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2014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日期:2014年10月
作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主编
规格:32开,平装
定价16.00元
书号1580242.368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建标2009-8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规范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第406号公告发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共13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发电设施,变电设施,配电设施,配电线路,接地与防雷,电动施工机具,办公、生活用电及现场照明,特殊环境,供用电设施的管理、运行及维护,供用电设施的拆除等。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电压在10kV及以下的供用电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拆除,不适用于水下、井下和矿井等工程。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的书,更是一本“让你明白为什么”的书。书中对很多安全措施的原理和必要性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比如,在讲解“电缆接头制作”时,它不仅仅告诉你如何连接,更会告诉你为什么需要进行绝缘处理,为什么需要进行防水处理,以及如果不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后果。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它让我不再是将规范条文当作死板的规定,而是真正理解了它们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安全逻辑。这种深刻的理解,会转化为我内心深处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遵守和执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的认知,让我从一个“执行者”变成了一个“理解者”,一个“实践者”,一个对电力安全充满敬畏的工程人。
评分我一直认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这本书关于“安全用电的组织管理”部分,正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施工现场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构建。它明确了各方人员在安全用电中的职责,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用电作业人员等。它强调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并要求制定详细的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安全用电的培训和教育,以及如何进行事故的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这让我意识到,安全用电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只有将安全用电纳入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系中,才能真正实现“零事故”的目标。这本书让我明白,安全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它就像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安全用电管理的正确方向。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冲击,莫过于对“接地保护”的深度解读。以前,我们总以为接地就是随便找个地方插根钢筋就行了,殊不知,这里面学问大着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用大量的篇幅,详细地阐述了各种接地方式的原理、要求和适用范围。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接地”,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要接地”、“如何接地才是正确的”、“接地电阻的标准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重复接地”等等。书中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接地装置,比如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人工接地体、重复接地等等,并对它们的优缺点、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让我意识到,过去的很多做法,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我曾经见过一些工地,在敷设电缆时,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接地,导致一旦发生漏电,后果不堪设想。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接地保护在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中的关键作用。它让我深刻理解到,接地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连接,更是一种安全意识的体现。书中反复强调,所有金属外壳的用电设备,以及金属管道、构架等,都必须可靠接地,这样才能在发生漏电时,将故障电流导入大地,避免人员触电。而且,它还对接地电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接地电阻的测量和判定。这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指导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就像一本“现场电力安全的操作手册”,将原本复杂枯燥的电力安全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并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特别是关于“施工现场的移动用电设备”的管理,让我印象深刻。以前,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只要是移动的设备,就没有那么大的问题。但这本书却明确指出,移动用电设备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并且提出了详细的管理要求。它要求移动用电设备的电源线必须是耐磨、耐油、耐腐蚀的,并且要配备有效的接地保护。对于电动工具,它要求必须配备漏电保护器,并且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对移动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的巡查和检测。它甚至还考虑到了在潮湿、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如何选择和使用移动用电设备,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这让我意识到,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移动设备,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而这本书,则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它让我明白,安全用电,不分固定与移动,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评分作为一个对细节有执念的现场管理人员,这本书关于“施工现场的照明”部分,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以前,我们只关注照明的“亮不亮”,而这本书却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对照明系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详细规定了施工现场各区域的照明标准,比如作业面的最低照度要求,通道的照度要求,以及危险区域的特殊照明要求等等。更重要的是,它对照明灯具的选择、安装、接线以及维护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它要求照明灯具必须具备防爆、防水、防尘的功能,并且要做到“人走灯灭”,以节约能源和防止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应急照明的重要性,要求在断电时,应急照明能够自动启动,为人员疏散和设备抢修提供必要的照明。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在夜间施工时,由于照明不足,导致一名工人不慎跌落。这本书的内容,无疑会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它让我明白,良好的照明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保障人员的安全。它还对照明线路的敷设提出了要求,要做到规范、整齐,避免因线路杂乱而引发的绊倒、触电等事故。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的老工程人,说实话,拿到这本《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时,心里多少有些期待,又有些许的“不以为然”。毕竟,我们这个行业,很多经验都是靠血泪教训积累出来的,条条框框的规范,有时候感觉像是给灵活多变的现场“戴了紧箍咒”。但翻开它,我才意识到,这本规范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份用无数事故案例堆砌出来的“生命保险单”。