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图解新型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
定价:69.00元
作者:瑞佩尔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22298645
字数:362000
页码:22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适读人群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简洁易懂,既可作为高校电动汽车专业教材,也适合于电动汽车行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参考。
本书是关于“新技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与维修”的,内容新而全面,市场竞争力较强。
编写上,以具体车型为例,图表丰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受资料所限,市场上现有同类书以原理为主)
涉及车型丰富,包括:比亚迪秦、唐,比亚迪E6,特斯拉MOEDLS,宝马i3,荣威E50,众泰100S,知豆,雪佛兰赛欧EV……
附录介绍了电动汽车常见英文缩写释义。
第1章 电动汽车概述1
1.1 电动汽车定义与分类 1
1.1.1 纯电动汽车 1
1.1.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1
1.1.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2
1.2 电动汽车基本结构 2
1.2.1 电源 2
1.2.2 驱动电动机 3
1.2.3 电动机调速控制装置 4
1.2.4 传动装置 4
1.2.5 行驶装置 4
1.2.6 转向装置 4
1.2.7 制动装置 5
1.3 电动汽车运行原理 5
第2章 电动汽车使用与维修规范8
2.1 电动汽车使用安全 8
2.1.1 高压系统作业说明 8
2.1.2 高压电池的使用 8
2.1.3 充电作业要求 9
2.1.4 车辆发生事故后安全事项 10
2.2 电动汽车维修安全事项 10
2.2.1 电动汽车维修安全守则 10
2.2.2 无压状态下切换高压系统 11
2.2.3 电动汽车维修注意事项 12
第3章 电动汽车电源系统13
3.1 动力电池 13
3.1.1 动力电池结构与特性 13
3.1.2 动力电池维护与保养 28
3.1.3 特斯拉MODELS动力电池拆装 33
3.1.4 特斯拉MODELS电气绝缘步骤 35
3.1.5 动力电池故障检测及处理 36
3.2 电池管理系统 43
3.2.1 系统功能与原理 43
3.2.2 系统端子检测 51
3.2.3 系统故障排除 57
3.3 电池充电系统 59
3.3.1 系统组成及原理 59
3.3.2 部件检修 72
3.3.3 故障诊断 86
第4章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89
4.1 电动机与转换器 89
4.1.1 比亚迪唐驱动电动机 89
4.1.2 众泰100S直流电变换器 92
4.1.3 特斯拉MODELS直流-直流换流器拆装 92
4.1.4 宝马i3增程设备电机 94
4.2 驱动电机控制 95
4.2.1 比亚迪秦驱动电机控制 95
4.2.2 比亚迪E6先行者动力系统 100
4.2.3 比亚迪唐电动驱动系统 106
4.2.4 众泰100动力系统 123
4.2.5 荣威E50驱动电机控制 128
4.2.6 宝马i3电机电子伺控系统 130
4.2.7 驱动电机控制器故障维修 141
第5章 电动汽车冷却系统146
5.1 冷却系统结构 146
5.1.1 荣威E50高压电池与驱动电机冷却 146
5.1.2 雪佛兰赛欧EV混合动力冷却系统 150
5.2 冷却系统检修 153
5.2.1 驱动电机冷却系统冷却液的排空与加注 153
5.2.2 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冷却液的排空与加注 153
5.3 冷却系统故障诊断 154
5.3.1 赛欧EV电子装置冷却系统诊断 154
5.3.2 赛欧EV冷却系统泄漏测试 155
5.3.3 赛欧EV蓄电池组冷却液加热器故障 156
5.3.4 赛欧EV蓄电池组冷却液泵故障 156
5.3.5 赛欧EV电子装置冷却液泵故障 159
第6章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162
6.1 系统结构与原理 162
6.1.1 荣威E50高压配电单元 162
6.1.2 宝马i3高压系统 163
6.1.3 比亚迪秦高压配电箱 167
6.1.4 比亚迪唐高压配电箱 168
6.2 高压系统维修 171
6.2.1 比亚迪唐高压配电系统维修 171
6.2.2 雪佛兰VOLT高压解除 173
6.2.3 雪佛兰VOLT高压启用 183
第7章 电动汽车低压系统184
7.1 系统结构与原理 184
7.1.1 荣威E50低电压系统 184
7.1.2 雪佛兰VOLT电源模式 186
7.1.3 雪佛兰VOLT保持型附件电源 188
7.1.4 雪佛兰VOLT附件直流电源控制模块 189
7.2 低压系统电池 190
7.2.1 比亚迪秦铁电池 190
7.2.2 比亚迪唐低压铁电池 190
7.2.3 赛欧EV12V蓄电池的放电与充电 194
7.3 低压电器系统检修 195
7.3.1 比亚迪唐自动大灯高度传感器初始化 195
7.3.2 雪佛兰VOLT车窗电机编程 196
7.3.3 比亚迪E6先行者CAN-BUS故障检修 197
第8章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199
8.1 空调系统构造 199
8.1.1 荣威E50暖风与空调系统 199
8.1.2 宝马冷暖空调系统 203
8.1.3 赛欧EV暖风与空调系统 208
8.2 空调控制原理 209
8.2.1 温度和分配控制 209
8.2.2 制冷系统原理 209
8.2.3 空调运行控制 211
8.2.4 冷热空调电路原理 212
8.3 系统功能检测 213
8.3.1 赛欧EV空调(A/C) 系统性能测试 213
8.3.2 比亚迪唐汽车空调控制系统部件检测 213
8.4 系统故障诊断 216
8.4.1 空调维修基本方法 216
8.4.2 赛欧EV暖风与空调诊断 217
8.4.3 空调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 220
附录 电动汽车常用英文缩写释义224
本书以市面主流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比亚迪秦、唐)及纯电动车型(比亚迪E6、特斯拉MODEL S、宝马i3、荣威E50、众泰0S、知豆、雪佛兰赛欧EV)为例,依次讲述了电动汽车的定义与分类,电动汽车使用与维修规范,电动汽车电源系统、动力系统、冷却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空调系统的构造与原理、检测及故障诊断。并在本书的后,用附录介绍了电动汽车常见英文缩写的释义。 n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简洁易懂,既可作为高校电动汽车专业教材,也适合于电动汽车行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参考。
这本书在售后维修服务和故障诊断方面的建议,对我这个想要在汽车维修领域发展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它没有简单地列举一些常见的故障代码,而是从根源上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并提供了系统性的诊断思路。我特别喜欢它关于“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故障排除流程,以及如何利用专业的诊断设备来读取故障信息,并进行进一步的排查。书中还强调了预防性维修的重要性,并给出了一些日常保养的建议,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维护车辆,延长其使用寿命。
评分我一直对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想了解它与传统燃油车有何不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讲解,可以说是相当详尽和到位的。它不仅详细介绍了液压制动系统,更重点突出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书中通过生动的图解,展示了电动机在制动时如何反转,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回电池,这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减轻了传统刹车片的磨损。此外,书中还对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以及它如何与ABS、ESC等系统协同工作,提升行车安全。
