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23.2-2013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2部

GB/T 3923.2-2013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2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GB/T 3923
  • 2-2013
  • 纺织品
  • 织物
  • 拉伸性能
  • 物理性能
  • 测试方法
  • 标准
  • 行业标准
  • GB/T
  • 2013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质检出版社
ISBN:155066147836
商品编码:1633751914

具体描述

-----------------------------------------------------------------------------------------------------------------------------------------------------------------   亲,由于此类规范是质检出版社授权的速印标准,按您需要订单速印,所以不接受退换货。麻请您下单时一定要仔细核对,以免给您带来不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谢谢您的理解和配合!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简介: 书名:GB/T 3923.2-2013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2部 内容概要: 本标准是关于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的国家推荐性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织物在不同拉伸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表征。本标准详细规定了测定织物试样在特定速度和预拉力作用下,承受拉伸力直至断裂时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能的技术要求、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和数据报告格式。 本标准的核心内容在于建立一套统一、可靠、可重复的试验规程,用以量化和比较不同类型纺织织物(如机织物、针织物、无纺布等)在受到单向拉伸载荷时的关键性能指标。这对于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各个领域的质量控制、产品设计以及国际贸易中的技术交流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标准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明确界定了其适用范围,主要涵盖了用作结构材料或覆盖材料的平面织物。对于特殊结构(如复合材料、高弹性材料的特定测试)可能需要参考其他标准或进行特殊约定。 为确保测试的准确性,本部分对一系列核心术语进行了精确的定义: 1. 拉伸负荷(Tensile Load): 施加于试样两端,使其沿轴向延长的力,单位通常为牛顿(N)。 2. 断裂强度(Breaking Force): 试样在测试过程中达到的最大拉伸负荷,即试样发生永久性断裂瞬间的力值。 3. 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 试样在断裂时的长度增加量占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反映了材料的韧性。 4. 标距(Gauge Length): 试样夹持部分的有效长度,是计算伸长率的基准长度。 5. 试验速度(Test Speed): 夹具移动的速度,该参数对许多材料的力学响应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6. 预拉力(Pre-tension/Pre-load): 在正式施加载荷前施加于试样上的初始拉力,用于消除试样松弛和夹持引起的初始形变,确保测量准确性。 第二部分:试验设备要求 本标准对试验设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互认性: 1. 拉力试验机(Tensile Testing Machine): 必须是符合相关计量标准的电子式或机电式万能试验机。关键要求包括: 测力系统: 精度应满足或高于所选量程的±1%要求。 夹持系统: 夹具设计必须确保试样在拉伸过程中不发生滑移、不被过度夹伤,夹持面应具有足够的摩擦力或采用合适的夹持方式(如楔形夹具)。夹具的宽度和形状应与试样尺寸相匹配。 控制系统: 能够精确控制试样的试验速度和记录负荷-伸长曲线。 2. 标距确定装置: 用于准确测量试样原始标距。 3. 切割工具: 用于精确裁取平行于织物经向或纬向的试样,通常要求使用圆刀或专业的裁样器,以避免试样边缘的损伤对断裂强度产生干扰。 4. 环境调节设备: 试验应在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或在特定条件下(如湿态测试)进行时,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第三部分:试样制备与条件控制 试样的制备是影响测试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1. 试样尺寸与方向: 规定了试样应裁取的形状(通常为条状)和尺寸(宽度和长度)。必须明确测试方向,即是测试经向(Warp)性能还是纬向(Weft)性能。对于斜纹或复杂结构的织物,可能需要测试对角线方向。 2. 试样数量: 规定了每个方向应测试的最小试样数量,通常不少于5个,以确保统计学上的代表性。 3. 预处理条件: 强调试样在测试前必须经过标准大气调湿(例如,20°C±2°C,相对湿度65%±4%)处理,达到平衡状态。对于某些特定用途的织物,需执行专门的浸水、染色或整理后的老化处理后进行测试。 4. 夹持与标距设定: 详细说明了如何将试样正确地安装到夹具中,确保测试时的标距与标准设定的值完全一致,并强调夹持力必须足够,但不能引起试样局部应力集中。 第四部分:试验程序详解 本部分是标准的核心,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 1. 设备校准: 确认试验机已按规程校准,测力传感器处于零位。 2. 设定参数: 根据待测织物的类型和预期的强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测力传感器量程,设定试验速度(例如:50 mm/min, 100 mm/min或特定百分比的初试长度/分钟)。设定数据采集的频率。 3. 施加预拉力: 明确规定了应施加的预拉力值。这个值通常是根据织物类型经验确定的,例如,可以设定为织物标距长度上预期的断裂负荷的某个百分比,或一个固定的较小力值,目的是去除松弛。 4. 拉伸过程: 启动试验机,以恒定速度拉伸试样。设备应自动记录负荷-伸长数据。 5. 断裂判定: 记录试样发生断裂时的最大负荷(断裂强度)和此时的伸长量。 6. 异常处理: 若试样在夹具附近边缘处断裂(通常判断为夹具夹伤),该测试结果应被判定为无效,并需更换新试样重测。 第五部分:结果计算与表示 标准要求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的计算和表达: 1. 断裂强度计算: 记录每个有效试样的最大负荷 $F_{max}$(N)。 2. 断裂伸长率计算: $$ ext{伸长率}(%) = frac{L_f - L_0}{L_0} imes 100$$ 其中,$L_f$ 为断裂时的实际长度(标距加伸长量),$L_0$ 为原始标距。 3. 平均值与标准差: 计算所有有效试样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算术平均值($ar{X}$)和标准偏差($S$),以评估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4. 报告要求: 最终报告必须清晰列出测试条件(温度、湿度、速度、标距、预拉力)、试样数量、经向和纬向的平均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测试方法引用的标准编号。 第六部分:应用意义 本标准是纺织品力学性能测试的基石。通过使用标准化的方法,可以: 质量控制: 确保成品织物在经受机械应力时不会过早失效。 产品开发: 为新材料和新结构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力学数据支持,优化材料的强度/重量比。 国际贸易: 为出口和进口纺织品提供通用的技术语言和可比的数据基础,减少贸易壁垒。 该标准强调了试验过程的可追溯性、可重复性和科学性,是现代纺织品质量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文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当专业,但却不会让人感到生涩难懂,它以一种非常有条理的方式,将复杂的技术信息呈现出来。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织物变形”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在拉伸过程中,纱线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织物结构如何影响其弹性和回复性。这让我联想到一些高性能运动服装的设计,它们之所以能提供出色的支撑和舒适度,正是因为对织物拉伸性能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精密的控制。书中对不同测试环境(如湿度、温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的讨论,也让我意识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它提供了一种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某些织物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色,而另一些则不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技术指导,更在于它培养了一种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鼓励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优化。