这本书的开篇,并没有上来就讲那些晦涩难懂的条文,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阐述了施工现场电力安全的重要性。它没有回避过去那些触目惊心的事故,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让我们这些常年与电打交道的人,深刻地感受到电力一旦失控,后果有多么不堪设想。这种“以人为本”的切入点,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接着,它开始详细地讲解施工现场供用电的各个环节,从最初的电源接入,到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再到设备的接地保护,每一个环节都描绘得细致入微。我尤其关注关于“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部分,这部分内容要求非常高,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特点、施工进度、用电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以及现场的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画图纸”,而是要做出一个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的供电方案。书中对这些内容的阐述,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可操作性,让我对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临时用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让我明白,看似简单的搭电线、接电箱,背后其实蕴含着巨大的安全风险,需要我们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规划和设计。而且,它还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这与我们过去那种“边做边看”的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评分在我看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这本书,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全面性”和“前瞻性”。它不仅仅关注当下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更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特别是关于“新能源在施工现场的应用”这一章节,让我眼前一亮。虽然书中对其着墨不多,但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它提到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在施工现场的应用,以及相关的安全要求。这让我意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施工现场的用电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安全规范也必须与时俱进。书中对这些新兴领域提出的安全要求,虽然还在初步阶段,但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让我对未来的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它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我们不仅要掌握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更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本书,就是我学习和进步的一个重要阶梯。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就像一本“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百科全书”,让我对许多之前模糊不清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绝缘材料的选择与敷设”这一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我们只是大概知道电缆有绝缘层,但对于绝缘材料的种类、性能以及选择标准,却了解甚少。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不同绝缘材料的特性,比如聚氯乙烯(PVC)、交联聚乙烯(XLPE)等,并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电压等级,给出了相应的选择建议。它还对电缆的敷设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直埋、桥架敷设、穿管敷设等,并对每种方式的施工工艺、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电缆的防火要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火灾发生时的蔓延速度和扑救难度。书中对不同防火等级的电缆,以及防火封堵的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让我意识到,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和敷设方式,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导电的稳定性,更是为了提高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性。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一个小小的电缆,也可能因为选择不当或敷设不当,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评分读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我才真正体会到“安全第一”这四个字的分量,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的具体行动。书中关于“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安全管理”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觉得,配电箱就是个“盒子”,只要能通电就行。但这本书却把它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详细规定了配电箱的选型、安装、接线、标识以及日常维护等方方面面。它要求配电箱必须具备良好的防水、防尘、防腐蚀性能,并且要安装漏电保护器。开关箱的设置也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比如要做到“一机一箱”,箱内要配置有断电、过载、短路保护功能的空气开关,而且要做到“人走断电”。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小小的配电箱,如果管理不当,就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配电箱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接线是否牢固,绝缘是否完好,以及是否有过热、异响等现象。这让我明白,安全用电需要持续的关注和维护,而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且,书中还强调了对配电箱及开关箱的标识要求,要求清晰、准确地标明箱内的设备名称、用途、电压等级等信息,方便操作人员识别和管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关乎着整个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和“电”打交道的技术人员,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命稻草”。特别是关于“防雷”的部分,以前总觉得这事儿离我们普通施工现场太远,都是大工程才需要考虑的。但这本书明确指出,任何施工现场,只要存在临时用电设施,就必须做好防雷措施。这让我大吃一惊,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认知有多么狭隘。书中详细介绍了施工现场防雷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雷措施。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装避雷针”,而是从多个角度出发,比如如何对临时用电线路进行屏蔽,如何对配电箱进行等电位连接,以及如何对可能产生雷击风险的构筑物进行保护等等。它甚至还考虑到了极端天气下的应对措施,比如在雷雨季节,应该如何加强巡查,如何及时断开电源等。这些细节之处,都体现了规范的严谨性和全面性。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雷电感应”的论述,这部分内容往往被大家忽略,但实际上,雷电感应同样会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书中给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比如合理布置电缆的走向,避免与金属构件交叉,以及使用屏蔽电缆等。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指导。这本书让我明白,防雷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项,而是施工现场安全用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不错,学习手册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很好
评分是正版,东西实用,不错。
评分很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很好
评分给公司采购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