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阳明全集(全三册)--名家名社名作,简体横排版
定 价¥ 178.00
作 者(明)王守仁 撰,吴光 等编校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1
ISBN9787532556373
版 次:1
页 数:1452
印刷时间:2012-12-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精装
编辑推荐
权威学者与一流专业出版社联手打造的第一部现代整理本。
阳明学专家浙江社科院的吴光、钱明研究员、浙江大学董平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主讲人)等共同整理编校,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中国大陆第一部现代整理本《王阳明全集》。
历史最权威版本+轶文增补+传记资料
王阳明两代弟子编纂完成的明代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为传世的最完整最权威刻本,上古版《王阳明全集》即以此为底本整理编校而成。除底本内容全部保留以外,编排次序也基本维持底本原貌;并将当时海内外能够搜集到的底本未刊或新发现的阳明诗、文、语录及相关题跋、祭文、传记资料,分类增补或附录在相应卷次之下,共计78篇。这样的编排一方面保留了历史权威版本的原貌,另一方面尽量吸收了当代的研究成果,便于读者参考使用。
二十多年不断修订,三代编辑精心打磨,质量最好的版本
上古版《王阳明全集》,以各时期印行的各种刻本、排印本、标点本,以及台湾地区和日本出版的《王阳明全集》作为参校本,历经数年编校而成,首次出版后,迅速在学界和读书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为当时中国大陆学界唯一引用的《王阳明全集》。此后的20多年间,收集各方反馈意见,不断进行局部修订,又于2011年进行了全面修订,并更新了版式和装帧。经过“全面升级”的上古新版《王阳明全集》扫清了此前存在的错讹,为各方公认的“质量第一”、学界最常引用的和最权威的版本,并成为古籍出版的一个品牌象征。
历代名人高度评价王阳明
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黄宗羲(明末著名学者)
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王士祯(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
阳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为三百年一人。 ——魏禧(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曾国藩
王阳明对儒学所做贡献同德国的马丁· 路德对基督教所做的贡献一样深刻;在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都闪耀着灿烂光芒的儒学宗师,中国历史上唯有王阳明一人。
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杜维明(哈佛大学教授)
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高濑武次郎(日本近代著名哲学家)
其他尊崇王阳明的大人物,还有
徐阶、徐渭、李贽、刘宗周、张居正、纪晓岚、张廷玉、左宗棠、章太炎、康有为、严复、梁启超、孙中山、蔡元培、蒋介石、陈独秀、毛泽东……
阳明心学活泼有用,人人可学,是现代人的良药
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 ——西乡隆盛(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首)
阳明学最有东方文化的特点,它简易朴实,不仅便于学习掌握,而且易于实践执行。在人类这个大家庭里,不分种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实践阳明的良知之学。 ——冈田武彦(日本著名学者)
王学为今日学界独一无二之良药。子王子(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为唯一之头脑,是千古学脉,超凡入圣不二法门。 ——梁启超
习近平谈传统文化,数次赞颂王阳明,认为应该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心学中汲取源泉动力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了贵州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会议期间习近平有感而发。
习近平说,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
习近平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而这已经不是习近平首次赞颂王阳明了,早在2011年,习近平视察贵州大学和学生们交流的时候就表露过对王阳明的钦慕。
习近平说,他很景仰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先生,贵州的文化传人对王阳明先生的学习更应该有深刻的心得。我们的古代优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内容推荐
《王阳明全集》四十一卷,是在旧刊《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的基础上增补编辑的。
一、本书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六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简称“原本”)为底本标点,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备要》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图书馆本及台湾、日本出版的《王阳明全集》本为参校本。
二、本书编校、统稿及重印本的修订编目工作,由吴光主持负责。钱明负责旧本未刊诗文的搜集整理。各卷点校分工如下:吴光点校卷一至三,卷四十一;董平点校卷四至十一,卷十九至二十五;姚延福点校卷十二至十八,卷三十七至三十九,钱明点校卷二十六至三十六,卷四十。
三、本书系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繁体竖排版重校排印的简体横排版。因是面向普通读者,所以删除了繁体字版的校勘记,但据原版校勘结论直接修改了相关正文。同时,改正了繁体字版的若干标点或文字错误。
作者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他生于浙江余姚,卒于江西南安青龙铺(今属大余县),葬于浙江山阴洪溪乡(今属绍兴县兰亭镇)。卒后三十八年,即明隆庆元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
