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2014年版)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2014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建筑工程
  • 施工质量
  • 验收规范
  • 2014年版
  • 工程建设
  • 规范标准
  • 建筑施工
  • 质量控制
  • 工程验收
  • 行业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创优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70593
商品编码:1713205822
出版时间:2014-08-01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2014年版)

I S B N:

9787112170593

定    价:

98.00元

作    者: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编

出版时间:

2014年8月第三版

印刷时间:

2014年8月第三十二次印刷

页    数:

496页

开    本:

16开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 书


目录 Contents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年版)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1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1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10-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技术前沿精选 本书聚焦于当前建筑工程领域最前沿的理论研究、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突破性的技术应用,旨在为工程师、项目经理及行业决策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实用的知识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和精细化的现代建筑需求。 --- 第一部分:绿色、智能与可持续发展:新时代的工程范式转型 第一章:低碳与近零能耗建筑设计与实践 本章深入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建筑行业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内容涵盖: 生命周期评估(LCA)的深度应用: 不仅关注使用阶段的能耗,更侧重于材料生产、运输、施工及拆除各环节的隐含碳核算方法与优化策略。详细解析不同结构体系(如木结构、预制混凝土、钢结构)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对比分析。 高能效围护结构技术革新: 介绍超高性能绝热材料(如气凝胶复合板材、真空隔热板)的物理性能、安装规范及耐久性评估。重点分析集成光伏(BIPV)系统在立面和屋顶的优化布局与电气集成标准。 被动式设计策略的精细化模拟: 运用先进的动态能耗模拟软件(如EnergyPlus, IES-VE),对自然通风、得热控制、遮阳系数优化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指导建筑形态和朝向的决策。 可再生能源集成与微网系统: 探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的系统耦合优化、规模化应用的技术挑战与经济性分析。介绍建筑内部能源微网(BEM)的构建原则及其在提高能源自给率中的作用。 第二章: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深化应用与跨专业协同 本书将BIM的应用层次从二维图纸的替代提升到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创造。 多专业深度集成与冲突检测(Clash Detection): 详细阐述MEP(机电暖通)、结构、建筑专业模型深度集成的工作流程、数据标准(如IFC 4.0/4.3的应用实践)及冲突解决机制。重点分析复杂节点(如管线综合、设备吊装空间预留)的协同策略。 4D/5D/6D BIM的实战案例: 探讨如何利用4D(进度模拟)优化施工顺序,利用5D(成本控制)实现实时造价管理,以及如何构建6D(运维管理)的资产信息模型。特别关注资产信息模型与设施管理系统(FM/CAFM)的对接标准。 参数化设计与生成式设计在优化中的角色: 介绍Grasshopper/Dynamo等工具在快速生成满足特定性能指标(如日照、风荷载、结构效率)的建筑方案中的应用。 BIM交付与数据标准: 讨论雇主信息需求(EIR)、信息交付规范(IDM)的制定,确保数据在项目各阶段的准确传递与合规性。 第三章:智能建造与机器人化施工 本章关注如何利用前沿技术提升施工现场的效率、安全性和精度。 预制化与模块化施工(MiC)的系统集成: 分析MiC项目从工厂制造、运输、现场吊装到结构连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要点。重点介绍高精度接口连接技术和现场接驳的可靠性验证方法。 建筑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 详细介绍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在材料运输、结构巡检中的应用,以及砌筑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的作业精度、安全规范与数据反馈机制。 物联网(IoT)与数字孪生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 探讨传感器网络在监测关键结构受力、混凝土早期强度、环境参数(温湿度、有害气体)中的部署与数据分析。如何基于实时数据构建施工现场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远程监控与预警。 先进连接技术: 探讨基于机器视觉和激光扫描技术的自动化测量放线与安装校准流程,确保现场施工精度与BIM模型的一致性。 --- 第二部分:结构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耐久性 第四章:复杂结构体系的抗震与动力分析 本书深入探讨超高层、大跨度、复杂空间结构在极端荷载下的响应与控制。 高性能减隔震技术: 详细对比铅芯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粘滞阻尼器等主流隔震技术在不同结构类型中的适用性、安装精度要求及后期检测方法。