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书籍 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中药贴敷轻松学+中华膏药处方与制备 常见疾病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书籍 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中药贴敷轻松学+中华膏药处方与制备 常见疾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药贴敷
  • 穴位贴敷
  • 中医特色疗法
  • 膏药处方
  • 中医药学
  • 中医外治法
  • 中医养生
  • 常见疾病
  • 家庭医学
  • 中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云聚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122285362
商品编码:15195463817

具体描述

 

书名: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

 

 

 

定价:49.8元          

 

 

 

作者:朱庆文 主编

 

 

 

出版日期:2017年2月    

 

 

 

书号:9787122285362

 

 

 

开本:B5 710×1000 1/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262页

 

 

 

 

 

 

 

贴敷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一种,数千年来一直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突出等优点。“三伏贴”疗法作为贴敷疗法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贴敷疗法在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等疾病的治疗方面独具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著疗效。本书图文并茂,收集整理了疗效确切的验方数百首,介绍了处方组成、制法和使用方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本书适用于临床各科医师、药师和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选方疗疾。

 

 

 

 

 

 

 

基础篇 

 

 

 

章 概述    2 

 

 

 

第二章 贴敷疗法的作用机制    5 

 

 

 

第三章 贴敷药的常用剂型    8 

 

 

 

第四章 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15 

 

 

 

临床篇 

 

 

 

章 内科常见病    18 

 

 

 

节 面瘫(口僻)    19 

 

 

 

第二节 痹证    26 

 

 

 

第三节 便秘    48 

 

 

 

第四节 泄泻    50 

 

 

 

第五节 痢疾    51 

 

 

 

第六节 哮病(哮喘)    52 

 

 

 

第七节 肺胀    58 

 

 

 

第八节 癃闭    60 

 

 

 

第九节 淋证    61 

 

 

 

第十节 慢性前列腺炎    62 

 

 

 

第十一节 血证    63 

 

 

 

第十二节 水肿    65 

 

 

 

第十三节 梅核气    67 

 

 

 

第十四节 胸痹    68 

 

 

 

第十五节 咳嗽    70 

 

 

 

第十六节 痛症    74 

 

 

 

第十七节 消渴    78 

 

 

 

第十八节 失眠(不寐)    79 

 

 

 

第十九节 胃脘痛    80 

 

 

 

第二十节 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    82 

 

 

 

第二十一节 胁痛    82 

 

 

 

第二十二节 臌胀    86 

 

 

 

第二十三节 三叉神经痛    89 

 

 

 

第二十四节 眩晕    91 

 

 

 

第二十五节 遗精    92 

 

 

 

第二十六节 头痛    92 

 

 

 

第二十七节 汗证    94 

 

 

 

第二十八节 耳鸣    96 

 

 

 

第二十九节 过敏性鼻炎    97 

 

 

 

第三十节 阳痿    98 

 

 

 

第三十一节 腰痛    99 

 

 

 

第三十二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    101 

 

 

 

第三十三节 中风    102 

 

 

 

第二章 外科常见病    104 

 

 

 

节 烧伤    105 

 

 

 

第二节 腱鞘囊肿    112 

 

 

 

第三节 脱疽    113 

 

 

 

第四节 疔疮    114 

 

 

 

第五节 冻疮    115 

 

 

 

第六节 有头疽(痈)    118 

 

 

 

第七节 创口不愈    122 

 

 

 

第八节 毒蛇咬伤与毒虫螫伤    123 

 

 

 

第九节 糖尿病坏疽    124 

 

 

 

第十节 流注    126 

 

 

 

第十一节 附骨疽    127 

 

 

 

第十二节 肠痈    128 

 

 

 

第十三节 痔    129 

 

 

 

第十四节 急性腰扭伤    131 

 

 

 

第三章 骨科常见病    132 

 

 

 

节 跌打损伤    133 

 

 

 

第二节 伤筋    137 

 

 

 

第三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44 

 

 

 

