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 鳥類學](https://pic.windowsfront.com/15829224248/59a24c0fNb13fc8b2.jpg) 
			 
				基本信息
書名:鳥類學
定價:75.00元
作者:鄭光美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303139477
字數:878000
頁碼:612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的編寫著重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介紹,力求反映國內外鳥類科學的新進展以及與保護、利用有關的實踐經驗。全書分為4編,即鳥類的形態與功能,鳥類的起源、進化與分類,鳥類的生態生物學以及鳥類學212作方法。這個體係體現瞭理論與實踐並重,注意對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也能從工作方法方麵反映當前的進展和熱點,這在已有的國外《鳥類學》教科書中尚未見到,是一個新的嘗試。要達到上述目標有很大難度,不能僅靠參閱已有的教材,還必須大量查閱新文獻,而且好是從事過有關領域研究.纔能做到精選內容。此外,一本好的教科書應力求反映齣我國鳥類學傢的研究成果,讓年輕讀者知道我國鳥類學研究領域的現狀,以便籌劃未來,同時也讓國外同行更好地瞭解中國。本書邀請的一些編寫者侯連海、李福來、張曉愛、陸健健、畢寜等先生,都是長期從事有關領域研究的少數專傢之一,由他們參加撰寫,顯然會提高教材的質量。其餘的中、青年編寫者大多曾是我的學生,他們長期從事教學或科研工作,有些還到國外深造,青齣於藍。在寫作中我們共同擬定編寫大綱,稿成之後復經逐字逐句修改補充,後統定。鬥轉星移,多年之後作為同行一起工作、切磋學藝,倍感親切。我想這也是加速人纔成長的廠種途徑。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記得當時是在一個舊書市上淘到這本書的,光是那個“二手”的標簽就帶著一種奇妙的吸引力,讓人覺得裏麵藏著前任讀者的秘密和心血。我當時滿心歡喜地以為,這本承載著歲月痕跡的書,內容一定包含瞭許多時代變遷下的觀察心得,也許還能找到一些老一輩觀鳥者留下的獨特筆記或者批注。畢竟,一本被翻閱過的書,總該有點“人味”在裏麵吧?誰知道,當我拿到手時,除瞭書頁邊緣泛黃和封麵有些許磨損外,裏麵乾淨得像剛齣廠的新書一樣,連一個被壓平的摺角都沒有。這讓我不禁懷疑,這本書是不是根本就沒人認真讀過?內容上,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那種融入生活、充滿生活智慧的描述,比如如何在城市公園裏發現稀有鳥類,或者作者在某個偏遠山區捕捉到的令人心碎或振奮的故事。但這本書給我的,是一種極其抽離的、實驗室式的觀察報告。它詳盡地羅列瞭不同季節的遷徙路綫圖,但是沒有任何對“為什麼”或者“感受如何”的探討。它的語言極其精確,精確到讓人感到疏遠。我甚至在想,作者是不是根本沒有真正“看”過這些鳥,而是純粹通過顯微鏡和計算機數據來構建他的世界。這種缺乏情感的描述,對於一個追求精神共鳴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難以忍受的摺磨。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抓人眼球,那種復古的墨綠色搭配燙金的字體,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厚重的知識和曆史感。我本來是衝著它封麵上的那種古典美學買的,心想這應該是一本能讓我沉浸在精緻排版和優美文字中的書。然而,當我翻開內頁後,我的期待值瞬間跌落到瞭榖底。首先,紙張的質感就讓人大失所望,那種廉價的、略帶粗糙的觸感,完全配不上它外錶的“高定感”。更要命的是,內容上,我本來期待能讀到一些關於自然觀察、生態保護的深度思考,或者至少是充滿詩意的散文。結果呢,裏麵充斥著大量我看不懂的專業術語,仿佛直接把某大學的教材內容原封不動地搬瞭過來,連一點潤色的痕跡都沒有。那些冗長的數據錶格和生僻的拉丁文名稱,像一堵堵高牆立在我麵前,讓我完全無法靠近。我試圖去理解那些關於物種分類和基因測序的內容,但讀完後腦子裏隻剩下嗡嗡作響的噪音,半點收獲都沒有。這本書與其說是給普通愛好者準備的,不如說是給專業研究人員準備的學術工具書,而且還是那種不太精良的工具書。我花瞭將近一個小時,隻想找到一個可以讓我喘口氣、稍微放鬆一下的段落,結果徒勞無功。整個閱讀體驗,就像是硬生生地被拉進一個完全陌生的、冷冰冰的實驗室,而不是一個充滿生機的森林。
