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裝共2冊 總價格:56元
9787101054491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 | 萬曆十五年+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共2冊) | 開本: | 其他 |
| 作者: | (美)黃仁宇 | 頁數: | |
| 定價: | 56 | 齣版時間: | 2007-01-01 |
| ISBN號: | 9787101054491 | 印刷時間: | |
| 齣版社: | 中華書局 | 版次: | 1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印次: | 1 |
萬曆十五年(增訂本) 黃仁宇這種把視野放寬到曆史的全過程——宏觀地由前後(時)、中西(空)的往復觀照,去考察審視中國曆史的治史路嚮,對內地的曆史書寫有著深遠影響。 改變中國人閱讀方式的經典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孔飛力 緻敬孔飛力先生 《叫魂》獲1990年“列文森中國研究***作奬”
精 彩 頁: 內容提要:......
這兩本書真的讓我對“閱讀”這件事有瞭全新的認識。過去我總覺得曆史書應該很“正經”,有很多“重要”的結論,但這兩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觀念。《萬曆十五年》的文字很優美,節奏也很舒緩,但字裏行間卻藏著巨大的力量,它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一個看似平靜的年份,會孕育齣後來的種種變革?它讓我看到瞭曆史人物的“人”的一麵,而不是被神化或妖魔化的符號。而《叫魂》則像一部精彩的懸疑小說,扣人心弦,讓我欲罷不能。我被書中描繪的那種集體性的恐慌所吸引,想要知道故事的結局,想要理解這場荒誕劇是如何收場的。但同時,它也讓我感到深深的悲哀,因為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而是曾經真實發生過的,並且這種集體性的非理性,在人類曆史上反復齣現。這兩本書,一靜一動,一宏觀一微觀,卻都能觸及我內心深處,讓我産生瞭強烈的共鳴,並引發瞭我對曆史、對人性、對社會更深的思考。它們讓我意識到,好的曆史讀物,應該能夠點燃讀者的好奇心,激發讀者的思考,而不是簡單地灌輸知識。
評分《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這本書的閱讀體驗簡直是驚心動魄,讓我徹底顛覆瞭對中國古代社會“愚昧落後”的刻闆印象。我原以為這種“妖術恐慌”隻會在西方中世紀的黑暗時期發生,卻沒想到在中國乾隆年間,一場如此規模浩大的集體性恐慌竟然真實上演。作者孔飛力先生的敘事非常有技巧,他不是簡單地羅列事件,而是像一位偵探一樣,層層剝開真相。從一開始的零星謠言,到後來蔓延全國的恐慌,再到官府的介入和審判,整個過程充滿瞭戲劇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描繪瞭不同階層的人是如何被捲入這場風暴的:那些底層民眾齣於對未知和災禍的恐懼,容易相信各種離奇的說法;而那些官員,則因為害怕承擔責任,以及維護自身權力的需要,有時反而助長瞭恐慌的蔓延。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權力運作的邏輯,也看到瞭群體心理的可怕之處。它讓我反思,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謠言是如何像病毒一樣傳播,並最終引發如此巨大的社會震蕩。這種集體性的非理性,真是令人不寒而栗,也讓我對人性有瞭更深的警覺。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扇窗,讓我看到瞭一個完全陌生的中國。我一直以為曆史書都是枯燥乏味的年代和事件羅列,沒想到《萬曆十五年》竟然能把一個看似平凡的年份寫得如此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也鮮活得如同就在我眼前。我常常會一邊讀一邊想象,那些在宮廷裏運籌帷幄的皇帝、大臣,他們內心深處藏著怎樣的貪婪、野心,又或是無奈和悲涼。尤其是在描寫萬曆皇帝的怠政時,我能深切感受到那種由內而外的無力感,仿佛一個帝國就此被抽空瞭靈魂。作者黃仁宇先生的“大曆史觀”真的太有啓發性瞭,他不僅僅局限於宏觀事件,而是通過微觀的視角,揭示瞭製度、文化、經濟這些深層次的因素是如何一步步塑造瞭曆史的走嚮。讀完之後,我對中國傳統社會有瞭一種全新的理解,那些看似固定的曆史陳跡,其實都充滿瞭動態的張力,充滿瞭人性的掙紮和選擇。它不像教科書那樣高高在上,而是像一位老者在娓娓道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帶入瞭他構建的那個世界,並開始思考,那些幾百年前的睏境,在今天是否依然有跡可循。
評分讀《萬曆十五年》的時候,我常常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那種封建體製下,個人如何被巨大的製度洪流所裹挾,無力抗爭的宿命感。每一個人物,無論是皇帝、大臣,還是普通士大夫,似乎都在被無形的網籠罩著,他們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叫魂》則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形式的“網”——那就是集體心理的盲從和權力運作的邏輯。當恐懼彌漫,當“敵人”變得模糊,人們就容易把一切不幸歸咎於某個“替罪羊”,而這種替罪羊的齣現,往往又會滿足一部分人的某種“正義感”或“權力欲”。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於審判過程的描寫,那種錯綜復雜的證據鏈,那種為瞭“結案”而製造的“真相”,都讓我對司法公正産生瞭深刻的懷疑。這兩本書,雖然一個是宏觀的曆史分析,一個是具體的社會事件研究,但它們都指嚮瞭一個共同的主題:在任何一個時代,理解人性的復雜、權力的運作以及製度的局限,都是至關重要的。它們不是簡單地講述“發生瞭什麼”,而是試圖解釋“為什麼會發生”,以及“這些發生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評分這兩本書放在一起,給我帶來瞭一種非常奇妙的對比感和深刻的聯想。一本描繪的是帝國的宏大敘事,一本聚焦於一個具體時代的集體恐慌。但仔細品味,卻能發現它們之間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萬曆十五年》讓我們看到瞭一個帝國在製度和文化上的僵化,一種“無形”的衰敗,仿佛是病入膏肓的軀體,而《叫魂》則像是在這個病體上爆發齣的劇烈炎癥,一種由內而外的失控。我常常會想,如果萬曆年間的改革能夠成功,如果社會的肌體更加健康,那麼在乾隆年間,這場“叫魂”的恐慌是否會那麼輕易地爆發?又或者,當一個社會失去瞭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機製,當信息流通受阻,當信任缺失,最容易被煽動的,往往就是這種非理性的恐懼。這兩本書讓我看到瞭中國曆史的復雜性和多麵性,它不僅僅是王朝更迭、英雄輩齣,更有著深層次的社會結構、文化心理以及權力運行的規律。它們共同構建瞭一個更立體、更具深度的中國曆史畫捲,讓我覺得,曆史並非是過去時,而是與當下有著深刻的呼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