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醫講稿係列郝萬山傷寒論講稿
原價:32.00元
作者:郝萬山 著
齣版社:人民衛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1
ISBN:9787117094801
字數:330000
頁碼:28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郝尤山教授為教育部名牌課程《傷寒論》創建項目負責人,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選聘的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示範教學主講人,醫藥大學優秀主講教師,從事《傷寒論》教學、臨床、科研近40年,教學縝密嚴謹,深入淺齣,注重理論結閤臨床實際。本書是在他於國傢中醫藥管理局舉辦的《傷寒論》示範教學的講稿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提煉而成的。
結論部分主要介紹《傷寒論》的基本情況、學習方法等。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辨少陽病脈證並治、辨太陰病脈證並治、辨少陰病脈證並治、辨厥陰病脈證並治、辨霍亂病脈證並結、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八章,主要結閤《傷寒論》原文,主要講述郝教授本人的研究心得與體會,重視解析該書中辯證論治的思路與方法,分析怎樣將經典中的理法方藥運用於臨床實際。
書末附有方劑漢語拼音索引和《傷寒論》條文索引。
本書可供《傷寒論》學習、研究者參考,對學習《傷寒論》和領悟《傷寒論》的精髓頗有裨益對指導實踐和提高中醫辯證論治水平也有幫助。
目錄
緒論
一、《傷寒論》的作者
二、《傷寒雜病論》成書的背景
三、《傷寒雜病論》的沿革和《傷寒論》的版本
四、《傷寒論》的內容與貢獻
五、關於六經辨證
六、學習《傷寒論》的方法與要求
第一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概說
第一節 太陽病辨證綱要
一、太陽病提綱
二、太陽病分類提綱
三、太陽病的自愈日和欲解時以及六經病的欲解時
四、辨太陽病傳經與否
第二節 太陽病證
一、太陽經證
二、太陽腑證
第三節 太陽病變證
一、變證治則
二、辨寒熱真假
三、辨錶裏先後治則
四、熱證
五、虛證
六、結胸證
七、髒結證
八、痞證
九、痞證類證
十、欲愈候
十一、火逆證
第二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概說
第一節 陽明病辨證綱要
一、陽明病提綱
二、陽明病病因病機
三、陽明病脈證
第二節 陽明病證
一、陽明熱證
二、陽明實證
三、胃寒氣逆證
第三節 陽明病變證
一、陽明濕熱發黃證
二、陽明熱入血室證
第三章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概說
第一節 少陽病辨證綱要
一、少陽病提綱
二、少陽病的臨床錶現和治療禁忌
第二節 少陽病證
一、少陽經腑受邪,樞機不利證
二、小柴鬍湯的其他適應證
三、小柴鬍湯使用禁忌
第三節 少陽病兼證
一、柴鬍桂枝湯證
二、大柴鬍湯的適應證
三、柴鬍加芒硝湯證
四、柴鬍桂枝乾薑湯證
五、柴鬍加龍骨牡蠣湯證
第四節 少陽病及陽證的傳經與預後
【附】熱人血室證
第四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概說
第五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概說
第六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概說
第七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概說
第八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概說
附錄
作者介紹
郝萬山,男,l944年11月齣生,畢業於北京中醫學院。
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主講教師、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纔培養專傢委員會秘書組成員、教育部名牌課程《傷寒論》創建項目負責人。
在中醫藥教育崗位上工作近40年,主要講授《傷寒論》。教學縝密嚴謹,深入淺齣,注重理論結閤臨床實際,強調講授中醫經典基本知識的同時,更要重視解析其辨證論治的思路和方法。課堂教學生動活潑,條理清楚,注重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評估成績名列全校前茅。為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選聘的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示範教學主講人。
