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经方讲录套装全4辑 第二、三、四、五辑

名师经方讲录套装全4辑 第二、三、四、五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赛美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经方
  • 名师讲录
  • 传统医学
  • 养生
  • 医学
  • 中医经典
  • 方剂学
  • 健康
  • 医学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80231940Z
商品编码:163143260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名师经方讲录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0-05-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名师经方讲录   作者:李赛美 等 著   定价:132
  ISBN:97878023194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01
  版次:1   印次:1   开本:16开
  重量:   字数:   装帧:平装


套装目录 

序号   ISBN   书名   单价(元)   作者
             
  1  9787513202145   名师经方讲录(第2辑)   32   李赛美 等 著
  2  9787513208215   名师经方讲录(第3辑)   45   李赛美 等 著
  3  9787513217972   名师经方讲录(第4辑)   55   李赛美 等 著
        4  9787513213738         名师经方讲录(第5辑)        50.00         李赛美 等 著
 


内容简介 

对中医经典的重新重视和热衷,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寻根探源,对中医的“原本”、“精华”进行温习和再挖掘,是培养合格中医人才,迅速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和医院水平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当今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历史上少有的极好发展机遇。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广东省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继续教育项目“第八期全国经方运用高级研修班”(简称“第八期经方班”),于2009年11月27-29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举办。

本期由李赛美主编,为《名师经方讲录》第二辑,主题为“肺系疾病经方防治”,切中2009年全球重大公共医疗卫生事件“甲流防治”主题,海内外专家云集,海峡两岸中医大师联手,献计献策,奉献了一顿“甲流经方防治”的盛宴。《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新快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医药通报》等报刊及时进行了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名师经方讲录(第2辑)》通过对第八期经方班专家讲座与查房视频进行文字翻录与整理,力争引领经方运用潮流,跟踪医疗热点,服务临床前沿,既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经方名师临证心路史料,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修经典宝贵教材。

 

《名师经方讲录(第3辑)》根据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第八期聘请的全国著名经方名师的讲座录音整理而成。内容十分精彩。不仅有名师多年潜心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心得体会,尤其有名师多年临床实践的丰富经验。是一本提高中医临床医生诊疗水平的经典参考书。

 

《名师经方讲录(第四辑)》为首届国际经方班暨第十届全国经方班专家讲座及查房视频的文字翻录与整理。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为名师讲座篇、名师查房篇、名师访谈篇。前两篇真实地记录了经方班现场名师们充满激情的演讲和严谨细致的查房,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名师访谈篇从专家的求学经历、学术思想切入,为后学者指出了成才之路。可以说经方班引领着经方运用的潮流,跟踪了医疗热点,服务于临床前沿。《名师经方讲录(第四辑)》既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经方名师临证心路史料,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研修中医经典的珍贵教材。


