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正新 靳双星 陈理盾主编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9年9月 | 版次/印次 | 1次 1次 |
| 页数/字数 | 252页,300千字 | 开本 | 12开 |
| 印刷时间 | 2011年9月 | 纸张 | |
| ISBN | 9787538160963 | 包装 | 精装 |
| 定价 | 198元 | 现价 | 118元 |
生产中发展快、现代化水平高的产业之一,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亮点。可随着养鸡规模的增大,数量的增加,严重影响养鸡业健康发展的疾病也接踵而来,而且越来越严重和复杂,隐性感染,混合感染,非典型病例和免疫抑制病越来越多,给正确诊断和科学防控带来极大困难。作者根据20多年20余万只的禽病临床剖检实践,摄取病理图像2000余幅,总结出一套诊断、预防、治疗的经验,在业内影响颇高,现从中筛选图片700余幅,配以文字说明,形成图文并茂的《禽病彩色图谱》一书,清晰可辨,一目了然,谨以此书奉献给读者,希望给初学者以帮助,给专业者以共勉。
该书汇集编著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收集整理各种禽病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图片700多幅,涉及常见病40余种,每种病的文字部分都以概述、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如何防制四部分组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为便于理解和掌握,我们附有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的高分辨率彩色照片,清晰直观。同时,根据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应该掌握和了解的知识编写了9大附录内容供参考,真正成为内容全面的工具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甘孟侯主编的《禽病诊断与防治》,杜元钊、朱万光主编的《禽病诊断与防治图谱》,岳华主编的《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王宝英、黄炎坤等主编的《新编禽病诊疗手册》等著作。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另外,北京北农阳光文化有限公司王旭辉同志在该书的编辑、出版、发行中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感谢。
本书是养禽场、禽病门诊等生产管理人员及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农业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师生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陈理盾,男,1958年8月出生,河南内乡县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郑州牧专副教授,省级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家禽协会常务理事。从事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治30年,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省管专家之一。经常参与省政府、省科技厅、省电视台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为广大养殖户排忧解难,深受群众好评,特别擅长禽病防治技术。经常从事大型技术培训工作和现场技术指导工作,担任多家养殖场、饲料厂、兽药厂技术顾问及郑州牧专科技110指导老师。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10部,参加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教材二等奖1项,厅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李新正,男,河南邓州县人,1963年3月出生,本科学历,副教授,郑州牧专畜牧工程系实验室主任、郑州牧专实训基地主任,国家实验室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家禽协会常务理事,从事禽病诊疗工作26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河南省乃至全国有很高的业内知名度。出版专业著作5部,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四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撰写论文30余篇。培养禽病专业人才6000人次,都在河南省畜牧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靳双星,男,河南太康县人,1970年3月出生,郑州牧专副教授,硕士,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专业,主要从事临床兽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擅长禽、猪病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曾担任过多家养殖场、兽药厂技术顾问,经常从事大型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河南省、重庆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项,全部通过省、市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余篇。编写出版专业著作6部。曾先后6次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
第一章 病毒性疾病
第一节 鸡新城疫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二节 禽流行性感冒(禽流感)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三节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四节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五节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六节 产蛋下降综合症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七节 鸡传染性贫血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八节 禽痘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九节 鸡马立克氏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十节 鸡的淋巴白血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十一节 禽脑脊髓炎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十二节 鸡病毒性关节炎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十三节 鸭瘟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十四节 小鹅瘟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十五节 鸭病毒性肝炎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制