重点分析多点隔震体系的同步性问题。 非线性动力分析与性能化设计: 讲解如何利用OpenSees、SAP2000等软件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PBD),确定结构的屈服、损伤与倒塌控制目标。阐述构件塑性铰的建立与校核。 大跨结构的气动弹性与风工程: 介绍风洞试验、CFD模拟在评估桥梁、体育场馆等结构在强风作用下的颤振、涡振和谷雨效应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空气动力学稳定化措施。 第五章:新型结构材料与耐久性保障 关注材料科学的最新突破及其在提升建筑寿命和降低维护成本方面的潜力。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应用与施工工艺: 深入分析UHPC的微观机理、强度特性,以及其在预制构件、结构修补、抗爆结构中的应用要求。重点讨论UHPC的浇筑、养护与表面处理的特殊工艺控制。 先进复合材料与轻质结构: 探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在结构加固、预应力技术中的应用,包括其粘结性能、长期疲劳特性及防火保护措施。介绍新型轻质高强钢材的焊接与连接技术。 结构健康监测(SHM)与材料退化评估: 介绍基于光纤光栅、压电材料的传感器技术在实时监测结构应力、裂缝扩展和腐蚀速率中的应用。建立材料老化模型,预测关键结构部件的剩余使用寿命。 第六章:地下工程与岩土工程的风险控制 针对深基坑、隧道、管廊等地下工程的特殊挑战,提供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方案。 深基坑监测与预警系统: 详细阐述自动化沉降、位移、土压力监测系统的布设规范、数据解析方法,以及在出现异常位移时,快速启动应急支护和降水调整的决策流程。 盾构/TBM施工中的环境影响控制: 分析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注浆加固技术在控制地面沉降、保护周边既有建筑方面的有效性。探讨对地下水文环境的长期影响评估。 地下防水与防渗技术: 评估多道设防体系(结构自防水、防水卷材、渗透结晶型材料)的协同作用。重点介绍复杂节点(如管线穿越、变截面)的防水构造详图与施工质量控制点。 --- 第三部分:项目精益化管理与数字化交付 第七章:项目全过程的精益建造(Lean Construction)实施 本章将精益理念植入到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旨在消除浪费,提升价值交付。 “拉动式”生产系统在施工中的应用: 详述“最后日计划”(Last Planner System, LPS)的五大核心会议机制、状态跟踪与绩效评估指标(如PF,PPC)。案例分析如何通过LPS提升工作流的可靠性与生产效率。 价值流图(VSM)在施工流程优化中的应用: 如何识别和量化施工现场中的等待、搬运、返工等非增值活动。通过价值流分析,重塑材料供应、构件预制与现场安装的衔接流程。 快速反应与问题解决机制: 建立基于“看板”(Kanban)和“安灯”(Andon)的现场问题快速上报与解决体系,确保问题在萌芽阶段被识别和解决,避免连锁反应。 第八章:建筑工程质量的系统性风险管理 超越传统的质量检验,转向基于概率和预测的风险管控。 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的集成模型: 阐述如何通过设计阶段的FMEA(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设置,将QC检查融入到日常作业流程中,而非滞后性检验。 关键工序的“零缺陷”管理: 针对防水、结构连接、防火封堵等高风险工序,建立多重校验和第三方验证机制。引入“红线检查”制度,确保关键路径上的质量一次性通过。 供应链的质量协同与追溯: 建立材料进场、储存、使用的数字化追溯链条,确保所有关键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幕墙组件)的性能指标与认证文件与项目模型绑定。 第九章:数字化交付与设施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 本书探讨项目竣工后,如何实现从“竣工交付”到“资产运营”的无缝过渡。 竣工信息包(As-Built Information Package)的数字化构建: 明确竣工模型、移交文件(操作手册、维护记录、质保文件)的结构化要求。如何将施工阶段记录的动态数据(如设备安装坐标、调试报告)精确映射到最终模型中。 设施管理系统(FM/CAFM)的接入与标准化: 介绍如何将BIM模型中的设备资产信息(Asset Information)转化为符合ISO 19650-5或特定设施管理标准的数据格式,实现与业主既有系统的快速对接。 后评估与经验反馈机制: 建立系统化的竣工总结流程,分析项目在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目标达成度,并将关键的教训(Lessons Learned)固化到企业知识库中,指导未来的项目策划与风险预控。 --- 本书特点: 前瞻性强: 紧密跟踪国际工程技术最高标准,聚焦于智能化、绿色化、工业化三大趋势。 实践导向: 大量结合全球超大型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案例和技术瓶颈的解决方案。 跨学科融合: 将管理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深度整合,为复杂工程挑战提供多维度视角。 适用对象: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业主方及政府监管部门的高级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才。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建筑项目的施工员,日常工作经常需要对照各种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将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的质量验收规范整合在一起,查找起来非常方便。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关于给排水、电气以及暖通空调等设备安装工程的验收标准。这些专业的规范相对分散,而且技术性强,需要精确的参数和操作流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列出这些专业的验收要点、允许偏差以及测试方法,并且最好能配备一些典型的施工图纸和节点大样,这样我就能更直观地理解规范要求。此外,书中对一些隐蔽工程的验收标准也进行了重点强调,这对于我们确保工程质量的内在可靠性至关重要。我迫不及待地想在下次项目开工时,就以这本书为指导,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最新的质量要求。