第四节 肱骨外上髁炎    145 

 

 

 

第五节 感染性开放骨折    147 

 

 

 

第六节 肩周炎    148 

 

 

 

第七节 肋软骨炎    150 

 

 

 

第四章 皮肤科常见病    151 

 

 

 

节 甲癣(灰指甲)    152 

 

 

 

第二节 疮疡    152 

 

 

 

第三节 瘰疬    155 

 

 

 

第四节 风团(荨麻疹)    157 

 

 

 

第五节 老年皮肤瘙痒症    158 

 

 

 

第六节 臁疮    159 

 

 

 

第七节 湿疮(湿疹)    164 

 

 

 

第八节 蛇串疮(带状疱疹)    167 

 

 

 

第九节 疥疮    174 

 

 

 

第十节 褥疮    175 

 

 

 

第十一节 手足皲裂    181 

 

 

 

第十二节 银屑病    182 

 

 

 

第十三节 皮肤瘙痒症    184 

 

 

 

第十四节 脚湿气    185 

 

 

 

第十五节 病毛囊炎    186 

 

 

 

第十六节 旋耳疮    187 

 

 

 

第十七节 癣    187 

 

 

 

第十八节 黄水疮    188 

 

 

 

第十九节 疣    189 

 

 

 

第五章 妇科常见病    192 

 

 

 

节 乳癖    193 

 

 

 

第二节 痛经    197 

 

 

 

第三节 倒经    202 

 

 

 

第四节 崩漏    203 

 

 

 

第五节 盆腔炎    203 

 

 

 

第六节 癥瘕积聚    206 

 

 

 

第七节 乳头风    206 

 

 

 

第八节 带下病    207 

 

 

 

第九节 不孕症    209 

 

 

 

第十节 绝经前后诸证    210 

 

 

 

第十一节 闭经    210 

 

 

 

第六章 儿科常见病    212 

 

 

 

节 厌食病    213 

 

 

 

第二节 腹痛    215 

 

 

 

第三节 腹泻    216 

 

 

 

第四节 咳喘    224 

 

 

 

第五节 痄腮    229 

 

 

 

第六节 惊风    234 

 

 

 

第七节 遗尿    235 

 

 

 

第八节 乳蛾(扁桃体炎)    238 

 

 

 

第九节 湿疹    239 

 

 

 

第十节 溢乳    241 

 

 

 

第十一节 疳积    241 

 

 

 

第十二节 盗汗    243 

 

 

 

第十三节 面神经炎    244 

 

 

 

第十四节 急性溃疡性口炎    245 

 

 

 

第十五节 水疝    245 

 

 

 

第十六节 便秘    246 

 

 

 

第十七节 尿布皮炎    248 

 

 

 

第十八节 胎黄    249 

 

 

 

第十九节 小儿感冒    249 

 

 

 

第二十节 小儿淋巴结炎    251 

 

 

 

第二十一节 脱肛    252 

 

 

 

第二十二节 新生儿硬肿症    252 

 

 

 

第二十三节 脐疮    253 

 

 

 

第二十四节 斜疝    253 

 

 

 

第二十五节 鹅口疮    254 

 

 

 

第七章 美容    255 

 

 

 

节 痤疮    256 

 

 

 

第二节 黄褐斑    260 

 

 

 

第三节 美白    262

 

 

 

基本信息.jpg

 

 

 

书名:中贴敷轻松学

 

 

 

定价:35.00元

 

 

 

作者:刘波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18000814

 

 

 

字数:183000

 

 

 

页码:160

 

 

 

版次: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jpg

 

 

 

《中贴敷轻松学》阐述了中贴敷这种古老、简单、无创,堪称自然疗法的中医实用技术在家庭中的具体运用,括如何通过中贴敷维护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人群的健康等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易学易用,十分适合一般家庭参考使用。

 

 

 

目录.jpg

 

 

 

章 中药贴敷必知小常识

 

 

 

