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王阳明全集(套装共4册 精装 国学典藏版) | 出版社: 黄山书社 | 出版时间:2014-08-01 |
| 作者: (明)王守仁 著 | 开本: 16开 | 印刷时间:2014-08-01 |
| 定价: 699 | 页数: 1493 | 版次印次:第1版第1次 |
| ISBN号: 9787546146171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950000 |
王阳明的学说、著作在其生前就已由门人结集刊行,如《传习录》等。自其作古之后,门生钱德洪、王畿等人一直致力于王阳明著作的搜集工作。隆庆六年壬申(1572年),侍御谢廷杰巡按浙江,“首修公祠……已而阅公文,见所谓录若集各自为书,惧夫四方正学者或弗克尽读也,遂汇而寿诸梓,名曰《全书》”(徐阶《王文成公全书序》)。
谢廷杰所刻《全书》,凡38卷,分为语录(3卷)、文录(5卷)、别录(10卷)、外集(7卷)、续编(6卷)、年谱(3卷)、年谱附录(2卷)、世德纪(1卷)、世德纪附录(1卷)几个部分。此本刻成,遂成经典版本,其后行世的有关王阳明的全集的刻本,多以此本为底本。本书即以民国万有文库版《王文成公全书》(本书内文注释中若无特别说明,“旧本”悉指此本。——编者案)为底本,并参考旧刊其他各种版本,吸收学界多年来新收集的王阳明遗稿、资料,对旧本作了大量补充整理工作,具体如下:
1.将旧本几部分整合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和《补录》七大卷,其中《附录》包括《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和《世德纪附录》,《补录》为新增补的部分内容,独立成卷;
2.将新增补的王阳明门人、友及历代文人学者撰写的有关王阳明本人及著作的序跋添至各卷之首,这些文章中不乏对王阳明行事、学说的中肯评价,也是阳明心学对自明朝中后期至今的中国和日本等地区产生深远影响的直观体现;
3.至于新收录的王阳明本人的著作遗稿,则根据体例的不同,分别添至各卷之后,并作注说明,如旧本《语录》包括《传习录》及附录《朱子晚年定论》,本书在此卷添加了《稽山承语》等四篇,合为《语录补遗》一章,列于《传习录》之后。其余各卷类同,不一一。
本版《王阳明全集》为简体横排版,凡百十余万字,采用现行的标点断句标示,并添加了较为详细的注释,以便读者阅读理解。本书共分四册,册收录有《语录》、《文录》,第二册为《别录》,考虑到各册篇幅的均衡性,将卷五《续编》拆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与卷四《外集》合并为第三册,后半部分与卷六《附录》、卷七《补录》组成第四册。
册语录·文录
诰命
明史·王守仁传
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传
王守仁传
明儒王子阳明先生传
《王文成公全书》序
卷一 语录
传习录上
传习录中
传习录下
语录补遗
附:朱子晚年定论
卷二 文录
书一始正德己巳至庚辰
书二始正德辛巳至嘉靖乙酉
书三始嘉靖丙戌至戊子
序记说
杂著
书劄补遗
第二册别录
卷三 别录
奏疏一
奏疏二
奏疏三
奏疏四
奏疏五
奏疏六
奏疏七
公移一提督南赣军务,征横水、桶冈、三浰
公移二巡抚江西,征宁藩
公移三总督两广,平定思田,征剿八寨
公移补遗一巡抚南赣,征剿横水、桶冈等巢贼始末
公移补遗二征剿浰头巢贼始末
公移补遗三钦奉敕谕查处福州叛军
公移补遗四平宁藩叛乱
公移补遗五提督军务,兼理巡抚批行事宜
公移补遗六留处江西事宜
公移补遗七总督两广,平定思田始末
公移补遗八征剿八寨断藤峡
第三册外集·续编
卷四 外集
外集一
赋 骚 诗
赋骚七首
归越诗三十五首
山东诗六首
京师诗八首
狱中诗十四首
赴谪诗五十五首
居夷诗
外集二
诗
庐陵诗六首
京师诗二十四首
归越诗五首
滁州诗三十六首
南都诗四十七首
赣州诗三十六首
江西诗一百二十首
居越诗三十四首
两广诗二十一首
外集三
书
外集四
序
外集五
记
外集六
说 杂著
外集七
墓志铭 墓表 墓碑 传 碑刻 赞 箴 祭文
外集补遗一
诗
外集补遗二
序 题跋
外集补遗三
赋 记 说 像赞
卷五 续编
续编一
《大学》问
教条示龙场诸生
《五经臆说》十三条
与滁阳诸生书并问答语
家书墨迹四首
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
又与克彰太叔
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又
续编二
书
续编三
杂著
续编四
序
记
赋
诗
第四册续编·附录·补录
续编五
三征公移逸稿
南赣公移
思田公移
续编六
征藩公移上
征藩公移下
续编补遗一
《大学古本》原序
《大学古本》原序末尾题
《大学古本》傍释百陵学山本.