《名师经方讲录套装全4辑》 第二、三、四、五辑 内容概述: 本套装精选了当代名中医在经方临床应用领域的宝贵讲录,共收录第二、三、四、五四辑内容,旨在系统梳理、深入剖析经方理论的精髓,以及其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每一辑均由数位在各自擅长领域享有盛誉的资深医师主讲,他们结合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广大中医爱好者、医学生以及临床医师奉献了一场场思想盛宴。 第二辑:论证经方,辨治思路 第二辑聚焦于经方辨证论治的精髓。本辑邀请了多位在伤寒杂病论领域造诣颇深的专家,从源头追溯经方的经典理论,剖析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和象思维模式。讲座内容涵盖了如何准确把握病机,如何通过问诊、切脉、望诊等多元化手段,层层剥离病邪,直击病根。 论证经典,溯本追源: 专家们将带领读者重温《伤寒杂病论》的原始精神,深入解读张仲景原文的精妙之处,探讨经方体系的形成逻辑。从“太阳病”的辨识到“少阳病”的传变,从“阳明病”的演变到“太阴”、“少阴”、“厥阴”的辨别,层层深入,抽丝剥茧。尤其会着重讲解“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在经方运用中的有机结合,以及“六经辨证”如何作为一把金钥匙,开启经方临床运用的智慧之门。 辨识病机,精准施治: 针对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杂症,本辑的专家们将以详实的案例,演示如何辨识不同病邪(如风、寒、暑、湿、燥、火)与正气的相互作用,如何洞察病程的进退与转归。例如,对于外感热病的辨识,将详细阐述“太阳病”中的“中风”与“伤寒”之别,如何从脉象、症状细微处区分;对于内伤杂病的辨治,将重点讲解“脾胃病”、“肝胆病”、“肾脏病”等常见病证的经方治疗思路,如何从“标本缓急”、“虚实寒热”入手,选择恰当的经方。 举例说明,理论联系实践: 专家们不仅会梳理理论,更会结合大量临床实例,生动展示经方在辨证施治中的实际应用。从一个具体的病案入手,详细讲解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过程,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苔、脉象,结合病史,层层递进,最终锁定病机,选定适宜的经方。例如,对于“少阳病”中的“往来寒热”,专家将分析其病机特点,并讲解“小柴胡汤”等经方的配伍原理及加减变化;对于“阳明病”中的“大便秘结”,将讲解“大承大黄汤”等经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使用禁忌。 灵活化裁,因人施治: 经方并非一成不变的古方,本辑的专家们还将强调经方在临床应用中的灵活性。他们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以及兼夹证的不同,对经典经方进行化裁,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例如,在运用“桂枝汤”治疗外感风寒时,若患者兼有胃寒,会如何加减;若患者属于阴虚体质,又该如何调整。 第三辑:经方辨证,方证对应 第三辑深入探讨“方证对应”的理念,这是经方临床运用的核心。本辑的专家们将带领读者体会,如何通过对经典方剂的深入理解,建立起清晰的“方证”观念,从而在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中,精准地找到与方证相符的方剂。 方证关系,核心解析: 专家们将详细阐述“方证对应”的理论基础,即每个经典方剂都对应着一系列相对固定的症候群。理解并掌握这些症候群,是正确使用经方的关键。例如,“麻黄汤”所对应的症候群,往往是“发热无汗,身痛脉浮紧”;“白虎汤”所对应的症候群,则是“大渴,引饮,身热,脉洪大”。 经典方剂,逐一剖析: 本辑将对一系列重要的经典经方进行逐一深入剖析。例如,对“桂枝汤”的讲解,将不仅仅停留在“太阳中风”的层面,更会细致分析其“汗出,恶风,脉浮缓”的症候特点,以及在不同病证中的应用拓展。对“葛根汤”的讲解,将强调其“项背强几几,无汗而筋脉拘急”的症候特征。对“承气汤”系列(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的讲解,将细致区分其在不同程度的“阳明腑实”证中的运用。 案例分析,方证印证: 每一方剂的讲解都将紧密结合临床案例,让读者直观地看到“方证对应”是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例如,通过一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其症状、舌苔、脉象,是如何完美契合某一经方的症候群,从而使临床医生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处方决策。 辨别误用,规避风险: 专家们还将着重讲解经方使用中的常见误区,以及如何通过准确的方证辨识,避免“望文生义”或“牵强附会”的用药。例如,如何区分“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应用指征;如何避免将“白虎汤”用于非“白虎证”的口渴。 经验传授,精微之道: 除了理论讲解,本辑还融入了名老中医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他们会分享如何通过细微的症状变化,判断方证的精准程度,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对经典的方证进行微调,以达到更佳的疗效。 第四辑:疑难杂症,经方攻坚 第四辑将视角聚焦于临床上常见的疑难杂症,展示经方在这些复杂病证中的独特优势和创新应用。本辑的专家们将分享他们运用经方解决棘手问题的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宝贵的参考。 疑难杂症,挑战与机遇: 针对诸如慢性失眠、顽固性头痛、消化系统顽疾(如IBD、IBS)、皮肤顽疾(如湿疹、银屑病)、妇科疑难杂症(如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部分肿瘤的辅助治疗等,本辑的讲座将深入分析这些病证的复杂病因病机,以及传统疗法面临的困境。 经方破局,思路新颖: 专家们将展示如何运用经典的经方,结合新的医学认识,去分析和治疗这些疑难杂症。