8 贴敷发展史——起源与现代应用

 

 

 

9 初识贴敷——分类与作用机制

 

 

 

10 学做中药贴敷——选穴原则与使用方法

 

 

 

11 安全贴敷——注意事项与禁忌

 

 

 

第二章 内科疾病贴敷疗法

 

 

 

14 感冒

 

 

 

16 咳嗽

 

 

 

20 头痛

 

 

 

23 头晕

 

 

 

26 失眠

 

 

 

28 腹泻

 

 

 

31 发热

 

 

 

34 打嗝

 

 

 

37 便秘

 

 

 

40 哮喘

 

 

 

43 过敏性鼻炎

 

 

 

46 胸胁痛

 

 

 

48 胃痛

 

 

 

51 冠心病

 

 

 

54 糖尿病

 

 

 

56 高脂血症

 

 

 

58 低血压

 

 

 

60 胃下垂

 

 

 

62 心慌惊悸

 

 

 

64 胆囊炎

 

 

 

66 高血压

 

 

 

69 尿潴留

 

 

 

72 消化不良

 

 

 

第三章 外科疾病贴敷疗法

 

 

 

76 落枕

 

 

 

78 痔疮

 

 

 

80 颈椎病

 

 

 

83 膝关节痛

 

 

 

86 肩周炎

 

 

 

90 足跟痛症

 

 

 

92 急性腰扭伤

 

 

 

94 风湿性关节炎

 

 

 

96 慢性腰肌劳损

 

 

 

98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四章 妇科疾病贴敷疗法

 

 

 

102 痛经

 

 

 

106 闭经

 

 

 

109 白带异常

 

 

 

112 月经不调

 

 

 

115 慢性盆腔炎

 

 

 

118 围绝经期(更年期)综合征

 

 

 

第五章 男科疾病贴敷疗法

 

 

 

122 早泄

 

 

 

124 遗精

 

 

 

127 阳痿

 

 

 

130 前列腺炎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贴敷疗法

 

 

 

134 牙痛

 

 

 

136 鼻窦炎

 

 

 

138 口腔溃疡

 

 

 

140 慢性咽炎

 

 

 

142 扁桃体炎

 

 

 

143 耳聋耳鸣

 

 

 

第七章 皮肤科疾病贴敷疗法

 

 

 

146 痤疮

 

 

 

148 湿疹

 

 

 

150 黄褐斑

 

 

 

第八章 儿科疾病贴敷疗法

 

 

 

154 小儿咳嗽

 

 

 

156 小儿鹅口疮

 

 

 

158 小儿厌食症

 

 

书名:中华膏药处方与制备    

 

定价:¥36.0元          

 

作者:朱庆文 主编

 

出版日期:2012年9月    

 

书号:9787122138651

 

开本: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183页

 

 

 

 膏药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备受历代医家所重视。由于临床使用膏药治疗简便、有效、经济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全书内容分为基础和临床两部分,基础部分总结了常用的各种膏药如黑膏药、白膏药、松香型膏药、新型膏药及软膏的制备方法,并附图介绍了膏药制备的演示图片;临床研究部分总结了大量疗效确切的膏药方,并对其药物组成、制备和使用方法进行了细致介绍,内容实用,指导性强。 

 

 本书适用于临床中医师、中药师、中医药院校师生,也可作为中医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上篇 膏药基础篇 

 

章 膏药疗法概论 

 

第二章 膏药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 膏药的制备 

 

节 黑膏药    011 

 

第二节 白膏药    016 

 

第三节 松香型膏药    016 

 

第四节 新型膏药    019 

 

第五节 软膏    021  

 

第四章 膏药应用的注意事项 

 

下篇 膏药临床篇 

 

章 内科常见病 

 

节 感冒    025 

 

第二节 咳嗽    027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028 

 

第四节 咯血    031 

 

第五节 泄泻    032 

 

第六节 疟疾    033 

 

第七节 胆囊炎、胆石症    034 

 