评分这本书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也有着非常深入的讲解,这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汽车结构的科普读物,更是一本关于未来汽车发展的指南。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分解感到惊叹,它详细介绍了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实现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此外,书中还阐述了车联网技术,例如V2X(车对万物)通信,以及它如何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这些技术让我对智能汽车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也为我理解现代汽车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在充电技术方面的阐述,可以说是相当全面和深入的,这对于我这个新能源汽车爱好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知识。它不仅仅介绍了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的基本原理,还详细分解了车载充电器(OBC)和电池管理系统(BMS)在整个充电过程中的角色。我特别喜欢它对于充电接口标准(如国标、欧标、美标)的对比分析,以及不同充电方式下的充电速度和影响因素。书中还涉及到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虽然目前还不太普及,但了解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此外,关于充电安全,特别是过充、过放、短路等问题的防护措施,书中也有详细的图示和文字说明,这让我感到非常安心。
评分作为一个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人,我一直渴望在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有所建树。这本书在维修部分的讲解,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从实际操作出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指导。我特别关注了关于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安全操作的章节,书中非常详细地列出了需要注意的各个环节,包括断开高压电源的步骤、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如何使用绝缘工具等。这些细节对于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书中用图示的方式讲解了高压线束的颜色区分、接插件的拆卸方法,甚至是一些常见故障的诊断思路和维修流程。例如,书中对于电机驱动单元的故障排除,列举了几种可能的原因,并提供了相应的检查步骤,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不再是只能“望车兴叹”。
评分我对电动汽车的底盘结构和悬挂系统一直很好奇,尤其想了解它与传统燃油车有什么不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真的是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它用非常精美的三维图解,展示了电动汽车底盘的整体布局,特别是电池包是如何集成在底盘中的,以及对底盘刚性的影响。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的讲解,它们如何通过电子信号控制转向和车辆稳定性。在悬挂系统方面,书中不仅介绍了常见的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还详细讲解了空气悬挂和主动悬挂等先进技术,以及它们如何提升驾驶舒适性和操控性。
评分我一直对混合动力技术特别好奇,总觉得它像是燃油车和纯电动车之间的一个完美平衡点。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讲解,真的是让我茅塞顿开。它并没有把各种混合动力类型(如串联、并联、混联)混为一谈,而是逐一拆解,用清晰的图示展示了不同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流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章节,它详细描绘了发动机在作为发电机发电时的状态,以及电动机如何驱动车辆,并且还解释了能量回收系统在减速和制动时如何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回电池。这本书对于不同工况下的能量流向也做了非常详尽的说明,比如起步加速时、匀速行驶时、刹车减速时,混合动力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之前对汽车原理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慢慢建立起对整个系统的认知。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本技术类读物了,尤其是在我对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更是把它奉若圭臬。我一直觉得,想要真正理解一样东西,就必须深入它的骨髓,了解它的构造。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个“求知欲”。它不仅仅是罗列各种零件的名称和功能,而是通过大量精美的图解,把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汽车结构,变得生动形象。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电池组工作原理那一章,不是简单地讲“电池存储电能”,而是通过分解电池单元、模块,再到整个电池包的连接方式,以及它们如何与BMS(电池管理系统)进行通信,实时监控电压、温度、电流等关键数据,从而确保电池的安全和寿命。甚至连电池热管理系统,例如液冷和风冷的设计,都有细致的图示和文字说明,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其背后的工程智慧。
评分我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尤其是想了解不同类型的电池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详尽的讲解,让我大开眼界。它没有简单地介绍锂离子电池,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化学体系的电池,比如磷酸铁锂(LFP)、三元锂(NCM)等,并且用图解的方式展示了它们的电极材料、电解液组成以及电池内部的微观结构。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电池容量、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的解释,并且还结合实际车型,说明了这些参数是如何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动力表现的。书中还提及了电池热失控的原理以及相关的安全保护机制,这让我对电池的安全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我始终认为,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仅要讲清楚“是什么”,更要讲明白“为什么”。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介绍了各种部件的功能,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部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工程设计。例如,在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时,它不仅仅是提到电磁感应,更是通过图示和文字,详细展示了定子和转子的结构,以及磁场的变化如何驱动转子旋转。这种刨根问底的讲解方式,让我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从而对电动汽车的整体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这项技术的发展充满了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