王阳明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对传承、发展儒学的贡献尤为卓著。其学说影响,不仅遍于中国,而且波及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阳明的生平事功与思想学说简介?? 吴光
编校说明……吴光
卷一语录一
传习录上
卷二语录二
传习录中
答顾东桥书
答周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
又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
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卷三语录三
传习录下附朱子晚年定论
〔附录〕朱子晚年定论
朱子晚年定论
答黄直卿书
答吕子约
答何叔京
答潘叔昌
答潘叔度
与吕子约
与周叔谨
答陆象山
答符复仲
答吕子约
与吴茂实
答张敬夫
答吕伯恭
答周纯仁
答窦文卿
答吕子约
答林择之
又
答梁文叔
答潘叔恭
答林充之
答何叔景
又
又
答林择之
答杨子直
与田侍郎子真
答陈才卿
与刘子澄
与林择之
答吕子约
答吴德夫
答或人
答刘子澄
卷四文录一
书一始正德己巳至庚辰
与辰中诸生己巳
答徐成之辛未
答黄宗贤应原忠辛未
王阳明全集(全三册)
这三册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我个人感觉,它不像某些全集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文献,而是更注重脉络的梳理。前几卷集中在早年的心学萌芽和实践,特别是他被贬谪之后的那些深刻体会,文字里带着一股饱经风霜的沉着和力量。读到他与世俗的碰撞和自我怀疑,会让人产生极强的代入感,毕竟谁的人生不是充满了试错和挣扎呢?到了后半部分,理论体系逐渐成熟,那种对宇宙和人性的宏大关照,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思想的穿透力。我甚至会特意放慢速度,逐字逐句地咀嚼那些批注和书信往来中的细节,从中窥见这位大儒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所展现出的儒雅与决断。它提供的不仅是思想的财富,更是一种应对复杂世界的生存智慧的范本。
评分我得承认,刚开始捧读的时候,确实有过“难以进入”的时刻。那些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即便我已经习惯了阅读古籍,但在初次接触如此高密度的哲学思辨时,还是需要几轮的反复阅读才能真正捕捉到核心要义。然而,正是这种需要“投入努力”的过程,反而让最终的收获显得更加珍贵。我发现,越往后读,我的阅读速度就越快,理解的深度也越深,这本身就是心学“功夫”的一种体现——你投入的思考,它会以更高的理解力回报给你。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消遣的书籍,它要求你的精神全神贯注,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给予读者的精神滋养是绵长而持久的。读完之后,感觉心性都沉淀了不少,对日常琐事的烦恼也变得不那么执着了,这大概就是“读圣贤书”最直接的妙用了吧。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觉得那玩意儿太过玄奥,非得是大学问家才能参透。可当我真正沉下心来,从这套书里接触到那些精炼的文字时,才发现,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哲理,其实早已渗透在我们日常的为人处世之中。书中对“致良知”的阐述,那种由内而外的觉醒,并非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极其扎实的功夫。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知行合一”的论述,它不是说你知道了就去做,而是强调认知本身就包含着行动的意图,两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侧面。这种细腻的区分,让我对自己的许多行为模式进行了反思,比如我们常说的“知道得太多,反而做不出来”,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深刻的理论支撑。读起来的感觉,就像是有一位智者在耳边循循善诱,每一点拨都能带来豁然开朗的体验。
评分作为一个在信息爆炸时代成长的读者,我深知“原典”的重要性,而这套“名家名社名作”的定位,就是让我确信我拿到手的是最可靠的文本。在阅读过程中,我忍不住会去对比一些网络上的零散资料,结果发现,很多流行的解读其实都对原意有所偏颇或简化。只有直接面对王守仁先生的原文,才能真正体会到他语言的张力和情感的温度。比如他的一些论学书信,语气坚定又不失谦逊,完全能感受到他作为一代宗师的大家风范。这种原汁原味的呈现,对于真正想在学术上有所深究,或者只是想扎扎实实了解一位伟大思想家的人来说,是无可替代的。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可以信赖的基石,让我们不必担心在二手信息的海洋里迷失方向。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真是没得说,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精装本的质感一下子就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翻开第一页,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微涩感,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尤其是那些细小的文字,在这样的印刷质量下显得格外清晰锐利,阅读起来眼睛一点都不费力。我特别留意了一下版式的设计,简体横排果然是现代阅读的最佳选择,流畅自然,阅读体验比那些厚重的竖排古籍舒服太多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出品,向来都是品质的保证,从纸张的选择到装订的工艺,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出出版方的用心。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热爱传统文化,又追求现代阅读舒适度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简直是完美的结合体。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艺品,放在书架上都显得格调非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