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14X50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 |
| I S B N: | 9787518200047 |
| 定 价: | 58 元 |
| 作 者: | 中国建筑标注设计研究院 |
| 出版时间: | 2014-08-05 |
| 印刷时间: | 2014-08-05 |
| 页 数: | 页 |
| 开 本: | 16开 |
| 出 版 社: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 书 |
| 目录1 |
备用照明系统43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设置44
房间被分隔时点型探测器的设置45
电梯机房火灾探测器的设置46
火焰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47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48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设置49
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50
感烟火灾探测器在隔栅吊顶场所的设置52
区域显示器(火灾显示盘)的设置53
火灾警报器的设置54
消防专用电话系统56
电动开门器的手动控制按钮57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8
A类系统示意图59
B类和C类系统示意图60
D类系统示意图61
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组成系统示意图62
可燃气体探测器在橱柜中安装示意图63
C类系统中火灾警报器的设置64
A类系统中火灾警报器及消防应急广播的设置65
可燃气体探测器安装位置示意图66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示意图6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供电电源70
布线72
道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示意图73
外浮顶油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示意图74
道路隧道及外浮顶油罐探测器系统图75
电缆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示意图76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应用图示77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于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示意图78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安装于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示意图79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用于保护高度大于12m空间场所的电气线路示意图80
相关技术资料
防火门监控系统设备选型81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示例82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设备选型84
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转换盒、终端盒连接图及设备选型85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示例86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选型88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选型89
剩余电流互感器选型91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图92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传感器接线图93
| 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解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的部分重点条文。主要包括规范中系统设计的基本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设计、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系统设备的设置、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供电及布线、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图集主要解析修订后规范中的重点、难点,可帮助设计人员正确理解修订后规范的要求。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构筑物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审图和施工人员可参考使用。 |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消防工程设计的工作者,对于《正版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2014依据GB 50116-2013编制》这本书,我一直抱有极大的期待。然而,在仔细翻阅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后,我不得不表达一些遗憾。首先,我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关键报警联动逻辑的阐述,虽然引用了GB 50116-2013标准,但图示化和实例化的呈现方式显得尤为不足。例如,在处理复杂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时,如何根据不同区域的火灾风险等级,精确设置联动延迟时间、联动对象(如排烟风机、防火卷帘、喷淋系统等)的启停顺序,以及不同类型探测器(如感温、感烟、紫外火焰等)之间的交叉确认逻辑,书中提供的图示和解释都显得过于笼统。我期望书中能有更详细的案例分析,比如一个包含多栋独立建筑、地下停车场、设备机房以及高层住宅的综合体项目,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设计,避免误报、漏报,同时确保火灾发生时的联动响应高效准确。书中关于区域划分、报警回路设计、总线制与传统制式的优劣分析等内容,也仅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的理论推导和实践经验的融合。
评分作为一名初入消防设计行业的学生,我渴望能通过一本易于理解且图文并茂的书籍,快速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设计要领。《正版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2014依据GB 50116-2013编制》这本书,虽然名称中带有“图示”,但其图示的质量和信息量,并未达到我理想中的状态。例如,在讲解火灾报警系统的总线制接线时,书中提供的图示过于抽象,未能清晰展示总线终端电阻的设置、不同设备接入总线的具体方式以及总线回路的故障隔离措施。这使得我在尝试绘制实际工程的接线图时,感到力不从心。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报警区域(如洁净厂房、数据中心、有毒有害气体环境等),应该如何根据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探测器类型和安装方式,书中也缺乏足够的图示化解释和案例分析。
评分作为一名从事消防工程技术支持的工程师,我经常需要解答一线安装人员和项目经理关于消防报警系统设计的疑问。我原本希望《正版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2014依据GB 50116-2013编制》这本书能够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指导。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对于一些关键的系统设计原则,例如“等风险区”的设计理念,解释得不够透彻。在实际项目中,如何根据建筑物的用途、使用性质、火灾荷载以及人员疏散能力来科学划分“等风险区”,并据此确定不同区域的报警系统等级和联动策略,书中并未给出清晰的量化指标和判断依据。此外,关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机功能参数设置,如故障报警延时、电源故障报警延时、总线通信速率等,书中也只是简单地提及,而没有提供详细的设置指南和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这导致在调试过程中,许多年轻的技术人员在遇到报警控制器的主机参数设置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