第八节 病毒性肝炎    036 

 

第九节 鼓胀    038 

 

第十节 便秘    039 

 

第十一节 癃闭    039 

 

第十二节 糖尿病    040 

 

第十三节 高血压病    041 

 

第十四节 面瘫    043 

 

第十五节 失眠    047 

 

第十六节 遗精    048 

 

第十七节 阳痿、早泄    049 

 

第十八节 冠心病与心绞痛    051 

 

第十九节 头痛    053 

 

第二十节 前列腺炎    056 

 

第二十一节 腰腿痛    057 

 

第二十二节 痹证    059 

 

第二十三节 癌痛    067 

 

 

 

第二章 外科常见病

 

节 疔疮    073 

 

第二节 疖    075 

 

第三节 痈    076 

 

第四节 疽    077 

 

第五节 臁疮    079 

 

第六节 褥疮    084 

 

第七节 瘰疬    088 

 

第八节 瘘管    091 

 

第九节 痔疮    092 

 

第十节 肛裂    094 

 

第十一节 甲沟炎    095 

 

第十二节 血栓性浅静脉炎    096 

 

第三章 皮肤科常见病 

 

节 头癣    098 

 

第二节 手足癣    099 

 

第三节 体癣、股癣    100 

 

第四节 甲癣    101 

 

第五节 神经性皮炎    102 

 

第六节 接触性皮炎    104 

 

第七节 银屑病    104 

 

第八节 斑秃    107 

 

第九节 面部色斑    107 

 

第十节 痤疮    109 

 

第十一节 冻疮    110 

 

第十二节 酒渣鼻    113 

 

第十三节 寻常疣    113 

 

第十四节 扁平疣    114 

 

第十五节 尖锐湿疣    115 

 

第十六节 带状疱疹    115 

 

第十七节 湿疹    117

 

第十八节 皮肤瘙痒症    120 

 

第十九节 鸡眼    121 

 

第二十节 瘢痕疙瘩    123 

 

 

 

第四章 妇科常见病 

 

节 痛经    124

 

第二节 乳腺炎    126 

 

第三节 乳头皲裂    127 

 

第四节 乳腺增生病    128 

 

第五节 子宫下垂    131

 

第六节 宫颈糜烂    132 

 

第七节 盆腔炎    133 

 

 

 

第五章 儿科常见病 

 

节 夜啼    135 

 

第二节 小儿感冒    135 

 

第三节 小儿支气管炎    136 

 

第四节 百日咳    138 

 

第五节 小儿肺炎    139 

 

第六节 哮喘    140 

 

第七节 流行性腮腺炎    141 

 

第八节 鹅口疮    146 

 

第九节 小儿淋巴结炎    146 

 

第十节 小儿腹泻    147 

 

第十一节 小儿脱肛    149 

 

第十二节 小儿鞘膜积液    149 

 

第十三节 小儿疝气    150 

 

第十四节 小儿硬肿症    152 

 

第六章 骨伤科常见病 

 

节 骨折    154 

 

第二节 骨质增生症    155 

 

第三节 滑膜炎    159 

 

第四节 肱骨外上髁炎    161 

 

第五节 扭挫伤    162 

 

第六节 肋软骨炎    172 

 

第七节 足跟痛    173

 

第八节 烧伤、烫伤    174 

 

第七章 五官科常见病 

 

节 牙周病    179 

 

第二节 耳鸣    180 

 

第三节 鼻窦炎    180 

 

第四节 口疮    181 

 

第五节 失音    182

 