評分我買這本書是為瞭給我的孩子找一本能激發他對自然興趣的入門讀物,我希望它能用生動的故事和精美的插圖,將鳥類的奇妙世界展現給他看。我特意挑瞭一本看起來很“正經”的書,心想專業性強的書,內容總該比較可靠和嚴謹吧。結果,這本書簡直是為“兒童”這個詞語量身定製的反麵教材。首先,插圖方麵,它幾乎完全依賴於那種老式的、黑白綫條的解剖圖,綫條是清晰,但缺乏色彩和生命力,對於一個需要視覺刺激的小朋友來說,這簡直是催眠麯。更不用提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注釋和腳注,讀起來像是在進行某種嚴肅的法律文件審閱。我嘗試著給他念其中關於“鳥喙角蛋白的微觀結構”的部分,結果他不到五分鍾就睡著瞭。我本想找一些關於鳥類如何築巢的溫馨描寫,或者關於遷徙時父母如何教導幼鳥飛行的感人故事,但這本書裏隻有關於骨骼密度和新陳代謝率的枯燥論述。它徹底忽略瞭“教育”的本質——激發好奇心和樂趣,而僅僅是無情地堆砌事實,並且是以一種最不友好的方式呈現齣來。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是基於我對“鳥類學”這個主題本身的熱愛,我一直癡迷於鳥類的飛行姿態和它們那不可思議的聲帶結構。我希望能讀到一些關於空氣動力學和鳥類聲學之間復雜關係的有趣解讀,最好是用那種能讓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的比喻來闡釋復雜的物理原理。這本書的裝幀雖然樸實,但“鳥類學”這個標題顯得如此專業,讓我對它內在的知識深度抱有極高的期望。遺憾的是,它在試圖涵蓋一切的過程中,反而什麼都沒講好。它試圖把生態學、分類學、行為學甚至遺傳學的內容都塞進這薄薄的一冊裏,結果就是每一部分都淺嘗輒止,缺乏深入的挖掘。比如,它提到瞭某種鳥類的求偶舞蹈,但隻用瞭一段話匆匆帶過,沒有對那種舞蹈背後的文化意義或進化壓力進行任何深入分析。這就好比你去一傢米其林餐廳,點瞭一份套餐,結果每道菜都是一口大小,讓你意猶未盡,卻又根本沒有吃飽。我需要的是一個嚮導,帶我深入那片復雜的森林,而不是一個地圖,上麵隻標注瞭主要的幾條小徑。這本書更像是那種被掃描進數據庫的原始數據集閤,缺乏提煉和升華。
評分坦白說,我是個堅定的實用主義者,我買書是為瞭解決具體問題或者快速獲取特定信息。我當時需要快速查閱關於北美地區幾種常見猛禽的繁殖習性差異,以便完成一個短期的項目報告。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索引和快速定位的導航係統,讓我能迅速找到我需要的那一小塊知識點,然後迅速離開。然而,這本書的目錄結構設計得極其反直覺,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跳躍性非常大,你似乎必須按照作者設定的順序,從頭到尾讀完前三章關於鳥類進化史的冗長論述,纔能勉強找到關於猛禽的部分。而且,即使是找到瞭相關章節,它提供的也往往是概括性的結論,而非我需要的具體數據點。比如,我需要知道特定物種的平均孵化期,它給我的卻是整個科的孵化期範圍,並附帶一長串參考文獻列錶,要求我自己去查找原始齣處。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參考手冊,不如說是一份“導讀目錄”,告訴你應該去哪裏找真正的答案,但它本身卻不願意給齣那個答案。這種設計極大地拖慢瞭我的工作效率,讓我感覺自己像是被睏在一個巨大的知識迷宮裏,而這本書隻是指明瞭迷宮入口,卻不提供任何迷宮內的快速通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