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缩印版,第5版)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缩印版,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 著
图书标签:
  • 英语辞典
  • 词典
  • 语言学习
  • 外语学习
  • 朗文
  • 工具书
  • 参考书
  • 英语词汇
  • 高级英语
  • 学习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44139
商品编码:1573513039
出版时间:2014-08-01

具体描述

作  者:英国培生教育出版亚洲有限公司 定  价:88 出 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01日 页  数:2949 装  帧:盒函装 ISBN:9787513544139 Short forms and labels 缩略语和说明性略语
Pronunciation table 读音表
Acknowledgements 鸣谢
To our readers 致读者
Foreword to the English edition 英文版前言
Preface 1 序言一 Hu Zhuanglin 胡壮麟
Preface 2 序言二 Chan Sin-wai 陈善伟
Preface 3 序言三 Richard Chia-Tung Lee 李家同
Preface 4 序言四 Victor Fung 冯强
How to use the Dictionary 本词典使用方法
Grammar codes and patterns 语法代号和模式
Symbols used in the Dictionary 本词典所使用的符号说明
Numbers 数字
Symbols 符号
The Dictionary A–Z 词典正文
Full-page illustrations 全页插图
Car 汽车
Clean 清洁;打扫
Fruit 水果
Office 办公室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朗文当代不错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第5版)(缩印版)》为32开版本的缩印版。Longman Dictionaryof Contemporary English自1978年抢先发售出版以来,深受优选英语学习者喜爱。此次,第五版双解本传承以往版本的一贯特色,同时加入时代元素,让读者体验“鲜活”的当代英语,旨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交流、阅读、写作和翻译的全面解决方案。 收词全面:收录词条、短语和释义达230,000条,包含大量新词新义 解读文化:涵盖各种文化词目,帮助读者学习英语国家文化 例证地道:165,000条例证全部来自朗文语料库,原汁原味,自然真实 释义简明:所有词条用2,000个基本单词解释,浅显易懂,避免循环查证 详解难点:近700处“语法”专栏和“词语辨析”专栏,深入剖析语言疑点难点 突出等 英国培生教育出版亚洲有限公司 英国培生教育出版亚洲有限公司,英国培生教育出版集团是优选优选的教育出版集团,迄今为止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致力于为教育工作者和各年龄层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内容、教育信息技术、测试及测评、职业认证,以及所有与教育相关的服务。培生教育已遍布优选60多个国家,旗下出版社包括有名的朗文集团、Prentice Hall、Addison Wesley等,迄今为止出版图书达40多万种。旗下朗文集团出版的《朗文当代不错英语辞典》是其英语学习类词典的旗舰产品,外研社曾于2006年和2009年相继推出该产品第3版增补版的双解版和第4版的双解版。
好的,以下是一本未包含《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缩印版,第5版)》内容的图书简介,力求详细且自然流畅: 《寰宇星图:跨越时空的文明探索》 作者: 艾莉森·里德 出版社: 寰宇文化出版社 装帧: 精装,全彩印刷,附赠珍稀文物高清图册 字数: 约 65 万字 页数: 880 页 --- 内容提要: 《寰宇星图:跨越时空的文明探索》并非仅仅是一部历史读物,它是一场深入人类文明肌理、横跨数万年光阴的宏大旅程。本书汇集了考古学、人类学、天文学乃至理论物理学的尖端发现,旨在重构人类在不同地理维度和时间断层中,如何从原始的生存挣扎,逐步演化出复杂的社会结构、独特的信仰体系乃至突破性的技术革命。 本书结构宏大,分为“起源之光”、“定居之潮”、“轴心之辩”与“未来之径”四大卷。作者艾莉森·里德,一位以其严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著称的学者,摒弃了传统编年史的线性叙事,转而采用“主题式地理切片”的方法,带领读者穿梭于古老的苏美尔平原、神秘的安第斯山脉、亚马逊雨林深处的失落城邦,乃至北极圈内维京人的海上拓荒史。 第一卷:起源之光——人类的摇篮与最初的火花(约 2000 万年前 – 公元前 10000 年) 本卷聚焦于人类物种的起源与早期迁徙。里德博士详尽考察了东非大裂谷的化石记录,对比了早期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生存策略差异。重点章节深入探讨了“认知革命”——语言、符号思维和艺术的出现如何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关键性飞跃。