A4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书籍 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中药贴敷轻松学+中华膏药处方与制备 常见疾病》是一本集理论、实践与临床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著作,旨在系统阐述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原理、方法、配伍规律及其在常见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是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从业者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案头必备。 一、 理论体系的构建与深入 本书首先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浅出地剖析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核心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的融汇贯通: 深入阐述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并着重说明其与穴位贴敷疗法的内在联系。例如,通过解读经络循行图,讲解特定穴位为何能影响相关脏腑的功能,从而为理解穴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书中会详述“因时、因地、因人、因病”施治的原则,强调辨证论治在贴敷疗法中的核心地位。 穴位学说的精要解读: 系统介绍十四经穴、奇穴、经验穴等常用穴位,并详细阐述每个穴位的定位、主治、操作方法及作用机理。对于常用穴位,如合谷、足三里、内关、涌泉等,会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包括其在不同病症治疗中的特定应用。同时,也会提及阿是穴(也称天应穴)的选取原则,即“痛者,其俞之处”的临证要义。 中药药性理论与贴敷的结合: 详细阐述中药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归经以及升降沉浮等药性理论,并重点分析这些药性如何通过皮肤吸收,作用于经络、脏腑,从而发挥治疗作用。例如,辛温发散的中药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透皮吸收后能疏散表邪;苦寒泻火的中药则可用于治疗热证,通过透发或清泻等方式达到目的。书中会列举大量实例,说明不同药性组合在应对不同病症时的配伍考量。 贴敷疗法的机制探究: 深入探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经络传导作用: 强调中药成分通过皮肤吸收,循经络传导,直达病灶,调节脏腑功能。 局部渗透与吸收: 详细说明皮肤的渗透性,以及中药有效成分如何通过毛孔、汗腺等途径进入体内。 药物的直接药理作用: 分析中药成分本身所具有的抗炎、止痛、镇静、抗菌、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 穴位刺激效应: 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探讨穴位贴敷对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以及可能产生的“阿是穴”或“刺激穴位”带来的局部血流改善、炎症因子释放减少等效应。 二、 丰富多样的贴敷剂型与处方设计 本书提供多种实用且易于掌握的贴敷剂型和处方,强调灵活性与个体化。 膏药(膏滋、贴膏、散膏)的经典传承与创新: 膏药的传统制备工艺: 详细介绍传统膏药的熬制、炼制、过滤、摊涂等工艺流程,如“拔膏拔寒”、“拔毒散”、“狗皮膏”等经典膏药的制作方法,以及在现代条件下的改良与应用。 现代膏药的制备技术: 引入现代制药技术,如水性凝胶基质、水溶性膜剂、纳米载药技术等,开发出更具渗透性、透气性、依从性好的新型贴敷剂型。 膏药的组成与配伍: 强调“君臣佐使”在膏药配方设计中的应用。例如,针对风湿痹痛,君药可能选用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作用的药物,如独活、杜仲;臣药可协同增效,如羌活、防风;佐药可调和药性,如桂枝、细辛;使药则引药入经,如当归、川芎。 散剂贴敷: 介绍如何将中药研磨成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如面粉、蜂蜜、白酒等)混合,制成外敷散剂,适用于多种病症。例如,针对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用三七、红花、乳香、没药等研末,调以白酒或醋外敷。 药饼、药膏、药泥等多种剂型: 详细讲解不同剂型的特点、制作方法及适用范围。例如,药泥通常质地疏松,透气性好,适用于皮肤敏感人群;药饼则便于携带和储存。 经典处方与经验方精选: 汇集了大量经过临床验证的经典处方和名老中医的经验方。 按病症分类的处方集: 内科常见病: 如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胃痛腹泻、失眠健忘、眩晕头痛、心悸胸闷、月经不调、痛经等。 外科常见病: 如跌打损伤、骨折、扭伤、疮疡肿毒、带状疱疹、丹毒等。 儿科常见病: 如小儿感冒、咳嗽、腹泻、积食、夜啼、遗尿等。 妇科常见病: 如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盆腔炎、产后调理等。 骨伤科常见病: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关节炎、风湿痹痛、软组织损伤等。 皮肤科常见病: 如湿疹、荨麻疹、痤疮、冻疮、癣等。 处方解读与临床应用指导: 对每一个处方都会进行详细的解读,包括药物的组成、剂量、炮制要求、贴敷穴位、操作方法、疗程以及注意事项。并结合具体病例,指导读者如何灵活化裁处方,以达到最佳疗效。 特色贴敷疗法介绍: 突出介绍具有中医特色的贴敷疗法,如: 温脐疗法: 针对脾胃虚寒、腹泻、痛经等病症,在神阙穴进行温热敷贴。 