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信息
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JGJ/T 309-2013)
作 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规 格
32开,46页
出版日期
201401
书 号
1511223781
征 订 号
标准号/图集号
JGJ/T309-2013
定价10.00
内容简介:
现批准《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309-2013,自2014年2月1日起实施。
目 录: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实测评价
5.模拟评价
我是一名居住在新建小区但对室内空气质量非常敏感的业主,所以我一直对建筑的通风系统非常关注。在装修过程中,我也曾试图了解相关的标准,但发现市面上缺乏一本通俗易懂又专业详尽的书籍。JGJ/T 309-2013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虽然这本书的技术性比较强,但其中关于通风效果测试和评价的原理,以及对不同指标的解读,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来说,也提供了很多启发。我了解到,原来一个好的通风系统,不仅仅是开窗换气那么简单,它涉及到风量的计算、风道的布置、风口的设置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工程。书中对“新风量”的详细讲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新装修的房子会有异味久久不散,或者在密闭空间里会感到头晕乏力,这很可能就是新风量不足的表现。而书中对“排风效果”的评价,也让我对厨房和卫生间的通风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确保这些区域的污染物能够有效排出。虽然我无法直接操作书中的测试方法,但它让我对通风系统的“好坏”有了一个更清晰、更科学的认知,也让我更有底气去与开发商和物业沟通,要求他们提供更优质的室内环境。
评分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建筑通风系统“幕后”工作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宝藏。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虽然没有直接从事建筑行业,但一直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非常关注。在了解到JGJ/T 309-2013的存在后,我抱着学习的态度翻阅了一下,发现这本书虽然技术性很强,但其中关于“为什么需要通风”、“通风效果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测试”等基本概念的阐述,对于我理解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非常有帮助。例如,书中对“二氧化碳浓度”和“PM2.5浓度”等空气质量指标的详细介绍,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不见的室内空气,也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健康风险。而书中对“新风量”的计算和“排风量”的要求,则让我明白,一个有效的通风系统是如何确保我们呼吸到新鲜空气,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的。虽然书中涉及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对我来说比较陌生,但它让我对建筑通风的科学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我们所居住的建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读完JGJ/T 309-2013,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个标准非常贴近我们现场的实际操作需求。作为一名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员,我深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很多标准写得高大上,但真正到现场执行起来,却发现难以落地,要么是测试条件苛刻,要么是测量方法过于繁琐,导致实施成本过高,甚至出现数据偏差。而这本书,却在科学性与实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现场测试,从测试前的准备工作,比如环境条件的选择、设备的选择和校准,到测试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比如测量点的布置、数据记录的方式,再到测试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都给出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的指导。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测试仪器精度的要求以及对测试环境的规范,这极大地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此外,标准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比如住宅、办公楼、商场、医院等,都提供了差异化的测试方案和评价指标,这体现了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因为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人员活动规律是截然不同的,单一的评价标准显然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书中对“舒适性”这一重要维度的考量,也是我非常看重的,因为通风不仅仅是为了换气,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评分作为一名对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品质都非常关注的建筑师,我一直认为通风系统是连接两者之间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设计良好的通风系统,既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又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JGJ/T 309-2013《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本能够指导我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的工具书。在设计阶段,有了这个标准,我可以更明确地根据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人员密度、污染源情况等,来确定合理的通风参数和测试指标,并将其纳入设计规范。在施工阶段,这个标准又能指导施工单位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以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如何进行验收。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书中对“评价”的侧重点,它不仅仅是看数据是否达标,更强调了通风效果的整体性,包括舒适性、节能性等多个方面。这与我一直倡导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书中对各种测试方法的详细描述,包括对仪器设备的要求、测试过程的规范,以及数据分析的处理,都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它为我们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质量,最终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建筑设备安装和调试的技术人员,我深知通风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深切体会到其复杂性。过去,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凭借经验进行调试,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感觉”。JGJ/T 309-2013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量化的评估体系。这本书,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对建筑通风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价,这对于我们这些一线执行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明确了测试的各项指标,如风量、风速、温度、湿度、CO2浓度等,更重要的是,它给出了如何测量这些指标的方法和要求,比如测量点的选取、仪器的精度、测试的环境条件等等。