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紫砂壶收藏与鉴赏
定价: 360.00元
出版社名称: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编者: 赵建旗
开本: 16开
ISBN编号: 9787515814537
目录
上卷
章 认识紫砂壶 …………………………………………………………1
一、紫砂壶的形体结构 …………………………………………………………2
1.壶钮 ……………………………………………………………………2
2.壶盖 ………………………………………………………………… 10
3.壶嘴 ………………………………………………………………… 21
4.壶把 ………………………………………………………………… 22
5.壶身 ………………………………………………………………… 32
6.壶底 ………………………………………………………………… 35
7.气孔 ………………………………………………………………… 38
二、紫砂壶的造型之美 ……………………………………………………… 38
1.几何形体造型 ……………………………………………………… 38
2.自然形体造型 ……………………………………………………… 53
3.筋纹器造型 ………………………………………………………… 60
4.博古器造型 ………………………………………………………… 60
5.水平壶和茶器造型 ………………………………………………… 61
三、如何给一把紫砂壶命名 …………………………………………………… 62
1.象形命名法 ………………………………………………………… 62
2.引申命名法 ………………………………………………………… 74
3.拟人命名法 ………………………………………………………… 76
4.用典命名法 ………………………………………………………… 78
5.装饰命名法 ………………………………………………………… 80
四、紫砂壶是理想的茶具 …………………………………………………… 87
1.紫砂壶与其他茶具优劣比较 ……………………………………… 87
2.什么样的茶适合紫砂壶来喝 ……………………………………… 95
五、紫砂壶分哪些档次 ……………………………………………………… 95
1.大路货 ……………………………………………………………… 95
2.细货 ………………………………………………………………… 96
3.特种工艺品 …………………………………………………………100
六、紫砂壶为何盛产于宜兴 ……………………………………………………103
1.经济富饶 ……………………………………………………………103
2.盛产名茶 ……………………………………………………………104
3.文人荟萃 ……………………………………………………………105
4.盛产陶泥 ……………………………………………………………106
5.悠久的烧陶历史 ……………………………………………………106
第二章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 ………………………………………………109
一、紫砂壶的用泥 ……………………………………………………………110
1.紫砂材料的产地 ……………………………………………………110
2.紫泥、红泥和绿泥 …………………………………………………113
3.紫砂泥的色彩 ………………………………………………………120
4.紫砂泥的特点 ………………………………………………………124
二、紫砂壶的成形 ……………………………………………………………129
1.打身筒 ………………………………………………………………129
2.镶身筒 ………………………………………………………………133
三、紫砂壶的装饰 ……………………………………………………………135
1.刻划线条 ……………………………………………………………135
2.铭文 …………………………………………………………………139
3.绘画 …………………………………………………………………143
4.彩釉装饰 ……………………………………………………………144
5.金银丝镶嵌 …………………………………………………………147
6.抛光 …………………………………………………………………147
四、紫砂茗壶的焙烧 …………………………………………………………148
1.龙窑式煅烧 …………………………………………………………149
2.倒焰窑式煅烧 ………………………………………………………149
3.隧道窑式煅烧 ………………………………………………………150
4.现代新式煅烧 ………………………………………………………150
第三章 紫砂壶的工艺鉴赏 ………………………………………………151
一、紫砂壶“形”的鉴赏 ………………………………………………………152
二、紫砂壶“艺”的鉴赏 ………………………………………………………160
三、紫砂壶“工”的鉴赏 ………………………………………………………169
四、紫砂壶“功”的鉴赏 ………………………………………………………180
五、紫砂壶“泥”的鉴赏 ………………………………………………………182
六、紫砂壶“名”的鉴赏 ………………………………………………………186
七、紫砂壶“款”的鉴赏 ………………………………………………………198
八、紫砂壶“品”的鉴赏 ………………………………………………………199
第四章 紫砂壶历史发展 …………………………………………………205
一、紫砂壶源头是茶文化 ………………………………………………………206
1.古代饮茶之风 ………………………………………………………206
2.饮茶方法、茶具的变迁 ……………………………………………207
二、紫砂壶的时展特点 ……………………………………………………209
1.宋代的紫砂壶 ………………………………………………………209
2.明代的紫砂壶 ………………………………………………………209
3.清代的紫砂壶 ………………………………………………………212
4.民国的紫砂壶 ………………………………………………………220
5.新中国的紫砂壶 ……………………………………………………221
三、历史上的紫砂壶艺术名家 …………………………………………………225
1.供春:宜兴紫砂壶的始祖 …………………………………………225
2.时大彬:紫砂壶之集大成者 ………………………………………227
3.陈鸣远:开自然型紫砂壶之先河 …………………………………230
4.陈鸿寿:书画与壶艺之结合的代表 ………………………………233