足三里强壮疗法: 强调足三里穴的补益作用,用于调理脾胃、增强免疫力。 三伏贴/三九贴: 详细介绍其原理、适用病症(如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药物组成及特定节气操作方法。 特定穴位贴敷: 如头痛贴敷印堂、太阳穴,牙痛贴敷下关、颊车,腹泻贴敷神阙、天枢等。 三、 常见疾病的临床应用与实践指导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展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症”的辨识与“穴”的选择: 详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具体症状、体征进行辨证,并从中选择最适合的穴位进行贴敷。例如,对于风寒感冒,除了选择风池、大椎等穴位外,还会根据鼻塞、流涕等具体症状,加用迎香、列缺等穴。 “药”的配伍与“剂”的制作: 针对不同疾病,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辨证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配伍,并制作成合适的剂型。例如,治疗腰肌劳损,可能会选用川乌、草乌等活血散寒止痛药物,并根据患者皮肤敏感度,选择膏剂或散剂。 “时”与“位”的把握: 强调贴敷的时间(如夜间贴敷、日间更换、特定节气)和贴敷的部位(如穴位、阿是穴)的重要性,并给出详细的操作指南。 具体疾病案例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 如普通感冒、流感、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等,通过贴敷处方,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并提高身体免疫力。 消化系统疾病: 如胃痛、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通过贴敷神阙、中脘、天枢等穴位,可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调理肠胃。 骨伤科疾病: 如颈肩腰腿痛、跌打损伤、骨关节炎等,通过贴敷患处及相关穴位,有效缓解疼痛、肿胀,促进恢复。 妇科疾病: 如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等,通过贴敷关元、子宫、八髎等穴位,可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儿科疾病: 如小儿感冒、咳嗽、腹泻、积食、遗尿等,通过贴敷相应穴位,安全有效地治疗儿童常见病。 皮肤疾病: 如湿疹、冻疮、带状疱疹等,通过贴敷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物,达到治疗目的。 疗效评价与注意事项: 指导读者如何观察疗效,以及在贴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皮肤过敏处理、饮食禁忌、特殊人群(孕妇、婴幼儿、体弱者)的慎用等,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 附录与参考 为便于读者深入学习和研究,本书还可能包含以下内容: 常用中药材图谱与药性概要: 配以精美图片,直观展示书中常用中药材的外观,并简要介绍其药性、功效及炮制方法。 穴位定位图谱: 提供详细的十四经络穴位图、奇穴图及常用经验穴定位图,帮助读者准确选穴。 中药穴位贴敷相关古籍文献选摘: 摘录《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中与贴敷疗法相关的记载,展示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参考文献: 列出书中引用的相关文献,为深入研究提供线索。 本书内容详实,涵盖了从理论基础到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既有对传统中医理论的深入挖掘,又有对现代医学知识的融合吸收,充分展现了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特色疗法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从业者,都能从中获益匪浅,掌握并运用这一宝贵的传统中医技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厚重的医学专著,从书名来看,似乎涵盖了中药穴位贴敷的各个方面。对于我这个对中医养生一直怀有浓厚兴趣,但又缺乏系统知识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像一座宝藏。我一直听说贴敷疗法在治疗一些慢性病,比如颈肩腰腿痛、跌打损伤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而且相对于内服药物,它更加温和,副作用也少。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实践的绝佳机会。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失眠、消化不良,甚至是一些妇科常见病,是如何通过穴位贴敷来得到缓解和治疗的。书中关于处方的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具体、实用、易于操作的方剂,并且能够附带清晰的穴位图解,这样我才能准确地找到穴位进行贴敷。此外,对于中药材的选择、炮制以及贴敷的时间、频率、禁忌症等,我也希望能有详尽的说明,以确保疗效和安全。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临床案例分享,那将会更加生动有趣,让我对贴敷疗法的神奇效果有更直观的认识。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属于自己的中医贴敷养生方案,能够在家中就解决一些小病小痛,提升生活质量。

