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第六次大灭绝
作者. 伊麗莎白.寇伯特
出版社. 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ISBN. 9789863206156
定价. ¥114.00
规格. 平装 350页
语言. 繁体中文
| 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美國記者,《紐約客》雜誌環境專欄的特約作家。 她的寫作側重於人類文明對地球生態系的影響。 曾獲得2005年美國科學促進會新聞寫作獎、2006年美國雜誌類公共議題報導獎、Lannan文學獎、學術傳播獎,2010年又獲得第十六屆年度 Heinz獎、美國雜誌類新聞評論獎、古根漢基金會科學寫作獎。著有《一場災難紀實:人類、自然與氣候變遷》(Field Notes from a Catastrophe: Man, Nature, and Climate Change)、《愛的先知: 以及權力與欺騙的其他故事》(The Prophet of Love: And Other Tales of Power and Deceit)等四本書。 |
| 自序 懷有一份感恩之情 第一章 第六次大滅絕 ——巴拿馬金蛙 Atelopus zeteki 第二章 乳齒象的臼齒 ——美洲乳齒象 Mammut americanum 第三章 原始企鵝 ——大海雀 Pinguinus impennis 第四章 菊石的運氣 ——澤西碟船菊石 Discoscaphites jerseyensis 第五章 歡迎來到人類世 ——曲折雙頭筆石 Dicranograptus ziczac 第六章 我們周遭的海洋 ——藍笠螺 Patella caerulea 第七章 海上的熱帶雨林 ——多孔軸孔珊瑚 Acropora millepora 第八章 森林與樹木 ——輪葉雙翼果 Alzatea verticillata 第九章 旱地上的群島 ——鬼針游蟻 Eciton burchellii 第十章 新盤古大陸 ——避光鼠耳蝠 Myotis lucifugus 第十一章 犀牛超音波檢查 ——蘇門答臘犀牛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第十二章 瘋狂基因 ——尼安德塔人 Homo neanderthalensis 第十三章 長了羽毛的東西 ——智人 Homo sapiens |
坦白讲,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内容的专业门槛会太高,毕竟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稍有不慎就容易变成枯燥的教科书。然而,作者的叙事技巧出乎意料地生动。他似乎很擅长找到那些极具画面感的历史瞬间或科学案例,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书中对某个关键转折点的描绘,简直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这种将宏大叙事与微观细节完美结合的能力,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挫败感,让即便不是该领域专家的我,也能紧密跟随作者的思路。书中穿插的那些小故事和人物侧写,也为原本严肃的主题增添了人性化的温度,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酣畅淋漓,毫不拖沓。每次读完一个章节,都会有一种“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的豁然开朗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沉稳又不失精致的封面所吸引。纸张的选择也很有考究,摸起来有一种温润的质感,翻页时的声音也带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完全不像现在很多速食出版物那样轻飘飘的。内页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合理,字号大小适中,留白处理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很多关键概念和图表被巧妙地放置在易于理解的位置,作者在信息呈现的逻辑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开头或结尾处设置的一些引人深思的小引语,它们像是灯塔一样,总能在你迷失在复杂论述中的时候,帮你重新聚焦核心观点。整体来看,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让人愿意捧在手里细细品味,阅读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体现了出版方对作品应有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时间尺度的重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以年、月、日来衡量事物的发展,而这本书却将读者的视角拉伸到了地质年代和宇宙尺度的漫长旅程中。读着读着,你会忽然意识到自己所忧虑的那些烦恼,在更宏大的背景下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同时,又会因为人类文明短暂存在的重要性而感到一种莫名的敬畏。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储备,更是一种认知维度的拓展。它像一把标尺,帮你重新校准自己对“变化”、“稳定”和“永恒”的理解。我敢说,这本书会改变你看待世界和历史进程的基本框架,它绝对值得被放在书架上,时不时地去重读,因为每次重读,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全新的感悟涌现出来。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非常典型的“学者笔触”,严谨、审慎,但又不乏精准的洞察力。它没有刻意去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场面,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静克制的语调,去描述那些可能极其震撼人心的现象。这种克制反而产生了巨大的张力,就像在平静的水面下,蕴藏着巨大的暗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争议性议题时的平衡感,他会清晰地列出各种学派的观点,不偏不倚地呈现证据链,最终引导读者自己做出判断,而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这对我来说极其重要,因为我更喜欢那种能够激发我独立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书籍。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吸收知识,不如说是在参与一场与作者的智力对话,这种高质量的交流体验,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感受,简直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哲学思辨之旅。它并没有直接抛出结论,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证和旁征博引的史料,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思考框架。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时而如高山流水般一泻千里,将复杂的理论娓娓道来;时而又像在迷雾中摸索,引导读者跟随他一起去质疑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既有认知。我发现自己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对着窗外发呆好一阵子,消化其中那些关于人类文明与自然规律之间微妙张力的讨论。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提供了“是什么”,更深挖了“为什么是这样”以及“那我们将何去何从”的终极追问。对于热衷于深度思考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久旱逢甘霖,它逼迫你走出舒适区,用全新的视角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绝对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