第二章 细菌性疾病
第一节 鸡白痢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二节 禽伤寒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三节 禽副伤寒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四节 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五节 禽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六节 禽大肠杆菌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七节 鸡葡萄球菌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八节 禽曲霉菌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九节 鸡传染性鼻炎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十节 鸡绿脓杆菌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十一节 禽链球菌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十二节 弧菌肝炎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十三节 鸭传染性浆膜炎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三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球虫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二节 绦虫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三节 线虫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四节 鸡住白细胞胞虫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五节 鸡组织滴虫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四章 普通病
第一节 营养代谢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二节 中毒性疾病
一、概述
二、临床症状
三、剖检变化
四、防治
第三节 其他普通病
一、 热应激
二、 肉用仔鸡腹水综合征
三、 肉鸡猝死综合征
四、 痛风
五、 啄癖
附件
附一 禽正常外貌特征
附二 各系统正常解剖特征
附三 禽病临床诊断方法
附四 禽病病理剖检方法
附五 免疫程序及方法
附六 给药方法
附七 常用实验室诊断技术
附八 常用消毒药配制
附九 养禽场禽病诊断实验室所需物品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那些动辄厚如砖头的专业书籍常常望而却步,内容深奥晦涩,术语堆砌,读起来像是在啃“硬骨头”。但这本书的编写方式却让人耳目一新。它显然是站在普通养殖户或者初级技术人员的角度去构思的,语言平实易懂,但专业性却一点不打折扣。特别是关于鸡群和鸭群常见疫病的章节,分类做得极其清晰。比如提到新城疫,它不仅仅罗列了症状,还会很贴心地指出在不同日龄阶段可能出现的变异表现,并配以不同时期的病理切片照片作为佐证。这种细致入微的体贴,让我感觉作者真的是下足了功夫去揣摩读者的实际需求。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治疗方案时,那种审慎的态度,既给出了推荐用药,又强调了药物的轮换和联合使用,体现了科学用药的严谨性,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推荐一两种“特效药”,这种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信赖度倍增。
评分当我把这本书带到养殖场时,同事们的反应非常积极。他们以前总是习惯性地依赖经验,遇到疑难杂症就两眼一抹黑。这本书的引入,迅速提升了我们团队的整体诊断水平。它最棒的一点在于对“鉴别诊断”的强调。很多禽病的初期症状非常相似,比如法氏囊病和马立克氏病在某些阶段的淋巴器官病变就很像。这本书专门开辟了对比章节,将这些容易混淆的疾病放在一起,从肉眼可见的病灶差异,到组织学上的特征,做了非常直观的对比分析。这使得我们在快速区分疫病时,能够更自信、更精准。这种“对比式学习”的方法,比孤立地学习每一个病种要高效得多。它教会我的不是记住“这是什么病”,而是学会思考“它不可能是其他什么病”。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临床操作”的关注上。很多理论书告诉你病原是什么,但对于“怎么做”往往一带而过。这本书则不然,它在描述病理变化时,常常会穿插一些采样、剖检的技术要点。比如,在讲解禽霍乱时,它会特别提醒在采集病变组织进行镜检或培养时,应该选择哪些部位的样本最典型,甚至连采样工具的消毒都略有提及。这种对细节的把控,对于我们进行实验室辅助诊断工作来说,简直是神来之笔。我记得有一次给一批送检的病样做细菌分离,就是参考了书中关于特定细菌在琼脂平板上的典型菌落形态描述,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分离和鉴别效率。可以说,它不仅是一本“看病指南”,更是一本“操作手册”,让书本知识能够顺畅地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评分从装帧和图版的质量来看,这绝对是业内的精品之作。市面上很多专业书籍的印刷质量粗糙,彩色图谱上的颜色失真严重,根本无法用于临床参考。但这本图谱的印刷工艺相当精湛,无论是脏器充血的深红,还是坏死组织的灰白色,色彩过渡都非常自然和准确。这对于观察病灶的细微颜色变化至关重要。比如在诊断传染性法氏囊病时,法氏囊的出血和水肿程度,往往是判断病情严重性的重要依据,清晰的图像能提供可靠的视觉信息。此外,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人性化,图文并茂,注释清晰,即使是需要长时间查阅,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对于需要长期在禽病领域深耕的人来说,这种对细节的坚持,是对读者最大的尊重。
评分这本画册般的著作,简直是禽类疾病诊断的“瑞士军刀”。我刚接触这个领域时,面对那些模糊不清的症状描述和难以辨认的病理图片,常常感到束手无策。直到我翻开了这本图谱,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难以言喻。它不像那些堆砌理论的教科书,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兽医手把手地教你识别。每一个病症的描述都直击要害,配图更是精选中的精选,色彩还原度极高,细微的病变都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我记得有一次,我的蛋鸡群出现了一些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症状,我对照了书里的相关章节,尤其是关于传染性鼻炎和支原体病的对比图,立刻锁定了方向,为后续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看图识病”,更在于它提供了一整套系统化的诊断思路,让你从宏观到微观,步步为营,不遗漏任何一个关键点。对于我们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一本好的工具书,比什么都重要,而这本,绝对是工具箱里的“镇箱之宝”。
评分可以
评分可以
评分好。
评分可以
评分可以
评分可以
评分可以
评分好。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