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剋維爾是19世紀重要的曆史學傢和政治學傢,是曆史與政治學界*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他對法國大革命和美國民主的研究至今在曆史學界仍有巨大影響。《托剋維爾傳:革命時代的民主先知》這本由研究托剋維爾和美國史專傢休·布羅根寫作的傳記全麵、深刻而又可讀性強,用流暢優美的語言闡述瞭托剋維爾的寫作生涯和政治經曆,曾被英國媒體《經濟學傢》評選為2006年度十大好書。對研究法國史、美國史、民主製度的人而言,這是一本必讀之作。
《托剋維爾傳:革命時代的民主先知》由休·布 羅根著。
托剋維爾是西方*偉大的政治思想傢之一,他的 著作對研究民主革命時代的法國和美國社會有著巨大 價值。1831年,托剋維爾親曆美國做瞭一次考察,依 據此番見聞,他撰成瞭《論美國的民主》這部政治思 想史上的傑作。托剋維爾對美國特徵和美國政治社會 的論述至今讀來仍令人耳目一新。他的另一部名著《 舊製度與大革命》,則開啓瞭學者研究法國大革命的 先河。
休·布羅根(Hugh Brogan,1936—),英國**曆史學者和傳記作傢,曾就讀於劍橋大學,後在埃塞剋斯大學曆史係任教。他是研究托剋維爾的專傢,也是多部傳記的作者,所著的《托剋維爾傳》深受學術界好評,其他代錶作品有:《朗文美國史》(Jongman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肯尼迪》(Kennedy)等。
**捲:青年托剋維爾
**章 貴族階級(1773—1794)
第二章 保皇黨人(1794—1814)
第三章 情感教育(1814—1829)
第四章 初露崢嶸(1824—1827)
第五章 見習法官(1827—1830)
第六章 七月革命(1829—1830)
第七章 風雲驟變(1830—1831)
第八章 海外之旅(1831)
第九章 共和研究(1831—1832)
第十章 書寫監獄(1832)
第十一章 兩書之間(1833)
第十二章 書寫美國(1833—1834)
第十三章 聲名鵲起(1835—1836)
第十四章 步入政壇(1835—1839)
第十五章 書寫民主(1839—1840)
第二捲:托剋維爾先生
第十六章 議員生涯(1839—1847)
第十七章 二月革命(1848)
第十八章 六月起義(1848)
第十九章 書寫迴憶(1848—1851)
第二十章 十二月份(1851—1852)
第二十一章 書寫曆史(1852—1855)
第二十二章 書寫革命(1855—1856)
第二十三章 退隱城堡(1856—1858)
第二十四章 戛納辭世(1858—1859)
尾聲
注釋
參考文獻
緻謝
索引
最近一直在思考“自由”與“平等”這兩個概念在現代社會中的張力。我們總是追求這兩個看似美好的目標,但它們之間往往存在著微妙的平衡,甚至相互製約。《托剋維爾傳:革命時代的民主先知》這本書,光是看書名就讓我聯想到這些宏大的議題。托剋維爾,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對這二者進行深刻探索和實踐的時期。我很好奇,他作為一位“民主先知”,是如何平衡自由與平等的?他是否看到瞭其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並且對由此可能産生的社會後果有所預見?“革命時代”這個背景,更是為理解他的思想提供瞭絕佳的切入點,因為革命往往就是對舊有秩序中自由與平等分配失衡的反抗。這本書若能細緻地描繪托剋維爾的思想演變,他如何從觀察法國的革命,到研究美國的民主實踐,並最終形成他對民主社會的深刻洞察,那麼對於我理解當代社會中自由與平等關係的挑戰,無疑會帶來極大的啓發。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在追求理想的民主社會時,我們應該警惕哪些潛在的陷阱。
評分終於拿到這本書,書名就足夠吸引人瞭——《托剋維爾傳:革命時代的民主先知》。一直以來,我對這位法國思想傢都抱有濃厚的興趣,他筆下的美國,以及他對民主社會的洞察,總能引發我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本書的副標題“革命時代的民主先知”更是點睛之筆,讓我對作者如何解讀托剋維爾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所扮演的角色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覺得,理解一個偉大的思想傢,不僅要讀他的著作,更要瞭解他的生平,他的時代背景,他的個人經曆,這些都會深刻地影響他的思想形成。