臨床重醫術,講醫德。既為患者解除病痛,也為課堂教學提供瞭鮮活的實例,深受學生和患者的擁戴。
曾主編《白話傷寒論》、《中醫學問答題題庫·傷寒論分冊》(增訂本)、《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白話解》(第3版)、《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同步輔導係列叢書·傷寒論》、《傷寒論選讀》等10部著作。副主編或閤著《實用經方集成》、《四季飲食養生叢書》、《傷寒論校注》、《傷寒論講義》、《傷寒論講解》、《中醫藥高級叢書·傷寒論》等l4部著作。發錶論文60餘篇。科研成果曾獲國傢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技進步(部級)二等奬。
文摘
序言
緒論 一、《傷寒論》的作者 二、《傷寒雜病論》成書的背景 三、《傷寒雜病論》的沿革和《傷寒論》的版本 四、《傷寒論》的內容與貢獻 五、關於六經辨證 六、學習《傷寒論》的方法與要求 第一章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 概說 第一節 太陽病辨證綱要 一、太陽病提綱 二、太陽病分類提綱 三、太陽病的自愈日和欲解時以及六經病的欲解時 四、辨太陽病傳經與否 第二節 太陽病證 一、太陽經證 二、太陽腑證 第三節 太陽病變證 一、變證治則 二、辨寒熱真假 三、辨錶裏先後治則 四、熱證 五、虛證 六、結胸證 七、髒結證 八、痞證 九、痞證類證 十、欲愈候 十一、火逆證 第二章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概說 第一節 陽明病辨證綱要 一、陽明病提綱 二、陽明病病因病機 三、陽明病脈證 第二節 陽明病證 一、陽明熱證 二、陽明實證 三、胃寒氣逆證 第三節 陽明病變證 一、陽明濕熱發黃證 二、陽明熱人血室證 第三章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 概說 第一節 少陽病辨證綱要 一、少陽病提綱 二、少陽病的臨床錶現和治療禁忌 第二節 少陽病證 一、少陽經腑受邪,樞機不利證 二、小柴鬍湯的其他適應證 三、小柴鬍湯使用禁忌 第三節 少陽病兼證 一、柴鬍桂枝湯證 二、大柴鬍湯的適應證 三、柴鬍加芒硝湯證 四、柴鬍桂枝乾薑湯證 五、柴鬍加龍骨牡蠣湯證 第四節 少陽病及陽證的傳經與預後 [附]熱人血室證 第四章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 概說 第一節 太陰病辨證綱要 第二節 太陰病證 一、太陰髒虛寒證 二、太陰經脈氣血不和證 三、太陰中風證 四、太陰發黃證 五、太陰腐濁不化證及其預後 第五章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概說 第一節 少陰病辨證綱要 一、少陰病提綱 二、少陰寒化證辨證要點 三、少陰病的治療禁忌 第二節 少陰病證 一、少陰寒化證 二、少陰熱化證 三、少陰陽鬱證 四、少陰咽痛證 第三節 少陰病兼證 一、少陰兼太陽證 二、少陰兼燥實證 第四節 少陰病預後 一、正復嚮愈證 二、熱移膀胱證 三、陽迴可治證 四、少陰危重證 第六章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 概說 第一節 厥陰病辨證綱要 第二節 厥陰病證 一、厥陰寒證 二、厥陰危重證——髒厥證 三、寒邪鬱遏厥陰相火諸證 四、厥陰寒熱錯雜證 第三節 辨厥逆證 一、厥逆的病機與證候錶現 二、厥逆證治 三、厥證治禁與寒厥可灸 第四節 辨嘔噦下利證 一、辨嘔證 二、辨噦證 三、辨下利證 第五節 厥陰病預後 一、正復可愈證 二、正衰危重證 第七章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 概說 第一節 霍亂的證候特點 第二節 霍亂病的治法 一、利水止利法和溫中止利法 二、溫裏驅寒止利法 三、破陰迴陽,益陰和陽法 四、迴陽救逆,益氣生津法 第三節 霍亂病愈後的調養 一、裏和錶未解的治法 二、病後的飲食調養 第八章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 概說 第一節 陰陽易證 第二節 差後勞復證 第三節 差後遺留疾患的處理 一、差後腰以下有水氣證 二、差後兩太陰虛寒證 三、差後餘熱未盡,形氣兩傷證 第四節 差後的飲食調養 附錄 方劑漢語拼音索引 《傷寒論》條文索引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感受是“踏實”。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快速成長的“秘籍”充斥市場,但真正能沉下心來研究經典的卻鳳毛麟角。這套書的價值就在於它堅守瞭學術的本分。它的行文節奏沉穩有力,每一處的論述都顯得言之有據,絕不誇大療效,也不故作高深。例如,當涉及到一些爭議性的條文時,作者的處理方式非常中正平和,他會呈現齣不同的主流觀點,然後給齣自己基於臨床經驗的傾嚮性判斷,但始終保持謙遜。這種對待知識的敬畏感,使得這本書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書之一,每當臨床遇到棘手問題時,翻閱其中相關的論述,總能獲得撥雲見日般的清晰感,它為我的臨床思維提供瞭源源不斷的穩定支撐。
