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选成语词典(精)

易选成语词典(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阎济华 编
图书标签:
  • 成语
  • 词典
  • 语言学习
  • 汉语
  • 工具书
  • 教育
  • 参考书
  • 词汇
  • 初级
  • 普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锦瑭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40506
商品编码:17165672688
出版时间:2015-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易选成语词典(精)
  • 作者:编者:阎济华
  • 定价:45
  • 出版社:崇文书局
  • ISBN号:978754034050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5-10-01
  • 印刷时间:2015-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
  • 页数:782

内容提要

阎济华编著的这本《易选成语词典》收列现代汉 语常用成语21大类,158小类,分立义项5558个。使 用时根据“特定意义”的相关内涵,逐层逼近地进入 “选定意义”所属的意义类别,从而在意义相近或相 反的若干成语中,选择出恰当的成事,完成表达任务 。词典凝聚了编著者四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在辞书 编纂的各个方面,包括确立条目、选择主条、划分词 性、分立义项、编写释文、选择例证、提供出处、附 加注释、分类排序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形成许多“ 原创”亮点。
    

目录

凡例
分类概说
使用说明
全书总览
选择成语路线图
分类目录
语词索引
词典正文
成语索引
后记:五个顿悟半生梦


《古韵流芳: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解读》 图书简介 一、 导言:走进诗词的殿堂 《古韵流芳: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解读》并非一部简单的诗词选本,而是一部致力于引导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历史背景及其文化意蕴的深度导读之作。本书旨在架起现代读者与古代文人精神世界之间的桥梁,让晦涩的古语焕发新的生命力,使那些穿越千年的音韵再次触动人心。 本书的创作初衷,源于对中国古典文学瑰宝——诗词的深厚敬意与独到见解。我们相信,诗词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组合,更是特定时代精神的载体、个体情感的凝练,以及民族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不同于侧重于工具性检索或纯粹的文本罗列,本书将鉴赏的视角放在“人与时代”的交汇点上,力求在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中,还原出诗人创作时的心境与环境。 全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涵盖了从先秦《诗经》《楚辞》的朴素与浪漫,到汉魏风骨的慷慨激昂,再到唐诗的巅峰气象,以及宋词的婉约与豪放,直至元曲的通俗与世情,形成一条完整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脉络。 二、 内容精要与特色章节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独到的鉴赏方法论和对关键文本的深度剖析。 1. 溯源与辨析:探寻诗歌的根脉 在第一部分“源流溯源”中,本书详细梳理了中国诗歌体制的演变过程。我们不再将《诗经》视为孤立的文本群,而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结构、祭祀礼仪和民俗风情进行解读。例如,对于“风、雅、颂”的划分,不仅解释其体裁差异,更深入探讨了它们在周代礼乐制度中的功能性意义。 在解读《楚辞》时,重点分析了屈原“香草美人”的象征体系与政治抱负的内在联系,辅以大量上古地理和神话传说的考证,帮助读者理解“骚体”的浪漫主义源头。 2. 盛唐气象:以心观景的艺术 唐诗部分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我们采取“主题群像”的梳理方式,而非单纯的“诗人传记”式介绍。例如,设立“边塞组曲:大漠孤烟与家国情怀”一章,集中分析了高适、岑参作品中对边疆环境的白描手法与诗人个体生命意识的碰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李白和杜甫的比较分析采取了“互文见义”的视角。李白是“天地的狂想者”,其想象力的跨越性被置于道家思想的底色下考察;而杜甫则是“历史的记录者”,其沉郁顿挫的笔法与儒家“兼济天下”的担当紧密相连。我们通过具体的诗句,展示了盛唐气象下知识分子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出路。 3. 宋词的“音乐化生存”:从格律到心绪 宋词部分着力于解析词体的音乐性与语言的日常化倾向。本书认为,词的兴盛是文学重心从“咏怀言志”向“抒情状物”微妙转移的标志。 在鉴赏柳永、周邦彦等“婉约派”词人时,我们不仅仅关注其用典的精妙,更深入到词牌本身的曲调特点,阐释“慢词”如何适应更复杂、更细腻的内心描摹。对于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则将其置于北宋末年政治风云的背景下,解读其“以诗为词”的革新如何成为一种对时代困局的艺术化回应。书中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解读,尤其侧重于其“述往思来,以今衬古”的辩证手法。 4. 意象的解码:古典美学的密码学 本书设立了独立的“古典意象图谱”章节,这是全书最具工具参考价值但又不失文学性的部分。我们挑选了如“月”“柳”“梧桐”“鸿雁”等在古典诗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核心意象进行系统梳理。 例如,“月”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中常与“仙境”“狂放”相连;而在李商隐的诗中,则被赋予了“幽微”“伤逝”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比分析,读者可以掌握识别和理解古典文学中潜藏的文化代码的能力。 三、 鉴赏方法论:跨越时空的对话 本书摒弃了僵硬的教条式解析,提倡一种“情景交融,文本内参”的鉴赏方法: 1. 情境还原法: 在解读任何一首诗词时,首先重建作者可能面临的历史场景和个人情感触发点。 2. 语言质感分析: 细致区分“雅言”与“口语”在不同时期的运用,例如唐诗中对叠词的使用频率与宋词对口语化名词的接纳程度的差异。 3. 声律韵味体悟: 引导读者尝试朗读,感受诗歌的平仄、对仗和韵脚变化如何直接影响到阅读者的情绪体验。 《古韵流芳》是一部为热爱中国文化、渴望深入了解诗词精髓的读者量身打造的伴读之书。它不提供捷径,但它提供了一条通往经典文学深处的、充满启发的坦途。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将不再是诗词的旁观者,而是能与古人心灵相通的鉴赏家。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检索系统简直是为效率而生的。我以往查阅成语词典时,最头疼的就是当自己只记得成语的大概意思或某个字的谐音时,很难快速定位。然而,《易选成语词典(精)》采用了多维度索引的设计。除了传统的拼音和部首检索外,它还设置了一个“语义关联检索”的版块。比如,当你搜索“勤奋”相关的词条时,它会列出一系列表达勤奋的成语,并用不同深浅的字体标注出最核心的词汇,这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查询的门槛。我曾试着查找一个我只记得其中两个字的半成品成语,竟然也能通过语义联想找到,这效率的提升是革命性的。对于写作和口语表达而言,能够迅速找到最贴切的表达,是提升表达力的关键,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无可挑剔,真正体现了“易选”二字的精髓。