5.邵大亨:一壶千金难求 ……………………………………………233
6.顾景舟:近现代的壶艺泰斗 ………………………………………235
第五章 紫砂壶的真假鉴别 ………………………………………………241
一、紫砂壶赝品流行 …………………………………………………………242
二、紫砂壶鉴定的内容 ………………………………………………………244
1.断代 …………………………………………………………………244
2.识别制作者 …………………………………………………………248
3.辨伪 …………………………………………………………………248
三、新壶做旧的方法 …………………………………………………………251
1.新壶刻老款 …………………………………………………………252
2.老壶改款 ……………………………………………………………252
3.人造包浆 ……………………………………………………………252
四、泥料的鉴定 ………………………………………………………………252
1.听声音 ………………………………………………………………254
2.看密度 ………………………………………………………………255
3.看质感 ………………………………………………………………263
五、工艺的鉴定 ………………………………………………………………263
1.看壶的整体感觉 ……………………………………………………266
2.看壶底和壶壁结合处 ………………………………………………266
3.看身筒内的纹理 ……………………………………………………268
4.看内壁印章 …………………………………………………………268
下 卷
5.看壶嘴到壶把中间处 ………………………………………………268
6.看泥料成分 …………………………………………………………269
7.看价格 ………………………………………………………………269
六、器形的鉴定 ………………………………………………………………270
1.器形鉴定的三大好处 ………………………………………………270
2.认识紫砂壶器形的历史演变 ………………………………………271
3.从器形风格辨作者 …………………………………………………274
七、光泽的鉴定 ………………………………………………………………277
1.明清紫砂壶光泽特点 ………………………………………………280
2.新旧紫砂壶的光泽特点 ……………………………………………280
八、款铭的鉴定 ………………………………………………………………282
1.款铭辨伪的窍门 ……………………………………………………283
2.老壶改款铭的辨识 …………………………………………………291
九、拼凑伪品的鉴定 …………………………………………………………292
十、气质神韵的鉴定 …………………………………………………………292
十一、名家仿品另当别论 ………………………………………………………297
第六章 紫砂壶收藏市场与价值 ………………………………………299
一、紫砂壶的收藏市场行情 ……………………………………………………290
1.台湾藏家启动的疯狂 ………………………………………………300
2.紫砂壶破千万天价 …………………………………………………301
3.从成型方法看市场价格 ……………………………………………311
4.紫砂壶的市场行情 …………………………………………………317
5.紫砂壶拍卖市场 ……………………………………………………320
6.拍卖市场上的回流壶 ………………………………………………323
7.普通壶和名人壶 ……………………………………………………324
8.当代大师作品高过老壶 ……………………………………………328
9.从济南市场看紫砂壶收藏 …………………………………………328
10.从普洱茶看紫砂壶市场 ……………………………………………329
二、紫砂壶的价值体现 ………………………………………………………331
1.紫砂壶的文化价值 …………………………………………………333
2.紫砂壶的实用价值 …………………………………………………347
3.紫砂壶的工艺价值 …………………………………………………353
4.紫砂壶的审美价值 …………………………………………………353
5.紫砂壶的资源价值 …………………………………………………357
6.紫砂壶的投资价值 …………………………………………………360
7.紫砂壶的价值误区 …………………………………………………365
第七章 紫砂壶的收藏理念与方法 ………………………………………………367
一、紫砂壶的四大收藏群 ………………………………………………………368
1.紫砂壶收藏家群 ……………………………………………………369
2.茶艺用收藏群 ………………………………………………………;__8__8_370
3.文房用收藏群 ………………………………………………………372
4.装饰用收藏群 ………………………………………………………372
二、收藏紫砂壶经典型款 …………………………………………………… 3666
1.一粒珠壶 ……………………………………………………………366
2.四方壶 ………………………………………………………………366
3.洋桶壶 ………………………………………………………………366
4.竹段壶 ………………………………………………………………381
5.龙蛋壶 ………………………………………………………………381
6.八方壶 ………………………………………………………………382
三、紫砂壶收藏的要点 ………………………………………………………382
1.看年代 ………………………………………………………………382
2.看实用 ………………………………………………………………383
3.看工艺 ………………………………………………………………386
4.看艺术 ………………………………………………………………388
5.看土质 ………………………………………………………………390
6.看形状 ………………………………………………………………391
7.看款识 ………………………………………………………………391
8.看颜色 ………………………………………………………………392
四、紫砂壶收藏的误区 ………………………………………………………393
第八章 紫砂壶投资有技巧 ………………………………………………411
八、初级收藏投资者注意事项 …………………………………………………445
1.先学习后出手 ………………………………………………………445
2.先低价再高价 ………………………………………………………445