評分說實話,初看書名,我還有些許疑慮,擔心這又是一套“泛泛而談”的講稿整理版。但深入閱讀後,這些顧慮完全消散瞭。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沒有生硬的學術術語堆砌,而是充滿瞭“講課”的味道,仿佛作者就在你麵前娓娓道來。他善於用現代的邏輯去梳理古代的條文,比如在講解“太陽病”的不同階段時,他會用一種遞進的方式,將復雜的病機變化描繪得生動形象。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更難得的是,作者在講解一些關鍵方劑時,常常會穿插一些他個人臨床中驗證過的案例思路,雖然這些案例本身不屬於書的範疇,但它們極大地增強瞭理論的可操作性和說服力。這本書讀起來,更像是一次高效的思維訓練,而不是枯燥的知識灌輸。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樸實,封麵沒有花哨的圖案,直奔主題,這很符閤中醫經典教材的調性。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偏嚮於閱讀的舒適度,字跡清晰,排版布局閤理,讓人在長時間研讀過程中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尤其欣賞它在章節劃分上的嚴謹性,每一篇的脈絡都梳理得井井有條,對於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這種清晰的結構是避免迷失在浩瀚古籍中的關鍵指引。當然,書籍的價值終究體現在內容本身,但好的載體能極大地提升學習體驗,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到位,體現瞭齣版方對專業讀者群體的尊重。它不像那些追求市場轟動效應的書籍那樣嘩眾取寵,而是用一種沉穩的態度,為我們搭建瞭一個堅實的知識基石。
評分我個人對中醫的興趣主要集中在辨證論治的邏輯推理上,而這套書的精彩之處恰恰在於其對“理”的闡發。它不僅僅告訴你“這個病該用哪個方”,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是這個方”。作者對於六經辨證的整體觀把握得非常精準,他強調瞭少陽樞機的重要性,以及寒、熱、虛、實四綱在臨床中的靈活運用。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對照自己的筆記和一些其他參考資料進行思考,因為它提齣的觀點往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具有啓發性。這套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與古代醫聖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而作者扮演瞭那位優秀的“翻譯官”和“引導者”的角色,確保我們能準確無誤地接收到那份厚重的智慧。
評分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我立刻被它那股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所吸引。它不是那種人雲亦雲的普及讀物,而是真正深入到古代醫傢思想的核心地帶進行剖析。我注意到作者在闡述每一個方證時,都會追溯到《傷寒論》原文的每一個字眼,甚至連古代注傢們對於某個詞的理解差異都會進行細緻的比對和辨析。這種求真務實的治學態度,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紮實的功底和嚴謹的治學風範。在我看來,學習中醫,最忌諱的就是被各種“新奇”的理論帶偏,而這套書恰恰提供瞭一種“守正”的力量,它提醒我們,一切的創新都必須建立在對經典的深刻理解之上。閱讀過程就像是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一步步走入他的診室,感受他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是難以言喻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