例如,对于“肝郁化火”引起的失眠,可能会结合“逍遥散”的思路,同时兼顾“半夏泻心汤”的健脾和胃;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久泻不止,可能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入调理气机、温化痰湿的药物。 多维辨证,综合施策: 面对复杂的疑难杂症,往往需要多维度的辨证。本辑的专家将强调,经方在治疗这些病证时,并非孤立应用,而是常常需要结合其他治法(如针灸、食疗、情志调理等)形成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会阐述如何运用经方来调整患者的整体体质,提升机体的抗病能力。 案例详述,疗效显著: 每一位专家都将分享其在处理疑难杂症时的典型案例,详细记录从初诊到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辨证思路、处方用药、加减变化以及疗效评估。这些真实的案例,将极大地增强读者对经方治疗疑难杂症的信心。 经验总结,前沿探索: 本辑的专家们还将分享他们在疑难杂症治疗中的一些前沿探索和创新思路,例如如何运用经方对某些疾病进行预后判断,或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经方治疗策略。 第五辑:经方临证,经验荟萃 第五辑为整个套装的总结与升华,侧重于经方在临证实践中的经验荟萃。本辑汇集了众多当代名中医的临床智慧,分享他们在处理各种临证情况时的独到见解和宝贵经验。 千人千方,因人施治: 专家们将强调“千人千方”的理念,即使是同一病证,面对不同的个体,也需要有不同的方剂选择和用药剂量。本辑将通过大量实例,展示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对经典经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加减变化,精妙之处: 经方的精妙之处不仅在于其经典方剂本身,更在于其灵活的加减变化。本辑将深入讲解各种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加减原则。例如,在“小柴胡汤”中加入“生姜”的目的是什么?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知母”和“黄柏”又会产生怎样的药理变化? 特殊人群,经方应用: 专家们将特别探讨经方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如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体弱多病的患者。针对这些人群,在经方的选择和剂量上都需要特别的考量,以确保安全有效。 急症处理,方到病除: 经方在急症治疗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辑将展示经方在处理一些急症,如急性腹痛、突发高热、哮喘发作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地选方用药。 师承心法,经验总结: 本辑的专家们将分享他们从师学习、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师承心法”。这些心法往往是经验的结晶,对于年轻医生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们会分享自己是如何从一个“知其然”的医者,成长为一个“知其所以然”的大家。 展望未来,传承与创新: 专家们还将对经方医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强调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经方的智慧发扬光大,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 本套装的价值: 《名师经方讲录套装全4辑》第二、三、四、五辑,汇聚了当代中医界的智慧结晶,是一套集理论性、实践性、系统性于一体的经方学习宝典。无论是中医理论的研究者,还是临床实践的从业者,抑或是对中医养生感兴趣的爱好者,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和宝贵的知识。本套装不仅能帮助读者系统掌握经方的辨证论治体系,更能通过大量鲜活的临床案例,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临床技能,真正领略经方医学的博大精深与临床实用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第四辑的内容,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如果说前几辑是打基础,那么这一辑则开始深入到一些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病症。我一直对妇科和儿科的经方应用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而这本书的第四辑,恰好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发。讲者在分析妇科病时,对女性生理特点的理解,对病机演变的把握,都非常到位。他讲解的方剂,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小,这正是经方所追求的“简便廉效”。在儿科方面,我一直觉得儿童疾病变化多端,难以捉摸,但通过第四辑的学习,我认识到,经方同样适用于儿童,而且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讲者在讲解儿童方剂时,特别强调了辨证的灵活性,以及根据儿童体质特点进行加减的重要性。我最喜欢的是他对某个疑难杂症的分析,他从多个角度切入,层层递进,最终找到病之所在,并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它能激发我们对中医的敬畏之心,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每一次阅读,都仿佛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自身医学素养的重塑。

