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原价:79.80元
作者:罗国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30
ISBN:9787300213309
页码:51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3Kg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详细阐述了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任务,特别是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体系结构和特征,对道德需要、道德评价、道德境界、道德人格等伦理学问题的探索都具有开创性。书中还讨论了应用伦理学、伦理学的学科发展等问题。
罗国杰,1928年生,河南内乡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行政法专业,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伦理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第二届会长,北京市伦理学会第一、二届会长。2009年聘任为中国人民大学首批九位荣誉一级教授。著有《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罗国杰文集》、《以德治国与公民道德建设》,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三百余篇。
目录
第一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概说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道德科学
伦理学的体系与类型
伦理学的历史
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
第二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体系结构与学科定位谈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谈谈有关伦理学的几个问题
试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结构的特征
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关系
第三编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道德进步
共产主义道德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是伦理史上的一次
革命变革
论无产阶级道德原则和资产阶级道德原则的根本对立
试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观
对整体与个人关系的思索
第五编道德需要、道德义务与权利
论道德需要
论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
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再认识
第六编道德评价
有关道德评价的几个问题
动机和效果
道德评价
第七编道德修养与道德境界
试论道德修养
论道德境界
论道德人格
第八编应用伦理学的有关问题
人工生殖技术应用的道德思考
加强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
伦理责任与生态环境
应当重视生态伦理学研究
第九编对道德问题和普遍伦理的思考
当前有关道德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伦理道德的几个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道德问题
从“仁”到“为人民服务”
——关于普遍伦理的一点思考
关于普遍伦理的思考
第十编比较研究
西方现代伦理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
不同(东西方)文化对话中的伦理问题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西方传统伦理道德的比较
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
关于研究东方道德的三个问题
中西价值观的比较和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第十一编关于伦理学的学科发展
我国伦理学的现状和展望
对编写伦理学教材的几点想法
伦理学的回顾与发展
十年来伦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二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第十二编学术自述与访谈
我从事伦理学教学工作的回顾
当前伦理学研究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
——罗国杰教授访谈
我的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对伦理学的教学、研究和探索历程的回顾
附录
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加强主观修养
——为纪念冯定百年诞辰而作
研究毛泽东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
坦白说,在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之前,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维度确实存在一些模糊的认知。我总觉得它更多的是一种对革命行动的政治号召,而非系统性的道德哲学。然而,罗国杰先生在这本书中,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宏大的历史视野,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刻板印象。他不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他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如何根植于其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书中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打破了将个人道德与社会进步割裂开来的传统观念,强调了在变革社会制度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道德观念的深刻变革。这种将伦理道德置于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的方法,使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解释力。此外,书中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所做的探讨,也为我们如何在当代社会践行马克思主义伦理原则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让这本书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评分读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此之前,我总觉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心更多地放在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上,对伦理道德的探讨似乎显得相对边缘化。然而,罗国杰先生在这本书中,通过深入细致的梳理和独到的见解,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并非是冷冰冰的经济理论,而是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书中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核心概念的阐释,让我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并非是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与现实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它关注的是如何在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过程中,真正解放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特别是书中对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伦理观的解读,让我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如何将道德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置于具体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去考察的,这与许多脱离实际的空泛道德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对何为“真正的”解放,何为“人的”幸福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的论述严谨而不失深刻,逻辑清晰,层层递进,读起来颇具启发性,对于想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拿起《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我最先想到的是,马克思主义是否真的能够构建起一套完整的伦理体系?读过之后,我的疑虑烟消云散。罗国杰先生在这本书中,以一种极其审慎的态度,但又不乏雄辩的论证,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全景图。他不仅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剖析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如何回应时代挑战、解决现实问题的。我尤其被书中对“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在伦理学上的辩证关系的阐释所吸引。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并非是“纸上谈兵”,而是与伟大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更要积极地投身于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本书的视野开阔,论证有力,对于我这样试图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塑造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具启发性的阅读体验,让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强大力量。
评分初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晦涩的学术专著,但读下去之后,却被其严谨的论证和清晰的脉络深深吸引。罗国杰先生在这本书中,以一种极其系统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解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其他伦理学流派进行对比分析的部分,通过这种“他山之石”的借鉴,更加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它不是对既有道德观念的简单否定,而是在深刻批判旧有剥削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更符合人性的道德理想。书中对于“共产主义道德”的探讨,让我意识到,这并非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设想,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而提出的必然要求。这种对道德的社会根源和社会功能的高度重视,使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具有了强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阅读过程中,书中对于一些具体概念的界定和阐释,也让我受益匪浅,例如对“异化”与“人的复归”之间关系的论述,使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解更加具体化和深刻化。
评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以一种极其系统和全面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构建。罗国杰先生在这本书中,并没有停留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简单摘录和转述,而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挖掘和概念辨析。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阶级性”与“普遍性”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关系的处理。这似乎是一个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但书中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清晰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如何在强调特定历史条件下阶级利益的同时,又指向全人类解放的普遍价值的。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书中对于“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的探讨,也让我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如何超越了单纯的功利主义或义务论的窠臼,而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视为终极的伦理目标。这种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尊重,以及对人的价值实现路径的深入探索,使得这本书具有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