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产品创意设计2
:158.00元
作者:刘传凯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15333458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产品创意设计2》分为两个主要章节。章体现真实的设计案例,以及在作者工作项目中发生的有意义的故事。构思过程、草图以及规划等,均以时间顺序编排,以便读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创意过程。第二章展现步骤范例,这是应学生及设计师们的强烈要求。在这方面,作者采用了传统的手绘草图和用WA数位板绘制的电脑绘图。在读者们的推荐下,作者还简要地介绍了不同绘图工具的特点,以便读者可以依此选择为适合的工具。希望本书可以作为一个设计工具,让您受益。
目录
01 案例学习
Compaq iPaq掌上电脑
Vortex环形发射枪
Kensirlgton网络摄像头
Nike Triax 300跑步手表
02 草图范例
写在范例之前
我的工具箱
我的MP3播放器
智能置物盘
户外拖鞋
移动电话
滑雪板靴
速可达
背包
雪地赛车
作者介绍
刘传凯,的华人设计师,对产品设计有相当深刻的理解,曾在美国和瑞士的ArtCenter研读设计,长期在美国及中国大陆从事产品设计工作,任职于设计顾问公司及企业,其设计的产品Compaqlpaq,Nike Triax 300和Triax 50等代表作品享誉全球,成功地创造了产品的销售热潮,成工业区以设计提升产品价值的*典范,并数次赢得日本G-Mark,美国IDSA以及I.D. Magazine大奖。
刘传凯的设计理念崇尚以人为本,相信惟有从根本的文化及生验中,才能激发和创造出多元深刻的设计,在世代交替和文化演进的人类生命中,才能真正地找到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新元素。他出生于台湾,游历欧、美、亚洲数国,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完全反映出他精彩多样的设计作品中。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对我来说是有些挑战的,因为它涉及到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的知识深度,已经超出了纯粹的平面设计范畴。但正是这种跨学科的深度融合,让这本书的论点站得非常稳固。它没有空泛地谈论“美”,而是将美学、用户行为、物流效率和品牌资产增值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仪式感经济”的解读,如何通过设计,将一个普通的“包邮到家”行为,升华为一个值得用户分享和记忆的开箱仪式。书中展示了几个非常震撼的对比案例:一边是传统电商的粗糙处理,另一边是运用了书中设计理念的精致呈现,视觉冲击力极强。这本书更像是一份高阶的“赋能手册”,它不只是教你如何“做设计”,更是教你如何“用设计驱动商业决策”。对于那些在设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渴望找到下一个维度突破口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是梳理和提升设计思维的绝佳读物。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高级的、充满哲学思辨的产品美学手册,而不是一本教你具体画图技巧的工具书。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而是不断追问“为什么好看”、“这种好看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情绪化定价与设计联动”的那一章节,它探讨了如何通过视觉设计来暗示产品的稀缺性或者独特性,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即使是包邮这种基础服务,也能被赋予一种“尊贵感”。书中的语言非常凝练,充满了设计圈内人才懂的“黑话”,但又不失温度,能让人感受到作者深厚的行业积累和对设计本质的洞察。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关于“时间感知”的设计理论应用到我们网站的物流信息展示上,虽然只是微小的改动,但用户反馈的“等待的焦虑感降低了”的评价,让我对这种深层次设计思考的力量深信不疑。这本书需要你带着批判性思维去阅读,反复咀嚼那些看似简单的结论背后的复杂推导过程,适合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技能,正在寻求突破瓶颈的设计师。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一直苦于如何将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产品,通过巧妙的设计理念,瞬间提升价值感和吸引力。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的包装设计原则讲起,深入到色彩心理学在产品呈现中的应用,再到如何利用用户体验的细节来强化“包邮”这个服务概念本身的设计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微创新”的解读,很多时候,创意的火花并非来自颠覆性的技术革新,而是源于对现有流程和用户痛点的细致观察与打磨。比如,书中有一个案例分析了一个电子配件的小包装如何通过一个巧妙的开启方式,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愉悦感,这种细腻的处理,正是当前很多电商产品设计所欠缺的。读完前几章,我立刻手头开始修改了我正在进行的一个家居用品的项目方案,引入了书中提到的“场景叙事法”,让产品不再是孤立的物件,而是融入了生活美学的载体。对于那些渴望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设计师和电商运营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箱,里面装满了经过实战检验的“点石成金”之术。
评分这份阅读体验非常像是在一位经验老到的产品总监身边进行了一次高强度的头脑风暴。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跳跃但逻辑严密,它不会按照传统的教科书模式线性推进,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不相关的“创意火花”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观。比如,它会突然从宋代瓷器上的留白谈到现代电商详情页的留白策略,然后迅速过渡到物流追踪页面的信息架构优化,这种跨界的联想能力,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设计思路。我尝试着将书中提到的“反向工程”设计理念应用到我们一个滞销产品的改造上,即先预设用户收到产品后最美好的瞬间,然后反推我们需要在包装、配件、说明书上做哪些必须实现的设计。这种倒推法极大地提升了设计的聚焦度,避免了过度设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培养一种“全链路思维”,即设计不再只是产品本身的外观,而是从用户点击“购买”按钮那一刻开始,直到他们拆开包裹扔掉包装纸的整个体验闭环。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关于“创意设计”的书籍都持保留态度,因为它们往往停留在理论的空中楼阁,或者只是简单地堆砌案例图片。然而,这本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似乎真的走进了真实的电商仓库和物流配送的第一线。书中对于如何将“包邮”这一成本中心转化为营销亮点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这在其他设计书籍中是极其罕见的角度。它教会你如何将成本控制与视觉美学完美结合,例如,如何在不增加材料成本的前提下,通过模切线的调整和印刷工艺的微调,让一个普通的牛皮纸盒显得像是定制的奢侈品包装。我特别喜欢它对“抗损设计”的讨论,如何设计才能让产品在复杂的运输链条中依然保持最佳状态,这不仅是功能性需求,更是品牌承诺的视觉体现。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不仅仅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更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最有效率,并且能带来最大的情感回报”。对于那些需要平衡创意与供应链效率的团队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及时的战略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