这使得我们的调试工作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建筑类型(如住宅、办公楼、医院、商场等)的通风要求和评价标准都进行了细致的区分,这充分体现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因为不同功能的建筑,其通风需求是完全不同的。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更精准地对通风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甚至超越设计要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评分作为一名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我始终认为,室内空气质量是衡量建筑宜居性和健康性的重要指标,而通风系统则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JGJ/T 309-2013《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的发布,无疑为我们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本书,不仅系统地梳理了建筑通风效果的评价体系,而且在测试方法、指标选取、评价标准等方面都进行了严谨的规范。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高度重视,这使得我们能够基于统一的标准,对不同项目、不同类型的通风系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前沿技术发展趋势。例如,书中对“舒适性”的评价,考虑到了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多个维度,这与当前国际上对室内环境品质的关注点高度契合。此外,标准中对不同建筑类型的差异化要求,也体现了其研究的深入性和前瞻性,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给建筑通风工程打上了一剂“强心针”,让原本可能模糊不清的评价标准变得清晰而量化。作为一名资深的工程顾问,我参与过无数的建筑项目,深知通风系统在保障室内环境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也清楚地认识到其复杂性和潜在的问题。JGJ/T 309-2013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权威、系统、可操作的评价工具。它详细规定了通风效果的各项测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风量、风速、温湿度、CO2浓度、PM2.5、噪声等,并且对测试方法、仪器设备、测试环境等都给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极大地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更重要的是,本书提供了清晰的评价等级和判定依据,使得我们可以客观地判断通风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在项目验收阶段,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就能够更有依据地进行质量把关,确保通风系统能够真正地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书中对不同类型建筑的差异化要求,也充分考虑了实际工程的复杂性,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在一线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人,我一直都非常关注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行业标准。JGJ/T 309-2013《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的出现,对我来说,绝对是一场及时雨。在实际项目中,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医院、实验室等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极高的场所,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效果往往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图纸上设计得多么多么完美,但实际运行起来,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局部区域空气不流通、新风量不足、排风效果差强人意等等。这时候,就非常需要一个权威、科学、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来指导我们进行系统性的测试和评估。这本书,正是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它详细规定了各种建筑类型通风效果的测试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风量、风速、温度、湿度、CO2浓度、PM2.5等关键指标的测量技术和仪器选用。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清晰的评价等级和相应的判定依据,让我们能够客观地判断通风系统的优劣,并为改进提供方向。我尤其欣赏的是,标准中对不同测试场景和不同类型建筑的适应性考虑,这使得它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工程中,避免了“一刀切”的僵化应用。在书中,我还看到了许多针对常见通风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一些前沿的通风技术应用案例的介绍,这对于我们这些在现场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经验借鉴。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引我们如何更专业、更有效地进行建筑通风的质量控制。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为我们建筑通风领域提供了一本“操作手册”,而且是一本非常详尽、专业且实用的操作手册。我从事室内环境监测多年,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通风问题,有时候甚至是困扰了很久,难以找到症结所在。以前,我们更多地依赖于经验和一些零散的技术资料,但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权威的评价体系。JGJ/T 309-2013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它不仅提供了如何测试的指南,更重要的是,它给出了“评价”的标准。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盲目地进行测试,而是知道测试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如何根据测试结果来判断通风效果是否合格,是否需要改进。书中对“通风效果”的定义和分解,比如新风量、换气次数、均匀性、舒适性等等,都非常清晰,让我们能够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通风系统。我尤其欣赏的是,标准中对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功能区域的区分对待,这充分考虑到了实际工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在医院这样对空气质量要求极其严苛的环境中,其通风标准和评价体系肯定与普通住宅有所不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为我们在不同场景下进行准确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是我们在进行建筑通风工程的质量管理和验收环节不可或缺的指南。作为一名质量监督员,我经常需要依据各类国家和行业标准来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JGJ/T 309-2013《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客观、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在以往的工作中,通风系统的验收往往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因为缺乏统一、科学的评价标准,容易导致主观判断过强,或者难以界定合格与否。而这本书,则从技术层面详细规定了通风效果的各项测试指标、测试方法、评价等级以及判定依据。比如,书中对于新风量、换气次数、空气龄、气流组织均匀性、噪声以及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等关键指标的测试要求,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阐述。这使得我们可以依据这些量化的指标,对通风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估,确保其真正达到设计要求,并为居住者提供健康的室内环境。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为我们提供了实际的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