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古文经典(大学版)
:38.00元
作者:杨自伍注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3131360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古文经典”丛书分为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 和大学版4卷。每篇正文之后,辟有三个栏目:①活 用语词,以今日写作可用为准,释义以语境语义为首 ,兼顾常用释义,配以经典及当代名家例句,举一可 反三。②认知词语,宜于认知而不宜用于写作者,列 入此栏,以语境释义为主,兼及常用释义。③文史点 滴,篇目涉及的人物、事件、典故等等非语文字句, 分条目注疏讲解,简明扼要。
杨自伍编注的这本《古文经典(国学文史启蒙) 》为大学版,主要内容国学经典基本典籍,包括《礼 记》、《吕氏春秋》、《左传》、《战国策》,上起 《礼记》,下至《明儒学案序》。
目录
1.冠义
2.察今
3.吕相绝秦之辞
4.献书燕王
5.登徒子好色赋
6.神女赋并序
7.形势
8.货殖传序
9.赎罪
10.说文解字序
11.东京赋
12.自悼赋
13.闻乐对
14.言世务书
15.上书言世务
16.答客难
17.论贵粟疏
18.戒子书
19.举贤诏
20.策问贤良文学
21.令二千石修职诏
22.议不举孝廉者罪诏
23.悲士不遇赋
24.尚书序
25.惜誓
26.吊屈原文并序
27.难蜀父老
28.长门赋并序
29.东方朔画赞并序
30.功名
31.孤愤
32.四子讲德论并序
33.伯夷列传
34.报孙会宗书
35.解难
36.上疏请兴儒学
37.达旨
38.崇厚论
39.广绝交论
40.楚辞章句叙
41.辨和同论
42.王命论
43.史记论
44.座右铭
45.述志令
46.典论·论文
47.诗品序
48.陶征士诔
49.郭有道碑文
50.吕氏春秋序
51.儒吏论
52.狱中与诸甥侄书
53.与会稽王笺
54.鹪鹩赋
55.秋兴赋并序
56.与子琳书
57.叹逝赋并序
58.谢灵运传论
59.读史述
60.自祭文
61.尚书正义序
62.毛诗正义序
63.时政第四疏
64.论君子小人疏
65.醉乡记
66.答程道士书
67.悲才难
68.载文
69.自叙
70.管仲论
71.吴季子札论
72.补史记序
73.通典序
74.两汉辩亡论
75.寄李翱书
76.辨曾参不为孔门十哲论
77.原道
78.后汉三贤赞
79.送穷文
80.进学解
81.送李愿归盘谷序
82.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83.人文化成论
84.请崇国学疏
85.戒励风俗德音
86.君子不器赋
87.去谄佞从谠直
88.与元微之书
89.李陵论
90.上韩昌黎书
91.谤誉
92.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93.天说
94.六逆论
95.孟子苟子言性论
96.辨私论
97.项王亭赋并序
98.天论中
99.为人与蜀城父老书
100.答吴充秀才书
101.集古录目序
102.富贵贫贱说
103.贾谊不至公卿论
104.艺文类聚序
105.经典释文序
106.诗论
107.书论
108.上欧阳内翰**书
109.韩非论
110.论养士
111.超然台记
112.汉文帝
113.汉景帝
114.商论
115.新序目录序
116.崇儒学
117.论文史
118.止足论
119.隋炀帝论
120.罪言
121.汉中王即皇帝位论
122.慈溪县学记
123.取材
124.明儒学案原序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过去购买过不少号称“经典”的古籍版本,很多都是徒有其表,要么排版拥挤得让人窒息,要么注释敷衍得像是应付差事,读完一本下来累得够呛,收获却寥寥无几。但这套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阅读流畅度极高,这得益于编辑团队对文本断句和标点的精准把握。古文阅读的一大难点就在于断句,很多不规范的版本往往断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影响理解的连贯性。而这套书的标点非常规范且富有逻辑性,即使是面对拗口的骈文或句式复杂的散文,也能引导读者顺畅地进入文本的语境。特别是它在处理一些长句和复杂从句时的节奏感处理,简直像一位高明的棋手,步步为营,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古典的语感。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作者在耳边娓娓道来,而不是冷冰冰地面对一堆晦涩的文字符号,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衡量一套“好书”的关键指标。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初拿到手时就被它那种沉稳又不失雅致的气质所吸引。硬壳精装,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触感细腻,不是那种廉价的纸质感,看得出是下了心思的。尤其喜欢它采用的仿古宣纸纹理的封面,那种微微泛黄的米白色调,配合着烫金的字体,显得古韵十足,但又不会显得过于老气,恰到好处地平衡了古典美和现代审美。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讲究,不是那种刺眼的亮白,而是柔和的米白色,对眼睛非常友好,长时间阅读下来也不会感到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开本,尺寸拿捏得非常到位,既保证了版面足够的舒展度,能清晰呈现原文和注释,又方便单手持握。翻开书页,可以看到排版布局的用心:正文采用经典的左右分栏或者上下分栏结构,主文清晰醒目,注释和译文则用稍小的字体居于侧边或底部,层次分明,查阅起来一目了然,丝毫不会出现视觉上的混乱感。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阅读体验从一开始就上升到了享受的层面,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沉浸其中,去探索文字背后的世界。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与古籍打交道的“老书虫”,我对古文经典的选本要求是极为苛刻的,它不仅要内容权威可靠,更要在注释的深度和广度上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注释系统简直是为深度学习者量身打造的。它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词语解释上,而是深入到了文化背景、历史典故乃至字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流变。比如,对于某些高频出现的古代官职或礼仪用词,它能提供详尽的背景介绍,甚至会引用其他经典著作进行旁证,这种严谨的态度让人由衷佩服。而且,译文的质量也令人惊喜,它没有走那种过于直白生硬的“白话翻译腔”,而是努力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保留了古典文学特有的韵味和节奏感,读起来既能理解其意,又不失文采,这是许多市面上同类读物难以企及的。对于初学者而言,它提供了足够友好的引导;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它也提供了可以深入挖掘的学术价值,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与“专业并重”。
评分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标价。我通常会把阅读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快速消遣的“快消品”,另一类是值得反复品读、可以作为案头工具书的“常备品”。这套古文经典无疑属于后者。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个微型的古典文献数据库。试想一下,如果我要独立收集到如此全面、权威且装帧精良的多个朝代、多种体裁的经典选本,分别去对照不同的注本和译本,那耗费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成本将是天文数字。而这套书把所有核心的、经过精心筛选和整合的内容,以如此高标准的呈现方式汇集一堂,对于想要系统、深入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精髓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步到位的解决方案。它省去了我们自己做大量基础筛选和整理工作的烦恼,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思考和享受文字本身的力量,是教育投入和精神富足的绝佳投资。
评分我特别关注的是,这套书是否体现了现代学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不是简单地沿用几十年前的老旧注疏。从阅读体验来看,它显然是吸取了当代文史研究的新进展。例如,在涉及到一些文本校勘的争议点时,它会倾向于采用更具说服力的现代考据成果,并且在脚注中会微妙地指出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这种处理方式显得非常专业和客观。我记得有一次读到一篇与先秦思想相关的篇目时,它对某个关键概念的阐释,竟然引用了近年某位知名学者在该领域的前沿论文观点,这让我对编者团队的研究能力感到非常信服。很多普通版本为了图省事,往往直接照搬旧注,内容陈旧,甚至有时会带着时代的局限性。而这套书显然是经过了细致的二次编辑和整合,确保了知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这对于追求高品质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