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AutoCAD2007中文版建筑制图基础培训教程(附光盘)/从零开始 | 开本: | 16 |
| 作者: | 姜勇//郭英文 | 页数: | |
| 定价: | 35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 ISBN号: | 9787115168214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
精 彩 页:......
这本教材的装帧设计倒是挺有年代感的,封面那略显粗糙的印刷和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个软件版本还不是那么咄咄逼人的时代。我记得当时学习CAD,手上拿着实体书,对照着光盘里的素材,那感觉是相当扎实的。这本书的内容编排上,明显是按照最基础的绘图逻辑来的,从点、线、圆这些基本元素的绘制开始,一步步过渡到图层管理和标注规范。对于一个完全没接触过2D绘图的新手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无疑是友好得多,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复杂的命令和快捷键,而是更注重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画”。特别是关于初期二维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流程,它用了大量的截图和步骤分解,虽然现在看起来界面可能老旧了点,但那种详尽的“手把手”教学氛围,是很多当前流行的、只注重功能堆砌的教程所缺乏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位老教师,耐心细致地为你打下地基,而不是直接让你去尝试盖摩天大楼。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对象捕捉”和“正交模式”的讲解,没有用那些生硬的术语,而是结合实际建筑构件的绘制场景来解释它们的作用,这点对初期建立空间想象帮助很大。
评分说实话,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最期待的是光盘里能有什么“独家秘笈”,毕竟“附赠视频光盘”在那个年代几乎是教程质量的保证。但实际体验下来,视频教程的质量与现在高清录制的流畅度自然是没法比的,分辨率偏低,而且音频的清晰度也时好时坏,有些操作的细节在视频里看得确实有些吃力。不过,抛开技术参数不谈,视频内容的侧重点似乎更多地放在了“实战演示”上,它弥补了文字描述在动态操作上的不足。比如,在讲解如何快速修改已绘制的门窗轮廓时,文字描述可能需要花费三行来解释鼠标点击的位置和组合键,但视频只需要短短几秒的拖动和确认就能展示完毕。这让我意识到,对于某些重复性高的修改命令,视频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当然,由于是2007年的版本,视频里展示的很多界面布局和菜单位置,跟后来的版本(比如2014或2018)已经有了显著差异,学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将视频中的旧元素映射到自己软件的新界面上,这多少需要一点耐心和适应期。
评分这本书的选材角度非常聚焦于“建筑制图基础”,这一点从书名就能看出端倪,它几乎完全避开了结构、暖通或者电力等后续的专业深化内容,而是紧紧围绕着如何规范地绘制出一张合格的建筑施工图。对于我这种初学CAD,目标是先搞懂建筑师的基本工作流程的人来说,这种专注反而是优点。它没有像一些“大而全”的教程那样,试图用一本书涵盖所有功能,导致每部分都蜻蜓点水。这本书的每一章都围绕着建筑的某个具体组成部分展开,比如墙体的绘制、房间的划分、尺寸的标注,以及图框和标题栏的设置。我个人认为,它在“标准图层命名和颜色设置”这一块的介绍尤为到位,详细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线条需要用不同的颜色和线型,这对于培养良好的制图习惯至关重要。虽然现在很多设计院有自己固定的标准模板,但理解这些基础规范的由来,能让你在面对非标准项目时,有能力快速建立自己的工作流。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怀旧的,是它对“命令行操作”的推崇程度。在那个鼠标操作还不完全普及或者说效率不如键盘输入的年代,这本教程把大量的篇幅放在了如何熟练使用键盘输入命令和参数上。它详细罗列了常用命令的缩写,并鼓励读者脱离菜单栏进行操作。虽然现在的CAD软件界面更加人性化,很多基础操作可以通过图形交互直接完成,但这本教材强调的“键盘优先”的习惯,对于追求极致效率的老手来说,依然是宝贵的财富。它教会了我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在不同工具间切换,而不是依赖鼠标在层层叠叠的菜单中寻找。此外,书中最后附带的几个小技巧集锦,比如如何批量替换文字样式或者如何利用外部参照(XREF)进行简单的项目管理,虽然现在看来都是基础功能,但在当时却是能极大提升工作效率的“捷径”,体现了编者在实际应用层面的经验积累。
评分阅读体验方面,这本书的纸张质量和字体选择,坦白讲,是那个时代教材的通病——长时间盯着屏幕和书本对比看,眼睛确实容易疲劳。排版上,它采用了大量的双栏或三栏布局来容纳大量的命令解释和截图,导致信息密度非常高,有时候需要频繁地在文字说明和右侧的配图之间来回跳转定位,阅读的连贯性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如果能将关键的命令参数用醒目的色块或加粗字体突出显示,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另外,书中提供的练习案例,虽然逻辑上是自洽的,但选取的建筑实例本身的设计复杂度偏低,更像是教学模型而非真实项目。这使得我们在完成基础练习后,想要将所学技能迁移到更复杂、更具现代感的设计图纸上时,会感到一个明显的“技能鸿沟”,需要额外补充大量真实图纸的分析训练。它教你怎么画,但没太多教你怎么“看”和“理解”别人的图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