评分

说实话,我刚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毕竟“标准”两个字通常意味着枯燥和理论性。但当我真正静下心来阅读,却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生动和实用。这本书就像一个细致入微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深入了解织物的拉伸性能。我特别欣赏它在描述各种测试方法时的严谨性,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参数的设定都解释得非常清楚,并且还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这样做。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理解这些测试背后的科学原理。书中对各种“非标准”情况下的测试建议,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偏差,也让我觉得非常贴心和实用。我常常会回想起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棘手问题,当时如果能有这本书作为参考,也许就能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经验总结,能帮助我规避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逐渐领会其中的精髓。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类型的拉伸测试的区分和详细介绍,比如“条样法”和“整体法”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这让我明白了,并不是所有拉伸测试都适用于所有织物,选择正确的测试方法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第一步。书中还对测试设备的要求、校准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导,这些细节对于确保测试结果的公正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在产品质量控制的环节中,这本书能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块坚实的基石,为纺织品的质量评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对织物性能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模糊的感官认知,而是有了清晰的量化标准和科学依据。

评分

我一直对织物的力学性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它们在承受外部应力时的表现。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以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将关于织物拉伸性能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不同织物结构和纤维类型如何影响拉伸性能的分析,这让我对日常接触到的各种面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它详细解释了斜纹、平纹、缎纹等不同织法的织物,在受力时变形的机理有何不同,以及不同纱线结构(如股线、单纱)对织物整体强度的贡献。书中对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抗起毛起球性等关键指标的阐述,不仅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测试方法,还穿插了一些实际应用的案例,让我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思考自己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尝试将书中的原理应用到我的思考中,感觉思路一下子就开阔了很多。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了技术规范,更在于它激发了我对织物性能研究的更深层探索。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装帧和封面那种严谨的字体所吸引。作为一名在纺织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兵,我深知标准的重要性。然而,坦白讲,一开始我并没有对这本书抱有多大的期待,总觉得标准这种东西,虽然是行业的基石,但读起来难免枯燥乏味,充满了各种专业术语和晦涩的公式。但当我翻开第一页,阅读的进程却如同齿轮开始转动,逐渐加快。我开始注意到,在那些看似冰冷的条文和图表背后,隐藏着对织物性能理解的深度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尤其是关于“织物拉伸性能”这个主题,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测量数据,而是关乎到服装的舒适度、耐用性,甚至对户外用品的性能有着直接影响。书中对各种测试方法的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实验室,亲眼见证着一块布料在张力下的变化。我对一些细节的关注尤其印象深刻,比如不同环境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精确控制变量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简单的拉伸测试,其中也蕴含着如此多的学问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