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石斛兰 |
| 作者: | 王雁 等 著 著 |
| 市场价: | 420元 |
| ISBN号: | 9787503876813 |
| 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精装 | 开本:A4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5-03-01 | 版次:1 | 页数:405 |
| 印刷时间:2015-03-01 | 印次:1 | 字数:500.00千字 |
| 目录 | |
|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石斛兰家族 1.1 关于石斛兰 1.2 石斛兰分组的历史 1.3 目前石斛兰的分类 1.3.1 石斛兰亚族的分类 1.3.2 石斛兰属的分类 2.1 石斛兰属各组及原种 第2章 石斛兰属的分组及其近缘属 2.1.1 鳞口十石斛组 2.1.2 茉香石斛组 2.1.3 短花石斛组 2.1.4 距形石角斗组 2.1.5 灯笼石斛组 2.1.6 盖唇石斛组 2.1.7 荫生石斛组 2.1.8 雪山石斛组 2.1.9 模式石斛组 2.1.10 澳洲鸽石斛组 2.1.11 心叶石斛组 2.1.12 蜂腰石斛组 2.1.13 黑毛石斛组 2.1.14 菲基氏石斛组 2.1.15 黄绿石斛组 2.1.16 寡花石斛组 2.1.17 宽口石斛组 2.1.18 地衣石斛组 2.1.19 尖舌石斛组 2.1.20 乌脚石斛组 2.1.21 蝴蝶石斛组 2.1.22 扁茎石斛组 2.1.23 基肿石斛组尺一詹门所 2.1.24 羚羊石斛组 2.1.25 草口十石斛组 2.1.26 圆柱鳞叶石斛组 2.1.27 叉唇石斛组 2.2 石斛兰的近缘属 2.2.1 卡德特兰属 2.2.2 Cannaerchis 2.2.3 合茎兰属 2.2.4 连茎棒叶石斛属 2.2.5 厚唇兰属(着颏石斛属、颚上兰属、连珠石斛属) 2.2.6 Eriopexis 2.2.7 金石斛属(暂花石斛属、木斛属) 2.2.8 双花石斛属 2.2.9 毛玉石斛属 2.2.10 拟石斛属 2.2.11 Pseuderia Schlter 2.2.12 Tetrodon 2.2.13 Winika 第3章 由石斛兰的分组探讨其杂交育种 3.1 秋石斛兰类的育种 3.1.1 蝴蝶石斛组的育种及与羚羊 石斛组杂交育种 3.1.2 羚羊石斛组的育种 3.2 春石斛兰类――模式石斛组的育种 3.2.1 早期春石斛兰的育种史 3.2.2 春石斛兰育种 3.3 寡花石斛组的育种 3.4 黑毛石斛组的育种 3.4.1 白色系橙喉花(包括橙红喉、橙黄喉)系列育种 3.4.2 美丽石斛系大花径育种 3.4.3 桑德氏石斛、修杰氏石斛系白花育种 3.4.4 白花品系联合育种 3.4.5 黄花育种 3.4.6 迷你育种 3.4.7 香花育种 3.4.8 与其他组的育种 3.5 宽口石斛组的育种 3.5.1 一般育种 3.5.2 大魔鬼石斛系育种 3.5.3 迷你育种 3.5.4 与其他组育种 3.6 灯笼石斛组的育种 3.6.1 组内杂交育种 3.6.2 与其他组杂交育种 3.7 乌脚石斛组及其近缘组的育种 3.8 澳洲鸽石斛组的育种 3.8.1 组内杂交育种 3.8.2 与其他组杂交育种 3.9 其他石斛组的育种 3.10 育种趋势 第4章 石斛兰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4.1 栽培 4.1.1 栽培环境 4.1.2 栽培植材及用盆 4.1.3 各组类石斛兰栽培要点 4.1.4 健康管理 4.1.5 生理性障碍 4.2 病虫害 4.2.1 细菌性病害 4.2.2 真菌性病害 4.2.3 病毒性病害 4.2.4 虫害 第5章 石斛兰的欣赏应用与比赛、审查 5.1 石斛兰的欣赏 5.2 生活中的石斛兰 5.2.1 家居、办公处所与庭园 5.2.2 石斛兰的工艺品 5.2.3 礼盆花 5.2.4 兰展场上的景观布置 5.3 石斛兰的评比:比赛与审查 附录1 我国石斛兰原生种简表 附录2 我国石斛兰原生种分组 附录3 兰花授奖的国际性兰花协会与兰展,以及审查授奖奖项 附录4 和个体审查评分表 附录5 xx国际兰展个体参展竞赛组别项目表 植物中文名索引 植物拉丁名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后记 |
| 内容简介 | |
| 王雁和周进昌和郑宝强和陈振皇和黄祯宏编著的《石斛兰》选用1500余张精美的图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石斛兰的分类、种质资源、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应用等,是观赏园艺学和园林花卉学领域的书籍。本书的一个特色是将石斛兰属的分组作为本书的主线,在系统梳理石斛兰属的分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将石斛兰属重要及常见的27个组,以及8个近缘属共228种石斛兰作了重点介绍,为读者提供了准确的分类体系和各种石斛兰的特点。石斛兰的育种部分是本书的另一特色,通过分组介绍,分析了各组重要亲本的遗传特点及育种潜力,并分别探讨了组内及组间的育种趋势。本书还系统论述了石斛兰的生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生活应用等。本书全面反映了国际石斛兰的*新成果和应用水平。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文字准确、简练,科学性、权威性强,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该书集科学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视野开阔,资料翔实,图版精美,适合园艺从业者、专业院校教学科研人员、兰花专业人士和广大花卉爱好者阅读。 |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石斛兰的研究和推广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王雁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对石斛兰的深入浅出的阐述,使得这部著作既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又具备极强的可读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石斛兰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生存策略的剖析,这对于我日后的养殖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每一次尝试栽种一种新的石斛兰,我都会翻阅此书,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评分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石斛兰书籍》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王雁先生用他一生的心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的石斛兰世界,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科学家对自然最真挚的情感。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去阅读,去感受,去珍藏。
评分《石斛兰书籍》中对石斛兰药用价值的介绍,让我对这种植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原来,它们不仅是观赏植物,更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书中详细阐述了石斛兰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以及现代科学对其药用成分的深入研究,这让我对自然医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期待。
评分《石斛兰书籍》带给我的,远不止于对石斛兰的认知。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生命哲学和自然智慧的启迪之书。王雁先生在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他让我们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使是那些看似渺小而不起眼的角落。读完此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也更加坚定了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信念。
评分阅读《石斛兰书籍》是一次涤荡心灵的旅程。王雁先生的文字,时而如潺潺流水,时而如巍巍群山,将石斛兰的生命故事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常常在深夜捧读此书,感受着字里行间流淌的深情,仿佛置身于石斛兰盛开的山谷之中,呼吸着那清新的空气,聆听着自然的低语。
评分初次捧读《石斛兰书籍》,我便被那温润而坚韧的封面设计所吸引,仿佛能从中窥见石斛兰那独特的生命力。王雁先生的这部著作,并非仅仅是图文并茂的植物图鉴,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这些神秘而美丽的兰科植物对话,也与我们内心深处对自然的渴望对话。我一直对石斛兰怀有特别的情感,它们常在幽静的山谷、古老的树干上悄然绽放,不争不抢,却自有风骨。每次在野外偶然瞥见它们的身影,都如同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宝藏。这本书,便为我打开了通往这个宝藏世界的钥匙。
评分阅读《石斛兰书籍》的过程,如同在浓荫蔽日的山林中漫步,每一次翻页都带来新的发现和惊喜。王雁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石斛兰的热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丰富而细腻的石斛兰世界。他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石斛兰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更深入地探讨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的插图精美绝伦,每一幅都仿佛凝聚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热爱,将石斛兰的千姿百态跃然纸上,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评分中国林业出版社能够出版如此优秀的一部石斛兰专著,实属不易。这部作品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在石斛兰领域深度研究的空白,也为广大石斛兰爱好者提供了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我感谢王雁先生的付出,也感谢出版社的远见,能够将如此宝贵的知识财富分享给大众。
评分在我心中,《石斛兰书籍》已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我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导师。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能够沉浸在这本书的世界里,与王雁先生一同探索石斛兰的奥秘,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让人在阅读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份宁静与平和。
评分作为一个资深的兰花爱好者,我阅览过不少关于兰花的书籍,但《石斛兰书籍》无疑是其中最为独特且引人入胜的一部。王雁先生的笔触,不是生硬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诗意。他将石斛兰的生长历程、繁殖奥秘、乃至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娓娓道来。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感受到了对生命的热情和敬畏。那些在悬崖峭壁上顽强生长的石斛兰,它们所展现出的生命力,常常让我反思自己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