我们跟随早期猎人群体,探索他们在冰河时期的岩洞壁画中留下的信息,分析这些早期艺术如何反映了他们对宇宙和生死的初步认知。书中特别辟出章节,讨论了火的驯化对人类社会结构、饮食习惯乃至脑容量演化的深远影响,将这一基础性技术提升到了文明奠基石的高度。 第二卷:定居之潮——农业的诞生与最初的城市(公元前 10000 年 – 公元前 500 年) 农业的出现被视为人类历史的第一次“大加速”。第二卷细致描绘了从肥沃新月地带的初级谷物种植,到美洲地区玉米的独立驯化过程。里德的叙述超越了简单的农耕记录,她考察了定居生活如何催生了剩余产品、人口增长以及阶层分化。 本卷的亮点在于对早期城市形态的比较研究。例如,对于美索不达米亚乌鲁克城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本书不仅描述了其建筑奇迹,更剖析了其复杂的灌溉系统背后的社会组织能力,以及泥板上刻下的早期法律条文和债务记录,揭示了早期官僚体系的雏形。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书中也探讨了那些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文明,比如克里特岛米诺斯文明的海洋贸易网络,以及早期中国仰韶文化中对陶器和祖先崇拜的独特结合。 第三卷:轴心之辩——信仰、帝国与思想的交汇(公元前 800 年 – 公元 1450 年) “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和哲学探索的黄金时期。本卷着重分析了在欧亚大陆几无交集的区域内,为何几乎同时涌现出深刻影响后世的哲学与宗教思潮。 作者以精妙的笔触对比了古希腊的理性思辨、印度的奥义书与佛教的解脱之道、孔子和老子的伦理体系,以及中东地区一神论的崛起。书中并未将这些思想视为孤立的事件,而是考察了它们在面对帝国扩张和跨区域贸易时的适应性与传播力。例如,罗马帝国的工程技术如何为基督教的传播提供了物理基础;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品的通道,更是思想和瘟疫的交汇点。本卷还特别关注了被主流史学忽视的“失落的联系”,例如巴尔干半岛色雷斯文明的宗教仪式,以及中美洲玛雅文明对时间周期的精确计算能力,展现了人类智慧的多元性。 第四卷:未来之径——技术迭代与全球的重塑(公元 1450 年 – 近代) 最后一部分聚焦于“大发现时代”后,全球互动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了人类文明的版图。本书审视了印刷术在欧洲宗教改革中的催化作用,同时对比了奥斯曼帝国在知识传承上的保守策略与西方对实验科学的日益推崇。 里德博士深入分析了科学革命的真正内核:它并非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观察方法和验证标准体系的根本转变。她详细阐述了航海技术、火药应用以及对新大陆资源的掠夺如何共同构建了现代世界的经济基础。在收尾章节,作者将目光投向当代,探讨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社会结构造成的冲击,并以一种审慎而充满希望的口吻,邀请读者反思人类在面对气候变化和生物技术进步时,将如何运用数万年来积累的智慧,规划下一个“寰宇星图”。 本书特色: 1. 主题驱动,而非时间堆砌: 摒弃传统的“朝代更迭”叙事,以“水利工程”、“书写系统”、“城市规划”、“世界观的形成”等主题贯穿始终,揭示不同文明在解决人类共同挑战时的异同。 2. 跨学科整合的典范: 大量引用遗传学、古气候学、数学史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历史叙事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 3. 视觉盛宴: 采用顶尖的图像修复技术,收录了大量首次公开或经过专家重新鉴定的考古现场照片、复原图和古代地图,所有插图均为高清全彩印刷,极具收藏价值。 4. 平衡的全球视角: 致力于纠正历史叙事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给予亚洲、非洲、美洲原住民文明同等的、深入的分析与尊重。 《寰宇星图》是一部能激发读者深层思考的巨著。它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一面映照人类过去、引导我们理解当下、并审视未来可能性的复杂棱镜。适合所有对人类命运、文明演变和跨文化研究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提的是,作为“缩印版”,它在保持核心功能的同时,如何处理那种天文数字般的词汇量和庞大的例句库,确实是个技术活。从效果来看,他们成功地在“信息密度”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相对微妙的平衡点。虽然页面确实紧凑,但通过科学的版式设计——比如不同词性的标记、常用度标记的运用——使得使用者能够快速定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块,避免了在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当然,对于那些需要大字号阅读的读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挑战,需要一副好的老花镜或者更明亮的阅读灯光。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种紧凑反而成了一种优势,它意味着我能在相对较小的体积和重量内,携带一个功能强大的语言库,这对于经常需要外出办公或在图书馆查阅的我来说,简直是理想的选择,极大地优化了我的携带体验。