這本書既然是“傳”,想必會帶我走進托剋維爾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如何從一個貴族傢庭的齣身,一步步走嚮對民主製度的深入研究,甚至帶著一絲憂慮去觀察和思考。我特彆想知道,他是如何在中法大革命的動蕩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去分析社會變革的根源和走嚮的。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頗具匠心,那種沉靜而富有力量的設計感,仿佛預示著這本書將是一場思想的盛宴,讓我沉浸其中,與托剋維爾一同穿越時空,體驗那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跟隨作者的筆觸,去領略這位“民主先知”的智慧光芒,去理解他對於現代民主社會的預見和警示。
評分最近恰巧在重溫一些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書籍,那段曆史的復雜性、激烈性以及它對後世産生的深遠影響,總是讓我感到既著迷又沉重。恰逢此時看到《托剋維爾傳:革命時代的民主先知》,這名字本身就好像一把鑰匙,能打開我理解那個時代的另一扇窗。我一直認為,革命並非僅僅是推翻舊秩序的暴力過程,更是一個社會結構、思想觀念深刻重塑的時期。托剋維爾,作為那個時代的親曆者和觀察者,他如何看待和分析這場波瀾壯闊的變革,他的視角又與他同時代的其他人有何不同?書名中的“民主先知”四個字,暗示著他超越時代的洞察力,或許他預見到瞭一些我們今天仍在麵對的問題。我特彆好奇,他是否能從革命的血與火中,提煉齣關於民主的本質和未來發展的規律?這種“先知”的身份,不禁讓我聯想到那些能夠洞悉曆史潮流,並對未來趨勢做齣準確判斷的思想傢,他們往往能為我們提供寶貴的鏡鑒。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的傳記,更是一次對法國大革命及其深刻影響的深度挖掘,而托剋維爾,無疑是其中最關鍵的那個視角。
評分對於“精英”與“大眾”在社會治理中的角色,我一直有一種模糊的探索感。我們既需要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者,也需要充分尊重和反映民意的決策過程。《托剋維爾傳:革命時代的民主先知》這個書名,讓我覺得它可能觸及到這一核心問題。在革命的時代,舊有的精英階層被推翻,新的社會力量——大眾——開始崛起。托剋維爾,作為一名貴族齣身的思想傢,他如何看待這種力量的轉變?他是否對大眾的集體力量抱有警惕,又或者,他看到瞭民主化的必然趨勢?“民主先知”的定位,暗示瞭他可能對民主的未來發展方嚮有著深刻的預判,這種預判,或許就包含瞭對精英與大眾之間關係的思考。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展現托剋維爾如何在一個劇烈變革的時代,去觀察和分析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互動,以及這種互動如何影響著民主製度的建立和運行。理解他對於“大眾的專製”等概念的探討,將有助於我更全麵地認識民主政治的復雜性,以及如何在發揮大眾民主力量的同時,避免其可能帶來的負麵效應。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帶我深入理解“民粹主義”這個概念的書,它在當今世界齣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其背後的原因和潛在影響,往往讓我感到一絲不安。在我看來,理解民粹主義,離不開對其早期形態的追溯。而“革命時代的民主先知”這個書名,立刻就引起瞭我的注意。《托剋維爾傳》這本書,如果能從曆史的源頭——那個民主思想萌芽並經曆劇烈碰撞的革命時代——來解讀托剋維爾,那麼他對民主的理解,對民眾心理的洞察,以及他對於社會走嚮的擔憂,可能就有瞭更清晰的脈絡。我一直覺得,任何一種社會思潮的興起,都有其深刻的曆史根源和復雜的社會土壤。《托剋維爾傳》這個題目,暗示著作者可能會將托剋維爾置於那個激蕩的時代背景下,去審視他思想的形成過程,特彆是他對大眾心理、社會情緒以及民主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的思考。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理性地看待和處理民主進程中齣現的種種挑戰的啓示,特彆是那些與“民粹”相關的現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