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3版 | 齣版社: 人民衛生齣版社 | 齣版時間:2015-05-01 |
| 作者:孔維佳 | 譯者: | 開本: 16開 |
| 定價: 138.00 | 頁數:722 | 印次: 1 |
| ISBN號:9787117204583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3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3版)》在編寫過程中,對前兩版中的基本編寫框架予以保留:①各篇按“應用解剖與生理學”“癥狀學”“檢查法”“治療方法”“先天性疾病”“外傷性疾病”“炎癥性疾病”“腫瘤”等順序安排,利於自學。②將耳鼻咽喉一般檢查設備、常用藥物以及耳鼻咽喉常用物理治療方法列入同一篇,以利教與學。③按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體係,將頸科學及顱底外科學列為獨立的篇,並對其內容進行完善。④每篇末列齣主要參考文獻,供學生自學與討論,以便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掌握。⑤書末附有中英文對照索引,便於查閱與學習專業外文詞匯。⑥鑒於解剖知識對臨床醫學學習的重要性,而耳鼻咽喉諸器官以及顱底等諸部位的解剖尤為精細而且復雜。因此,《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3版 八年製 配增值)》的插圖除原始照片以外,仍采用彩色繪製,以利自學。
孔維佳,奧地利岡斯布魯剋大學醫學博士、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後,國傢傑齣青年基金獲得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副院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耳鼻咽喉科學研究所所長,協和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第八、第九屆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湖北省耳鼻咽喉科學會第四、第五屆主任委員,現中華醫學會湖北省變態反應學會主任委員,湖北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第八、第九屆副總編,《臨床耳鼻咽喉科雜誌》主編,《中華耳科學雜誌》及《國際耳鼻咽喉科學》副總編,《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副主編,ActaOtolaryngica雜誌國際編委,國際耳鳴研究促進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主持科研項目20餘項,包括國傢傑齣青年科學基金1項、國傢“863”課題1項、國傢“973”計劃項目第四課題1項、國傢科技部“十五攻關計劃”、“十一五”及“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各1項等。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際SCI收錄期刊發錶論著50餘篇。主編全國高等醫藥院校8年製臨床醫學專業規劃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2版獲教育部2011年“全國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3年作為負責人主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國傢資源共享課程及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
周梁,1982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1989年9月於法國波爾多第二大學醫學院獲耳鼻喉科臨床博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頭頸外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耳鼻喉科係主任,中國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和《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副主編,《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中國耳鼻咽喉一顱底外科雜誌》《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誌》等雜誌編委。作為副主編參加瞭第1版和第2版全國高等醫藥院校八年製臨床醫學專業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的編寫工作。先後主持並完成***和省部級課題二十餘項。在國內外專業雜誌上發錶論文130餘篇。1994年獲“中國青年科技奬”,課題“環舌會厭固定術治療喉癌的研究”1999年獲得瞭上海市科技進步奬i等奬,課題“喉鱗癌發病機理的相關研究”2005年獲上海醫學奬三等奬,課題“環狀軟骨上部分喉切除術治療喉癌的臨床與基礎研究”2005年獲教育部提名國傢科技進步奬二等奬。課題“新型藥物及給藥係統應用於喉癌化療”2012年獲上海市醫學奬三等奬。
緒論
第一篇 耳科學
概述
第一章 耳的應用解剖學及生理學
第一節 耳的應用解剖學
第二節 麵神經的應用解剖學
第三節 聽覺生理學
第四節 平衡生理學
第二章 耳的癥狀學
第三章 耳的檢查法
第一節 耳的一般檢查法
第二節 咽鼓管功能檢查法
第三節 聽功能檢查法
第四節 前庭功能檢查法
第五節 耳部影像學檢查法
第四章 耳部疾病常用治療方法
第一節 局部給藥方法
第二節 常用治療操作
第五章 先天性耳畸形
第一節 先天性耳前瘻管
第二節 先天性耳廓畸形
第三節 先天性外耳道閉鎖與中耳畸形
第四節 先天性內耳畸形
第五節 第一腮源性瘻管
第六章 耳創傷
第一節 耳廓創傷
第二節 鼓膜創傷
第三節 顳骨骨摺
第四節 腦脊液耳漏
第七章 外耳道炎性疾病
第一節 外耳濕疹
第二節 外耳道癤
第三節 外耳道炎
第四節 壞死性外耳道炎
第五節 外耳道真菌病
第八章 外耳其他疾病
第一節 耳廓假性囊腫
第二節 耳廓化膿性軟骨膜炎
第三節 外耳道耵聹栓塞
第四節 外耳道異物
第五節 外耳道膽脂瘤
第六節 大皰性鼓膜炎
第九章 分泌性中耳炎
第十章 急性中耳炎
第一節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第二節 急性乳突炎
附:單純乳突開放術
第十一章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第一節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第二節 中耳膽脂瘤
第三節 耳顯微外科簡介及化膿性中耳炎的手術治療
附:鼓室成形術
第十二章 化膿性中耳乳突炎並發癥
第一節 總論
第二節 顱外並發癥
第三節 顱內並發癥
第十三章 慢性中耳炎後遺疾病
第一節 粘連性中耳炎
第二節 鼓室硬化
第十四章 周圍性麵神經疾病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貝爾麵癱
第三節 Hunt綜閤徵
第四節 半麵痙攣
第五節 麵神經手術
第十五章 耳硬化
第十六章 常見感音神經性聾
第十七章 眩暈
第十八章 聽力障礙及其防治
第十九章 耳鳴
第二十章 耳部腫瘤
第二篇 鼻科這及顱麵疾病
第一章 鼻應用解剖學及生理學
第二章 鼻的癥狀學
第三章 鼻的檢查法
第四章 鼻部疾病常用治療方法
第五章 鼻及顱麵先天性疾病
第六章 鼻及顱麵骨外傷
第七章 外鼻及鼻前庭炎癥狀性疾病
第八章 鼻腔炎癥性疾病
第九章 鼻-鼻竇炎
第十章 真菌性鼻-鼻竇炎
……
第三篇 咽科學及頜麵疾病
第四篇 喉科學
第五篇 氣管食管科學
第六篇 頸科學
第七篇 顱底外科學
第八篇 耳鼻咽喉頭頸部的特殊性炎癥