评分

我对“中华膏药处方与制备”和“常见疾病”这两个组合非常感兴趣,这暗示着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更侧重于实际应用,能够解决我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析各种常见疾病,如风湿关节炎、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拉伤、跌打损伤、痛经等等,是如何通过膏药贴敷来得到有效的治疗。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针对这些疾病的详细膏药处方,包括具体的药材组成、用量以及配伍原理。同时,对于这些膏药的制备过程,我希望能有清晰的步骤说明,最好是图文并茂,让我能够在家中尝试制作。我希望书中能够给出如何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来调整膏药处方和制备方法的指导。例如,对于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是否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皮肤敏感的人群,又该如何选择和使用膏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家中常备的“中医锦囊”,能够在我遇到这些常见疾病时,提供科学、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我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评分

我最近在为家里的长辈寻找一些温和的养生方法,这本书的书名中“轻松学”和“常见疾病”这两个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如何作用于身体的,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能够治疗各种常见疾病。我更关心的是,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简单易学、操作方便的贴敷方法,例如针对感冒、咳嗽、腹泻、关节疼痛、失眠等常见问题的具体穴位和贴敷药方。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详细的图解,清晰地指示出穴位的位置,以及如何正确地准备和使用药膏或药包。对于中药材的选择,我希望能有简单的指导,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难以获得的药材。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在家中根据不同季节或身体状况,调整贴敷方案的建议,那就更实用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做到“轻松学”,让我这个对中医一知半解的普通人,也能在家中掌握一些实用的中医养生技巧,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让养生变得简单而有效。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寻找关于中华传统膏药制作方面的资料,这本书的出现真是恰逢其时。我对传统中药膏药的制作工艺一直非常好奇,尤其是那些流传百年的经典膏方,它们是如何在复杂的熬制过程中保留药效,又如何做到外用就能产生如此显著的疗效,这背后蕴含着多少智慧和经验,让我非常着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讲解膏药的制备过程,从选材、配伍,到煎熬、过滤、摊涂,每一个步骤都能有细致的描述和图示。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介绍不同功效的膏药,比如活血化瘀的、祛风散寒的、消肿止痛的,以及针对不同病症的膏药处方。对于药材的炮制方法,例如炒、炙、煅等,以及它们对最终膏药疗效的影响,我也希望能有深入的阐述。同时,书中是否会提及如何鉴别优质的药材,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来保证膏药的质量和安全性,这些都是我非常想了解的内容。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来调整膏药配方的指导,那就更完美了。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对中华传统膏药的制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甚至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膏药,体验古老的中医药文化。

评分

我对于“中医特色贴敷疗法”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它听起来比普通的贴敷疗法更有深度和专业性。我一直认为中医的魅力在于其辨证论治和整体调理的理念,所以如果贴敷疗法能够融入这些中医特色,那效果一定会更加显著。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讲解“特色”体现在哪里,例如是否会介绍一些针对特定体质(如阳虚、阴虚、痰湿、血瘀等)的贴敷方案,或者是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特点的贴敷方法。书中关于“处方”的部分,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药物组合,而是能够体现中医“君臣佐使”配伍原则的精巧设计,以及药材之间的协同作用。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例如年龄、性别、病史、生活习惯等,来制定个体化的贴敷处方。此外,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非药物的辅助疗法,例如配合针灸、推拿、拔罐等,来增强贴敷疗法的疗效,我也非常期待。我对书中的内容能够带来一些“干货”,能够让我真正理解中医的精髓,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健康调理中。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中医贴敷疗法的独特魅力,并学会如何灵活运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