评分

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释义逻辑和深度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它不是那种只提供一个简单对等中文翻译的词典,而是深入剖析了词义的细微差别,尤其是在区分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时的论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比如某个动词,它会详细列出其在不同语境下(正式、非正式、学术、口语)的侧重点差异,并通过多个高质量的、原汁原味的例句来佐证。对于我这样希望将英语运用得更精准、更地道的学习者而言,这种深层次的解析至关重要,它教会的不仅仅是“知道”一个词,更是“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个词。这种详尽和严谨,使得每一次查询都不再是简单的“查答案”,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语言学小探究,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英语细微差别的敏感度。

评分

这本书的辅助信息部分,其实也藏着不少“彩蛋”。比如,对于那些复杂或多义的词条,它往往会附带上一个简短的词源提示,虽然篇幅有限,但对于理解词汇的底层逻辑非常有帮助。再者,它对搭配(collocations)的强调也极其到位,不再只是孤立地给出单词,而是会明确指出哪些名词常与特定动词搭配,哪些形容词是某个副词的“忠实伴侣”。这对于提升写作和口语的流畅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地道的英语表达往往体现在这些固定的搭配上。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个“词典”,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语言导师,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耐心地引导你思考“为什么”和“怎么用”,这种全方位的指导,让它超越了普通参考书的范畴,成为了我案头不可或缺的参阅之宝。

评分

我最欣赏的还是它在内容编排上所体现出来的与时俱进。作为一本“当代”辞典,它收录了大量近些年来英语世界中频繁出现的新词和新表达,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紧跟语言发展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篇关于科技前沿的报告中遇到了一个不太常见的复合词,本以为普通的电子词典会查不到,结果翻开这本大部头,竟然赫然在列,并且给出了非常贴切的语境解释。它不仅仅是词汇的堆砌,更像是对现代英语生态的一次精妙的扫描和记录。这种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使得它在众多词典中脱颖而出,不再是那种陈旧的、只收录经典词汇的“老古董”。这种“鲜活度”,才是衡量一本优秀现代辞典的核心标准,这一点上,这本书做得非常出色,让我对它的信赖度倍增。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下了一番功夫,拿在手里的感觉沉甸甸的,很有质感。尤其是封面的处理,那种略带磨砂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纸张的质量也超乎我的预期,印刷清晰,字迹锐利,即便是那些密集的例句部分,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吃力,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我个人非常注重书籍的耐用性,希望能够长期使用,而这本辞典的装订工艺看起来非常扎实,翻阅时也没有出现那种松散的感觉,感觉即便是经常查阅也不会很快就散架。不过,我也注意到一个细节,可能是为了追求便携性而采取的缩印策略,一些次要的词条在排版上确实比较紧凑,对于初次接触深度词典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这种密集的布局。总的来说,从物理层面上讲,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专业、可靠且注重细节的,看得出出版方在制作过程中确实是下了血本的,希望能有更多出版社在工具书的硬件制作上达到这种标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