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003721
小龙虾稻田综合养殖技术+小龙虾高效养殖技术 2本
9787122246820 97871221316389787122246820定价:15元 9787122131638定价:23元
1章概述
1节小龙虾的概况
一、 小龙虾的来源
二、 小龙虾引入中国及发展历程
三、 小龙虾的市场
四、 小龙虾养殖优势分析
五、 小龙虾养殖模式的探索
第二节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
一、 分类地位
二、 形态特征
三、 栖息习性
四、 迁徒习性
五、 掘穴习性
六、 自我保护习性
七、 趋水习性
八、 氧气对小龙虾的影响
九、 温度对小龙虾的影响
卜、PH值对小龙虾的影响
十一、对农药反应敏感
十二、食性与摄食
十三、蜕壳与生长
十四、寿命与生活史
第二章 小龙虾的繁殖
1节 小龙虾的生殖习性
一、 性成熟
二、 自然性比
三、 交配季节
四、 产卵与受精
五、 孵化
第二节 雌雄鉴别
第三节 *虾无培育池
一、 *虾池的选择
二、 *虾池的情淤除害
三、 隐蔽场所的设置
第四节 *虾选择
一、 选择时间
二、 *虾的来源
三、 雌雄比例
四、 选择标准
第五节 *虾的放养与饲养管理
一、 放养时间
二、 放养规格
三、 放养密度
四、 *虾的管理
第六节 *虾越冬
一、 越冬池的选择
二、 越冬*虾的质量
三、 越冬*虾放养
四、 越冬管理
第七节 *虾的繁殖
一、 *虾的配组
二、 抱卵虾的培育管理
三、 繁殖方式
四、 孵化与护幼
五、 及时采苗
第三章 幼虾的培育
第四章 成虾的养殖
第五章 水草与栽培
第六章 小龙虾的病害防治
第七章 小龙虾的运输
第八章 小龙虾的资源保护
第九章 小龙虾文化产业链的延伸
目录
1概述1
1.1小龙虾的经济价值1
1.2小龙虾产业前景分析5
1.3我国稻田综合种养前景分析7
2小龙虾的生物学特性9
2.1形态特征9
2.2生活习性13
2.3食性15
2.4生长与蜕壳17
2.5繁殖习性18
3小龙虾繁殖技术22
3.1性腺发育22
3.2人工增殖放流29
3.3土池人工繁殖30
3.4工厂化人工繁殖31
4小龙虾苗种培育技术37
4.1水泥池培育苗种37
4.2土池培育苗种40
4.3稻田培育苗种43
4.4种质鉴别45
4.5提高虾苗成活率措施45
5虾稻连作技术47
5.1稻田工程建设49
5.2放养前的准备50
5.3虾种的放养51
5.4田间管理53
5.5收获与效益54
5.6经验分享——虾稻连作成功实例55
。。。。。。。
说实话,刚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它会过于学术化,充满了拗口的专业术语,难以被一线操作人员理解。但阅读体验却出奇地好。作者的文笔非常接地气,尤其是在描述一些关键操作时,总是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人也能迅速领会其中的精髓。举个例子,描述如何搭建龙虾的躲避设施时,书中就用了“模仿自然河流中的复杂地形”这种说法,并配有清晰的结构图,让你一看就懂,马上就能在自己的池塘里画出草图来实施。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市场对接和品牌化建设”也有所涉及。在当下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光是养得好还不够,如何包装和销售同样重要。书中提到了如何通过“区域包邮”的模式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并给出了一些区域合作的案例分析,这无疑为我们这些想把养殖做成事业的人指明了方向,不再是单纯的“农产品”,而是可以打造的“区域特色商品”。
评分这套书的价值绝对不仅仅在于技术手册本身,它更像是一份系统性的、从宏观到微观的养殖产业发展指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养殖密度”问题时的辩证思维。过去总听人说“密度越大越赚钱”,但书中却用大量的数据和实际案例反驳了这种观点,强调了在追求产量的同时,必须保证龙虾的个体规格和品质,否则最终收益会大打折扣。它深入分析了不同密度下氧气消耗率、饲料转化率以及应激反应的关联性,提供了一个最优的平衡点。这种基于科学论证而非经验主义的结论,让我对自己的养殖规模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另外,对于“设施养殖”的探讨也很有前瞻性,虽然我目前还在传统池塘操作,但书中对温室养殖、循环水养殖的优缺点分析,让我对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有了明确的预判,避免了盲目投入新技术而走弯路。这套书提供的是一种迭代升级的思维模式。
评分我一直困扰于小龙虾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差异,市场上那些标准饲料虽然方便,但总觉得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育肥期和越冬期,总是把握不好投喂量,导致部分个体生长停滞。这套书的后半部分,专门针对“高效养殖技术”做了深入阐述,让我彻底明白了“按需供给”的真正含义。它不光是教你怎么喂,更是教你如何观察龙虾的行为和外骨骼变化来判断它们是否需要营养补充。比如,书中提到了一种通过观察龙虾的“蜕壳频率”和“附肢完整度”来调整蛋白质和钙质比例的方法,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细管理。此外,对于病害防治,作者强调的“预防为主,生态优先”的理念也让我耳目一新。以往我们都是病了才用药,但书里详细列举了如何通过环境优化来杜绝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特别是对“肠炎”这种高发病的预防措施,介绍得非常科学,完全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加点药”的粗放式管理,读完之后,我对整个养殖周期的风险控制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套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以为自己对小龙虾的养殖已经算是有个初步了解了,但翻开书才发现,自己之前那些“经验”简直是九牛一毛。特别是那个关于“稻田综合养殖”的章节,简直是神来之笔。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将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完美结合,既能利用水稻田的生态环境为龙虾提供天然的庇护所和食物来源,又能通过龙虾的活动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这简直是农业生态循环的典范啊!作者似乎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稻种的选择、插秧的时间点,到龙虾的投放密度和规格控制,再到稻谷收获后如何进行合理的清塘和病害预防,每一个步骤都给出了非常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导。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水质调控”的部分,书里介绍了几种自制的、成本极低的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稳定水体环境,避免了传统养殖中频繁换水带来的时间和能源消耗,对于我们这种想做精细化养殖的农户来说,太实用了,感觉一下子就找到了提升产量的秘诀。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技术操作手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细节详尽程度是超乎想象的。我曾尝试过自己摸索一套完整的“育苗流程”,结果总是成功率不高,小苗的成活率低得让人心灰意冷。而这套书里关于“亲虾选育”和“幼苗培育”的章节,简直就是一份详尽的“操作SOP”。它清晰地划分了各个阶段的温湿度曲线要求,连投喂的活体饵料种类和规格都有明确的标注,例如,什么时候开始喂丰年虫,什么时候过渡到人工配合饲料,甚至连人工开口阶段的微小水体变化都要注意。这种对手把手教的细致入微,极大地降低了技术门槛,让我感觉即便是新手,只要严格按照书中的步骤来,也能将原本成功率只有三成的育苗工作,提升到八成以上。这种对“关键技术节点”的精准把控,是其他零散资料里绝对看不到的,它真正体现了作者长年累月实践积累下来的核心技术诀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