附:《大学古本》序跋
武经七书评
附:《武经七书评》序跋
续编补遗二
祭文
墓志铭
楹联
应试凡四篇
散曲二首
碑
杂著
卷六 附录
年谱一自成化壬辰始生至正德戊寅征赣
年谱二自正德己卯在江西至正德辛巳归越
年谱三自嘉靖壬午在越至嘉靖己丑丧归越
年谱附录一自嘉靖庚寅建精舍于天真山至隆庆丁卯复伯爵
年谱附录二年谱旧序至论年谱书
世德纪
传 墓志铭 行状
祭文 讣告 哀感 书 丧纪
世德纪附录
疏 征启 记
卷七 补录
补录一
传
祭文
补录二
奏疏 碑 记
序 跋
王阳明,初名云,后更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今浙江宁波余姚市)人,号阳明山人、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472年10月31日)出生,弘治十二年(1499年)登进士第,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卒于江西南安,同年底归葬山阴洪溪乡(今浙江绍兴县兰亭镇)。隆庆元年(1567 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孔庙,称 “先儒王子”。
最近迷上了一套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著作,作者梳理得非常有条理,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直讲到近现代的演变,脉络清晰,逻辑严密。与其他晦涩难懂的哲学书籍不同,这套书采用了非常生动的叙事方式,把那些抽象的理论概念,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串联起来,读起来完全没有枯燥感。比如,讲解“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争辩时,作者引用的例子非常贴切,让人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思想。更难得的是,它没有陷入纯粹的西方哲学框架来评判中国思想,而是坚持用自身的语境去阐释和发展。对于我这种哲学基础比较薄弱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架起了一座通往深奥学问的桥梁,让人由浅入深,逐步建立起对中国思想体系的整体认知。
评分最近读完了这套精装本的《史记》,实在让人感慨万千。司马迁的笔力简直是登峰造极,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人物的鲜活形象和历史事件的波澜壮阔。尤其是对那些英雄豪杰的刻画,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书中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又一气呵成,让人欲罢不能。虽然是古代的著作,但其中蕴含的为官之道、处世哲学,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装帧设计也非常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很适合静下心来慢慢品读。每次翻阅,都能从中发现一些新的体会,那种被历史的厚重感所包裹的感觉,是其他书籍难以替代的。对于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一套不容错过的典藏佳作。
评分翻开这套《唐宋八大家散文选》,首先被吸引的是那典雅的装帧。古朴的色调,配上精致的烫金书名,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内容上自然不必多说,唐宋散文是汉语文学的巅峰之一。欧阳修的冲淡含蓄,苏轼的豪放旷达,曾巩的沉稳周到,韩愈的力透纸背,柳宗元的清峻冷峻,各有千秋。我尤其喜欢阅读苏轼的文章,那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总能在烦躁时带来片刻的宁静。这些文章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注释的详尽程度令人惊喜,很多地方的典故和用词都做了细致的考辨,使得理解起来毫不费力。这套书不仅是阅读的享受,更是一种对古典文学审美的熏陶,很适合闲暇时拿出来,细细品味一番,感受古人的风骨。
评分我入手了一本关于明清小说研究的权威性著作,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之前看《红楼梦》或《金瓶梅》,多是停留在故事层面,但这本书深入剖析了它们背后的社会结构、伦理观念乃至审美风尚。研究者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小说放置在当时的社会土壤中进行考察,视角非常独特。比如,书中对“世情小说”的界定和发展脉络的梳理,条分缕析,让我对明清市民阶层的兴起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书中引用的史料非常扎实,很多论点都有坚实的文献支撑,显得极具说服力。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频繁查阅附带的索引和参考书目,这套书的学术严谨性可见一斑。它不是提供简单的解读,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分析文学现象的工具和框架,对于想深入探究古典小说精髓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
评分我最近沉浸在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中,深感这位近代思想巨匠的博学与忧患意识。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文笔犀利,充满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阅读他的文字,就像是听一位长者在慷慨陈词,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新思想的渴望和对旧制度的批判。我特别欣赏他那种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视野,既能深刻理解传统,又能积极拥抱变革。这本书的排版和注释做得相当到位,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典故和时局背景,都有详尽的解释,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虽然有些篇章讨论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议题,但其中关于国民性、教育改革的思考,放到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每读完一篇,都忍不住要停下来,对着窗外沉思许久,思考着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
评分经典
评分1111111111111
评分好书
评分this is very good books!!!!
评分很喜欢,非常好
评分送货快,书也很好,买好多次了。
评分送货快,书也很好,买好多次了。
评分1111111111111
评分this is very good book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