献支撑,显得极具说服力。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频繁查阅附带的索引和参考书目,这套书的学术严谨性可见一斑。它不是提供简单的解读,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分析文学现象的工具和框架,对于想深入探究古典小说精髓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

评分

我最近沉浸在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中,深感这位近代思想巨匠的博学与忧患意识。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文笔犀利,充满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阅读他的文字,就像是听一位长者在慷慨陈词,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新思想的渴望和对旧制度的批判。我特别欣赏他那种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视野,既能深刻理解传统,又能积极拥抱变革。这本书的排版和注释做得相当到位,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典故和时局背景,都有详尽的解释,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虽然有些篇章讨论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议题,但其中关于国民性、教育改革的思考,放到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每读完一篇,都忍不住要停下来,对着窗外沉思许久,思考着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

评分

经典

评分

1111111111111

评分

好书

评分

this is very good books!!!!

评分

很喜欢,非常好

评分

送货快,书也很好,买好多次了。

评分

送货快,书也很好,买好多次了。

评分

1111111111111

评分

this is very good books!!!!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