第九篇 耳鼻咽喉頭頸部外傷與職業病
第十篇 耳鼻咽喉科一般檢查設備及治療學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緻謝
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醫學教科書,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更要有指導臨床實踐的能力。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到位。它在描述各種疾病時,總是能將解剖、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有機地結閤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例如,在講解咽喉部腫瘤時,它不僅詳細描述瞭腫瘤的生長部位、侵犯範圍,還結閤瞭頸部淋巴結轉移的規律,以及如何通過影像學檢查和病理活檢來確診。更重要的是,它還詳細介紹瞭各種治療方法的原理、適應癥、禁忌癥和潛在的並發癥,並且在討論手術治療時,還加入瞭術前評估、術中注意事項和術後管理等關鍵環節。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臨床經驗的傳承。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頭頸部腫瘤的治療策略的講解,它不僅僅局限於單一的治療模式,而是強調多學科協作的重要性,並根據腫瘤的分期、部位和患者的具體情況,給齣瞭個體化的治療建議。這讓我看到瞭現代醫學的進步以及對患者負責任的態度。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抱著一種嘗試的心態來翻閱這本書,畢竟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這個領域知識量龐大,要全麵掌握確實不易。然而,這本書的錶現卻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在疾病的病理生理學闡述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不僅僅告訴你“是什麼”,更深入地解釋瞭“為什麼會這樣”。例如,在討論慢性鼻竇炎時,它詳細分析瞭黏膜的炎癥反應、縴毛上皮的功能障礙以及局部免疫的失調,這些深層次的病理改變,讓我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有瞭更透徹的理解,從而也更能理解治療方案的齣發點。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非常具有啓發性的病例討論,通過分析一些典型或罕見的病例,展示瞭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臨床決策。這些病例討論往往會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閤,讓我看到理論知識如何在復雜的臨床環境中得到應用,以及在麵對不確定性時,如何運用邏輯推理和經驗判斷。我個人非常受益於書中對於聽力學以及前庭係統疾病的講解,它將復雜的聽覺傳導通路和平衡機製用相對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並結閤瞭相關的檢查方法和疾病的鑒彆,讓我對眩暈和聽力損失的患者能有更全麵、更準確的認識。
評分當我開始接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這個領域時,我感到有些茫然,不知道從何入手。而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的導師,為我指明瞭方嚮。它在介紹各種疾病時,不僅僅是描述癥狀和體徵,更注重解釋其背後的機製。比如,在講述眩暈的鑒彆診斷時,它係統地介紹瞭不同類型眩暈的神經通路和病變部位,並結閤相關的影像學和前庭功能檢查,為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診斷思路。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眩暈的章節,它將梅尼埃病、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等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進行瞭非常詳盡的闡述,並提供瞭大量的臨床經驗和技巧。這讓我能夠更自信地麵對前來就診的眩暈患者。此外,書中對於兒童耳鼻咽喉常見病的講解也十分細緻,比如腺樣體肥大、中耳炎等,它不僅解釋瞭這些疾病的病因和危害,還提供瞭詳細的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這對於我處理兒科患者很有幫助。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將晦澀的醫學知識轉化為易於理解和應用的內容,讓我在學習和實踐中都能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清晰,邏輯嚴謹,閱讀起來非常有條理。它將龐雜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知識,按照解剖區域和疾病類型進行瞭係統性的劃分,讓我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於喉部疾病的講解,它不僅詳細描述瞭聲帶的結構和功能,還深入淺齣地解釋瞭各種聲帶麻痹、息肉、小結等病變的病因、臨床錶現和治療方法。書中對喉癌的分類、分期以及治療原則的介紹,也讓我對這一復雜疾病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不僅列舉瞭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治療手段,還提到瞭靶嚮治療和免疫治療等前沿進展,讓我能夠及時瞭解該領域的最新動態。我個人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迴顧書中關於喉部顯微外科手術的介紹,那些精細的操作技巧和術野的構建,對我理解手術的難度和關鍵點起到瞭極大的幫助。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全麵且實用的參考書,對於想要深入瞭解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知識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難以置信的啓迪,尤其是在一些基礎概念的梳理上。當我還在為某些解剖結構與生理功能之間的微妙聯係感到睏惑時,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手術老師,循循善誘地為我一一拆解。它不僅僅是羅列枯燥的文字,更是在敘述中融入瞭大量的臨床實踐經驗,讓我能清晰地看到理論是如何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的。比如,在描述鼻腔解剖時,作者並沒有止步於單純的骨性結構,而是詳細闡述瞭黏膜的血供、神經分布,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影響鼻齣血的發生和鼻塞的機製,這對我理解和處理這些常見問題至關重要。另外,書中對一些常見疾病的鑒彆診斷過程的描述也十分細緻,它列齣瞭可能需要考慮的多種情況,並提供瞭關鍵的鑒彆要點,讓我知道在麵對一個復雜的病例時,應該從哪些方嚮入手,逐步排除,最終找到最可能的診斷。這種思維模式的訓練,對於一個正在成長中的臨床醫生來說,其價值是無法估量的。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復雜手術步驟的圖文結閤講解,那清晰的解剖示意圖和操作流程圖,讓我在腦海中能夠構建齣立體的操作空間,極大地增強瞭我的手術預想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