评分

第五辑,可以说是我对这套书的期待达到顶点的一辑。我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学习模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讲师还会带来怎样的惊喜。第五辑的内容,似乎在拓展经方的应用边界。我一直认为,很多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疾病,如慢性疲劳、亚健康状态等,都可以用经方来调理,而这一辑的内容,恰好印证了我的想法。讲者在讲解时,不仅深入剖析了病因,还对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这让我意识到,中医的治疗,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他对于“未病先防”的强调,以及如何利用经方来提升整体健康水平,都让我受益匪浅。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某个方剂在心理调适方面的应用,这颠覆了我之前对中医只能治疗生理疾病的认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们用中医的智慧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不仅仅是疾病,还包括情绪、压力等等。我深深地被讲者那种对医学的热情和对病人的关怀所打动,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学习中医所最需要的。

评分

读完这套书的第二、三、四、五辑,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对经方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面。它不仅仅是一套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改变我思维方式的书。讲者在讲解时,总能恰到好处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抽象的医学概念变得鲜活起来。我记得有一章讲到如何运用经方来调理脾胃,他不仅仅列举了几个常用的方剂,更深入地分析了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这种系统性的讲解,让我对中医的整体观有了更深的体会。书中对“辨证施治”的强调,更是贯穿始终。他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什么病用什么方”,而是引导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如何去找到最适合病人的那个方剂。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我这样希望独立思考、解决临床问题的医者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即使是看似普通的方剂,在讲者的深入剖析下,也展现出其精妙之处。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和传承经方的信心,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中医学习的道路。

评分

这套书的第三辑,更像是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最深刻的道理。我一直觉得,中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道”,而这套书恰恰是将这个“道”以一种极为亲切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不讲玄而又玄的概念,也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死板教条,而是从临床实际出发,从病人的感受出发,一步一步引导我们去理解方剂背后的逻辑。其中关于“情志致病”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人会因为情绪而生病,而这本书则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并且提供了相应的方剂来调理。讲者在分析病机时,往往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微之处,比如他对脉象的解读,对舌苔变化的分析,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时方”与“经方”的比较分析,让我们明白了经方为何如此重要,以及它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读到第三辑时,我已经完全沉浸在这种学习的氛围中了,常常一读就是数小时,欲罢不能。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能帮助我提升临床思维能力的书。那些看似简单的方剂,在讲者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展现出无穷的奥秘。

评分

第一次翻开这套书,是被它朴实无华的封面吸引。没有华丽的排版,没有引人注目的标题,只有沉甸甸的知识感扑面而来。我一直对经方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找不到清晰易懂的入门途径。这套书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从第二辑开始,我就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讲者深厚的学识和精辟的讲解,让我仿佛置身于名师的课堂,聆听着字字珠玑。书中对每个方剂的来龙去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而且常常能结合大量的医案进行佐证,这对于我这样还在学习阶段的读者来说,实在是太有帮助了。我特别喜欢它讲解病机时那种抽丝剥茧的严谨,以及治疗思路上的灵活变通。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中医药发展史的思考,以及对现代医学的辩证看待,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某个经典方剂在治疗疑难杂症上的应用,那讲解的深入程度和临床的实用性,让我拍案叫绝。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方药,而是教你如何思考、如何理解经方的精髓,如何将其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去。即使是书名中的“套装全4辑”,也预示着这套书的体量和深度,而我目前接触到的第二、三、四、五辑,仅仅是冰山一角,就已经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