评分

拿到这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2014年版)》,我首先关注的是其内容的完整性和时效性。作为一本规范汇编,最怕的就是遗漏关键条文或者内容已经过时。从初步翻阅来看,这本书涵盖了从基础施工到装饰装修的各个主要工程类别,内容确实相当全面。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主体结构验收的部分感到好奇,比如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钢结构连接节点的检测要求等。这些都是影响工程安全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细的验收流程、检查表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能够指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现场检查和质量评定。此外,我还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和预防措施,这对于我们日常的风险管控非常有益。这本书的厚度也预示着内容的丰富程度,相信它能成为我解决实际施工难题的重要参考。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不同于以往那种枯燥的条文罗列,它在每个章节的开头都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相关规范的背景、目的以及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掌握核心要点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欣赏它对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比如在混凝土工程部分,清晰区分了“强度等级”与“设计等级”,以及“水灰比”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这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而且,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明确标注了其出处,这为我们进一步查阅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我还在试读阶段,但已经能预感到,这本书将极大地提升我们团队在施工质量验收方面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地基与基础工程部分的详细阐述,特别是对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要点和验收标准,这对于确保工程的整体稳定性至关重要。

评分

老实说,对于一本厚重的规范汇编,我的第一反应是它会不会过于枯燥和晦涩。然而,当我翻开这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2014年版)》后,这种顾虑被打消了不少。它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尝试用更易于理解的语言来阐述条文,并且对一些关键的技术术语进行了注解。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绿色建筑施工和节能减排方面的验收要求,这在当前越来越重视环保的建筑行业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相关的验收标准,比如关于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建筑保温节能措施的验收等。同时,我也希望能找到关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在质量验收过程中的应用指导,虽然这可能有些超前,但作为一本汇编,能够触及这些前沿内容,会极大地提升其价值。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参考最新质量验收规范的平台,让我对未来的施工实践有了更清晰的指引。

评分

刚拿到这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2014年版)》,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就被它厚实的装帧和丰富的目录吸引了。作为一名在工地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工程师,深知规范的重要性,但散落各处的规范文件总是让人头疼。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期待的是其中关于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以及砌体工程的详细条文,这些都是我们日常施工中最常遇到、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列出每一项验收的标准、检测方法以及关键控制点,并且最好能配上一些图例,这样即使是新入行的技术员,也能一目了然,减少出错的几率。另外,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特殊工程,比如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方面的质量验收规定,这对于我们参与复杂项目会非常有帮助。总的来说,我对这本书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它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帮助我在项目质量控制方面更上一层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