容提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美石的发展历程以及艺术特点、种类和鉴别、评估价值、收藏投资、保养技巧等内容,汇集了相关美石的精品图片,使读者对美石的发展历程和特征有一个系统的、全新的认识。
让广大美石爱好者和收藏者对美石的发展以及当前的美石收藏市场的行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文摘
暂时无详细信息,待更新。
作者介绍
赵建旗,男,1972年 6月出生,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硕士研究生学历,中级职称。现为中国紫砂文化委员会专职会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中国紫砂壶委员会会长、中国传统工艺大师。
最后,对于“投资书籍”的定位,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理性的、风险提示明确的分析,而不是单纯的鼓吹。真正的收藏投资,建立在对市场规律和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之上。我期待书中能有一部分篇幅,对近二十年来紫砂壶市场的价格走势进行客观的回顾和分析,指出哪些因素(如制作者的地位、作品的稀有度、历史的沉淀)真正驱动了价格的攀升。同时,对于新入场的投资者,我希望看到关于如何建立个人收藏体系的建议,比如是专注于某个时期的壶,还是聚焦于某位大师的传器。这种投资分析不应是教人一夜暴富的秘笈,而应是提供一套成熟的眼光,帮助读者将收藏行为转化为对文化和艺术品味的长期投入,使价值的增长是伴随着对紫砂艺术理解的加深而水到渠成的。
评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是它超越普通茶具,晋升为艺术品的核心所在。我关注这本书如何梳理紫砂壶与文人阶层、饮茶习俗、乃至社会审美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它是否深入探讨了紫砂壶作为“诗、书、画、印”四绝载体的特性?例如,紫砂壶上的诗文雕刻,其书法风格是如何与制壶人的性格和时代背景相呼应的。更进一步,我希望看到关于紫砂壶在不同历史时期,在江南士大夫群体中扮演的角色——是实用的饮茶器皿,还是彰显身份的案头清供?如果作者能引经据典,将紫砂壶的审美提升到中国传统哲学层面,探讨“拙朴自然”、“大音希声”等审美理念在紫砂造型上的体现,那么这本书就不再仅仅是“鉴赏指南”,而成为了一部微型的中国工艺美术史侧写。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设计确实称得上是收藏级的享受。精装的质感摸上去就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对内容尊重的仪式感,尤其是“全2册”的配置,让人感觉这是一套系统而全面的工具书。彩图的运用是这类艺术鉴赏类书籍的生命线,我期待它能提供远超普通网络图片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毕竟,紫砂壶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泥料本身的质感和烧制后产生的“宝光”,没有高品质的图像支撑,一切鉴赏都成了空中楼阁。我希望看到泥料细腻的颗粒结构、壶身釉面在不同光照下的微光变化,以及作者精心挑选的那些具有代表性作品的特写镜头。如果附带的图片能细致到让人仿佛能触摸到那温润的砂质,甚至能从图片中感受到紫砂壶那种特有的“呼吸感”,那么这套书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就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对于一个初涉紫砂领域的爱好者而言,能否快速建立起对“美”的直观认识,往往比晦涩的理论更重要,而这套书的精装彩图版配置,无疑给出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让人对它的视觉呈现抱有极高的期待。
评分对于“真假鉴别”这一章节,我抱着既谨慎又期待的心态。在当前市场上鱼龙混杂的背景下,一本权威的鉴赏指南必须提供实用的、经得起市场考验的鉴别标准。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清晰的对比案例,比如,真品老壶的包浆是如何自然形成的,而仿品为了模仿老旧而产生的“做旧痕迹”又有哪些破绽。这不仅关乎泥料的化学反应差异,更包括了款识的书写习惯、印章的布局深浅,甚至是底款的字体演变历史。一个资深藏家往往能通过细微的口沿处理、流嘴的线条收束方式来判断年代和真伪,我期待这套书能够将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通过具体的图片证据和文字描述,转化为可学习的知识体系。如果能加入一些现代科技鉴别手段的探讨,比如对紫砂壶微观结构的研究,那将更显其与时俱进的专业性。
评分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紫砂壶制作工艺的论述深度。它不仅仅是展示成品的美丽,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如何产生这种美丽”的过程。紫砂壶的制作,从选泥、陈腐、拍身筒、镶接、镂刻,到最后的烧成,每一步都充满了工匠精神和对火的敬畏。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解析这些传统技法,比如明代制壶的“方圆兼备”与清代追求的“流利饱满”在制作工艺上的具体区别。一个好的作者,应该能将那些看似枯燥的工艺流程,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尽的图解描绘出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紫砂泥的揉捻之中。例如,对于“打泥片”和“镶接”的环节,如果能用跨页图解的方式展示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关键的力度把握,那将是无价的知识财富。如果能引用一些名家如供春、时大彬在制作特定形态时所采用的独门秘诀,那就更令人振奋了,这才是真正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体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