评分

深入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体会到《易选成语词典(精)》在提升语言表达的“意境”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似乎深谙现代读者在吸收传统文化时的困惑:既想用得地道,又怕显得故作高深。这本书通过巧妙地在每个重点成语后附加的“用法解析与禁忌”部分,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比如,某个成语在古代用于赞美,但在现代某些语境下使用可能带有讽刺意味,这些细微的差别都被清晰地标注了出来。这帮助我避免了许多“文化尴尬”。它引导读者去思考成语背后的情感色彩和语境氛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这种由内而外提升语感的培养,是任何速成方法都无法替代的,它让我的文字从“正确”迈向了“精彩”,这是我阅读过众多同类书籍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点。

评分

关于这部词典的校对和准确性,我必须给予高度评价。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经常需要引用成语来增强论述的说服力。一个错误的释义或错误的典故出处,可能导致整个论述的公信力受损。《易选成语词典(精)》在每一个典故的溯源上都做得极为严谨,查阅了多个权威的古代文献版本进行交叉比对,确保了信息的可靠性。我特意对比了几个我熟悉的、但市面上很多词典解释有微小出入的成语,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明显更为精准和审慎。这说明编纂团队在幕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不仅仅是在“编”词典,更是在“整理”和“捍卫”语言的纯洁性。这种对学术严谨性的坚持,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值得信赖的语言参考宝典。

评分

《易选成语词典(精)》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极具匠心,色彩搭配沉稳又不失活力,书名在中央以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字体呈现,让人在众多词典中一眼就能被它吸引。拿到手里时,首先感觉到的是纸张的质感,厚实而富有韧性,翻页时几乎没有声音,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阅读和查阅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佳的体验。我一直对成语学习抱有极大的热情,市面上各种词典看了不少,但总觉得要么内容过于学术化,要么则流于表面。这本书的排版布局非常人性化,重点词语的释义、出处和例句被清晰地分隔开来,阅读起来毫不费力。特别是它对一些生僻成语的解析,深入浅出,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这种对文化根源的挖掘,让我这个老读者都感到耳目一新。书的装帧非常精美,即使是放在书架上,它也像一件艺术品,散发着知识的香气。这样的用心设计,无疑提升了学习的愉悦感,让人更愿意去翻阅和钻研。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文史爱好者,我对于词典的要求向来苛刻,尤其是在成语这种中华文化精髓的载体上。我发现《易选成语词典(精)》在收录成语的广度和深度上,做到了非常出色的平衡。它既保留了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成语,确保了学习的覆盖面,更令人惊喜的是,它收录了大量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古代文献中却频繁出现的“活化石”式成语。这些成语的解析,没有采用那种干巴巴的罗列,而是结合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的社会风貌进行阐述,读起来简直就像是在听一位老教授娓娓道来一段段历史小故事。我个人特别欣赏它在例句选择上的独到眼光,例句不仅准确地诠释了成语的用法,很多句子本身就充满了文学美感,读完后,不仅学到了成语,还顺带提升了自己的语感和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这种立体化的学习方式,远胜于单纯的死记硬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