评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消防报警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保证其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我希望《正版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2014依据GB 50116-2013编制》这本书,能在系统维护和故障排除方面提供更详尽的指导。然而,书中对于系统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项目、易损部件的更换周期以及常见故障(如回路短路、开路、接地故障、探测器误报警等)的诊断和排除方法,介绍得非常有限。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报警控制器频繁出现“接地故障”的提示,但书中提供的故障排除指南却无法有效指导我们定位问题。这导致我们在现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依然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我期望书中能提供更具象化的图示,例如不同故障模式下,报警控制器面板指示灯的组合状态,以及对应的检查步骤和测量方法,这对于提高维护效率将大有裨益。
评分在消防工程实践中,不同类型的建筑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差异很大。我希望《正版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2014依据GB 50116-2013编制》这本书,能提供更多针对不同建筑类型的详细设计案例和图示。然而,书中在这一方面的呈现却显得较为薄弱。例如,对于歌剧院、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如何根据其特殊的疏散特点和建筑结构,设计更有效的火灾报警系统,以及如何与疏散指示系统进行联动,书中并未给出充分的指导。同样,对于大型仓储物流中心,如何考虑货物的堆积高度、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区域,以及如何设置区域报警和重点区域监控,书中也缺乏详细的图示和设计说明。这使得我们在面对复杂建筑类型时,难以完全依赖书中内容进行设计。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消防设计规范图示,不仅要提供规范条文的解读,更要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形语言,并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正版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2014依据GB 50116-2013编制》这本书,在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例如,在讲解消防报警系统电源设计时,书中对备用电源(蓄电池)的容量计算、充放电管理以及电源故障报警的联动逻辑,介绍得过于简单,未能提供详细的计算公式和图示化的电路连接方式。在实际项目中,电源系统的设计往往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一个不恰当的电源设计,可能导致系统在火灾发生时无法正常工作。我期望书中能提供更详细的电源系统图例,展示不同容量的备用电源如何连接,以及在市电中断时,系统如何无缝切换。
评分我一直坚信,图示化的讲解是理解复杂技术规范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当看到《正版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2014依据GB 50116-2013编制》这本书时,我对其寄予了厚望。然而,在仔细阅读后,我发现书中在图示的细节呈现和实际应用指导上,仍存在一些欠缺。例如,在讲解火灾报警系统与建筑消防设施之间的联动控制逻辑时,书中提供的图示虽然大致勾勒出了系统框架,但未能清晰地展示各个联动组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信号触发条件以及动作延时参数的设置。这使得我在设计联动控制回路时,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查阅其他资料和进行推敲。此外,书中对于火灾报警系统线路的敷设方式(如管槽敷设、桥架敷设)和防火封堵措施的图示化说明,也显得不够详细,未能充分体现GB 50116-2013标准的要求。
评分我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在消防工程领域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方面。我希望通过学习相关规范和图集,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正版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2014依据GB 50116-2013编制》这本书,虽然名义上提供了图示,但这些图示的精细度和实用性,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书中关于火灾报警系统接线图的绘制,有些过于简化,未能充分展示导线规格、线管敷设方式、接线端子类型等细节。在实际施工中,这些细节往往是影响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此外,对于火灾报警系统与建筑消防设施(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门等)之间的联动逻辑,书中提供的图示也显得不够直观和全面。我期待书中能有更详细的图示,清晰地展示各种联动场景下的信号传输路径、延时设置以及动作顺序,从而帮助一线人员更准确地理解和实施设计意图。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讲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书籍,尤其希望能够通过图示化、案例化的方式,深入理解GB 50116-2013标准中的各项条文。然而,在这本《正版14X50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2014依据GB 50116-2013编制》中,我感到有些失望。书中关于火灾探测器的类型选择和安装要求,虽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探测器,但对于一些特殊场所,如厨房油烟较大区域、高温环境、高湿度环境以及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应该如何选择和安装探测器,并未给出详细的指导。例如,在厨房区域,感温探测器和感烟探测器各自的适用性,以及如何结合排烟系统进行联动设计,书中仅仅是提及了“根据火灾类型选择”这一模糊的表述。另外,关于声光报警器的选型、安装位置和声压级要求,书中也缺乏详细的图示和计算方法,导致在实际项目中,经常会遇到业主对报警器的声响效果提出异议,而我却无法从书中找到明确的依据来解释或调整。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编排,让我感到有些凌乱,未能形成一个清晰、流畅的学习路径。在内容覆盖方面,虽然其标题明确指向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但我认为它在系统接地、防雷措施、电磁兼容性设计等与系统稳定运行息息相关的方面,着墨甚少。这些细节在实际工程中往往是导致系统故障的重要因素,但书中却对此类内容的图示化解读和规范要求说明得不够充分。譬如,在讲解探测器安装高度和间距时,忽略了不同建筑材料(如金属吊顶、木质结构)对探测器响应灵敏度的影响,也没有提供针对性的安装图例。同样,对于报警控制器与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接口设计、通信协议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系统调试和验收,书中也只是点到为止,未能提供足够的操作指导和问题排查建议。我曾尝试按照书中的一些图例来指导新人进行现场布线,结果发现图示与实际安装规范之间存在一定的出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纠正和补充说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